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舉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9-05 08:50
9月4日上午10時,陜西省營商辦、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邀請陜西省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劉迎軍先生,陜西省營商辦副主任朱昱先生,投資處處長劉凱先生,運行調節處處長曹磊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賈永安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賈永安: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營商辦與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十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陜西省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劉迎軍先生,陜西省營商辦副主任朱昱先生,投資處處長劉凱先生,運行調節處處長曹磊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請劉先生向各位介紹我省對標一流,強化落實,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有關情況。
陜西省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劉迎軍: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工作,把今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成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八辦四組”推進此項工作。年初,省上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為進一步深化細化該方案,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啟動制定《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2018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2018年工作要點》)和《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2018年工作臺賬》(以下簡稱《2018年工作臺賬》)?,F將文件的起草過程、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做一簡要介紹。
一、起草過程
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工作要點》于今年3月底形成初稿。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視頻會后,省營商辦就《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工作要點》征求各方面意見,配套制定《2018年工作臺賬》。按照國中省長、梁桂常務副省長的指示,結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批服務標準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要求再次修訂。7月2日,省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主要內容
(一)《三年行動計劃》
“三年行動計劃”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精神,從主要抓手、重點任務、預期效果等方面,對我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提出總體思路和基本遵循。明確任務清單、時間清單和責任清單,做到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三位一體,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省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平。
第二部分:工作目標。在認真研究分析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提出的10個核心評價指標基礎上,對標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營商環境指標,立足我省發展實際,從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辦理、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優化企業納稅服務、優化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8個方面,逐年度提出定性與定量目標。
第三部分:主要措施。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注重實效,從上述8個方面,以時間表、路線圖的方式,制定了46條具體工作措施,逐條明確了落實部門和單位,使各系統、各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更趨具體化,更具操作性。
第四部分:組織保障。為確保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治安環境、督查調研問效、強化輿論引導等方面,提出了7項具體保障措施。
(二)2018年工作要點
要點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與“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8個方面保持一致,總體上2018年要完成三年總任務量的60%左右。另外,在要點中增加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聯網+政務服務”等相關內容,通過深入推進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加快政務平臺建設、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便民化、擴大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范圍、優化政務服務、深化規范和整頓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落實公安系統優化營商環境24條措施等,推動營商環境與政務服務相融合,做到為企業服務與方便群眾辦事同步推進,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2018年工作臺賬
結合2018年工作要點,將8個領域的工作逐月分解細化,明確“八辦四組”各自的職責,及時對標每月的工作目標逐項分解到人,嚴格進行考核,確保三年行動計劃及2018年工作要點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從制度上理順了“明確到事,責任到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省營商辦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精神,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三位一體的總要求,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為行動綱領,對標國際一流,強化問責問效,努力打造符合國家要求、具有陜西特色、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一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好“一周一例會、一月一點評、一季一通報、半年一推進、全年一考核工作機制”和定期會商、定期通報、定期督查機制,建立完善工作會商、信息報送、督查督辦、動態監測、考核通報機制,健全“八辦四組”與各市區工作矩陣管理機制。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指導意見》,按照時間節點準時完成行政許可事項顆?;?、流程化再造。落實國辦《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加快信息資源整合集成共享,打破信息壁壘,按時實現“一網通辦”。
三是強化督查監測考核。加快完善《陜西省2018年市(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對各市(區)和“八辦四組”的工作考核。組織“八辦四組”有關人員督察有關部門和各市縣《三年行動計劃》開展落實情況,對標目標清單,確保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四是加強輿論宣傳報道。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各種媒體,特別是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宣傳好的典型、曝光差的案例,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我就介紹到這里,再次感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賈永安: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社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社記者。當前我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工作進展情況如何,工作的重點和著力點是什么?下半年還有什么具體的工作措施?
