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8-14 16:35


8月14日上午10時,陜西省營商辦、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先生、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營商辦與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五場,也是市區的第二場。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先生,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先生。

下面,首先請李先生介紹情況。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楊凌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面,我就楊凌示范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情況向大家作以簡要的匯報。

今年以來,楊凌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認真落實全省"營商環境提升年"系列部署要求,圍繞"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目標,大力實施"3631方略"(3"即三力: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添新活力;"6",即提升營商環境六個著力點:破障礙、去煩苛、增便利、善創新、優配套、筑坦途;"3",即三個保障,組織領導、部署落實、督查考核;"1",即實現一個目標:建設全省最優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10+3行動",推動營商環境實現大跨越、大提升。上半年,全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監測評價中,示范區開辦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5項指標全省排名第一,綜合考評位列全省第二。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務服務能力提效。發布示范區《行政許可項目匯總目錄》,在這個過程中能減盡減、能改盡改,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為創業創新清障搭臺,在全省率先完成首批213項省級下放和委托事權的承接工作,上半年共辦理各類承接事項10503件,同比增長117%;印發實施《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方案》,動態調整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確保放權事項落地顯效;按照"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要求,積極整合優化,高標準推進行政審批和投資服務局組建工作。

二是聚焦商事制度改革,推動企業注冊提速。圍繞落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全面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實施工商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和"微信辦照",實現由"最多跑一次"向"不跑腿、不見面"轉變。圍繞寬松準入、激發活力、擴大總量、提高質量的目標,將企業設立、開戶許可、稅務信息確認和發票申領等全部壓縮到3個工作日辦結。對符合簡易注銷條件的企業,公告期滿無異議的,當即核準完成。上半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747戶,增長14.36%。

三是聚焦自貿試驗片區先行先試優勢,推動投資、貿易制度便利化。充分發揮自貿片區先行先試優勢,對標國際一流,重點在農業投資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等方面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創新現代農業交流機制、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等自貿片區兩個創新案例獲國家層面表彰。職業農民創業創新、農業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創新等方面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阿里巴巴、京東、綠地等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上半年,示范區外貿進出口總值3.62億元,同比增長78.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聚焦施工許可辦理改革,推動項目審批流程優化。圍繞加快投資項目建設,在"三合兩聯"工作模式的基礎上,出臺《簡化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行動方案》,辦理施工許可證所需要件由19件精簡到8件,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申請材料從14件精簡至8件。將中標備案、合同備案、質量監督備案三者合并辦理,申請材料從15件精簡至5件。二季度,共辦理報建項目61項,其中,4項工程從立項到獲得施工許可證平均用時26.5天。

五是聚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推動利企惠企政策見效。我們積極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預計全年完成直供電交易15371.5萬千瓦時。出臺《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實施意見》,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提出6個方面16條措施,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上半年減稅降負4.54億元,降低土地成本、水電氣暖安裝使用成本、物流成本等共計0.7億元。

六是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推動宜居宜業環境改善。持把實施城市"硬環境"改善提升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著力點,多點發力,重點突破,全面提升。加快高端人才社區、"吧文化"一條街等一批彰顯楊凌"大學城"特色的重點項目。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開展城市美化、亮化、凈化、綠化"四大提升"工程,強力推進鐵腕治霾藍天保衛戰,城市優良天數位居關中市(區)第一,加快建設"三河兩渠四濕地"生態水系,一幅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楊凌畫卷"正在繪就。

朋友們,優化提升營商歡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一往既往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示范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揚起來、舞起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實施"3631方略",積極踐行"五星級服務員"和"金牌店小二"服務理念,以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項目落地,助力楊凌加快追趕超越。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方面持續發力,狠抓大抓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

一是加快"互聯網+服務"建設。加快推進"一張網"建設,確保今年十月底投入運行;加快組建示范區行政審批和投資服務局,將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窗口單位功能進行整合,向企業和市民提供最便利、最優質的服務。

二是破解融資難問題。加強專業化政府財政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建立政府、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公司風險共擔機制,重點為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和"三農"提供擔保。

三是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直供電交易規模,鼓勵企業開展能源合同管理試點。進一步規范市場,確保水電氣暖成本費用公開透明。通過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工業用地,降低企業土地使用成本。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四是全面開展"第三方調查評估"工作。組織各方力量,對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各牽頭單位、各窗口服務單位進行交叉檢查,針對檢查、調研情況,認真研究和改進,努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最后,再次感謝大家對楊凌示范區建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祝各位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香港經濟日報陜西站記者:

我是香港經濟日報陜西站記者。眾所周知,全省今年加大招商力度,同時各個地方在不斷的優化營商環境,楊凌也在精簡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能否介紹一下在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辦理程序方面有哪些舉措和特色?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

為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投資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創新政府管理方式,解決項目投資過程中行政審批時間長、蓋章多、中介多、收費多、材料多等“一長四多”問題,楊凌示范區于2017年探索了建設工程項目審批“三合兩聯”模式?,F在已經在全省復制推廣。

