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9-12 20:40

9月11日上午10時,陜西省營商辦、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邀請榆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凱盈先生,榆林市工商局局長周錦峰先生,榆林市不動產登記局局長李安雄先生,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韋福祥先生,國家稅務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長高世祥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營商辦與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十二場,也是市區的第六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榆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凱盈先生,榆林市工商局局長周錦峰先生,榆林市不動產登記局局長李安雄先生,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韋福祥先生,國家稅務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長高世祥先生。

下面,請張先生向各位介紹《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有關情況。

榆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凱盈: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秋天屬于收獲的季節,和古都西安相比,此時的榆林,正如范仲淹在神木寫就的《麟州秋詞》中描繪的,正值“塞下秋來風景異”的好時節,秋高氣爽,碩果累累。很高興通過這次新聞發布會和大家見面,分享收獲的喜悅以及發展的憂愁。首先,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政府對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多年來對榆林發展的關注與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是你們的筆,讓榆林聲名遠播,舉世矚目。

下面,我就榆林的市情概況和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向大家簡要介紹如下:

榆林地處陜西省最北部,陜甘寧蒙晉五省通衢之地,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歷史悠久,資源富集,人文獨特,發展迅速,魅力無窮。在這塊瑰麗的土地上,承載著五千年的先民文化、三千年的邊塞文化和四百年的革命文化,獨具特色的文物遺跡遍布城鄉,久負盛名的民間藝術世代相傳,粗獷豪放的陜北民歌久唱不衰。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每平方公里擁有10億元的地下財富,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超過43萬億元人民幣,是國家14大煤炭基地、9大煤電基地和4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在這方傳奇的厚土間,曾誕生出無數的英雄和史詩,流淌著紅色的革命血液。紅軍長征在這里落腳;抗日東征宣言在這里發表;《沁園春·雪》在這里書寫;《東方紅》從這里唱響。在這塊開發的熱土上,大項目集聚,大企業云集,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經濟總量連續十多年位居全省第二,成為陜西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

今年以來,為了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榆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市委、市政府以講政治的高度,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四大攻堅戰之一,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齊動員,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

一、強力優化提升我市營商環境

(一)以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加強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市紀委、宣傳部、編辦及市政府有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八辦四組”推進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抽調專門的工作隊伍專職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印發了《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及2018年工作要點》《專項行動實施意見》和《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等文件。市委、市政府先后于2月4日、4月20日、8月10日、8月17日四次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及中辦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動員部署會,市政府先后召開常務會、專題會、推進會等17次會議研究、安排營商環境工作。

(二)以“三集中、三到位”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為切入點,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深入推進。我市市級52個部門單位、208項行政許可事項和248項公共服務事項已全部進駐政務大廳,基本實現事項進駐到位、對進駐大廳人員授權到位、政務效能監察到位和“大廳之外無審批”。12個縣市區已經投運和即將投運的政務服務中心面積均超過5000平方米,其中神木、靖邊超過10000平方米。二是全面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改革。神木、靖邊、綏德3縣市和榆林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已正式掛牌運行,目前正在進行職責完善和劃轉人員等工作。按照《陜西省2018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要求,我市將結合今年的機構改革工作,同步在市縣兩級全面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三是清理廢止有悖于激勵創新的陳規舊章、有礙于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從2017年起,對建國以來印發的市政府文件分批次進行清理,共清理文件2295件。

(三)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指標要求為底線,自加壓力提高標準抓提升。在全面落實省上《十大行動方案》的同時,進一步自加壓力、提高標準、細化任務,大幅度壓縮辦理時限、流程、成本和資料。企業開辦:時間由2017年底的23個工作日縮減到今年二季度末的2.25個工作日,是全省2020年目標5個工作日的45%,全市實現營業執照受理、審核、發照堅決不過夜。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合并、調整28項審批事項,“一書兩證”、社會投資項目核準、用地預審、人防審批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減至10個工作日以內。水電氣暖報裝:全省第二季度考核水電氣報裝三項全部排名全省第一,報裝時間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0%、辦理環節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所需資料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不動產登記:“一個平臺、一窗受理、一周辦結、只跑一次”的“四個一”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辦理環節、時間、成本、材料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5%,受到省上充分肯定。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全面扎實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處置化解工作,加大信用聯合懲戒力度,重塑榆林信用新形象。組建了全省注冊資金規模最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正在探索開展“不還本續貸”模式,以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金融服務中心預計年底前投用。企業納稅服務:大力開展“服務入戶、政策到家”大走訪活動,實現稅務登記類、發票類等9大類267個事項的“最多跑一次”??缇迟Q易和投資便利化: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的“三個一”模式,全面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匯總征稅”,全面推廣應用“財關庫銀”新一代稅費電子支付系統。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取消、免征、停征、調整240項收費項目,涉及企業將近7000戶;清償政府工程欠款31億元,完成直供電交易100億千瓦時,降低企業稅額超過100億元。

