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 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9-06-04 11:21
6月4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省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先生,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副總經理馬云飛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先生,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副總經理馬云飛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全省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張乃衛副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發布會。下面,由我簡要介紹全省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
一、全省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近年來,全省供銷合作社深入貫徹落實中省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決定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和省委“三個經濟”發展要求,堅持把供銷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列入構建供銷系統“四大體系”的主要內容,大力實施項目和龍頭帶動戰略,加強對外合作與聯合,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全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已擁有專業電子商務公司113家,其中供銷社持股35%以上、且為第一大股東的電子商務公司88家。2018年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電子商務銷售31.78億元,同比增長36.3%。
(一)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形成關心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濃厚氛圍。省供銷社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對電子商務的工作要求,狠抓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發展,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工作規劃,形成了建設“網上供銷社”的發展共識。各級黨委政府也大力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寶雞市政府把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職能賦予供銷社,還明確縣以下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由供銷社主抓。榆林市政府將市級財政支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發展專項資金3200萬元作為股權投入,支持供銷社打造36個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商洛市政府將供銷電商工作列入市縣“五大攻堅戰”主要任務之中,進行季度考核點評。洋縣政府設立500萬元的電商發展扶持獎勵資金,促進縣域電商快速發展。城固、山陽、彬縣等縣政府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給予免費提供運營場地、減免稅費、財政補貼等支持。全省有25個縣供銷社成為當地電子商務領導小組牽頭主抓單位,53個縣供銷社被納入當地電子商務領導小組成員單位,1個市、55個縣供銷社牽頭組建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目前,全省有5個縣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確定為全國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示范縣,22個縣被省供銷社確定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10家企業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二)突出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培育發展供銷電商省級龍頭。吸納供銷企業集團、8個市(區)供銷社以及2家省社直屬企業入股,組建了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在線上積極對接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圍繞“供銷e家”平臺開展全省電子商務業務拓展;在線下按照“電商集團+縣供銷社+社會資本”的股權投資模式,通過股權出資市、縣域電商企業,打造覆蓋全省的農村電商網絡體系。目前,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已發展36家子公司,其中全資企業2家、控股企業7家、與市縣供銷社聯合參控股企業27家。聯合漢濱、紫陽等縣域的子公司打造“核心倉+產地倉+銷區前置倉”三位一體的全省云倉體系,建設產地倉、配送倉26座,面積達10.5萬平方米,業務覆蓋30多個縣域。2018年,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24億元,匯總利潤883.42萬元。
(三)依托“供銷e家”等電商平臺,打造全省供銷農村電子商務營銷體系。“供銷e家”電商平臺是全國供銷總社打造的覆蓋全國的綜合性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運營平臺。近年來,全省供銷社依托“供銷e家”平臺,整合農特產品資源、基層網點、物流配送等業務渠道,組織縣域電商企業積極對接“供銷e家”線上業務。目前,在“供銷e家”平臺開設市、縣級館24個,發展村鎮級電商綜合服務網點430個,覆蓋全省近1/3的縣域,2018年實現線上交易額6億元。在全省選擇10家500平米以上的鎮級超市和50個電商服務網點作為第一批零批業務試點,利用“供銷e批”平臺統配統銷,拓展了日用品下行渠道。全省供銷社系統各級電商企業也積極與第三方平臺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合作,擴大網上銷售渠道,開展農產品上行的促銷活動,建立農產品供應鏈,形成了以“供銷e家”為主體、多渠道融合的全省供銷農村電子商務營銷服務體系。
(四)深化電子商務領域聯合合作,增強供銷電子商務發展動能。陜西供銷電商集團與菜鳥網絡合作,在武功縣建設的供銷e家·西北前置倉,成為全國首個菜鳥原產地標準化倉庫,目前為陜南、陜北、新疆、甘肅、寧夏等地農產品提供倉儲和代發服務,日發貨量超過10000單,僅去年“雙十一”單日訂單量超過11.7萬單。與百世匯通等快遞公司深度合作,共建陜西?。ㄎ涔Γ┥r分撥中心,貨物在武功分撥中心裝車后,不經過西安中轉,直接送往全國各分撥中心,避免了二次搬運造成的損耗,提升了時效和客戶滿意度。針對陜西省內地形差異較大,一些偏遠鎮村快遞配送難的問題,利用供銷系統基層網點和組織體系優勢,聯合郵政系統配送資源,開展“供銷+郵政”業務合作,打通了農村商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大部分市縣供銷社與當地郵政分公司開展了戰略合作暨寄遞合作,實現了雙方網點、物流、倉儲、服務等資源的互惠共享。
(五)匯聚供銷電子商務資源,助推貧困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全省供銷合作社堅持把供銷電子商務發展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發揮供銷合作社網點、品牌等資源優勢,積極開展電商扶貧,把更多的貧困戶融入產業鏈中,實現多環節、多渠道增收。依托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已建成的“蘇寧易購·西安館”“京東·陜西扶貧館”“三秦供銷”淘寶集市店等電子商務平臺,開設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專區,來自貧困地區的特色、優質農產品受到顧客熱捧。在旬陽縣等19個貧困縣開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加速了秦巴山區貧困縣農產品“觸網”,線上線下累計銷售農特產品突破3億元。依托貧困地區主導產業,加快陜西供銷電商集團農產品基地和初加工中心的布局,建設了商洛核桃生產加工基地、白水蘋果生產加工基地、洋縣黑米生產加工基地、榆林小雜糧生產加工基地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陜西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初加工中心,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各市供銷社也積極行動,如西安市社打造了“中國獼猴桃網”“惠農商城”和“秦百臻”等電商平臺,拓寬了線上農產品銷售渠道;商洛市社通過“電商+合作社+貧困戶”“聯合社+專業社+貧困戶”等模式,把貧困戶融入供銷產業鏈。安康市社推行“千村千處電商扶貧工程”、漢中市社開展“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貧困戶”、韓城市社采用“供銷電商引領、基地牽手農戶”等扶貧模式,彰顯了供銷電商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生力軍作用。
