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舉辦“加強誠信陜西建設 提升誠信建設水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通報嚴厲打擊非法行醫 營造良好就醫環境工作情況

來源: 省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 2019-05-28 15:59

5月28日上午10時,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委文明辦共同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嚴厲打擊非法行醫 營造良好就醫環境工作情況,邀請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余立平先生,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局長刁衛平先生,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女士, 陜西省衛生計生監督中心副主任喬福星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與省委文明辦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加強誠信陜西建設 提升誠信建設水平”系列發布會第四場,我們邀請到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余立平先生,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局長刁衛平先生,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女士, 省衛生計生監督中心副主任喬福星先生,請他們向大家通報嚴厲打擊非法行醫 營造良好就醫環境的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余立平副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余立平: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衛生健康委,向大家長期以來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我省衛生健康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部署,聚力打造“一個總平臺、五個大平臺”(打造健康陜西建設總平臺,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實現人民共建共享;打造衛生健康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大平臺,協調推進綜合醫改,加快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打造健康脫貧大平臺,加快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強基層、補短板步伐;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大平臺,統籌做好婦幼健康、醫養結合、職業健康、疾病防控等工作;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平臺,全力提升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和質量;打造全行業監管大平臺,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推動我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下面,我就省衛生健康委堅持糾建并舉,開展打擊非法行醫,改善群眾就醫環境,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關情況作以介紹。概括講,就是“兩手抓”。

一手抓規范,大力整治醫療行業亂象。

發揚斗爭精神,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加大對全行業監督檢查力度。一是注重教育引導先行。結合省紀委“紀律作風宣傳月”活動,持續開展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教育。結合省委“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等主題活動,舉辦“弘揚殷培璞同志精神,做新時代人民健康衛士”主題巡回報告等,樹立行業先進典型,培育新時代衛生健康職業精神,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二是持續開展專項行動。2014年以來,先后開展查處無證行醫專項行動、打擊代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號販子”和“網絡醫托”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等。通過持續有效的專項治理,我省非法行醫案件的發生數由2014年的2108件降到2018年的1020件,降幅52%;移交公安的案件由2014年的191件降到2018年的28件。三是強力推進掃黑除惡治亂。結合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今年聯合省掃黑辦等10個部門,從9個方面入手,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聯合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等部門印發關于做好涉嫌非法行醫犯罪案件移送工作通知,進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條件、程序等,依法從嚴打擊非法行醫犯罪行為。掃黑除惡治亂專項行動以來,我省醫療衛生行業共摸排線索200余件,其中違規執業行為122件,醫鬧56件,已辦結137件,移送公安機關4件,保持高壓態勢,形成震懾作用。其中,榆林市對個別民營醫療機構超范圍執業、違規使用藥品的問題進行嚴肅處理,注銷了執業許可證1家,暫緩校驗2家。西安市出臺了打擊非法行醫舉報獎勵辦法,對查實的線索舉報人給予300元獎勵。

一手抓發展,不斷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堅持系統思維,完善政策體系,不斷深化綜合醫改,努力破解醫療衛生行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從根本上改善群眾獲得感。一是推進分級診療。全省累計組建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等醫聯體126個,覆蓋90%縣級醫院和70%鄉鎮衛生院,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看好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全省107個縣(區)中69個縣(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在醫療報銷方面,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實現“一站式”報銷服務。完成47種進口抗癌藥議價采購工作,平均降幅20%。高值醫用耗材省際聯合采購機制入選全國十大醫改新舉措。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所緩解。二是改善就醫環境。我們從優化服務角度來做,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設立“院長接訪日”,落實“一站式”投訴接訪,限時辦結患者投訴,提高老百姓滿意度;從細節入手,設置自助終端提供檢查結果及費用查詢等服務;從具體事抓起,改善醫院膳食質量,緩解醫院停車難等問題,減少百姓就醫“煩心事”。三是支持社會辦醫。從擴充服務增量角度下手,進一步明確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康復、養老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建設高水平醫養結合社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獨立的區域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診斷等規模化專業機構。近三年,全省新增社會辦醫醫院158家、門診部和診所869家,通過這些來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需求。四是拓展預約診療服務。228家醫院提供線上預約服務,36家三級醫院實現分時段預約掛號,陜西省預約掛號及支付平臺實名制注冊人數達到52萬,全年預約成功人次36萬。群眾反映的 “三長一短”問題(掛號、就診、繳費排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有所改善。

通過“兩手抓”措施的落實,我省醫療環境和秩序得到持續改善。但我們深知,這些距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是有差距的,我們的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今后,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落實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認真貫徹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指導意見精神,加快建立完善政府主導、衛健牽頭、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綜合監管協調機制,通過這些機制讓違法違規問題無處可逃。進一步推進部門間、行業內監管工作科學、規范運行,加快實現許可信息系統與監督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讓許可和監管工作嚴絲合縫的聯結在一起。對失信行為進行聯合懲戒,“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進一步深化掃黑除惡治亂,推行下沉力量的網格化監管,通過發揮監督協管在打非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進一步弘揚新時代衛生健康職業精神,規范行業秩序和醫療行為,凈化行業風氣,不斷提升三秦百姓對衛生健康服務的信賴心和滿意度。

最后,再次感謝并真誠歡迎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支持我們的工作,為規范醫療服務秩序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西安日報記者:

全省衛生健康系統“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患者普遍感受到醫院就診及環境的變化,請問,今年我省在改善、改進醫療服務方面將會采取哪些措施?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