投資處處長劉凱:
對于企業發展項目建設而言,水、電、氣、暖等要素的保障尤為關鍵,甚至可以說是企業生產活動中的基礎性要素。去年以來,我們先后推出了《陜西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行動方案》、《陜西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陜西省進一步優化小微企業電力接入實施辦法(試行)》,通過精簡辦事流程、提升服務品質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目前,我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以電力接入為例,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已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了窗口服務“一口對外”和“一次性告知”,高低壓內部辦電環節已由9個和6個分別壓減至4個和3個。同時,“互聯網+”服務也取得了長效進展,用戶可以通過“掌上電力”APP,在線辦理用電申請、進度查詢、繳費報修等服務,從而實現了從報裝到繳費一次性網上辦理,用戶體驗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用水、用氣、用暖辦理方面,通過我們的努力,辦理時間和辦理環節上也已大大壓縮,部分地區的壓減幅度達到了50%以上,用戶在辦理水電氣暖接入上所產生的人工、時間和費用成本已大大降低。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著精簡辦事流程、提升服務品質,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清理各地市在水電氣暖辦理中存在的不必要的前置審批事項。同時,按照“能并則并、能簡則簡”的原則,推進行政審批事項串聯改并聯,將行政審批時間全面壓縮至20個工作日以內,2020年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二是深化水電氣暖供應企業內部工作機制改革,在水電氣暖各領域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次性告知”等服務模式,加快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服務”平臺開發推廣,提升智能服務水平;三是樹立服務標兵,推廣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秦華天然氣等供應企業的先進經驗,通過開展業務比武、擂臺賽等各類活動,切實發揮水電氣暖供應企業主體作用,提升用戶“獲得感”。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我是香港經濟日報記者。今年以來,我省在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方面主要有哪些舉措?下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方面應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內容?
運行調節處處長曹磊:
今年以來,按照省政府印發的《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行成本2018年工作要點》,我們進一步細化落實,形成了年內完成的38項具體工作,其中降低制度性成本(稅費負擔、政府服務效能)20項工作,降低要素成本(人工、用能、物流、融資)18項工作。
1、持續降低稅費負擔。全面落實國務院“1+4+6”系列減稅政策和7項減稅措施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持續推行辦稅“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網上辦”。修訂并公布了《陜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等4個目錄清單,降低3項政府性基金和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加大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力度。上半年共減免稅收579.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569.4億元),創歷史新高。
2、合理降低融資成本。積極構建融資擔保體系,通過省級再擔保機構注資參股各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鼓勵各市做大政府性擔保公司。截至2018年6月初,我省107個縣區中,融資擔保業務已經覆蓋的縣區92個,覆蓋率為86%。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截至2018年6月底,我省“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位居西部第二。
3、降低人工成本。省人社廳、財政廳、稅務局聯合印發了《關于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繼續執行原有政策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止。經測算,共可為企業減負約21.3億元。
4、有效降低用電成本。我省分別于4月、5月兩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年可減輕省內用戶負擔約7.85億元;繼續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上半年成交電量217.2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48%,為企業節省購電成本5.36億元。
5、加快降低物流成本。上半年,我省減免優惠交通運輸通行費總計19.44億元。穩步推動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執行鐵路運費下浮政策,規范涉及鐵路貨物運輸收費,減免費用1.49億元;支持重要節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6、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實推進行政許可“三級四同”。對全省行政許可項目進行梳理,編制形成《陜西省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項目匯總目錄》。結合“證照分離”改革,分別將42項和91項行政管理事項委托給陜西自貿試驗區和四類“功能區”;提出35個省級部門擬取消或下放的287項事項清單,穩步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在部分市、縣(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全面實行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加快梳理編制“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清單。
現階段降成本工作的主要成效來自于制度性(政策性)改革,即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通過財稅改革帶來的企業稅費成本降低;通過金融制度、電力體制、流通體制改革等帶來的財務、用電、物流成本降低等。下一階段,應考慮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尋找低成本要素新來源等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同時也要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加強技術改造、節能降耗、提高生產率等來降低成本。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下一階段降成本路徑問題,即在原有降成本政策繼續實施的基礎上,創新拓展新的降成本路徑,出臺相關措施,進一步推進降成本取得實效,增強企業獲得感。
華商網記者:
我是華商網記者。我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目標是如何確定的?
陜西省營商辦副主任朱昱:
《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目標是我省在認真研究分析世界銀行《2018營商環境報告》提出的10個核心評價指標基礎上,對標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先進經驗,立足全省發展實際,聚焦事關企業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方面,也是經過我們深入調研、廣泛的征求意見以后而確定的,具有科學性、主動性、協同性和全民性,工作目標包括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辦理、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優化企業納稅服務、優化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8個方面,是今后三年全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綱領性文件。
這8個方面的工作目標以質量教育和企業群眾滿意度為標準,既與世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對接,又充分體現了我省省情;既考慮了全省宏觀推進的需要,又兼顧了各領域工作的實際和基礎差異;同時,又以清單形式明確了每年進度要求,通過階段性目標推動整體目標的順利實現。整體來看,《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目標是一個各級各方面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目標,是一個齊心協力能夠完成的任務。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賈永安: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