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辦創業帶動就業以及城鎮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11-09 14:11

11月9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省創業帶動就業以及城鎮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先生,陜西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王武秀先生,養老保險處處長井海濱先生,農村社會保險處副處長孫越霞女士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先生,請他向各位介紹我省創業帶動就業以及城鎮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王武秀先生,養老保險處處長井海濱先生,農村社會保險處副處長孫越霞女士。

下面,首先請劉先生介紹情況。

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同時,對大家一直以來對人社工作的關心、關注、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紹我省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以及城鎮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運行有關情況。

一、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情況

創業帶動就業是促進實現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的“倍增器”。近年來,我省在推進創業帶動就業方面采取了積極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積極完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7〕49號)等政策文件,為推進就業轉型、實現更高質量就業提供政策支持。在支持創新創業上,我省主要采取三項措施:第一,設立創業孵化項目補貼。建立孵化效果導向機制,根據當期孵化成功創業實體數量和吸納就業人數,對孵化基地給予資金補貼。對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的,再給予一次性獎補資金。截至9月底,近三年全省共支付創業孵化補貼3.07億元。第二,加大創業支持力度。對7類人員參加創業培訓給予補貼,對實現自主創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對自主創業失敗的可再享受1年期限的社會保險補貼,營造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截至9月底,近三年全省共為1.84萬名創業者支付一次性創業補貼4381萬元。第三,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持續開展西部地區農民創業促進工程試點,探索農民工創業的新路子。引導新生代農民工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就業創業。截至目前,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達48.1萬人,返鄉人員創辦企業或經濟實體25.84萬個,累計投資金額414.4億元,安置當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7.48萬人。

二是加強市場化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引導支持市場主體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精細化、專業化的創業服務。截至目前,建成國家、省、市、縣(區)四級創業孵化基地420個,累計孵化創業實體2.75萬個,帶動就業25.9萬人。

三是提升創業擔保貸款質量。加快信用鄉村建設,創新創業擔保貸款模式,2018年全省共創建信用鄉村75個。在信用鄉村和省級以上創業示范基地免除創業貸款個人反擔保,在省級以上創業示范基地取消貸款人員戶籍限制。運用陜西省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信息系統,實現了業務在線辦理的縣域全覆蓋,貸款申辦更加便捷高效。截至9月底, 全省共為11.85萬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6.87億元。

四是強化創業能力培養。嚴格認定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將辦學條件優、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和社會反響好的院校和機構認定為定點機構。組建創業導師團隊,培養創業師資隊伍,截止目前,全省共培養1560名創業培訓師資,5名國家級培訓師。截至目前,全省共為15.33萬人提供了創業培訓服務,落實創業培訓補貼資金7.7億元。

五是營造創新創業環境。舉辦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陜西省級選拔賽暨首屆陜西“絲路創星”創業創新大賽,900余個項目參賽,7個項目入圍全國選拔賽,3個項目獲獎,我省獲得“優秀組織獎”,累計評選大學生創業明星368人;通過開辦系列訪談欄目“我的創業路”、開展“筑夢未來、與你同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活動等形式,廣泛宣傳創業就業政策和先進典型,營造了勇于創新、敢于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運行情況

近年來,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特別是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推進,我省養老保險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改革完善制度體系為著力點,進一步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

一是實現政策層面全覆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對象從最初的國有企業原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工人,已經擴大到用人單位和職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覆蓋了各類就業群體。采取各級財政補貼繳費的辦法,解決了環衛工人等困難群體參保繳費難問題;積極在全省7個地方開展了被征地農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試點。目前,全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共770萬人,其中在職職工570萬,離退休人員200萬。

二是穩步提高待遇水平。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十四連調”,人均水平達到了2715元。特別是近兩年,我們堅持制度公平的原則,同步同辦法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突出了激勵約束機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三是轉移接續更加順暢。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制度內無障礙轉移接續已經實現,同時打通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等跨制度跨統籌轉移接續通道。2017年,全省跨統籌地區轉移5.1萬人次,轉入基金13.60億元,轉出基金3.32億元。

四是基金運行更加安全。2017年,全省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753.8億元,同比增長18.13%,基金總支出710.9億元,同比增加12.96%,基金累計結余481.39億元。去年2月,我省從企業養老保險累計結余基金中拿出200億元,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期限為5年,第一年年收益率為5.23%。今年,國務院決定建立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下半年制度實施后,對我省養老保險基金還會有一定程度的補充。

五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有了新發展。以貫徹落實人社部財政部《企業年金辦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我省政策。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及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建立企業年金。全省已有280戶單位進行了企業年金方案備案,覆蓋人數超過41萬人,累計資金規模為201.52億元,在全國排12位。