我委在全系統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2019年,我們將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持續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深入開展。

一是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對部分常見病、多發病的復診服務。加快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藥事服務試點步伐,不斷擴大受眾范圍。持續推動互聯網技術融入醫療服務全過程,繼續完善互聯網+預約掛號、移動支付、在線結果查詢等便捷服務,提高就診便捷程度,解決看病“三長一短”問題,推動配藥發藥、內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二是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在完善、鞏固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院社工和職員制制度5項工作制度基礎上,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一是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二是以危急重癥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三是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以信息化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動、醫療資源按需調配、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分級診療格局。四是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急慢分治。三級醫院穩步開展日間手術,縮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術時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五是以“互聯網+”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六是以“一卡通”為目標,實現地級市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診卡可以在任一醫療機構就診。七是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將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延伸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形成一體化護理體系。八是以簽約服務為依托,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探索慢性病患者長處方。九是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探索開展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關臨床科室與精神科、心理科的協作,為患者同時提供診療服務和心理指導。十是以后勤服務為突破,重點提升膳食質量和衛生間潔凈狀況。著力解決疑難復雜疾病和住院手術等"堵點"問題,進一步解決好老百姓就醫“煩心事”。

三要持續提升“兩個滿意度”。 積極參與國家滿意度調查管理平臺測評,以問題為導向,以結果論管理,不斷完善醫療機構滿意度評價機制,及時分析滿意度調查結果,并加強結果運用,進一步提升患者和員工滿意度。

陜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聯播記者:

受醫學專業知識限制,普遍老百姓平時對非法行醫了解的不是很多,今天省衛生計生監督中心喬主任也來到發布現場,能否請喬主任介紹下什么是非法行醫?有哪些類型?平時群眾應該如何防范?

陜西省衛生計生監督中心副主任喬福星:

非法行醫表現最主要的方式是無證行醫,非法行醫指的是醫療機構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或者是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生從事執業活動。非法行醫的行為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一是醫療機構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二是非法取得醫師資質從事執業活動。三是醫師在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期間仍然從事醫療執業活動。四是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的。五是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活動的。六是在合法醫療機構中存在的非法行醫:護士從事醫師工作;醫學畢業生獨立從事診療活動;醫師未注冊在本院從事診療活動;醫療機構擅自變更執業地點;醫療機構出賣、轉讓、租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承包、承租科室等也屬于非法行醫。

非法行醫在社會上重點表現在:一是黑診所。大量的存在城中村以及居民社區無證開展的行醫。二是游醫。大多在集貿市場甚至早市設有游醫擺攤點。三是在藥店非法坐診。四是以促銷為目的的“假義診”。五是在生活美容場所開展非法醫療美容活動。

無證行醫有哪些危害?一是無資質的醫師容易形成誤診漏診,不能正確的診斷,耽誤病人的病情和治療。二是使用藥品來源不明,正規的醫療機構統一采購藥品,來路明確,藥的質量能夠保證。黑診所無證行醫的藥品來源不明確,容易造成傷害。三是就醫環境差,消毒設施簡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四是非法行醫多居無定所,大部分是租的房子,一旦出現了問題一跑了之。希望廣大病患在正規診所和醫院就醫。怎樣識別黑診所?

一是黑診所一般不懸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二是條件比較簡陋,達不到診室基本標準要求。人員條件達不到,房屋條件達不到,診室、治療室、處置室要分室,黑診所一般在生活居住室進行診療。三是醫師不能提供執業醫師證,護士也多沒有執業資格。四是診所不能開展接生、人流、手術、B超等活動,如果開展這些活動肯定是黑診所,希望病患識別診所要把握這四點要求。提醒患者,要到正規的醫院就診,首先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使我們遠離無證行醫,珍愛生命健康,謝謝大家!

陜西工人報記者:

我省今年在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中,將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打擊?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局長刁衛平:

今年開展的打擊非法行醫專項工作是由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委網信辦、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按照省文明委印發落實中央文明委關于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安排開展的。專項開展為期一年,從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方面:

第一方面,打擊非法行醫,主要是社會層面。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流動人口聚集地為重點,對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坑害群眾健康權益的游醫、假醫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二是以生活美容機構為重點,對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查處。三是以零售藥店為重點,對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聘用的醫師或者非醫師,進行坐堂行醫的行為進行查處。

第二方面,行業方面,要查處各類醫療機構存在的非法行醫行為,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查處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將科室出租、承包給非本醫療機構人員及其他醫療機構從事診療活動行為。二是查處使用過期、失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者經過偽造、涂改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醫療執業活動的。三是查處超過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登記科目,包括醫學美容機構,超過醫學美容診療科目而進行執業的。四是醫療機構變更執業地點、名稱以及主要的負責人姓名,但沒有做變更登記,或者執業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及多點執業未備案。五是醫療機構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

今年打非工作對醫療機構監督檢查范圍主要是各設區市、轄區內一級醫院,門診部要做到監督檢察權覆蓋,對二、三級醫院按照醫院總數不少于50%進行監督檢查,對診所按照不少于20%的比例進行監督檢查。同時設立了舉報電話,029—12320,歡迎大家舉報各類非法行醫行為,也希望新聞界的朋友關注報道專項行動進展和成果,加強對醫療政策法規、科普知識以及對非法行醫危害如何鑒別等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非法行醫,形成政府、機構、行業、社會齊抓共管良好氛圍。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到這里。各位記者朋友如果還有采訪需求,會后可繼續采訪有關負責同志。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