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辦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情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9-18 15:00

9月18日上午10時30分,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陜西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先生,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改革辦主任雷加旺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先生,請他向各位介紹陜西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改革辦主任雷加旺先生。

下面,首先請張先生介紹情況。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利用這個機會向各位記者朋友,簡要介紹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進展情況。

一、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進展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對供銷合作社高度重視和支持。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發〔2015〕11號,以下簡稱《決定》)出臺,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將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到當前農村改革6項重點任務之一加以突出強調,要求將供銷合作社打造成同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營組織體系。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下發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意見》(陜發〔2016〕10號),明確提出了全省供銷社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保障,成為新階段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的綱領性文件。

改革中,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堅持供銷合作社“為農、務農、姓農”的根本宗旨,努力把我省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社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基本形成,真正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

改革中,集中瞄準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著力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改革重點為:一是按照構建聯合社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省市縣鎮四級供銷社的職責分工。二是推進依法依章治社,進一步健全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三是理順供銷社與社有企業的關系。落實供銷社理事會社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確保供銷合作社機關把控好社有企業的為農服務方向。第二個方向,著力構建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即:以供銷企業為引領,構建供銷社市場化經營體系;以供銷電商為帶動,構建農村電子商務和流通網點相結合、線上線下一體的農村現代化流通體系;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供銷合作社為核心,構建農民合作和供銷合作相結合的綜合合作組織體系;以供銷合作發展基金等金融平臺為抓手,構建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體系。

由于改革工作不斷深化,去年以來我們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2017年全系統銷售總額824.4億元、同比增長14.58%,匯總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15.2%。今年1-7月份,全系統銷售總額442.4億元、利潤14232.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0%。綜合改革工作主要進展情況:

(一)供銷社綜合改革由點到面深入推進。2015年,省供銷社選定在榆林市和涇陽、白水、鎮安等1市10縣供銷社和省直企業率先進行綜合改革試點,明確了8項改革試點任務,穩步推進試點。2016年省委《意見》出臺后,深化綜合改革也被列入了各級黨委、政府整體工作布局,連續多年被寫入省委貫徹中央1號文件的貫徹意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要點》和《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全省10個設區市、53個縣區已經制定了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可以說供銷社綜合改革由專項試點轉向全面改革的新階段。一是龍頭企業壯大發展。全系統組建完成了陜西供銷企業集團、陜西供銷電商集團以及延安、韓城、神木、鎮安等市、縣供銷集團。二是基層組織建設持續加強?;鶎庸╀N社由2013年底933個發展到目前的1078個。發展村鎮電子商務服務站點430個,發展雜糧、水果、茶葉、食用菌等產業聯合社161個,組建領辦專業合作社1940個,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社(中心)達8569家。三是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組織參加農產品展銷展覽、開展土地托管、開辦農村智慧超市、開展網上購銷,基本實現供銷社經營服務在我省鄉鎮全覆蓋。

(二)綜合改革的重點舉措得到有效落實。省屬企業改革方面:陜西供銷企業集團、陜西供銷電商集團、陜西棉花集團主營業務日益明確,經營效益有效提升。省直其他公司業務恢復性發展?;鶎咏M織建設方面:堅持典型引領,推廣以“政府強力推動,電商提速改革,重建村鎮網絡,健全服務功能”為內容的“洋縣模式”,通過農村電商發展,恢復重建基層網絡。建成陜西供銷獼猴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廣以專業合作社為平臺、開展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恢復基層陣地的“眉縣模式”。發掘提煉了盤活社有資產、搞活基層經營的“長安模式”,引導有資產的基層供銷社不斷發展壯大。這些模式代表了改革的深度、廣度,也正在全省向不同層次推進,供銷系統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服務手段更加多樣??h級供銷社改革方面:堅持因地施策、因地施策,基礎較好的縣社,多措并舉推進改革;基礎一般的縣社,選擇重點推進改革;基礎薄弱的縣社,選擇單項進行改革。通過努力,全省所有縣(區)供銷社都領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并組織參與了中省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92個市縣社開展了農村電子商務,51個縣(區)供銷社開展“大田托管”項目,可以說為農服務的成果更加明顯。

