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我省發布“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七場楊凌示范區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10-19 14:34

10月19日上午10時30分,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七場。邀請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先生,楊凌示范區國際合作局局長、自貿辦主任明濤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陜西省發改委與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也是最后一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先生,楊凌示范區國際合作局局長、自貿辦主任明濤先生。

下面,首先請董先生向各位介紹情況。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通過這次發布會的機會跟大家見面,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楊凌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面,我就楊凌示范區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建設有關情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圍繞在更高水平上發揮示范區作用,聚力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國際合作“三個突破”,全力推進“‘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及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片區建設,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國際農業合作日趨活躍。楊凌示范區先后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開展合作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了30個,與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等20多個絲路沿線國家的政府部門簽訂了加強農業合作的有關協議,涉及農業節水灌溉、花卉苗木種植、牧草品種改良、畜牧養殖技術及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活動300余項。

二是國際合作平臺作用日趨顯著。2012年,國家科技部批準楊凌成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國際創新園”,截止目前,園區內累計實施“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項目30余項。為加強與絲路沿線大學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絲綢之路沿線12個國家的59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楊凌共同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國內42家農業企業在楊凌共同成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楊凌現代農業企業創新合作聯盟。絲路合作3+1平臺(即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絲路沿線國家設立3個境外投資貿易促進服務中心,在楊凌設立1個國際農業科技商務平臺)建成并投用使用。中、英、俄三語運行的“絲路農業網”上線運行。此外,楊凌示范區與以色列等絲路沿線國家共同設立的中加以農業科技創新孵化中心等13個國際合作平臺相繼建成,使楊凌成為了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農業科技合作的重要中心。

三是“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為深入推動“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合作,楊凌示范區在絲路沿線國家布局建設了一批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園區。其中,楊凌示范區以企業為主體,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建設了中哈現代農業示范園,近年來園區內開展了小麥、玉米、油料、蔬菜、苗木等六大類共45個品種引種試驗和篩選,其中冬小麥5號品種畝產達到319公斤,比當地品種175公斤的平均畝產高出了82.3%,該項目成為了哈薩克斯坦農業部重點推動建設的雙邊合作項目;2015年,楊凌澳大利亞畜牧養殖示范牧場在墨爾本建成投用,楊凌示范區德國食用菌產業園動工建設;2017年,楊凌俄羅斯庫爾斯克農業科技合作園正式掛牌,在楊凌實施的以色列農業節水示范園項目將于近期建成,通過引進以色列一流的自動化灌溉控制系統、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將對楊凌乃至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此外,楊凌對外貿易發展迅速,今年1—8月,楊凌示范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51402萬元人民幣,增長6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人才引進及援外培訓工作順利開展。2013年以來,楊凌示范區在絲路沿線國家共舉辦海外高層次人才及創業團隊招引活動20場(次),累計引進海外專家81人。作為中國四大農業技術援外培訓基地之一,楊凌承擔著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的重要使命,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累計為絲路沿線國家培養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1400余人,培訓涉及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節水灌溉等11個領域。

五是農高會國際合作交流成效顯著。自2006年,已成功舉辦農高會國際合作周12屆。近5年,農高會國際合作周期間共組織舉辦各類國際交流合作活動100多場次。楊凌農高會參會參展國外知名企業逐年增多,參展國家和代表數量、涉外展位數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打造了現代農業高端論壇、國際農業科技論壇、中外農民創業論壇、中加農業科技創新合作圓桌會議等一系列的形式精彩、內涵豐富、實效突出的農業國際合作品牌活動,有力的推動了楊凌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近三年,參加楊凌農高會國際合作周的外賓累計超過1000人,其中部級以上官員30余位。僅2017年第24屆農高會,涉外參展客商展位就超過200個,參會國家和地區達到57個,參展參會外賓超過500人。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楊凌示范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全球戰略視野,登高望遠,在開放合作中探索新路徑,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農業特色自由貿易區的“雙區聯動”,努力建成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的先行區。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

我是香港商報記者。剛才發布辭中提到,國際農業合作日趨活躍,請您介紹一下中哈農業創新園目前建設進展情況?

