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省發布“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 “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9-26 15:31
9月2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邀請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巡視員王國龍先生,陜西省交通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先生,陜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先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副會長李建華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陜西省發改委與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二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巡視員王國龍先生,陜西省交通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先生,陜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先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副會長李建華先生。他們將向各位介紹“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王先生介紹情況。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巡視員王國龍: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對陜西商務工作一如既往的關心與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陜西商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圍繞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充分發揮商務部門優勢和職能,著力構建“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扎實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貿易往來不斷擴大
五年來,全省進出口值從2013年的1227.7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14.9億元,進出口總值從全國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其中,2013—2017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值累計達1283億元,占5年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3.5%。今年前8月,全省進出口總值23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其中出口1419.9億元,進口886.1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列全國第3位、第2位和第6位。今年前8月,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達254.6億元,增長38.3%;出口218.9億元,增長49.2%。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大外貿政策支持力度。出臺了《陜西品牌產品出口振興暨外貿孵化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和《陜西省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實施辦法》,加大專業外貿人才培訓和政策宣講力度。建立了中小微外貿企業“互聯網+金融服務”融資擔保平臺,分批培育了航空、紡織、新材料等19個特色出口基地。二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境外專題推介,每年遴選15個左右國際知名展會組織企業參與。支持企業在德國法蘭克福、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州等地建立7處“海外倉”,組織企業參加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廈門投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積極開拓中亞、東南亞市場。三是進一步擴大進口規模。利用中省政策資金,支持擴大先進技術、裝備和重要緊缺原材料進口。協調商務部爭取延長集團原油進口資質,跟蹤推進西安國際港務區整車進口口岸建設,已于6月份正式開通,首批160輛進口整車從比利時搭載中歐班列“長安號”運抵西安。目前,我們正全力做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招商招展、采購商組織工作,策劃了系列促銷、推介和招商活動。四是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協調支持西安市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引進了阿里巴巴一達通、亞馬遜、敦煌網等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培育了一批本土優秀跨境電商企業。聯合東航、海航等企業,采取“海外倉+跨境電商貨運包機直飛”國際貨運模式,開通了阿姆斯特丹—西安和芝加哥—西安的包機直飛航線。五是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與云南、廣西邊境口岸以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部門合作,進一步完善與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邊境口岸、內蒙古二連浩特、滿洲里和天津港、青島港、連云港的直通放行機制,初步建立了進出口貨物東進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全方位大通道布局。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運行,全面提高通關效率邁出堅實步伐。
隨著陜西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大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往來,“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從最初的中亞地區延伸到歐洲腹地,運營線路達到10條,運載的貨物貨品從單一變得豐富多樣,基本實現了中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僅今年前8月,“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已開行789列,全年有望突破1000列。
二、投資合作持續深化