(四)以調度、督查、通報、考核制度為保障,推動改革任務和優化政策落地生根。從4月份起,市上建立了周調度、月通報、季度考核、半年測評、全年考核的制度化推進機制。6月份開始,市政府先后組織6個專項督查組,分批次深入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級各單位、各辦事窗口,通過明查暗訪、跟蹤督辦、陪同辦理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并印發了督查通報,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有關單位,要求全面整改。按照《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要求,將各縣市區、開發區和31個市級單位納入目標責任考核,目前,正在開展第三季度考核調查和情況匯總。

(五)以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為主陣地,通過多種宣傳渠道營造氛圍。按照省上統一安排,我市于7月10日印發了《榆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工作方案》,并積極組織各縣市區、市級有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截至7月底,市級八個專項行動辦公室采取兩個單位合辦一場發布會的形式,召開了四場專題新聞發布會;目前各縣市區、開發區新聞發布會正在集中舉辦。同時,通過省市營商環境信息簡報等平臺,先后發布了35期工作信息。通過各級各類網站、榆林日報、華商報、榆林外宣、榆林發展改革微信平臺等傳統紙媒、新媒體,累計發布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相關新聞報道600余條,百度搜索引擎“榆林營商環境”信息超過24.6萬條。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營商環境有了明顯提升,在全省二季度考核中,綜合排名由一季度倒數第一躍升到正數第五。1-8月份,全市新增市場主體31377戶,同比增長17.35%,其中企業8034戶,同比增長15.63%,個體工商戶22656戶,同比增長21.08%,市場主體增幅明顯加快;1-8月份通過在線審批平臺受理辦理項目審批2500余個,總投資3900億元,項目數量、投資額均同比增長40%左右,項目儲備和投資接續力量明顯增強;1-7月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3%,增速全省第一,其中民間投資增長61.8%,占比達到33.9%,投資增速和結構明顯優化;1-8月份降低通過稅費減免、債務清償、直供電交易等降低企業運行成本160多億元。

二、堅決整改中辦督查反饋問題

一是高度重視,全面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將中辦督查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當成近期首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分別于8月10日、8月17日召開中辦督查組反饋意見整改動員大會和工作推進會,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中辦督查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營商環境工作專班,依據《陜西省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以市委辦、市政府辦文件印發了《關于針對企業辦事難整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明確了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方便市場主體等16個方面的具體整改任務,確定了牽頭和落實單位。

二是認真摸排問題線索,實行“清單、臺賬”式管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11次會議安排部署問題梳理、線索摸排、整改推進工作,以市政府名義發函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征求意見,同時要求各縣市區、開發區、市級各部門深入摸底自查,并通過信訪、12345熱線、百姓問政、投資環境110等十大渠道向社會廣泛征集問題線索,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和整改臺賬,立行立改,對賬銷號,確保整改實效。

三是全面整改問題,嚴格督查問責。嚴格執行全省營商環境整改周報制度,要求問題整改責任單位每日報送一次整改進展情況,市上每三日印發一次整改進展情況通報;將全部問題線索及時提交紀委、組織部,進一步深挖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干部作風問題線索。截至昨天,營商環境專項整治累計征集問題線索516個,已經分四批次反饋責任單位整改。前三批178個問題中,9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并銷號,86個問題正在整改,第四批338個問題于上周日反饋責任單位正在推進整改。

經過近一個多月的努力,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開展營商環境和干部作風集中整治,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處理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重影響營商環境建設的干部,為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創造了積極的工作氛圍。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新時代有新氣象。在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班子的領導下,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榆林的三大定位和兩個更大要求,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持續深化十大戰略問題研究,加快推進27項階段性重大事項和十大能化標桿項目,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走出了2013年以來經濟持續下行的低谷,進入了加快發展的上升通道。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1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12億元,分別位居全國地級市第47位和32位,西北地區第二位。日前,由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等單位評選的“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發布,榆林在參與評估的298個地級市中名列第25位,位居陜西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61.61億元,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28.4%、37.5%和34.1%;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利潤總額增長27.9%。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地方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我們將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扎扎實實抓作風、抓環境、抓落實,向西安等先進地區學習,當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級”服務,以強烈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換腦筋、找出路、想辦法,凝心聚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力爭到年底全市的營商環境考核整體排名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為陜西追趕超越作更大支撐,為加快陜西經濟社會發展作更大貢獻。作為“榆林速度”的見證者,廣大的新聞媒體工作者,常年奮戰在采寫的第一線,記錄幸福榆林的每一個點滴,分享榆林發展的每一個成果。榆林的成就,離不開全國各地廣大新聞媒體工作者的貢獻;榆林的未來,更離不開大家的宣揚和推廣。榆林市委、市政府將以更加積極、包容的理念,關心媒體、支持媒體,積極為媒體人創造更加開放、活躍、有序的工作平臺。希望各位朋友繼續關注榆林、支持榆林、宣傳榆林。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生花妙筆,一個風情獨具的魅力榆林,一個環境優化的活力榆林,一個民生和諧的幸福榆林,必將呈現在國人面前。

