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上半年陜西省商務工作運行情況
來源: 陜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19-07-31 16:32
7月3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先生出席,介紹2019年上半年陜西省商務工作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的例行發布會我們邀請到了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先生,請他向各位介紹2019年上半年全省商務工作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運林副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各位來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就今年上半年全省商務運行情況和運行的特點向大家作一介紹。
今年以來,全省商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突出抓改革、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優環境等重點工作,明確目標優化措施、直面壓力狠抓落實,實現了商務運行預期向好、主要指標穩中有進、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的積極態勢。主要表現如下:
一、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效不斷顯現
陜西自貿試驗區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扎實推進試點任務落實,建設成效不斷顯現。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13496家,新增注冊資本681.75億元。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到今年6月底,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4.8萬家(為自貿試驗區成立前存量市場主體2.56萬家的1.9倍),新增注冊資本6310.3億元。其中新增企業3.1萬家(含外資企業409家),企業注冊資本6290.1億元(含外資企業注冊資本25.85億美元),新增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655家。
一是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差別化改革成果豐碩。165項試點任務除3項涉及國家事權的試點任務正在跟蹤落實外,其余已順利完成。復制推廣國務院、商務部推出的適合我省的129項改革試點經驗。聚焦特色試點任務,積極探索差別化改革,已累計形成創新案例262個,向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上報創新案例103個;首批18項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已在全省復制推廣,第二批32項改革創新成果將于近期推廣至全省?!拌F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等10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業務服務平臺、以標準化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等3項制度創新成果,被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
二是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全面落實企業工商登記注冊“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和全程電子化,推行商務秘書和“集群注冊”服務,企業注冊登記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實現了265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托)至自貿試驗區辦理。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100項改革任務在自貿試驗區全面推開。持續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建立“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政府管理新模式,“雙隨機、一公開”的市場監管新模式全面推開。
三是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全面落實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行外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套表格、一口辦理”。西安成為西北首個獲得并使用第五航權城市。建立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融資信貸、會計審計、風險評估等服務。著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改革,上半年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貨物申報、空運運輸工具和空運艙單等主要業務覆蓋率達到100%。西安海關開展壓縮通關時間專項行動,探索保稅檢測研發監管創新試點,試點企業通關時效壓縮近95%。2019年6月,全省進口整體通關時間45.19小時,對比2017年當月壓縮50.1%;出口整體通關時間2.16小時,對比2017年當月壓縮66.24%。
四是金融服務創新步伐加快。全面落實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36條措施,金融業態聚集效應初步顯現。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融資租賃企業達到123家,企業注冊資本累計512.34億元,業務規模達到354.45億元。自貿試驗區成功獲批“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成為全國第6個也是西北地區唯一參與該試點的地區,6家銀行為企業辦理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業務31筆,累計支付金額14.63億元。繼西安陸港集團成功發行陜西自貿試驗區首只2億美元境外債券后,西安世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行3億美元境外債券,成為我省發行的首只專項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外幣債券。
二、消費市場總體平穩運行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在中省關于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全省消費市場總體呈現平穩運行的態勢。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3.96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280.56億元,增長4.8%。應急商品數據庫考核上半年位列全國第1位,市場監測工作排名全國第4位。
一是網絡消費增勢強勁。上半年,全省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在漢中舉辦了陜西省電商興農扶貧暨網銷產品對接會,助力26個縣(含16個貧困縣)88款農產品上線銷售,活動期間銷售額突破900萬。在渭南舉辦了全省網銷產品對接會,促成了一批農產品代銷和電商服務合作項目。據第三方專業數據服務機構監測,1-6月全省網絡交易額3564.7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500.7億元;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額247.87億元,同比增長18.2%,高出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13.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