五年來,全省對外直接投資從2013年的2.9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6.6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從17.87億美元增長到39.1億美元。今年前8月,我省實際對外投資4.11億美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0.98億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累計對外投資11.5億美元,占全省境外投資總額的23.9%。今年前8月,我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3.27億美元,新簽合同額9.85億美元。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15.87億美元,新簽合同額6.88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額的68.2%和69.85%?!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和地區已成為我省對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場。
一是重點經貿園區穩步推進。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工業園、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區成為我省境外合作園區的典范,已列入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統計監測名錄。中哈愛菊農產品加工園區被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2個合作項目清單”,是清單中我國唯一的糧油加工型農業項目。二是重大投資項目進展順利。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6.73億元的馬來西亞單晶硅項目順利推進,為當地創造了近2000余工作崗位。吉爾吉斯斯坦中大石油煉油項目,已成為我省最大單體境外投資項目和吉爾吉斯斯坦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三是投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落實《陜西省提升企業跨境貿易與投資便利化行動》,聯合省級有關部門從單證辦理、通關便利化、口岸建設、外匯管理等七個方面出臺28條措施,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持續編印中、英、俄、韓版《陜西投資環境白皮書》,全面推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外資管理模式,啟動實施了外商投資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受理”,對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工商登記與商務備案。
三、經貿平臺擴展加強
一是招商引資平臺不斷完善。著力打造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等品牌展會,創新舉辦了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論壇、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陜西—長三角經貿合作及境外重點招商活動,建立了與沿線國家官方經貿主管機構的聯絡機制。二是駐境外商務代表處不斷增加。先后在美國、英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泰國等國設立19個境外商務代表處(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9個商務代表處),制定了《駐境外商務代表處管理辦法(試行)》,加強與所在國經貿交流,擴大投資與貿易規模。積極加強與境外駐陜機構、境外在華機構的聯系溝通,通過多種形勢大力宣傳推介陜西,拓展陜西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三是國際“朋友圈”不斷壯大。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拓展了陜西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讓陜西的國際“朋友圈”擴容壯大。今年5月,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吸引了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52位政要、1900余名境外嘉賓參會,參展企業總數超2000家;第二屆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邀請到24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領館商務參贊、領事及官方機構代表,在西安達成“絲路跨境電商合作西安共識”,拓展了國際經貿合作的新空間。
四、自貿試驗區建設激發活力
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到今年7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23145家,新增注冊資本4763億元。其中新增企業18452家(含外資企業244家),企業注冊資本4756.61億元(含外資注冊資本14.42億美元),新增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0家。
一是差異化改革和創新案例培育取得初步成果。形成制度創新案例118個,經第三方評估機構認定其中84個案例創新性強,首批18條制度創新成果已在全省復制推廣?!拔⑿呸k照”創新案例,受到李克強總理肯定,被國務院作為典型經驗通報表揚,并被人民日報評為2017年度“互聯網+”政務類十大優秀案例。“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作為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西咸新區國際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兩項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經驗經國家11個部委批準,在全國復制推廣。二是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建立自貿試驗區“多證合一、多項聯辦”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將“人民銀行開戶許可”納入聯辦事項。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兩次將255項行政管理事項委托自貿試驗區辦理。建成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和“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信息實現互聯共享。三是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快推行“多評合一”“多圖聯審”“一口受理、并聯審批”投資項目審批試點。建立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信貸、政策法律、會計審計、風險評估等咨詢服務和政務服務。其中,楊凌示范區稅務部門在自貿試驗區辦稅大廳推行一個窗口辦理登記、申報、認證、備案等涉稅事項的“一窗多能”模式,讓每項業務的辦事效率大幅提升。四是金融服務創新步伐加快。出臺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36條措施,開通陜西自貿試驗區“賬戶核準綠色通道”,推行自貿試驗區內跨國企業集團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積極打造“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為市場主體在線提供人民幣跨境結算、報關報檢等10項“一站式服務”。
以上是我發布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王先生的情況介紹。下面,請陜西省交通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先生介紹情況。