一是開展了“多規合一、多評合一、多圖合一、聯合評估、聯合驗收”的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服務新模式,進一步優化了投資軟環境,促進了經濟發展。

二是通過開展“三合兩聯”模式試點改革,大力實施了《建設工程項目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行動》,先后出臺了《簡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7條措施》及《楊凌示范區多評合審工作規則》、《楊凌示范區多圖聯審工作規則》等制度措施,通過提前介入,一口受理,并聯審批等優化措施進一步整合辦理流程,壓減了行政審批辦理時限,力推在35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所有審批手續。

三是簡化程序、壓減材料、提高效率,投資項目施工許可證辦理所需要件由19件精簡到8件,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申請材料從14件精簡至8件,申請材料從15件精簡到5件。試點工作實施以來,共辦理報建項目76項,其中4項工程辦結了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證所有審批手續,平均用時26.5天。

下一步,我們將中介服務與行政審批并行推進,將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提前到施工許可證核發后辦理,將項目審批擴展至工程竣工驗收環節,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全面推行缺席默認、超時默認、容缺預審、二次退件報告等強制性措施,推行告知承諾制和企業承諾制,確保實現一般性投資項目從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備案、核準)到竣工驗收所有審批手續壓縮至120個工作日辦結的目標,為楊凌示范區打造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

我是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能否介紹一下楊凌在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開展情況?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

楊凌示范區目前已全面實施工商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和“微信辦照”,實現由“最多跑一次”向“不跑腿、不見面”轉變,致力打造全省最便利企業登記注冊流程。實現辦證時間再壓縮,由國務院要求的8.5天、全省要求的3天,進一步將工商業務壓縮到1.5天。綜合服務大廳內設置5+2周末無休,幫辦服務區,為企業提供全程免費代辦服務。

楊凌示范區現已全面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制定了《楊凌示范區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方案》,確定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的100項具體事項,其中由省級部門實施的12項,由示范區、楊陵區兩級政府實施的88項,后經國家相關部委決定取消了4項。目前各項改革事項正在積極有序開展,同時在楊凌片區綜合服務大廳設立了“證照分離”綜合窗口,為企業和群眾開展政策宣講、一口受理做好服務。

下一步,楊凌自貿片區將按照國務院、省政府安排部署,扎實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重點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探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有效方式和措施,提升監管效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努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中國商報記者:

我是中國商報記者。發布辭中提到楊凌在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考評排名位列全省第二的好成績,請您談一談楊凌下一步在營商環境工作的努力方向?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這項工作大家都知道,是艱巨復雜和長期的工作。正如您所講,上半年在全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監測評價8個指標,楊凌在開辦企業、用水報裝、用氣報裝、辦理不動產登記、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這5項指標全省排名第一,我們的營商環境綜合考評位列全省第二,這個成績相對不錯。但是,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與企業和居民期盼訴求相比,與打造國際一流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目標定位相比,我們還有工作要做,仍有很多需要改善改進的地方。

首先,我們要繼續對標全國發達城市,關鍵是要把提高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貫穿于整個營商環境各個環節和全過程,通過工作作風轉變、提升行政效能、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審批環節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達到服務最優的目標,全力提升營商環境方面“軟件”營商環境。

其次,我們是自由貿易區農村自由貿易片區,緊緊圍繞自由貿易實驗片區楊凌片區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四區一基地,也就是要把自貿區國際農業商務區、農產品加工貿易區、金融創新區、綜合保稅區和國際農業科技合作交流基地,四區一基地建設。組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現代農業合作聯盟和全球農業智庫聯盟,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國際創新園和國際農業“星創天地”等項目,大力發展生物產業、農產品加工貿易、農業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服務業,積極培育以農業危特色的外向型產業集群,全力打造全省最優的“硬件”營商環境。

我們通過工作作風轉變,通過提升行政效能,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造“軟件”營商環境,后面通過建設農業自由貿易區楊凌片區,打造全省最優的“硬件”營商環境。

陜西網記者:

我是陜西網記者。眾所周知,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稅費的繳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請問楊凌在這方面都有哪些相關的政策和具體舉措?

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

為建設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示范區全面落實了國家一系列減費降稅政策措施,具體來講是由“1+4+6”構成的系列減稅政策。此次實施的減稅政策,涉及面廣、減稅力度大、額度高,據統計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底,楊凌累計減免稅4.54億元,其中用于改善民生實現減免稅3300萬元,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754萬元,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減免稅1855萬元,支持節能環保減免稅1693萬元,支持文化教育體育減免稅264萬元,支持三農減免稅25662萬元,支持其他各類事業減免稅8362萬元。同時,示范區出臺了《楊凌示范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10+3”行動方案》,全面落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通過降低稅費負擔、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生產要素成本、降低物流成本、降低政務服務費用等“五降”、24條具體措施,持續減輕企業負擔。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示范區實際,繼續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措施的要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確保國家減稅降費“紅包”落實到位。同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幫助企業健康、合規經營發展,努力實現改革紅利最大化。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