二是節日促銷成效明顯。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促進活動,突出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和端午節日促銷活動,商品市場銷售額分別實現115億元、316.3億元、81.8億元、140億元和12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4%、11.6%、10.3%、10.6%和10.1%。其中,端午節全省商品零售實現103.7億元,同比增長9.7%;餐飲收入實現24.8億元,同比增長12%,取得了良好經濟社會效益。
三是消費升級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省大力推進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大力推動城市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大力支持西安市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力促進了消費升級步伐。今年4月份,商務部在西安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推進會,觀摩試點經驗。全省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推進會,決定在全省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城市選擇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步行街推動改造提升工作,力爭用2至3年時間,培育一批具有省內外領先水平的步行街。
三、對外經貿發展穩中有增
上半年,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和大宗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影響,全省外貿進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較大,穩外貿的形勢依然嚴峻。1-6月,全省進出口總值172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82%。其中,出口967.8億元,同比下降8.58%;進口761.5億元,同比增長15.9%。6月當月,我省進出口總值278.6億元,同比增長0.91%,出口152.9億元,同比下降11.51%,進口125.7億元,同比增長21.66%。
對外經濟合作方面,1-6月,全省新設境外投資企業20家,境外機構4家。我省26家境內投資者對17個國家(地區)的2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投資金額1.56億美元。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地區)實現直接投資1.17億美元,同比增長30%,主要分布在吉爾吉斯斯坦和馬來西亞。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97億美元,居全國第15位,西部第2位;對外承包工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7.25億美元,新簽合同額8.78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額的56%和80.3%。
一是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貿易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先后舉辦了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中國(陜西)-柬埔寨貿易投資合作推介會、中國(陜西)—德國(拉滕市)經貿合作座談會等活動,組織陜西外經貿集團等11家企業參加了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組織企業赴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德國等沿線國家開展經貿促進活動。全力推進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發展,主動參與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加快建成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撥中心、跨境電商國際合作中心和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中心,積極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取得了較好成效。1-6月份,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212億元,增長10.9%;其中,出口171.8億元,增長5.5%,進口40.2億元,增長41.7%。長安號國際班列共開行846列(去程開行488列,回程開行358列),位列全國第一,是去年同期的1.55倍;重載率100%,位列全國第一;運送貨物總重77.9萬噸,位居全國第一,是去年同期的1.37倍。
二是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回落,一般貿易進出口實現穩步增長。1-6月份,我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1085.1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量的62.74%,同比增長2.61%。其中,進口509.5億元,同比增長22.2%,出口575.6億元,同比下降10.1%。一般貿易進出口總值419.5,同比增長6.01%,總量占比進一步提高,達到24.25%。其中進口175.2億元,同比增長1.67%,出口244.3億元,同比增長9.37%。
三是民營企業成為境外投資主體,投資領域向新興產業拓展。1-6月,我省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26家投資主體中,有23家為非公有經濟控股,民營企業逐漸成為主力軍。過去,我省境外投資主要以建筑、公路、橋梁等為主,現在逐步向制造業、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拓展。其中,1-6月,制造業對外投資4675萬美元,商務服務業對外投資618.6萬美元。
四、招商引資工作加速推進
1-6月,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27家,較去年同期增長7.63%;實際利用外資43.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4.22%,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0.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82%,外商其它投資23.67億美元。1-6月,全省引進內資合同項目6120個(含續建項目),實際到位內資5483.1億元,同比增長7.4%,完成全年1萬億元預期目標的54.8%。
一是認真學習宣傳《外商投資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上半年,我們組織全省進行了《外商投資法》輔導報告會,并赴地市宣講了《外商投資法》,深入宣傳貫徹《外商投資法》和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強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上線,鞏固提升商務領域行政審批、備案和審核事項“一網通辦”,加強商務領域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二是投資促進工作力度持續加大。今年以來,我們先后赴境外開展了“中國(陜西)—日本高端煤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合作洽談會”等對日投資促進活動周、舉辦了中國(陜西)—美國企業經貿交流座談會等活動,持續加大了境外招商力度。利用第四屆絲博會平臺,成功舉辦了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中國(陜西)—韓國經貿合作洽談會暨渭南韓國商品展、2019對話美國硅谷科創企業、2019“中國菜”藝術節暨陜菜國際美食文化節等活動,指導各市區分團開展投資促進活動87場,累計邀請境內外企業代表、客商1500余人次。據統計,第四屆絲博會期間,陜西代表團成功簽約各類項目合同1946個,各項合同總投資額達14929.08億元。其中,簽訂利用外資項目37個,合同額113.84億美元。