陜西省交通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按照省政府新聞辦統一安排,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全省的交通建設總體情況。
五年來,陜西交通順應發展大勢,搶抓發展機遇,大力推進“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大服務”戰略部署,實現了行業改革發展重大突破,交通運輸從瓶頸制約變為競爭新優勢,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我廳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牽頭編制和印發《陜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大西安立體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規劃》《陜甘寧革命老區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綜合規劃,大手筆繪就陜西交通發展藍圖。提請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意見》,成立省綜合交通運輸協調領導小組,建立地方鐵路聯合監管會商機制、快遞業發展協調聯動機制,組建運營省鐵路集團,掛牌成立省交通投資集團,積極籌建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公司,“一廳+多局+專業企業”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構建,統一、高效的大交通管理體制基本形成。
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歷史跨越
五年來,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640億元,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路網密度達到85.03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24個高速公路項目1214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279公里,連通98個縣區,構筑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累計新改建干線公路6000公里以上,實現所有縣區通達二級以上公路。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7萬公里,實現了100%鄉鎮、99%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96%建制村通客車、100%建制村通郵。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00公里,基本形成“兩縱五橫三樞紐”骨架網。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作用充分發揮,形成了“一主四輔”民用機場體系,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4187萬人次,穩居全國前八。郵政營業網點、快遞服務網點分別達到1802、5752個,郵政普遍服務作用充分顯現。完成漢江安康至白河段國家高等級航道整治,漢江黃金水道日趨成形。四通八達、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網日趨完善,全省交通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五年來,擁有“亞洲第一高墩”的咸旬高速公路三水河特大橋順利建成,打通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大通道;國內首個高速公路生態環保示范工程——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填補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建筑垃圾再生綜合利用的空白,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充分肯定;串聯12個縣72個鄉鎮1220個村、200多萬人受益的沿黃觀光路全線貫通,打通了我省沿黃地區的幸福之路、脫貧之路;寶雞至蘭州、西安至成都等高鐵項目建成運營,西安紡織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等綜合客運樞紐建成投運,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三、綜合交通運輸方式實現無縫對接
五年來,全省公路、水路累計完成客貨運量30.5億人、53.4億噸,鐵路累計完成客運量3.8億人,貨運量18.1億噸。建立全省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聯盟,西安、寶雞等11市實現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西安市“全國公交都市”試點創建取得成效。全力打造了一批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公路、鐵路、地鐵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零換乘”。推進無車承運人、甩掛運輸、城市配送、農村物流發展,支持西安港“一帶一路”內陸中轉樞紐陸??斩嗍铰撨\示范建設,推進新筑等一批公鐵聯運貨運樞紐建設,推動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發揮出綜合交通整體效能,實現了綜合運輸服務提質增效。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今后,我省交通運輸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一帶一路”中的先行作用,用好陜西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門戶優勢,抓住建設綜合交通這個關鍵和突破口,奮力建設交通強省,辦好人民滿意交通,全力助推“三個經濟”發展。經過不懈努力,未來陜西將形成大西安1小時通勤圈,關中城市群2小時城際圈,周邊省會城市3小時輻射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4~6小時交通圈,全球1日航空圈,構筑起內外通道互聯互通、樞紐節點功能完善、網絡布局科學合理、運輸方式銜接高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的高品質綜合交通。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薛先生的情況介紹。下面,請陜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先生介紹情況。
陜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口岸是國家的門戶,在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和外事往來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陜西口岸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實踐與改革創新,口岸管理體制逐漸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持續加強,口岸通關能力不斷提升,口岸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口岸布局更趨合理,形成了以航空口岸、鐵路口岸和電子口岸為主要支撐的口岸體系,為我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速自貿試驗區建設,助推“三個經濟”發展都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一、航空口岸發展方興未艾