最后,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陽光報記者:

我是陽光報記者。咱們榆林市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工作處于全省先進,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榆林市不動產登記局局長李安雄:

感謝媒體朋友對榆林市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近年來,我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整體工作處于全省領先水平,實現了“八個率先”,部分工作邁入全國先進行列,在全省第一、二季度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工作測評中連續兩次位列全省第一。剛才,這位記者朋友問我工作中有什么經驗做法,首先取得這些成績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相關部門在資金安排、人員配備、辦公場所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從我們自身講,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確立了一個高定位。在不動產登記機構成立之初,我們就確立了“爭先、創新、有為”的高定位和“規范、高效、便民”的新理念,明確提出登記發證工作爭創全省先進、力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其他工作爭取達到優良水平的目標定位。

(二)謀劃了一個好思路。今年以來,我們研究確立了以推進不動產登記“四個一”改革為抓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思路,即針對辦理標準不統一,建設一個平臺;針對群眾多個部門跑,推行一窗受理;針對業務辦理時間長,做到一周辦結;針對群眾來回跑,實現只跑一次。

(三)采取了一批新舉措。一是認真學習先進經驗,派員赴全國20多個城市考察學習,聘請部省、先進城市、高等院校的專家擔任顧問,學習最先進的經驗、借鑒最先進的模式、采購最先進的設備。二是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爭取多項部、省技術試點任務,在存量數據整合、不動產單元碼編制、證書附圖直接打印上證、申請表機打生成等方面取得了技術突破。三是注重創新便民措施,設立了委托見證、遺失聲明、企業通道等專用窗口,推出了雙休日辦公、為申請人約定事項見證等具有榆林特色的便民措施。四是穩妥解決遺留問題,先后制定出臺了兩版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避免了像其他一些地方因類似問題引發群體上訪等現象發生。

(四)狠抓了幾個關鍵點。一是圍繞建設“一個平臺”,狠抓業務規范統一。率先在全省建成運行市級集中模式的信息平臺,率先在全省實現市縣兩級全域接入國家平臺并上報數據。市縣兩級在“一個平臺”架構下,做到了辦事流程、收件材料、業務規范高度統一,為下一步推行全市通辦奠定了基礎。二是圍繞推行“一窗受理”,狠抓業務流程再造。率先在全省實現不動產登記與交易備案、稅款征收等事項的“一窗受理”,變“三個部門跑”為“一個窗口就辦、一套材料搞定”,現已擴展到市、縣兩級6個登記大廳。工作中對三個部門的業務流程進行了整合銜接、優化再造,實現了全流程無紙化傳辦,比其他地方的做法更具先進性。三是圍繞實行“一周辦結”,狠抓登記效率提升。不斷簡化辦理環節、精簡收件材料、嚴控辦理時限,在超時提醒、自我糾正的基礎上,設立了總監控室,及時發現超時辦理情況并通知整改。目前,除大宗批量、繼承等復雜登記業務外,大多數登記業務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四是圍繞實現“只跑一次”,狠抓網上登記服務。針對不同群體研發了“網上申請、平臺審核”功能。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法院司法查詢網上申請、異地查詢,率先實現了銀行抵押權登記網上申請、不見面辦理,率先研發使用了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率先實現了自然人轉移登記微信平臺網上申請、足不出戶即可進行查詢、申請、繳費,率先實現開發企業預告登記網上申請、開發企業和群眾一次也不跑。這些功能全面推開后,大部分登記業務可以實現“只跑一次”。

最后,希望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主持我們的工作。

陜西網記者:

我是陜西網記者。市工商局作為《榆林市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行動方案》的牽頭部門,是如何開展這項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榆林市工商局局長周錦峰:

首先,感謝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對榆林市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工作的關注。根據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及“八辦四組”的工作部署,由市工商局牽頭,聯合市公安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榆林支行共同負責《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行動方案》的組織實施工作。今年以來,我們四個部門提高站位、自加壓力,從五個方面入手開展了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一是認識明確,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營商環境提升年”的目標要求,立足市情,第一時間出臺了《榆林市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行動方案》,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提出了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在3個工作日的硬指標,全市通過督查通報,行政約談,明察暗訪,媒體曝光等手段,在較短時間內將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地。二是優化工商登記服務。開放企業名稱庫,下放登記權限,將冠“陜西”“榆林”行政區劃企業名稱核準登記權限下放至縣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推行網上登記和“微信辦照”登記模式,實現了企業登記業務網上全覆蓋,企業在網上登記注冊的比率占到了90%以上。三是優化涉稅事項服務。通過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取消了辦稅信息補錄,實現了零資料、“免填單”。企業申請領用10萬元以內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定額發票、可當場受理、即時辦結。四是有效優化了公章刻制服務。改公章事前審批為事后備案,抓住企業反映的痛點環節,增加公章刻制企業和點位,榆陽區、神木市、府谷縣等縣市區刻制企業達到2—3戶,公章刻制企業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將公章刻制時間壓縮在0.5個工作日內。五是優化企業銀行賬戶開設服務。協調減少了審批環節和程序,商業銀行審查后,即可辦理有效的企業開戶許可。各商業銀行還利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柜員機、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為企業提供便捷服務。

