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解讀《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來源: 省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 2019-04-30 13:56
4月30日上午10時,省委宣傳部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邀請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先生,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先生,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巡視員王礦林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發布會第二場,我們邀請到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先生,請他向大家解讀“陜西省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先生,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巡視員王礦林先生。
下面,首先請王建利先生介紹情況。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陜西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
女士們、先生們,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今年1月26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陜發〔2019〕5號,以下簡稱省委5號文件),對未來一個時期陜西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這對于我省教育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省委5號文件出臺3個月以來社會高度關注,今天召開發布會我就文件的有關情況做一通報。
一、文件出臺背景
2018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教師工作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求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實施“以德為先、骨干帶動、全員提升"的強師計劃,高等院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骨干體系不斷壯大,全員素質不斷提升,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教師群體的社會影響力明顯增強。
目前我省各級各類學校共有教職工637223人,專任教師490879人,教師隊伍數量應該講相對充足,結構比較合理,教師的職稱年齡結構不斷優化,中青年教師成為主體,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進一步提高。我們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了99%以上,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也達到98%以上,高校教師隊伍呈現出高學歷年輕化的趨勢。
第二,我省教師隊伍的主要特點和現狀。
一是重視師德師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全省各級各類學校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發揚延安精神,西遷精神等紅色資源,堅持加強思想政治強化師德師風,教師整體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精,涌現出全國教書育人的楷模劉占良(2013年)、張國偉(2014年)、何雅玲(2015年)、黨紅妮(2018年)和央視最美教師鄧瀅(2017年)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成為我省教師群體的優秀代表。
二是鼓勵拔尖創新,培養高層次人才。陜西是高教大省,高校人才集中。全省高?,F有"兩院院士"達到45人,"千人計劃"175人(陜西省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與文化藝術等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107人、"長江學者"(國家"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第一層次人選)127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人才3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人才74人,省上的"千人計劃"788人、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162人,"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有6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40個。
三是重視骨干引領,帶動全員提升。在全面提高教師能力和素質的同時,積極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近十年來,全省累計評選中小學"三級三類"(省、市、縣三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骨干教師達到了7351人、特級教師513名、正高級達到310名;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達到855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有6名、陜西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也達到了56名。
四是聚焦鄉村一線,促進均衡發展。近十年來,全省累計籌集"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項目經費10多億元,我們這10多億元80%用于鄉村教師的培訓;利用中央特崗計劃補充鄉村教師達到2.7萬余人,"三區人才"專項支持計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7275人次,實施義務教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工作實施力度不斷增強,有力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和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近年來,我省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不斷增長,教師隊伍建設還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普通高中和幼兒園教師缺編,部分學科專業教師不足,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數量還很不足,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還亟待加強,全省教師隊伍尚未形成有效的退出機制,這些問題制約和影響著全省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經過全面的調研,瞄準突出問題,研究出臺了省委5號文件,對我省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中長期規劃,以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三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與任務。省委5號文件提出四項原則,兩個目標,四項原則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以素質建設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地位待遇為保障。兩個目標就是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教師地位待遇逐步提高,待遇保障機制更趨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建成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創新教師型隊伍。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提升師德師風水平。文件強調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突出政治建設和師德為先,從加強黨的領導,提高政治素質,完善長效機制三個方面,推進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骨干教師"雙培養"機制,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西遷精神”等舉措,推行負面清單制度,構建多方參與的師德獎勵與監督體系。
二是實施強師計劃,全面提升教師業務素質能力。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針對各類教育的不同特點,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提出實施師范教育振興計劃、全員素質提升計劃、骨干體系建設"雙領計劃"、培訓能力建設計劃、"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計劃、高層次人才與創新團隊建設計劃等"六大計劃",分類施策,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教師全員素質。
三是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針對中小學管理體制機制不順、各類學校辦學活力不足等問題,從規范和創新編制管理、完善準入和補充制度、推進"縣管校聘"、深化教師職稱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退出機制、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等七個方面,提出落實教師歸口教育部門管理,逐步下放用人自主權、職稱評審權、績效工資分配自主權,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設立教師編制臨時周轉戶,強化教師編制市域調劑、推進教師從"學校人"轉變為"系統人"等改革舉措。
四是完善待遇保障,全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針對我省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偏低、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的實際,從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和教師社會地位、落實民辦學校教師權益、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等五個方面,重點就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在全省逐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設立高校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等提出改革目標。