(三)供銷社市場經營體系建設不斷強化。堅持把規范發展陜西供銷集團、培育涉農產業龍頭放在突出位置,陜西供銷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76家全資及參股子公司、總資產65億元的農產品三產融合企業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96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凈利潤7607.2萬元,同比增長53%。另一方面,不斷加快系統傳統業務升級,全系統農資企業從農資經銷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已發展企業128家、經營網點3042個;農副產品經營企業推進品牌化發展,已發展企業160家、經營網點693個;日用消費品企業開展連鎖經營,已發展企業160家、經營網點4794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已發展企業30家、經營網點394個。

(四)電子商務引領供銷事業發展的勢頭顯著增強。2017年1月,省、市、縣三級供銷社入股1億元,注冊成立了陜西供銷電子商務集團,重點運營“供銷e家”省級平臺,今年上半年已在“供銷e家”平臺開設市、縣級館24個,實現線上交易額1.36億元。另一方面,著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在旬陽縣、白水縣等25個貧困縣進行電子商務股權投資,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260個,6500余種農產品“觸網”營銷。在全省選擇了40家500平米以上的鎮級超市作為第一批零批業務試點,以商超門店集采集配的業務形態,開展了線上線下業務。加大倉儲物流建設力度,已建成和在建的各類產地倉和配送倉26座,總面積60500㎡。其中與菜鳥網絡合作在武功縣建設的供銷e家·西北前置倉是全國首個菜鳥原產地標準化倉庫,為陜南、陜北、新疆、甘肅、寧夏等地農產品提供倉儲服務。2017年全系統電子商務銷售23.31億元、同比增長34%,今年1-7月份銷售額達到15.22億元、同比增長88.8%。

(五)為農服務領域全方位拓展。全系統持續開展“基層社標桿社”和“農村綜合服務社星級社”創建活動,新型合作組織體系日趨完善。在眉縣建成陜西獼猴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開展獼猴桃產業全程化服務。全系統土地流轉面積36.13萬畝,土地托管面積45.88萬畝,托管品種從糧食作物延伸到經濟作物,服務對象從普通農戶拓展到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全系統累計舉辦或組團參加國內外農產品促銷活動百余次,今年已舉辦11場次,帶動全系統實現農產品銷售147.4億元。發起成立了“陜西省農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了陜西農產品國際推介會等活動。省社與中國郵政集團陜西分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暨寄遞合作協議。

(六)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穩步開展。學習借鑒浙江等地先進經驗,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漢陰、靖邊、蒲城、白水等縣被確定為農村合作金融首批試點縣,工作正有序進行。2015年我省抓住全國供銷總社、財政部擬支持3個省建立合作發展基金的政策機遇,爭取我省被列入全國總社供銷合作發展基金試點省,目前組建的陜西供銷發展基金運營規范,累計向涉農企業投資4300萬元,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全省供銷合作社改革處在發展階段,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綜合改革已進入由點到面、全面推開的新階段,但市縣供銷社綜合改革和關鍵領域改革進展不平衡,特別是在面上復制、推廣的成熟經驗和制度性成果還需進一步挖掘。二是為農服務的基礎仍然薄弱。全系統龍頭企業規模仍然不夠大,帶動能力不夠強,農村電子商務、土地托管、農村金融等新興業務發展水平還不高。

