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發布“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10-10 14:50
10月10日上午10時,陜西省營商辦、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邀請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盧勇先生,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文女士,陜西省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主任蘭海先生,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調研員劉卉女士,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處副處長李建良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陜西省營商辦與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十七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盧勇先生,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文女士,陜西省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主任蘭海先生,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調研員劉卉女士,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處副處長李建良先生。
下面,首先請盧先生向各位介紹陜西省優化提升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有關情況。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盧勇:
記者朋友們,同志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在這里見面,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不動產登記工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方便企業、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是陜西優化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提供便民服務的重要舉措。
下面,我就陜西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工作情況作以簡要介紹。
一、我省不動產登記改革發展的主要歷程
2015年3月,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啟動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來,截至目前,主要經歷了“四個節點”、實現了“四大目標”。
第一個節點是2015年11月底,省、市、縣三級完成了職責機構整合任務,各級分別設立“一局一中心”,全面實現了“有人辦事”。
第二個節點是2016年6月30日,全省市、縣不動產登記機構全部掛牌、全面開啟了“發新停舊”。
第三個節點是2017年6月13日,全省市、縣級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全部建成投運,并提前半年接入了國家級信息平臺,全面完成了不動產登記改革的登記機構、登記依據、登記簿冊、信息平臺“四統一”階段性目標。
第四個節點是2018年6月底,在省委、省政府及各市縣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協調支持下,通過國土、住建、稅務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在企業、群眾完成權籍調查、登記資料齊全、符合登記要求的前提下,不動產登記辦結時間大大壓縮,繼承、受遺贈等復雜類型不動產登記及大宗批量不動產登記由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至20個工作日;一般登記類型由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基本實現了省政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中關于《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方案》的既定目標。
二、方便企業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主要做法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營商環境提升年”和省政府“十大行動方案”的安排部署,始終把方便企業、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著力在“方便”二字上下大氣力,做好“加減乘除”法,最終實現了方案確定的目標。
第一,緊盯“方便”做好加法。
一是增加辦事窗口。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1個縣市設立了獨立的不動產登記大廳,50個縣市的不動登記業務進駐了當地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建成不動產登記窗口840個,平均每天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7000余件,辦理登記業務的排隊等待時間大幅壓縮,基本能夠滿足企業和群眾需求。此外,多個縣市新的辦事大廳、辦事窗口已列入計劃,有的已進入施工階段。
二是增加專業力量。近年來,省、市、縣三級多次組織不動產登記業務培訓班,對現有的1450名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全覆蓋、多層次、一口清的專業培訓,窗口人員從過去的“學徒工”變成了現在的“熟練工”,登記業務的具體辦理時間有效縮短。
三是增加服務項目。每個不動產登記大廳都專門配備了咨詢引導人員,免費提供各類業務資料清單、填寫模板、辦理流程、復印服務、叫號服務、自助查詢等多項人性化、便捷化、親情化服務項目,以標準化、規范化的周到服務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第二,緊盯“方便”做好減法。
一是規范減少申請要件。優化營商環境行動開展以來,我們在前期制定《陜西省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清單》統一登記要件的基礎上,按照應減盡減的原則,進一步規范申請要件,對于沒有法律依據的所有蓋章、證明、備案、告知、確認等一律取消,不得列為不動產登記的前置條件,為企業辦理登記業務全面減負。
二是優化減少工作流程。今年以來,我們對已有的57項不動產登記事項辦事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精簡,比如,我們將查封登記、異議登記業務流程由“初審、復審、核定”三次審查優化為“二審”、“一審”,并且做到現場即辦即結;將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和抵押權預告登記合并辦理,一次性收件,變“二審”為“一審”;將需多個登記關聯部門共同辦理的業務事項,通過有機整合,把各部門“串聯先后受理”改為“并聯同時受理”,進一步簡化登記及關聯工作總體流程。通過 一系列優化精簡,截至目前,辦理環節從平均8個環節降至3個環節,部分市縣實現一窗受理后,辦理環節數已壓縮到2個環節。
三是清理減少前置條件。我們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為契機,對過去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各類循環證明、重復證明、荒唐證明等,嚴格按照六個一律要求,做到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一律取消;能夠通過個人現有的證照證明的一律取消;能夠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者代替的一律取消;能夠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一律取消。真正做到了減證便民、優化服務,堅決杜絕讓老百姓為“證明”而東奔西跑的現象。
第三,緊盯“方便”做好乘法。