“陜西不靠海、不沿邊,連通世界靠藍天”。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我省目前唯一的正式開放口岸,為我省擴大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航空口岸運營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58條,通航點47個,初步實現了客運覆蓋日、韓、東南亞,通達歐美澳布局,貨運不斷向“一帶一路”國家大城市延伸的格局。2013年到2017年5年間,我省國際(地區)航線增加了34條,國際通航點增加了29個,出入境旅客增長了1.5倍。今年1-8月,出入境旅客185.3萬人次,同比增長43.4%;進出口貨運量3.2萬噸,同比增長31.6%。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首腦政要來陜交流訪問,口岸通關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近年來,圓滿完成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印度總理莫迪、柬埔寨首相洪森等大批首腦政要來陜訪問和臺灣黨派領導等來陜清明祭祖的口岸通關禮遇,順利完成了博鰲亞洲論壇戰略發展研討會暨理事工作會議、二十國集團婦女會議(W20)、G20農業部長會議、絲博會、政協陜西省委員會會議、省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會議等要客的口岸通關保障,有效處置了航空口岸應急事件。
二、鐵路口岸發展持續發力
2014年10月,國家口岸辦批準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鐵路車站對外開放,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繼重慶、成都之后第三個獲批對外開放的鐵路口岸,也是我省繼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之后第二個獲得國家批準對外開放的口岸。自2013年11月28日“長安號”中歐班列首開以來,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今年1-8月,共開行“長安號”中歐班列789列,運送貨物總重達81.88萬噸,同比增長5.31倍,實現了中歐班列年度開行總列數、重載率、貨運量三個全國第一。
三、電子口岸發展潛力巨大
2006年,我省開始啟動電子口岸建設工作。2015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了陜西電子口岸公司,進一步建設完善了陜西省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臺。2016年,啟動了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規劃建設工作。2017年4月,我省被國務院口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列為“單一窗口”標準版首批試點的5個省之一。2017年6月,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了“統一域名、統一界面、統一標識”并全面上線運行。在省口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下,建立了全省“單一窗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運維保障領導小組,并在全省12個市(區)舉辦培訓班41期,累計免費培訓外貿企業1697家、人員2274戶,推廣應用了“單一窗口”標準版已上線的8項業務功能: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艙單申報、原產地證書、許可證辦理、企業資質辦理、稅費繳納、統計查尋?!皢我淮翱凇睒藴拾娴耐茝V應用,大大降低了我省外貿企業的口岸通關成本,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去年底,我省通過“單一窗口”辦理主要外貿業務的覆蓋率突破30%,今年一季度,超過50%,上半年超過70%,8月1日以后貨物申報業務覆蓋率達到了100%。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整合省級部門的服務項目上線運行,為我省外貿企業提供更為廣泛、便利和有效的政務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自貿試驗區建設,繼續大力推進我省口岸建設,著力抓好跨境貿易便利化,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簡化單證手續、縮短通關時間、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為我省開放型經濟和“三個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陶先生的情況介紹。下面,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副會長李建華先生介紹情況。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副會長李建華: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對貿促工作長期以來的關注和支持。去年10月,國務院正式下發文件,明確貿促工作的性質定位,就是黨委領導的群團組織,是政府領導聯系的經貿促進機構。我們主要職責是聯系企業界人士、企業、社團的紐帶。同時,是促進工商界對內外合作的橋梁,是促進改革開放和對外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這是去年10月以后對貿促工作重新明確的定位。結合這個定位,我將貿促會近年來所做的工作,圍繞服務企業,帶領企業“走出去度方面,我們職責范圍內所做的視情給大家做一簡要介紹。
一、廣泛搭建平臺,為企業"走出去"鋪路搭橋
“三會兩展”,“三會兩展”是陜西省政府主辦的,我們承辦了一個會是陜西省政府高級經濟顧問會,這是作為智庫在涵養資源,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聘請了世界上跨國公司或者世界500強企業主要領導、公司總裁、大華地區總裁作為省政府高級經濟顧問,至今是57家。第二個展會是跨國采購會,我們組織境內外供應商、采購商進行無縫隙對接。去年我們提出“一體兩翼”的做法,以前采購會是在西安舉辦,從去年開始我們延伸到兩個地市進行試點,促進各地市特點的支柱性產業。比如說在寶雞舉辦分會場,主要以工業產品為主,在渭南舉辦農產品分會場,主要以果業為主,真正的為地方企業起到采購雙方無縫隙對接。第三個展會是全球秦商大會,我們連續舉辦了九屆,在舉辦全球秦商大會的同時,邀請海外企業、海外域名的陜西商會、外省駐省商會參與活動,我們也促進一系列合作項目,現在有44個項目已經落地。第四個展會是絲博會,我們具體承辦了幾項主要活動,一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商理事會圓桌會,這是我們按照國家總體對外交往多雙邊合作機制,我們與沿“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和那些對“一帶一路”倡議感興趣的愿意共建的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合作,目前有34個國家正式簽署了會員國的協議,我們在西安連續三年召開圓桌會。同時,我們也為企業專項對接,通過圓桌會搞了一些系列活動。剛才講到我們是“三會兩展”,其中一個是海外展,曾經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連續兩年舉辦陜西民營產品展,我們感覺對外宣傳推介和企業的需求,通過這個展會受到了明顯的收益。今年將繼續在海外搞一場陜西民營產品展,預計11月31日至12月2日在馬來西亞做民營產品展。
這是五個平臺,為企業走出去搭橋鋪路。
二、精準出訪參展,為企業"走出去"拓寬路徑