二、今后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設想打算

今后工作中,全省供銷合作社將繼續堅持為農服務方向,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省委提出的“三個經濟”為引領,努力在改革“擴面”“提質”“深化”上下功夫,通過3-5年努力,實現兩個“十百千萬”目標:兩個“十”就是發展10個農村金融服務示范平臺、創建10個國家級農產品知名品牌。兩個“百”就是培育10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發展100家供銷社控股的產業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兩個“千”就是發展1000個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規范化建設1000個基層社。兩個“萬”就是發展10000個星級村級綜合服務社,合作100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我們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一要全面推進基層社分類改造。強化基層社合作經濟組織屬性,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入基層社。盤活鄉鎮基層社資產,總結推廣千陽縣社“以強帶弱,捆綁開發”的經驗和做法,推廣勉縣南海供銷社、眉縣金渠供銷社恢復做大經營業務的經驗,使鄉鎮基層社成為供銷社為農服務的綜合載體。二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各市縣供銷社將加大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力度,拓寬合作領域,特別是大力推廣白水、榆陽區等縣區社土地托管模式,推動服務規?;c農民組織化齊頭并進。圍繞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積極組建跨層級、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二)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流通經濟體系建設。一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發揮陜西供銷集團帶動作用,加強與市縣集團公司或龍頭企業的聯合合作,在品牌建設、商品包裝、產品營銷、工業品農資下鄉方面,攜手搞好為農服務。二要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每縣都將有重點發展二、三個拳頭商品,納入全省供銷產品系列庫,省上統一進行包裝、改造,加大向外推銷。三要大力推進優勢產業整合。各市縣將以優勢產業為抓手,運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支持龍頭企業以項目、資本、股權合作等手段,跨地域、層級和所有制,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三)全面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一要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圍繞破解新形勢下“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因地制宜采取土地流轉、“保姆式”全托管、“菜單式”半托管、定制訂單等服務形式。加快建設為農服務中心、莊稼醫院、“三位一體”綜合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二要延伸拓展服務領域??偨Y推廣陜西供銷獼猴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做法,整合基層社、社有企業等資源,加強與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復制推廣富縣等供銷社的經驗,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品牌農業,發展農村信息咨詢、電商物流、幼教養老、文體娛樂、家政服務、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三要穩步推進農村合作金融服務。按照“內循環、小額度、不攬儲、不放貸、戶聯保”的原則,完成眉縣、漢陰、靖邊3個縣的農村合作金融首批試點工作。

(四)著力提升供銷社流通服務能力。一要繼續優化全省供銷電子商務體系。陜西供銷電商集團將科學合理推進試點縣布局和前置倉布點,全力推進陜西省供銷社倉儲中心建設,加強控股經營的縣級電商平臺運營管理。各市供銷社將探索市級領辦企業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h級供銷社將努力搞好覆蓋到村的物流渠道建設,有效解決商品到村到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二要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h級供銷社將加強農產品集散地配送中心和田頭市場的倉儲、冷鏈設施建設。供銷社系統社有企業將積極參與公益性批發市場建設,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農產品流通平臺。三要開展農產品展示展銷。社屬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在省外重點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建設陜西農產品展示銷售中心,擴大陜西農產品銷售渠道。發揮陜西農產品進出口商會、陜西省農產品流通協會等行業協會作用,辦好國內外的農產品會展活動。

(五)加快參與鄉村綠色生態服務。全省供銷系統將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整合、規范供銷社農村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立符合美麗鄉村要求的綠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主動爭取政府支持和授權,承擔農村環保領域公益性服務項目,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為農村環境治理提供服務。推廣韓城、長安、白水、鎮安等市縣供銷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經驗,支持縣社加快推進縣級城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點建設。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請問我省這次開展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對“三農”工作有什么意義和作用?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張乃衛:

中央對供銷社綜合改革非常重視,重視就是要發揮供銷社的優勢,用合作經濟的手段,運用行政職能和市場手段“兩只手”,解決好小農經濟與現代農業之間關系失衡的問題。同時,組織小農戶和現代農業同步發展,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品質,帶領農民增收致富。

