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一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9-21 14:03
9月2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一場。邀請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先生,陜西省發改委西部開發處處長王岳先生,基礎產業處處長張禮濤先生,經貿處副處長張茹亞女士,外資處副處長劉陽女士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為了展示陜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上的作為和貢獻,激勵全省更好的發揮作用,從今天開始,我們與省發改委聯合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今天是第一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先生,陜西省發改委西部開發處處長王岳先生,基礎產業處處長張禮濤先生,經貿處副處長張茹亞女士,外資處副處長劉陽女士。
下面,首先請蘇先生向各位介紹情況。
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五年來,陜西以“三個經濟”為引領,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主動擔當、系統謀劃、積極作為,各項工作亮點紛呈,全面開放的新優勢正在加快形成,在“一帶一路”倡議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積極服務貫徹國家戰略
根據“一帶一路”倡議,陜西承擔著建設內陸開發開放新高地的重要職責,肩負著建設向西開放重要支點的歷史使命。五年來,我們始終服從服務于中央部署,圍繞“五通”總體要求,積極發揮“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作用,繼承弘揚絲路精神,切實完成好中央和國家部委安排的各項任務。
一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我們認真落實國家總體部署,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構建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磋商渠道和機制,2013發表“西安宣言”,2015年形成“西安倡議”,不斷擴大友好城市的“朋友圈”,“元首家鄉外交”影響力凸顯,沿線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二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立體絲綢之路建設穩步推進,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916公里,高速鐵路里程超過850公里,已開通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快線”21條、國際航線59條,聯接全國的鐵路、高鐵、高速公路及航空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服務輻射范圍日益壯大。
三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目前,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減少50%,國際物流成本降低了20-30%。全面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外投資合作步伐加快。2013-2017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超過1283億元,年均增長10%。
四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達成了一系列金融戰略合作協議,設立了多只絲路主題基金,形成了多個金融服務創新典型案例。截至今年上半年,陜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超過4萬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接近3萬億元,分別較2013年末增長55%和77%。
五是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積極發揮歷史文化影響,弘揚絲綢之路精神,與沿線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舉辦各類絲綢之路旅游節、藝術節、影視節、研討會、智庫對話等活動,人文合作項目百花紛呈,進一步增進了沿線人民的彼此了解。
二、重點工作有力推進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以打造“一帶一路”五大中心作為貫徹落實“五通”要求的具體實踐,以“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方案和年度行動計劃為指引,搭平臺、建機制,各部門、各市(區)認真履責、狠抓落實,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各方面工作成效顯著。省發展改革委也積極作為、認真實踐,重點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是積極打造“一帶一路”五大中心。打造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游、絲綢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是陜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具體抓手。通過5年努力,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實現快速崛起,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位居全國前列,“米”字型高鐵網絡日趨完善,自貿試驗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充分彰顯,陜西互聯互通的樞紐和門戶作用不斷增強。中俄、中哈、中韓等一批特色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加快建設,陜煤、延長、法士特等一批優勢企業加速布局全球產業鏈,陜西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間的經貿交往不斷深化。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一帶一路”職教聯盟號召力日益提升,科教優勢潛能進一步釋放。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高會影響力不斷增強,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電影節、旅游博覽會等文化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為世界了解陜西搭建起了堅實橋梁。