楊凌示范區國際合作局局長、自貿辦主任明濤:

2015年5月,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與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簽訂了合作協議,確定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圖爾根尼建設中國—哈薩克斯坦農業創新園。規劃面積200公頃,主要開展糧食、油料、蔬菜、苗木等品種引種試驗示范和設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三年來,楊凌示范區共向中哈園引種試驗小麥、玉米、大豆等6大類45個品種,累計種植面積100公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教育研究中心等五所農業科研單位建立了廣泛聯系與合作。

一是引種試驗品種增產比較明顯。2015—2016年度引種試驗的冬小麥WW-5號小麥品種表現出抗銹、抗旱、口緊、高產等突出優點,畝產319kg,較當地品種(175 kg)增產82.3%,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二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截止2018年10月溫室大棚土建、鋼骨架、覆蓋、保溫部分已完成,目前正在進行保溫、電力等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預計明年投入生產。

三是對外合作不斷擴大。與哈薩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農業部植物保護與檢疫研究所等農業教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不斷擴大楊凌在哈薩克斯坦的影響,為楊凌農科在哈薩克斯坦推廣奠定了基礎。

四是示范推廣嶄露頭角。2017年3月,楊凌示范區與新疆烏爾姆特公司在阿斯塔納阿歷克尚德夫卡蔬菜種植基地開展農業技術合作,派技術人員在基地負責西紅柿、黃瓜等13類17個蔬菜品種230畝的種植技術管理,基地產銷兩旺,楊凌農科技術在當地取得了充分肯定。

西北信息報記者:

我是西北信息報記者。剛才在發布辭中注意到,楊凌作為中國四大農業技術援外培訓基地之一,為絲路沿線國家培養了一批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楊凌開展援外人力資源培訓情況?

楊凌示范區國際合作局局長、自貿辦主任明濤:

楊凌的援外人力資源培訓自2005年開始,近年來成長和發展的速度非常迅速,特別是2011年8月,商務部批準楊凌示范區成立“中國旱作農業技術援外培訓基地”以來,楊凌援外培訓邁上新臺階。目前,楊凌已累計承辦103期援外培訓項目,為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超過2500多位官員和技術人員 ,其中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累計為絲路沿線國家培養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超過1400余人?;仡櫿麄€培訓歷程,應該說楊凌的援外培訓在規模、內容、領域、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比如,楊凌援外培訓從十年前的每年1至2期擴大到目前每年15期;培訓語種從初期的英語到目前的英、法、阿、俄、葡5個語種;培訓對象從當初僅面向農業技術人員到目前面向中高層政府官員及學術界和商界代表;培訓內容從初始的“旱作農業”“節水灌溉”2個主題到如今的經濟管理、工程施工、中醫藥、電子商務等十六個領域。2018年,首次走出去赴加勒比海地區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業生產中的一些問題,為我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格局,落實“五新”戰略,加快“海外陜西”建設,為切實幫助受援國家,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陜西網記者:

我是陜西網記者。楊凌自貿片區作為全國唯一農業特色鮮明的自貿試驗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請您談一談楊凌在自貿片區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經驗和案例?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董立民:

楊凌自貿片區作為全國唯一農業特色鮮明的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特別是在創新案例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顯示度進一步提升。

一是加大創新案例培訓力度。楊凌自貿片區與創新現代農業交流機制為重點,目前,共累計培育創新案例20個,其中建設“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等3個案例得到國家層面通報表彰,職業農民創業創新等9個案例入選陜西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建設項目審批“三合兩聯”模式3個案例被評為陜西自貿試驗區首批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二是深入推進對外合作交流。全面加強中國農業海外糧倉建設,配合國內土地休耕及中國制造走出去,在哈薩克斯坦等6個境外合作園區合作的基礎上,新增建立了烏克蘭敖德薩大田作物合作農場、哈薩克斯坦北哈州亞麻種植園及莫桑比克萬寶農業合作示范園等3個園區。初步搭建中國農機裝備與技術標準走出去及海外農場優質農產品返銷國內的重要平臺。搭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平臺,歐藝國際文化藝術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已建成并投用,正在舉辦首屆俄羅斯油畫展,68幅油畫等藝術品已于今年10月10日對外保稅展示交易,古巴畫家的一批藝術作品也將于近期在中心展示交易。

三是不斷完善國際合作平臺。為進一步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楊凌自貿片區建立了“1+3”農業國際合作平臺,有力推動了農業領域對外合作的開展。加快國際農業科技創新港建設,目前已有美國康坦農業研究院、西農大中奧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等11家國際農業科研交流機構、5家外國協會及8家農業科技公司入駐或即將入駐。為有效拓展國際合作渠道,啟動了楊凌自貿區荷蘭、德國等8個國際事務部的籌建工作,年底前組建完成。啟動了國際青年雙創基地建設,完成了外國青年創業電商平臺的搭建工作。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