今年以來,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大幅度降低了企業設立門檻、簡化了辦事流程、縮短了審批時間。企業開辦環節由2017年的7個縮減到今年二季度的4個;企業開辦時間由2017年的23個工作日縮減到今年二季度的2.2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數由2017年的25件縮減到今年二季度的16件;公章刻制費用由2017年的598元縮減到今年二季度的335元。企業滿意度不斷提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效果迅速體現。全省二季度優化營商環境測評結果通報顯示,我市企業開辦工作綜合測評排名全省第一。今年1至8月份,榆林市新增市場主體3.14萬戶,同比增長17.4%。其中企業8034戶,同比增長15.6%;個體工商戶2.27萬戶,同比增長21.1%,市場主體累計已達到21.6萬戶,市場主體的發展壯大成為全市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的微觀基礎和堅實保障。

以上就是今年以來,榆林市在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方面所做的工作。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流程,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貢獻工商力量。也歡迎各位媒體界的朋友一如既往監督、支持、宣傳我們的工作,謝謝大家!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9月1日榆林開通的12345便民服務熱線,請問一下榆林12345熱線平臺對優化提升榆林市營商環境有沒有推動作用?

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韋福祥:

榆林12345熱線,前身是榆林市長熱線,專門受理群眾投訴、咨詢、求助類的事項。榆林市委、市政府對12345熱線的建設十分重視。今年3月份,趁著榆林政務服務中心遷入市民大廈的有利時機,交由榆林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建設、管理、運營。經過半年的籌備和試運行,經報請榆林市委、市政府同意,9月1日,12345熱線正式上線運行。一是365天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服務;二是榆林市轄區內群眾,可直接撥打12345,榆林市轄區以外的公民、法人,有訴求,可通過加區號撥打反映情況。正式運行以后,根據我們初步統計,每天來電量基本是200個以上,是正式上線運行以前的3倍。按分類,求助類占到40%,投訴類占到10%,咨詢類占到45%,建議類占到5%。

在受理方式上,通過電話、網絡、微信、短信多位一體的方式,全天候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為老百姓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咨詢政策、困難求助、投訴舉報提供便捷的通道。我們整理上報市委、市政府,便于榆林市委、市政府及時了解來自群眾的意見,對癥下藥,解決當前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還有一個作用,通過熱線平臺實時統計,對各部門各單位回復以及解決問題的及時性和滿意度進行通報,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對老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進行客觀全面梳理、歸類、匯總,使12345平臺與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正在開展的“百姓問政”欄目結合起來。下一步,對群眾投訴反映的有代表性、典型性問題,上電視、上報紙、上網絡、上電話,四位一體,助推榆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西北信息報記者:

我是西北信息報記者。榆林稅務怎樣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國家稅務局榆林市分局副局長高世祥:

感謝記者朋友對榆林稅務工作的關注,下面我就榆林稅務怎么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做簡要匯報。

為進一步優化提升稅收營商環境,促進地方經濟轉型,激發市場活力,確?!盃I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切實達到預期目的,榆林稅務始終將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省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一是宣傳輔導,“點對點”到戶。積極通過稅務網站、短信、稅企QQ群、微信群、辦稅廳電子屏、公告欄等多種途徑對各項優惠政策進行廣泛宣傳;積極組織培訓,集中對4.6萬多人次納稅人開展政策輔導。大力開展“服務入戶,政策到家”大走訪活動,深入企業,逐戶走訪,在向納稅人問計問需的同時,將政策送到納稅人手中。發揮“店小二”精神,主動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規范相應財務制度,從政策規定、辦稅流程、申報要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一條龍宣傳輔導,確保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二是執行政策,“實打實”落地。要求全市各級稅務機關以納稅人需求為著力點,認真分析政策落實中遇到的“堵點”和“痛點”,制定切實有效的應對舉措,逐條逐項緩解根治。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截止2018年7月底,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101.23億元。

三是問題導向,“硬碰硬”督查。對于政策落實不力、納稅人反映問題集中的單位,進行重點督查,嚴肅追究問責,集中整治杜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以鐵的紀律制度,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