二是積極構建“空中絲綢之路”聯通世界。我們依托中國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核心,全力打造陜西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拓寬國際航空網絡,先后開通了赫爾辛基、巴黎、羅馬、莫斯科、悉尼、墨爾本、舊金山、阿斯旺、布拉格等多條重要洲際客運航線,至2017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客運量超4100萬人次,在全國八大機場中增速第一;此外,我們認真落實省委“三個經濟”戰略布局,積極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提速航空物流建設,先后開通首爾、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哈恩等全貨運航線,截止2018年上半年,國際(地區)航線由2013年的21條增加到59條,全貨運航線達到14條,通達25個國家的48個城市,其中包括14個“一帶一路”國家的26個城市,形成了向西開放、絲路貫通、美澳直達、五洲連通的國際航線網絡,構建起了陜西省對外開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三是大力發展中歐班列“長安號”,續寫古絲路華章。2013年11月28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從西安港始發,徹底解決了新亞歐大陸橋20多年來“通而不暢”的問題。經過近5年的不斷發展,“長安號”已然成為陜西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為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年來,我們積極支持“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加大貨源組織力度、組建市場化平臺公司、開拓新線路新市場,進一步激活了市場資源,為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快速發展夯實基礎,促進了班列數量飛速增長。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超過1200列,開通了10條向西通道,目的地從中亞地區延伸到歐洲腹地,貿易貨物品種從單一變得豐富多元,基本實現了中亞與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出口貨物貿易國別從17個增加到30個。尤其是今年以來,“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量快速增長,截止8月末,開行789列,先后超越成都、鄭州和重慶等地,僅半年多時間便連創下“開行量、貨運量、重載率、單月開行量”四個第一。
四是大力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打造國際合作樣板。近些年,依托科技人才和工業門類齊全的優勢,我們大力推動優勢企業和優勢產能“走出去”,中俄絲路創新園、陜韓中小企業園、中哈蘋果友誼園、中哈現代農業示范園等一批國際合作產業園競相發展,陜西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有色冶金、建材水泥、紡織服裝、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優勢企業也在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2014年10月,法士特以東盟市場為著力點的泰國公司開工投產,標志著其海外戰略已經從產品出口升級到技術和品牌出口,也標志著陜西企業開始加速優勢產能“走出去”的步伐;2015年1月,陜鼓集團收購捷克EKOL汽輪機公司,成為近年來中國在捷克制造業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2016年5月,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中哈愛菊農產品加工園區開工建設,被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2個合作項目清單”,是清單中我國唯一的糧油加工型農業項目,一期為年加工30萬噸的油脂廠,已于同年12月建成投產,為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油脂廠;2017年1月,由陜煤化控股建設的中大石油煉油項目投產運行,該項目是我省最大的單體境外投資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繼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工業園之后,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今年被正式納入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監測統計,成為我省境外合作園區的典范。
8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后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我們要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三個經濟”為統領,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五大中心,力爭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面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國際在線記者:
我是國際在線記者。對于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方面,我省后續會有哪些計劃?
外資處副處長劉陽:
國際產能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我省依托科教人才優勢,積極推動和鼓勵企業“走出去”,已在農業、能源化工和重大裝備制造領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未來我們將會在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創新政府服務方式。目前,我省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要積極利用國際友城對外合作機制,建立與重點產能合作區域、國家經常性對話和定期會晤機制,為重大產能合作項目實施爭取更多有利條件。同時,我省將繼續依托中省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協同機制,將產能合作需求和項目納入國家雙邊合作機制統籌推進。例如愛菊集團哈薩克斯坦油脂加工項目,被列入“中哈產能合作早期收獲清單”,依托中省產能合作機制,在投資促進、簽證、通關、稅收、勞務等方面享受了便利化措施。
二是推進建設海外產業聚集區。抱團出海、集群式“走出去”是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我省將按照循序漸進、注重實效、互利共贏的原則,優化國別布局和產業定位,支持我省企業在條件成熟的國家建設多種類型的產業聚集區。當前我省將著力開展兩大聚集區的謀劃和建設:第一是推進西安愛菊糧油集團、楊凌示范區依托“長安號”就哈薩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聯動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做可行性研究,探索物流、商貿、農產品加工、農業種植、農業服務等領域集群式發展,將其打造成陜西—哈薩克斯坦農業合作聚集區。第二推動中亞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吉爾吉斯年產80萬噸煉油項目為基礎,鼓勵上下游企業聯合,將其打造成陜西—吉爾吉斯能化合作聚集區。
三要提供引導和規范。我省將進一步加大省級部門間業務協同,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提高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更加注重規范企業海外經營行為,引導企業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境外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應對境外投資合作風險。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記者:
我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記者。隨著國際航線的不斷開辟,極大拓展了老百姓的出行空間,那么接下來我省還將計劃開通哪些國際航線?