農村現代化流通、農村商品的“供”與“銷”一直以來都是農民生產生活的頭等大事,農產品賣難和質量不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農民增收致富。作為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供銷社通過合作制幫助農民實現規?;a,提高生產率,暢通購銷渠道,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供銷社姓“農”,我們的宗旨就是“為農服務”,供銷社的企業更多的是承擔著“為農服務”的責任。從省級層面來講,今年4月26日,陜西省供銷合作社聯合咸陽市、武功縣政府,阿里公司、菜鳥網絡等單位,成功舉辦首屆縣域生鮮供應鏈大會活動,通過這個活動進一步豐富農產品上行業態,重構農產品流通新渠道。另一方面,作為省上來講,開展農產品展銷活動,今年上半年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先后舉辦果品、茶葉等各類農產品展會11場次,參展企業1600多家,參展農產品2000多種,現場銷售3.8億元,簽訂銷售合同和意向協議556個,金額13.8億元。

消費日報社記者:

我是消費日報社記者。電子商務作為解決農村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手段,從材料中,我看到供銷合作社一直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為服務“三農”的重點舉措來抓,請問,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供銷社發展電子商務的重點工作是什么?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改革辦主任雷加旺: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供銷合作社是流通組織,過去幾十年來我們主要在線下。在改革發展中,電商重點就是要把線下的實體網點優勢轉化為現代流通市場競爭優勢,讓分散的生產和需求突破時空的界限,實現供需高效對接。當前,我省供銷合作社電商發展勢頭比較好,但仍需增強緊迫感,調動全系統資源把電商工作抓實抓好,著力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今年全系統農村電子商務的重點有三項:

一是大力發展鎮以下物流體系建設。目前,鎮村物流體系建設是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環節。供銷社要利用基層組織網點,大力發展到村到戶的農村物流業務,建設鄉鎮物流配送站、村物流配送點,建立覆蓋鄉村的物流隊伍,使之成為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的雙向通道和綜合服務的載體,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問題,讓農民享受到現代化發展和網購帶來的便利。二是抓陜西供銷網省級平臺建設。依托“供銷e家”平臺基礎服務,加快陜西供銷網省級平臺建設全面上線,年內連接市縣供銷社電商企業60家以上,我們已經發展了430家,今年的任務要新發展300個以上的農村電商網點,樹立起安全放心、綠色優質的“陜西供銷”電商形象。三是著力提升線上銷售能力。各地供銷社要立足網絡區域性分布特點,抓住產品和網絡兩個關鍵要素,發揮電商對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引導作用,通過電子商務網絡發展把農產品賣向省外國外市場。

西部網記者:

我是西部網記者。期省委剛剛召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會議,部署落實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起步階段的重要任務。請介紹一下,供銷社在陜西鄉村振興中怎樣發揮作用,具體的工作途徑是什么?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改革辦主任雷加旺:

實施鄉村戰略是全黨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工作,當然也是供銷合作社系統工作之一。 針對服務促進實施鄉村振興,供銷社工作的主要切入點,是圍繞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兩個大方面作文章。一個方面是優化服務供給、構建完善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揮供銷社綜合服務優勢,積極創新和優化服務供給,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內容,規范服務流程,加快打造綜合性、規?;⒖沙掷m的為農服務新體系,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包括積極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等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建立鄉村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等。

另一個方面,主要是加快構建鄉村綠色生態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兩項重點工作:第一是參與由政府牽頭部門主導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利用供銷社農資供應主渠道,積極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加大有機、高效、環保、新型農資產品供給,廣泛開展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統防統治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精準施肥用藥、減量控害增效。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生物有機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使用。大力開展秸稈、農膜、農藥包裝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和資源化利用,促進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其二是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結合城鄉規劃和基層社改造,規范建設經營性、公益性兼具,村收集、鄉回收、縣集散加工處理的綠色回收體系,加快推進縣級城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點建設,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清運網絡有效對接,實現“兩網”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型回收方式,通過網絡、手機、微信等信息平臺,建立線上下單、線下上門直接回收的新模式。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主動爭取政府支持和授權,承擔農村環保領域公益性服務項目,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為農村環境治理提供有效服務,促進美麗陜西建設。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