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全力保證政策落地見效。實現我省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新目標新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我們將從強化組織保障、加大經費保障、加強輿論宣傳等三個方面,提出建立黨委、政府統攬,教育部門牽頭,編制、發改、財政、人社等部門協同配合,職責明確的工作機制,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確保中、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措施在全省各地落到實處。
落實省委5號文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結合省委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活動,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采取強有力措施推進各項政策的落實,確保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為建設教育強省,實現陜西追趕超越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陜西站記者:
請問王建利廳長,體制機制改革是省委5號文件的重點,請問下一步在中小學教師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創新?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
今天跟我一同來的還有我們廳的王海波副廳長,還有省委編辦的王礦林副巡視員,請這兩位領導做一個回答。
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
體制機制改革也是省委5號文件的重點工作,也是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關鍵,在這方面我省準備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規范和創新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進一步加快,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我省基礎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之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如農村學???,城鎮學校擠的現象比較突出,對教師資源的有效配置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為了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省教育廳將積極配合省委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堅持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配的原則,進一步規范中小學的編制管理。加強對學校編制的使用和監督,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有編不補,嚴禁擠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充分發揮好編制的使用效益。
二是要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縣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問題就是要落實教育部門對教師的歸口管理,特別是在縣區這一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編制部門核定教職工編制總量和人社部門核定的崗位總量內,對縣域內的教師和校長統一管理,按需調配,學校負責教師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把教師從“學校人”變成“系統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建立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符合學校辦學規律的管理體制,不斷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
三是要積極探索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改革。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對于中小學校長的管理還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下一步,我們要學習借鑒兄弟省份的先進經驗,按照黨管干部、以德為先、德才兼備的指導思想,改革目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長選聘、職級管理、考核評價和交流制度,真正體現校長由職務向職業的實質性轉變,從而建立一個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動能進能出這樣一個管理機制,推進中小學校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培養一大批熱愛教育、懂教育、會管理的校長。簡而言之,就是要用一個好的機制,來培養一批好校長,辦好一批好學校,從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陜西日報記者:
請問王建利廳長,我省"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實施意見》中又提出了"雙領"計劃,請問下一步我省對骨干體系建設的主要思路和舉措?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
海波廳長對這個問題研究比較透,請他來回答。
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
近年來,我省在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開展了“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叭墶本褪鞘?、市、縣三級,“三類”就是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從2011年到現在,經過七八年年的建設,目前我省“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據統計,目前全省評選出省級教學能手6080名,學科帶頭人及培養對象1016名、教學名師255名,全省“三級三類”骨干教師5萬余名。這些教師在教育教學一線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影響和帶動全省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打造中小學教師骨干體系2.0升級版,主要從教師的遴選、培養、使用、管理四個方面抓好隊伍建設。在遴選方面,我們將實施新一輪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利用5-10年時間,培養1萬名省級骨干教師,培養3萬名市級骨干教師、10萬名縣級骨干教師,在此基礎上,遴選出一大批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在培養方面,將通過工作室建設、課題研究、高級研修和"雙導師培養"等機制,著力提升骨干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幫助他們形成教學風格,凝練教育理念。我們在許多學校建立了名師工作室,一個名師可以帶動好多老師,形成一個團隊,來帶動學校和區域教育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廣泛、積極的影響。在使用方面,將建立省市縣校骨干教師使用機制,創造各種機會,搭建平臺,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在管理方面,將建立骨干教師管理系統和網絡展示平臺,加強師德教育,完善骨干教師津貼實施辦法,落實相關政策待遇,通過這些舉措,打造領軍人才,推出一大批"陜派名師",提升陜西基礎教育整體水平。
中新社記者:
請問王建利廳長,師范教育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基礎,請問我省在振興師范教育方面有哪些好的舉措?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
大家都知道師范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源頭,所以加強師范教育是我們一貫重視的。這次通過這個文件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我們師范教育建設,要突出師范院校的師范性,怎么突出呢?要使師范院校專業建設在師范專業領域至少要占主體,至少要占到60%以上,另外我們鼓勵我們的綜合類大學也建設和設置師范專業,同時我們通過這個文件還會強化教師的師范學科的建設,特別是通過師范學科的專業認證加強師范學科的建設。在這個建設中我們文件里面也突出了對師范專業的政策傾斜、支持力度。同時我們通過加大這些專業的建設,來使我們整個的師范教育重塑體系,提高質量,我想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使我們師范教育在原有的基礎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第二,在師范院校的建設上應該突出招生制度的改革。我們要不斷深化招生制度,使那些真正愿意從事示范的,愿意奉獻師范的考生,更多優秀的考生進入我們的師范專業。比如說設定定向生制度,招生當中其他方式的探索等等,通過這些使我們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到師范行業。
第三,逐步增加師范生的招生計劃,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特別是為重點鄉村學校要培養學有專長,勝任多學科教學的小學全科教師,一專多能的初中短缺學科教師和幼兒園教師。
第四,創建教師教育改革的試驗區,推進政府、高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同時提出師范院校要回歸初心,真正把我們的師范辦好,辦的更加優秀。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王建利廳長,我省作為高等教育大省,高校編制卻非常緊張,機構編制部門將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
今天我們也非常高興請到省委編辦的王巡視員,這個問題請王巡視員回答更有權威性。
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巡視員王礦林:
近年來省委編辦在總結《陜西省省屬高校用人制度改革實施辦法(試行)》實施五年來的經驗基礎之上,按照中央和省委有關改革精神,我們以問題為導向,重點在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一個就是積極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的總量管理,也就是由原來的微觀具體向宏觀向服務去轉變,切實保障高校用人的自主權,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做好備案人員的管理。第二,為切實促進我省引進高層次人才,省委編委近期印發了《關于設立事業單位人才編制周轉池的意見》,在這個意見里面明確提出調劑4000名編制用于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省級將主要用于高校、醫療衛生、科研、技術推廣等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我們不斷深入改革,以有效緩解目前高校編制緊張的局面,同時促進高校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謝謝。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