基礎產業處處長張禮濤:
大力發展國際運輸航線,是我省打造國際運輸走廊,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我省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具體舉措。近年來,西安咸陽機場國際航線快速發展,從2011年9條航線、36.7萬人次,發展到2017年57條航線、200萬人次,截至目前已經開通59條航線,年均增速32.6%,增速位居全國樞紐機場前列,特別是陜西航班準點率和正常率位居全國樞紐機場第一位,這對我省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升對外新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后3年,圍繞“三個經濟”發展,我省將根據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對外開放新格局的要求,著力按照“樞紐聯通、洲際覆蓋、特色鮮明、量質并舉”的思路,以每年新開通10-15條國際航線的速度,加快開通西安至洛杉磯、馬德里、卡拉奇、基輔等一批航線。力爭到2020年,西安咸陽機場國際航線總數達到100條左右,與“一帶一路”沿線航空樞紐機場、全球主要樞紐機場和中東歐地區樞紐機場互聯互通,形成我省連接世界的航線網絡主骨架和面向中東歐的特色航空體系。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隨著“長安號”的快速發展,貿易貨物種類的日益豐富,對老百姓的生活會有哪些改善?未來“長安號”班列會有那些拓展線路計劃?
經貿處副處長張茹亞: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深入開展,中歐班列“長安號”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開行數量和輻射范圍大幅增加,使得我們與中亞、歐洲及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人員往來被充分激活。重現了古絲綢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
中歐班列“長安號”作為聯接亞歐的一條重要物流通道,拉近了我們老百姓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多的中亞、歐洲優質產品搭載中歐班列“長安號”走進我們日常生活,讓世界各類“尖貨”看得見、摸得著、買得到。比如,中亞哈薩克斯坦優質小麥、面粉、食用油、蜂蜜,烏茲別克斯坦綠豆。歐洲俄羅斯糖果、餅干,格魯吉亞、法國紅酒、北歐三文魚以及其他生活用品、母嬰用品等,使廣大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全球商品;沃爾沃等歐洲知名汽車直達西安港,為內陸百姓購買進口汽車提供便利,比走海運能快大概15-20天時間。多樣化的進口商品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源源不斷進入陜西和全國市場,極大的滿足了百姓對提升生活品質的需要,使內陸百姓也能享受到沿海地區的便捷與實惠。
“長安號”線路拓展,現已開通中亞五國、歐洲等十條線路,基本覆蓋中亞、中東及歐洲主要貨地。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市場貨源實際需求,探索打通西安至拉脫維亞里加、西安經喀什至瓜達爾港物流通道,進一步擴大中歐班列“長安號”輻射范圍,構建四通八達的班列運輸網絡。
新華社瞭望周刊記者:
我是新華社瞭望周刊記者。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未來我省都有哪些重點工作部署?
陜西省發改委西部開發處處長王岳:
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以省委、省政府確立的五大中心建設為重點,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五大中心建設。需要說明的是,前期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五大中心是指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國際產能合作中心、國際旅游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及區域金融中心。去年11月份,在省政府“一帶一路”領導小組會上,對五大中心概念和內涵做了進一步的深入闡述,具體對國際旅游中心加入了文化元素,變成了國際文化旅游中心;另外,把過去提的區域金融中心名稱調整為絲綢之路金融中心。
具體的工作是:
第一,交通商貿物流中心以“三個經濟”為引領,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推動“三網三港”核心骨干物流體系建設,打通對外合作的關鍵通道,為國際商貿流通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第二,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加快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步伐,推動省內優勢企業“走出去”,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標志性工程,深入推進經貿交流合作。
第三,以提供智力支撐為導向,加快建立國際化教育培訓基地和科技交流傳播平臺。
第四,以弘揚絲路精神為宗旨,做大做強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絲路國際文化旅游高地。
第五,以發揮節點作用為目標,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國際經貿合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水平。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