精準出訪參展,廣泛宣傳推介是幫助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舉措。主要圍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在鞏固、提升傳統貿易大國的同時,近年來又開發了中東歐,比如說現在我們講到“16+1”,非洲以及東南亞一些市場。我們希望組織企業有針對性的、務實的開展一些對外合作交流。近年來我們先后組織省內722家企業到海外參展參會,17315家企業在國內參展參會,我們在推企業到境外或者在國內出展參會的同時,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我們對于海外展會有一定的財政政策補貼,為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外向型的中小企業解決了一些實際的困難。
三、加強國際合作,為企業"走出去"涵養資源
除了“走出去”我們也做到了“引進來”,利用我們對外合作關系,利用我們多年來與國外簽訂的相關合作項目,我們也請海外企業、海外經貿組織、海外政治代表團到陜西來進行路演,跟企業進行對接。同時,我們也將中國貿促會絲綢之路商務理事會聯絡辦公室設在省貿促會,這樣可以利用多邊雙邊的機制,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實質性的交往活動。我們通過不斷擴大朋友圈,為我們向外向型企業提供了針對性的服務。目前,跟國外166家商學會組織有合作關系,通過這兩年梳理,目前來說我們以后激活了其中85家商學會,把多年來不走動的僵尸企業進行了梳理。全省境外294家商協會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在國外加強工作網絡設置,設立全省經貿代表處或聯絡處9家,我們通過經貿網絡建立,收集并發布當地經貿信息,為我省企業"走出去"提供最直接的支持與服務。
四、加強法律服務,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從去年前年以來,中國貿促會,包括今年各位朋友也注意到,外交部召開了法律方面的工作會議和論壇。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入,隨著陜西對外開放度不斷的加深,一個大的趨勢我們“走出去”的企業外貿業務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近一兩年。隨著對外交往的頻繁和貿易的開展,貿易方面出現摩擦,企業出現了一些問題越來越多。今年為了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我們在法律服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最主要的板塊,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一個窗口,就是辦理涉外商事認證證書,比如說商事證明書900余套、代辦領事認證500余份、辦理ATA單證冊40余份,采取容缺辦理,定時辦理,網上辦理,我們已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在上半年全部工作改革到位。除此之外,我們也建立了全陜西省經貿摩擦預警機制,爭取到中國貿促會對陜西自貿區建設工作的支持,在陜西設立了2個服務中心,中國貿促會“陜西”自貿區服務中心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下一步提供法律服務,我們積極構建整鏈條商事法律服務體系,發布國際經貿風險和摩擦預警信息、受理經貿調解案件、提供企業法律咨詢、培訓企業人員,為省內企業"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
我是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圍繞服務陜西企業“走出去”,今年省貿促會主要搭建了哪些平臺?有哪些重點經貿投資促進活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分會副會長李建華:
正如我剛才介紹的相關情況,下一步重點工作還有一項,深化改革貿促工作。在上個月陜西省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了省貿促會上報的深化全省貿促系統工作方案,下來是我們今年下半年重中之重的一項工作。我們通過國務院對我們工作的明確的性質定位,就全省貿促系統下一步如何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結合我們的業務范圍,務實的為市場主體比如企業開展服務。深化改革的方案主要是十個方面38條,下一步我們會就這一方面工作逐步向各位朋友進行介紹。除此之外,剛才我也提到我們11月底12月初要搞今年的海外展覽,把我們陜西省民營產品帶出去,將帶近百家陜西企業在馬來西亞進行三天的民營產品展,也會帶部分企業到泰國就陜西的民營產品進行推介和路演。這次在馬來西亞準備3000平方米的展館,把我們民營產品、特色支柱產業情況介紹出去。第二項工作,我們將在11月13日,按照省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省貿促會將承辦在深圳舉辦的陜西經貿推介洽談會,陜西省主要領導,包括廣東深圳的領導將出席推介會,這是省貿促會這兩年來第一次承辦500人以上的會議,這項工作已經在開展,今天下午我會到深圳廣州去進一步推進工作。
下一步,按照中國貿促會對我們整體的工作安排,我們要搞好組織建設、黨建,前段時間召開了全國貿促系統組織工作會議,一個單位一個機構如何來推進這項工作,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的培養是首要的。
香港紫荊雜志:
我是香港紫荊雜志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后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請問,陜西商務系統將如何配合國家繪好這幅“工筆畫”?
陜西省商務廳新聞發言人、巡視員王國龍:
過去五年來,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上提出了“大寫意”,今后要繪制“工筆畫”。過去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對“一帶一路”有關情況很多企業包括政府有關部門不是十分清楚,前幾年加大了對市場考察、了解,引導企業參加了一些展會,基本摸清了沿線的民風、民俗,以及相關的法律和投資的基本要求,以及當地的產業結構情況,這些都是大寫意的范圍。通過調研考察和參加展會以及不斷的經貿往來,我們發現陜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在工筆畫上精工細作還是有很大的發展余地。
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回答問題。
一是在政策支持上加大扶持。我們將在加工貿易、品牌建設、海外市場開拓等方面用好中央和省市相關扶持政策。比如說中央的駐陜單位海關、鐵路、機場等,以及省里相關部門工信、發改等都將加大各項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會精準落到項目建設上和展會上。
二是在優勢產業培育上加大扶持。陜西有很多優勢產業,比如裝備制造、汽車制造、農業、新興業態,包括目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個經濟”也凸顯出我們的優勢。今后,我們將把產業的優勢跟“一帶一路”建設對接上,促進陜西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
三是在新興業態上加大推廣力度。據了解,陜西民營企業做跨境電商在哈薩克斯坦已有兩個跨境電商海外倉園區建設,非常有成效。去年年底,西安康復路批發市場很多商品都通過跨境電商運到吉爾吉斯斯坦等地。另外,隨著跨境電商不斷發展,我們把陜菜,把陜西的名優特產品在這些地方得到了很好推廣。未來,我們將會加大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促進買全球賣全球在陜西大力發展。
四是在園區建設上持續用力。目前,大西安地區有很多園區的產業、高新技術產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都有非常好的市場。今后,我們將一方面推動園區開放建設,另一方面推動園區產品走出去。希望媒體朋友更多的關注,也希望媒體朋友創造條件,能夠走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挖掘報道那里動人的故事。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我是中國報道記者。今后一個時期陜西交通事業發展的思路是什么,重點工作有哪些?