一是部門聯動,集成服務。我們積極探索不動產交易登記并聯辦理路徑,與省住建廳、省稅務局聯合發文,在全省推行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與稅費收繳“一廳辦理、集成服務”,將現行的交易、稅務、登記三個部門服務窗口統一整合至一個辦事大廳,做到一廳式辦公、一站式辦理,同時,優化交易、納稅環節,做到一般交易業務1個工作日辦結,較為復雜的2個工作日辦結,申報納稅即時辦結,實現了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路”。
二是數據共享,并聯服務。在登記、交易、辦稅坐到一個大廳實現集成服務“一站式”辦公的基礎上,我們又探索形成并推行了“一窗辦理、并聯服務、部門協同、數據共享”的不動產登記服務新模式,將房屋交易、繳稅、登記的全流程重新調整,將三個辦理窗口合并為一個服務窗口受理,后臺分別辦理,實現了辦理業務報送一次材料,同步完成受理。目前,全省85%以上的市縣實現了不動產交易、稅收、登記“一廳式辦理”、“同城通辦”,20個市縣推行了不動產交易、繳稅、登記“一窗受理、并聯辦理、集成服務”。有效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
三是借力網絡,線上服務。在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我們積極探索“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模式,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逐步實現預約環節網絡化,申請環節信息化,辦理環節同城化,領證環節便捷化,查詢環節自助化,多層次便捷服務格局初步形成。
第四,緊盯“方便”做好除法。
一是狠抓作風整治。我們在年初啟動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整治的基礎上,從6月底7月初開始,又按照自然資源部的統一部署,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不動產登記行業作風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排查整改服務意識不強、便民利民不夠、服務效率低下、業務建設不到位、違反廉政紀律等問題,特別是對違規收取已有測繪成果的不動產測繪費、復制費、配圖費、落宗費、查詢費、工本費以及搭車收取交易手續費、房屋評估費等亂收費行為進行全面清理整改,切實做到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全面杜絕了亂收費現象。
二是狠抓主動服務。我們始終把企業和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不動產登記服務的標尺,結合國土資源系統“三個國土”建設和“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創建活動,鼓勵市縣登記機構積極創新,變被動坐等為主動服務,出臺了許多便民服務的措施,也形成不少好的經驗。比如,有的針對不同群體開辟綠色通道,為行動不便、不能到窗口辦理業務的特殊群眾提供上門服務;有的為臨近下班、或已下班還在等待辦理的群眾提供延時服務;有的為在外地務工、所在地區遠的群眾根據本人意愿提供權證郵件快寄服務;有的為急需辦理的群眾,采取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服務。有的還推出微信服務、同城通辦、自助服務、流動服務、全時服務等。這些服務獲得了企業和群眾的認可,累計收到企業和群眾的感謝信、錦旗等520余件次。
三、我省不動產登記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問題
改革實施以來,針對分散登記時期產生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按照“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區別對待、分類施策”、“統籌協調、部門聯動”、“先易后難、急事急辦”、“民生優先、有利群眾”的原則,全面排查、摸清底數,分類梳理、登記造冊,并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按照先易后難、成熟一批解決一批的辦法,分類制定解決方案。目前,全省已化解歷史遺留問題近5萬件次,剩余問題各市縣正在積極推動解決。
截至目前,我省一般不動產登記辦理,申請材料件數從平均17件降至6件;辦理時間從平均8天縮短至4天,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129萬余本、不動產權證明101萬余份,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加大,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企業和群眾對不動產登記辦理的滿意度正在穩步提高。盡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動產登記改革依然任重道遠,不動產登記制度還需不斷完善,便民服務水平、歷史遺留問題化解、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等熱點、難點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gu)興”。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為踐行五個扎實、奮力追趕超越,為推動“三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優化的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各界導報記者:
我是各界導報記者。優化營商環境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陜西省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主任蘭海: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最突出的就是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的改變,原來被動的受理已轉變為主動的協調和服務。今年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年”的安排部署,大力推進不動產登記規范化建設,通過我們前期采取的一系列便企便民措施可以看出,與原來已經實施了多年的登記模式相比,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辦理時間短了。在6月30日后,在企業完成權籍調查、登記資料齊全、符合登記要求的前提下,基本實現了復雜的登記類型及大宗批量不動產登記由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至20個工作日辦結;一般登記由法定的30個工作壓縮至5個工作日辦結;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結;二是企業群眾少跑路了。我們推行“一廳辦理”,把交易、繳稅、登記納入一個大廳,方便了企業和群眾,下一步我們在全省推行實現“一窗受理”,也就是綜合受理窗口,只需要找一個窗口綜合受理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申請手續;三是登記資料少了。我們按照應減盡減的原則,對于沒有法律依據的任何蓋章、證明、備案、告知或者是確認等一律取消。下一步我們會加強政府部門間信息互通,力爭今后能夠在政府內部獲取的資料不再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最大程度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便民服務。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省國土資源廳作為《陜西省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行動》的牽頭部門,如何落實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盧勇:
省政府營商環境“十大行動”開展以來,我廳高度重視,在堅持依法登記、規范登記、準確登記、便民利民原則的基礎上,指導督促市縣不動產登記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從壓縮辦理時間、規范辦理流程、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完善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入手,減環節、減流程、減材料,最大程度的方便群眾。
一是夯實工作責任。廳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通過年初國土系統工作會統一部署,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夯實市縣責任,召開專題工作現場會分解下放任務,針對工作進展緩慢等問題強力督導推進,確保了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是凝聚工作合力。與省住建廳、省稅務局聯合成立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辦公室,多次召開座談會,梳理工作難點,推動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與稅費收繳“一廳辦理、集成服務”。