三是自貿試驗區、國家級經開區成為利用外資重要載體。1-6月,陜西自貿試驗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6家,占全省比重的36.22%;實際利用外資16.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4.03%,占全省比重的36.75%。1至6月,我省國家級經開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0家,實際利用外資9.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4.95%,占全省比重的22.58%,占比持續提高,已成為我省利用外資的重要載體。
今年上半年全省商務運行基本情況通報完畢,再次感謝大家的關心關注。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感謝王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華商報記者:
您好,我是華商報記者。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從中央到各省都提出了要加大穩外貿舉措,請問陜西在穩外貿擴大進出口方面采取了哪些務實舉措?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
今年,無論是國家還是陜西,穩外貿的任務非常繁重,外貿進出口壓力異常巨大。面對中美經貿摩擦、國際經濟和經濟放緩壓力,陜西外貿進出口受到了一定影響。無論外部環境情況怎樣變化,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商務系統堅定信心、積極努力、攻堅克難,大力推動穩外貿工作。我們走出去的步伐異常堅定,改革開放的大門會持續打開,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任務會永遠擔起來。對于穩外貿方面我們正在積極研究,采取各種措施,特別是實施及時見效的有力措施,來做好我們的工作。
相關方面的工作我簡要作以介紹。
一是全面梳理國家穩外貿各項政策,落實國家減稅降費以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促進政策落地見效。二是著力做好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跟蹤服務。我們對全省重點外貿進出口前100家企業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三是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發展,鼓勵和引導企業在“一帶一路”及中歐班列沿線的節點建設海外營銷服務店、“海外倉”和“陜西商品展示中心”,著力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四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西安建設進口商品展示分撥交易中心、跨境電商國際合作中心、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承接中心。五是圍繞創建國家進口貿易示范區,大力支持中歐班列長安號快速發展,支持創建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引導依托中歐班列長安號開展業務的企業落戶落地西安,增強我們的出口能力。六是支持加快西安市二手車出口試點建設。七是精心組織好企業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擴大高新技術、高端裝備,以及高品質消費品進口。八是繼續深化貿易服務創新發展試點,推動西安高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質量建設。后期我們會加大政策跟蹤落實,特別是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圍繞企業的需求更加有力的提供我們的精準服務,保持外貿進一步增長,保持外貿形勢進一步好轉。
陜西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陜西日報記者。今年以來從中央到省級都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措施,請問省商務廳如何評價當下的陜西消費形勢?下一步會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擴消費穩增長?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
消費關系民生,關系到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關系到社會生產有力銜接和循環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消費作了更加明確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定位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是,要建設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建設消費強國。對于陜西來講,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建設消費強省。消費發展我們有一個總體的判斷,在國家和省級相關政策持續引導下,消費發展總體平穩,我們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全省的消費增長。
一是積極配合省級相關部門出臺《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實施方案》,擴展新的消費空間。二是積極推動西安爭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建設高品位的步行街。三是創新供應鏈供應方式,發展新的連鎖品牌化經營,打通線上線下融合渠道。四是積極組織進口商品進地市、進超市活動。五是做好基礎工作、傳統工作,穩定基礎消費。特別是圍繞重要節點、節假日和消費促進月,比如迎國慶、中秋、元旦等,做好重大節假日促銷活動。鼓勵支持各地市圍繞地方特色和地方傳統,舉辦各類展銷促銷活動,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活動,拉動我們的消費。同時,要進一步激活省內消費潛力,用大城市帶動中小城市,比如說支持西安聯手其他地市,實行產銷對接,跨地域采購銷售活動。今年,商務部要把2019年農產品對接延安行活動放在延安舉辦,我們要把這場活動舉辦好,這是具體的工作。
我們還要做好促消費工作的政策解讀,積極動員配合相關媒體,做好綠色消費、品質消費、健康消費的宣傳引導,使得民眾積極消費、適度消費,使得我們的消費更加有效。同時,我們也要強化消費促進機制,加強領導,在省級層面完善部門促消費工作機制,做好聯動形成合力,促進陜西消費的穩定增長。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您好,我是香港經濟日報記者。請問下半年陜西在擴大招商引資特別是吸引利用外資方面將有哪些具體舉措?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王運林:
經濟活力的體現與招商引資有很大的關系,經濟活投資活招商活,我們的實體經濟發展也就會更活。投資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和投資工作是我們商務廳非常重要的任務。上半年我們采取了一些非常積極、重要的舉措,開展了招商引資活動。下半年,還有一系列的活動要開展。一是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點國別,繼續開展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活動。特別是今年10月份,我們要組織企業參加美國舉辦的植物提取物、健康及創新原料西部展。8月初,要到上海、杭州、南京舉辦陜西——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促進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將吸引東部產業轉移和東南沿海方面投資企業主體進駐陜西投資。過去我們連續舉辦了幾屆,形成了很好的機制,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今年我們加大這方面的工作。三是我們要籌備好陜粵港澳招商引資活動,加大對東南沿海投資主體的吸引。
我們還要做好對央企、民企進陜投資的推動工作。央企、民企過去在陜西已經有一些基礎。目前,陜西的一些大建設、大發展的平臺對央企、民企也很有吸引力。隨著陜西建設發展,不斷展現出人才優勢、技術優勢以及成本優勢,特別是現在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這種吸引力也是我們的一大優勢。加上我們的務實舉措,我相信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會有更好的表現。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