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養老保險工作,促進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三秦百姓,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貫徹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進一步完善省級統籌制度,嚴格規范執行政策,強化基金收支管理;二是繼續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以新業態就業人員、城鄉流動就業人員為重點,實施精準擴面;三是提升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平,清理證明事項,規范辦事流程,著力推進建設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便民服務,讓參保人員盡量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運行情況

近年來,我省在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養老待遇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務等方面做了積極探索。

一是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截至2018年9月底,全省城鄉居民已參保1742.6萬人,參保率達99.79%。

二是繳費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2月,我省鼓勵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選擇300元檔次繳費,鼓勵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成員參保時選擇更高檔次繳費,目前,全省人均繳費水平達到177元,寶雞市人均繳費水平達到350元以上。

三是基金規模不斷擴大。截至9月底,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16.94億元,其中個人賬戶基金結余203.93億元。

四是待遇水平穩步提高。2018年,根據《關于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陜人社發〔2017〕60號),我省從2018年1月1日起,全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普遍提高5元。落實國家提高基礎養老金的18元,今年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共提高23元,全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2009年的55元提高到103元,平均養老待遇每人每月達到130元。

五是經辦服務更加便民。寶雞市大膽創新,率先在工作網站和智能手機上同步開發了加載“參保登記、保費繳納、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生存資格認證——五個不出村”業務功能的網上服務平臺,大力提升了信息化水平,有效解決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這一模式我們已在全省范圍推廣應用。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發展的關心和支持。祝各位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 謝謝。

陜西網記者:

我是陜西網記者。剛才劉廳長提到要建立養老保險調整待遇的激勵機制,請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養老保險處處長井海濱:

剛才劉廳長在發布辭中講到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2018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辦法中重要組成內容。這三個組成部分分別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激勵機制以掛鉤調整的方式來體現。這三個組成部分體現了三個原則,定額調整體現了普惠原則,適當傾斜體現了照顧原則,掛鉤調整體現了激勵原則,掛鉤調整是與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雙掛鉤,一是和退休人員繳費時間長短掛鉤,二是和本人2017年第12個月養老金水平的掛鉤,掛鉤體現了激勵機制。這個機制是這樣的,掛鉤和繳費年限相掛鉤,繳費15年,每滿一年養老金增加2元,超過15年每滿一年養老金增加3元,15年以內和15年以上有區別。目的是讓多繳費長繳費的退休人員可以相對多的增加養老金調整待遇。為什么搞這個機制?我們想鼓勵社會上形成積極導向,鼓勵大家在職的時候多繳費、長繳費,有利于保障退休人員長遠利益,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今年我們調整工作已經結束了,7月已經調整到位,這個機制將在未來養老金調整中還會堅持。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是中新社記者。發布辭中提到創業孵化,能否介紹一下我省如何加強創業孵化,有沒有什么具體的思路舉措?

陜西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王武秀:

為進一步加快市場化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規范和加強認定、管理工作,2017年9月,我們聯合省財政廳出臺了《陜西省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各級創業孵化基地認定條件和標準,對扶持的對象和期限,以及申報、評估、認定方法和程序,做了進一步修訂、完善,建立起了績效評估動態管理機制和補貼核算體系。

以創業孵化效果為導向,將孵化成功創業實體個數和帶動就業人數,確定為績效評估和創業孵化補貼核算的指標。根據當期孵化成功創業實體數量和吸納就業人數,給予創業孵化項目補貼,對被認定為省級、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再給予一次性創業孵化獎補資金。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和績效評估,對孵化成效顯著的,再獎勵,對孵化效果不達標的,取消資格,真正做到動態管理。

采取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鼓勵創業孵化基地能夠對創業者提供高效、便捷、管用、精準的創業服務,加快構建“政府+市場”的創業服務新格局,通過創業服務供給使我省創業孵化工作實現市場化、效能化、精準化。

截至目前,陜西各級各類的創業孵化基地達到420個,下一步我們繼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擴大建設規模。力爭到2020年,使陜西省級創業孵化基地達到100個,更好地營造創業帶動就業的氛圍。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經過本次調整之后,目前我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達到什么水平?另外,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我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保有什么優惠待遇?

農村社會保險處副處長孫越霞:

今年我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3元,其中中央18元,我省5元。經過調整后,全省各地基礎養老金水平最低為103元,最高為168元,平均待遇130元。

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對建檔立卡標注未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農村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從2018年1月起,由政府每年為其繳納50元保費,其中,省級財政負擔25元,市縣兩級財政負擔25元,助力其參保防貧脫貧。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