三是強化督導檢查。將不動產登記的質量和效率列入重點督查任務,納入目標績效管理內容,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不動產登記效率不高、“推繞拖”、“事難辦”等突出問題明察暗訪、重點督辦,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追究。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住建部門在落實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工作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調研員劉卉:
全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開展以來,住建廳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按照《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行動方案》部署,全面推進房產交易、稅費收繳、不動產登記工作銜接,房產交易辦理時限進一步壓縮,服務效率明顯提升。
一是加強部門協作。與國土、稅務、財政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易、稅務、登記工作一廳式辦公、一個窗口受理。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與房屋交易管理工作銜接和職責劃分,房產管理部門從人員、辦公場所、系統設施、電子信息、檔案資料等各個方面積極支持、配合不動產登記機構開展工作。二是壓縮辦理時限。對涉及交易需辦理的事項,一般交易業務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較為復雜的在2個工作日辦結(限購區域內不含外地戶籍購房資格審核時限),確保不動產交易登記壓縮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以西安為例,2018年4月起,西安市二手房買賣自行交易的購審、網簽和資金監管業務實行一窗式受理,做到即來即辦。7月13日起,西安市城北服務大廳實現了購審網簽監管、繳稅、登記三項業務一窗式辦理。三是加強數據共享。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打通交易、稅務、登記部門網絡通道,做到業務數據信息實時互聯互通和共享。此外,積極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職能劃轉后,房產管理部門將已形成的辦證遺留問題摸底數據資料等移交不動產登記機構,主動協調、配合不動產機構做好辦證遺留問題的解決。
下一步, 我省住建部門將繼續加快實現房屋交易管理信息平臺與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相互對接,實現實時共享,確保業務辦理便捷。同時進一步優化業務服務流程,督促各地對房屋交易環節的申請材料進行再梳理和精簡,對沒有法律依據的手續和材料一律取消,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我是香港經濟日報記者。我省稅務部門作為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參與部門之一,為協助做好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處副處長李建良:
按照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年”工作要求,省稅務局積極推進與外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聯辦,工作成效不斷顯現。省級層面積極推動與外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聯辦。與省民政廳簽訂了《關于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的合作協議》,稅務部門已經可以共享民政部門婚姻登記信息;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信息共享深化業務協作的通知》、與省國土資源廳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化部門合作 減輕群眾負擔 提高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的通知》,為實現信息共享、業務聯辦做了安排部署。各市稅務局勇于探索、積極實踐。西安市局打通了稅務、房管、不動產部門間涉稅信息“隱形墻”;漢中市稅務局實現了與國土、房管部門三家“一窗受理”;安康市稅務局實現了可直接查詢納稅人網簽、家庭住房套數等信息;渭南市稅務局“數字房產”網上合同信息系統平臺搭建后,將實現辦稅資料“一窗受理”。目前全省辦理不動產登記辦稅平均每戶10分鐘。西安市城六區納稅人可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在線申報繳款,資料縮減率達到90%,辦稅時間縮短為5分鐘。
今后,我省稅務部門將繼續推進和深化部門合作:一是進一步精簡納稅人報送資料,簡化辦稅手續;二是力爭2018年底前全省各設區市城區實現房地產交易、辦稅、辦證資料一窗受理;三是規范服務窗口,提升辦稅服務質效。
新華社記者:
我是新華社記者。不動產登記下一步工作重點是什么?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文:
一是加強窗口建設,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加強不動產登記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結合優化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和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示范窗口”創建活動,建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扎實推進作風整治,著力鞏固整改成果,推進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建設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通過專項整治,深入查擺作風突出問題,著力解決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群眾關心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及時疏通人民辦事的“堵點、痛點”,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二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力打通“堵點”“難點”問題通道。分散登記時期,各部門依據各自職能頒發了權利證書,造成權利重疊等問題,需要市縣級政府成立專門機構,集中力量、統籌協調,積極解決這些遺留問題。特別是解決群眾、企業已入住、使用的房屋無法辦證問題,盡力化解矛盾。將登記發證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區分開,指導市縣建立分級處理機制、部門會商機制,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切實打通為企業群眾登記服務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改進登記方式,提升更加優質便捷服務。結合省委、省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網絡建設重大契機,積極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推動實體大廳向網上大廳延伸,力爭實行網上受理、反饋,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能在網上實時查詢,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相結合,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
四是加強信息共享,拓寬應用領域。加快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在與住建、稅務、法院等部門合作共享基礎上,盡快實現與登記業務相關的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