二、今后全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的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
今后一個時期,全省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工作,將繼續按照中發11號、陜發10號文件要求,緊扣“為農、務農、姓農”根本宗旨,將電子商務發展與供銷社合作社的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業務創新相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相結合,加強供銷電子商務產品、品牌、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發揮供銷社農村流通主導地位的優勢,組織供銷系統資源向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對接,逐步形成全省性、一體化的“網上供銷社”體系。搞好“供銷e家”等電商平臺建設運營,開辦“網上農產品展會”,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為農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消費環境,引導農村消費提質升級。加大農產品倉儲物流節點新建布局和改造升級力度,逐步向農產品生產和零售環節延伸,建設產區前置倉、銷區前置倉和區域核心倉,構建聯結產地消費終端的農產品流通網絡。用電子商務手段,整合全系統資產保全較好的鎮級供銷社和農產品及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體系,推進集日用消費品供應、農產品收購、電子商務線下體驗等社會化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陜西供銷電商綜合服務網絡建設。
今后一段時間,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一)打造全省供銷電子商務“2+25”倉儲物流體系。“2”指的是“供銷e家”西北核心倉和供銷菜鳥西北產地倉。“25”指的是25個縣域倉儲,目前已完成15個縣域倉儲項目,計劃明年繼續再完成10個倉儲項目,“2+25”物流體系總投資將達到2個億,項目建成后將服務陜西,輻射西北乃至中亞地區,有力支撐“供銷e家”農產品上行、日用工業品下行業務的發展。
(二)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由陜西供銷電商集團與濟南果品研究院共建農產品檢測中心,針對白水蘋果、商洛核桃等重點產品進行追溯體系建設,統一農產品品牌管理,優化現代農特產品結構,實現農特產品的可追溯。
(三)打造陜西供銷電商營銷云平臺。加快陜西供銷網app上線,并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推廣陜西供銷app和微信端商城,搶占農產品垂直電商的移動端流量,為農產品上行提供流量入口和運營服務支持。
(四)開展創新商業業務模式。利用供銷社基層經營網點點多面廣的優勢,以商超門店集采集配的業務形態,使各個門店都能享受全省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統一管理,建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農產品上行與日用消費品下行相結合、營銷與服務相結合的陜西供銷農村電商營銷發展的新模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西北信息報記者:
供銷社發展農村電商的特點是什么?
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副總經理馬云飛:
與其他社會電商相比,供銷電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第一,公益化。作為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供銷合作社扎根農村、貼近農民,始終把為農服務作為最核心、最重要的目標。因此,不同于社會普通電商企業,供銷電商不僅關注營利,更注重運用互聯網、物聯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技術手段,加快推進基層社、村級綜合服務社等網點信息化改造升級,為農民購銷提供更加便利更加現代化的服務,在服務農民和推動供銷合作社系統綜合改革上發揮出基礎性和公益性作用。第二,系統化。社會電商企業的立足點是“平臺”,供銷電商的立足點則是“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省供銷系統已形成了省、市(12個)、縣(102個)供銷社、基層社(1074個)、專業合作社(1952個)5級組織體系,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可由省直達村鎮的經濟組織。此外,陜西供銷系統還擁有陜西供銷企業集團、棉花集團、供銷儲運公司、物資回收等多家直屬企業,涉及合作金融、大田托管、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再生資源回收等多方面業務,均可為供銷電商持續發展提供支撐。第三,本地化。本地化電子商務模式是未來電商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供銷電商的重要優勢。比如,物流始終是制約電商發展的瓶頸,而本地化經營則可以很大程度上消減物流發展薄弱帶來的影響。我們通過與陜西郵政、百世匯通等公司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和利用供銷社現有的經營網絡體系,自建加工、分撥、倉儲中心,在生產、加工、倉儲、配送、銷售方面擁有本地化優勢。再比如,很多社會電商企業奉行大而全的準則,看重的是全國市場,本地化、差異化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被滿足。在此方面,我們依托綜合服務社,連鎖便利店等線下實體,構建供銷電商“本地生活網”。此外,在供銷電商系統中,員工都是本地人,甚至本村人,對本地消費者的需求深入了解,服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西部網記者:
供銷社今后發展農村電商的側重點在什么方面?
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副總經理馬云飛:
供銷電商主要側重點就是要把線下的實體網點優勢轉化為現代流通市場競爭優勢,讓分散的生產和需求突破時空的界限,實現供需高效對接。當前,我省供銷合作社電商發展勢頭比較好,但仍需增強緊迫感,調動全系統資源把電商工作抓實抓好,著力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今年全系統農村電子商務的重點有三項:
一是大力發展鎮以下物流體系建設。目前,鎮村物流體系建設是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環節。供銷社要利用基層組織網點,大力發展到村到戶的農村物流業務,建設鄉鎮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點,建立覆蓋鄉村的物流隊伍,使之成為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的雙向通道和綜合服務的載體,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里”,讓農民享受網購帶來的便利。二是抓陜西供銷網省級平臺建設。依托“供銷e家”平臺基礎服務,加快陜西供銷網省級平臺建設全面上線,年內連接市縣供銷社電商企業60家以上,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300個,樹立起安全放心、綠色優質的“陜西供銷”電商形象。三是著力提升線上銷售能力。各地供銷社要立足網絡區域性分布特點,抓住產品和網絡兩個關鍵要素,發揮電商對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引導作用,通過電子商務網絡發展把農產品賣向省外國外市場。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