陜西省交通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
借此機會,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對陜西交通的宣傳報道。未來一個時期,陜西交通發展思路總體上是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圍繞我省奮力建設交通強省的目標,為陜西經濟建設,三個經濟發展、小康建設、“追趕超越”目標工作服務好、保障好。根據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我們在“十三五”末主要建成高速公路在6500公里以上,實現縣縣通高速。現在是98個縣通高速,還有9個縣沒有通,在未來兩年中實現縣縣通高速。
在鐵路建設方面,總的運營里程力爭達到6000公里以上,民航咸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萬人次,這是總的思路和目標。
未來的重點工作,主要抓好三個方面。
一是全力建設高品質綜合交通設施體系。我省處在全國最中心,樞紐經濟也是圍繞交通樞紐提出來的。我們要強化好樞紐地位,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兩個重點。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四大工程,1.公路發展要繼續加快。2.鐵路發展要提速,現在速度有些慢。3.民航要升級,以國際樞紐為重點進行升級。4.水陸相對落后一些,要突破跨越,設施建設方面是這四大工程。
二是大力提升構建高品質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圍繞服務水平的提升,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綜合客運方面、信息管理方面等要提升四個方面的服務水平。
三是大力打造應急保障四個體系,交通設施建設好之后,如何運營好、管理好、保障好,就需要我們打造保障體系。保障體系有四個方面,1.創新發展能力。2.二是安全應急能力,一旦有事情很快就能處置,平常做好預防工作。3.行業治理能力。4.資金保障能力。保證綜合交通運輸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新華社記者:
我是新華社記者。請問能否簡要介紹一下我省在口岸規劃布局和豐富口岸功能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還有取得了哪些成效?
陜西省口岸辦專職副主任陶紹卿:
近年來,省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口岸建設工作,批準印發了《陜西省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我省口岸規劃布局和完善口岸功能的要求和路徑,為支撐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具體講:
一是加快推進指定口岸建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已獲批設立進口冰鮮水產品、進境食用水生動物、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也已獲批籌建,預計年內建成運行。目前,西部機場集團和楊凌示范區管委會正在聯合申請設立進境植物種苗指定口岸。在西安鐵路口岸相繼獲批設立了進境糧食、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汽車整車進口指定口岸。目前,已從比利時根特直接進口沃爾沃汽車8個專列、共488輛,西安整車口岸將成為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
二是統籌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在內陸設立綜合保稅區和在沿海設立保稅港區一樣,是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加快綜合保稅區建設對于構建我省外向型經濟新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今年已獲批設立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現正在建設之中。目前,正在向國務院申請設立寶雞綜合保稅區、楊凌綜合保稅區,申請將陜西西咸保稅物流中心設立為陜西西咸綜合保稅區,申請將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西安出口加工區B區更名為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申請將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設立為西安經開綜合保稅區。上述這些工作的完成,將大大推進我省外向型經濟加速發展。
三是進一步完善我省航空口岸和鐵路口岸布局。目前,我們已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批準中外籍客運飛機從榆林榆陽機場臨時出入境事宜,為榆林機場航空口岸正式開放創造條件。隨后,我們還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延安、漢中機場航空口岸開放工作,真正形成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為中心,陜北、陜南兩翼發展的航空口岸格局。鐵路口岸方面,在加速推進西安鐵路口岸建設的同時,在現有的寶雞、渭南、榆林、延安等鐵路外貿貨物裝卸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陜南等地區的鐵路外貿貨物裝卸點,逐步使我省的鐵路口岸布局更加完善。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