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行2018年上半年財政預算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7-26 12:14

7月26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省2018年上半年財政預算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先生,請他向各位通報上半年全省財政預算收支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劉廳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陜西省財政廳向冒著酷暑前來參加這次發布會的各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我省財政運行情況。下面,我先重點通報一下2018年上半年全省財政預算收支情況。

一、上半年全省財政收入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更趨明顯。與我省經濟發展相適應,1-6月份,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29.98億元,占年度收入預算的56.76%;較上年同期增加134.24億元,增長12.25%,實現了"時間過半、進度過半"的目標。

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執行有三個特點:

一是稅收收入快速增長。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工業生產增速加快,企業效益持續改善,投資、消費也保持較快增長。1-6月,全省地方稅收入完成977.07億元,占到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79.44%,稅收占比達到新高,較上年同期提高8.72個百分點;增長26.09%,較上年同期加快6.5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煤炭、石油、房地產業支撐作用明顯,新興行業發展勢頭良好,裝備制造、通信及電子設備制造、軟件信息、服務業等行業稅收增長強勁,建筑、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業等行業稅收增收較高。

二是非稅收入持續下降。1-6月份,全省非稅收入完成252.91億元,減收67.92億元,下降21.17%。主要是落實清費降費政策,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39.53億元,下降36.23%;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完成72.2億元,下降22.6%;罰沒收入完成19.51億元,下降10.96%。

三是減稅降費力度繼續加大。按照"營商環境提升年"部署,我們和相關部門一起,認真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去年全年減輕企業負擔4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將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分別調整為16%和10%;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預計今年落實這三項措施,將為我省企業減輕稅負近100億元。嚴格落實《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財稅措施的意見》中車輛通行費和水利建設基金的減免政策,預計上半年車輛通行費減免6.56億元,水利建設基金減免2.15億元。同時,從2018年7月1日起,在全省繼續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時間,執行期至2019年6月30日,預計政策執行期內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21.3億元,降費后,我省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均居全國最低水平。

二、上半年全省財政支出情況

1-6月份,全省財政支出2892.5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58.81%,增長11.9%,確保了省委、省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財政支出預算執行有四個特點:

一是支出進度加快。在全省財政系統開展"制度建設年"、"作風建設年"活動,始終把加快支出進度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與部門、單位溝通協調,抓緊項目落實,按月考核通報,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撥付。持續加大存量資金清理力度,收回省級部門存量資金6.5億元,統籌用于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財政支出每個月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速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公共安全、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生、節能環保、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財政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二是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持"防風險與促發展并舉",嚴格落實中央債務管理政策,開展隱性債務審計,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加強債務風險預警,對列入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和提示范圍的市縣進行了通報,督促各地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降低債務風險。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大脫貧攻堅投入力度,今年共爭取到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4.3億元,較去年增加10.2億元,增長23%;省級預算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0億元,較去年增加7億元,增長30%;加大對11個深度貧困縣的支持力度,今年下達給深度貧困縣的資金增幅達到37.5%;加快預算執行,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4.35億元已按照時限要求全部撥付下達到市縣和相關單位,蘇陜扶貧協作資金4.5億元、中央財政彩票公益金1.4億元也按照時限要求下達到位;嚴格執行扶貧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強力推行限時辦結制度,切實解決資金"趴窩""挪窩"問題;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繼續實行資金切塊下達,并督促協調省級相關部門全面無條件實施審批權限下放,已累計下達56個貧困縣整合范圍內的中省涉農資金165.3億元;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將用于脫貧攻堅的所有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全覆蓋。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省財政安排資金1.5億元支持鐵腕治霾政策落實,安排2880萬元支持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下達資金4.2億元,積極推進水污染防治;安排資金2.83億元,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下達省級獎補資金6.36億元,支持開展山水林田湖系統修復試點;安排資金36.57億元,支持林業生態建設。

三是突出支持"三個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圍繞加快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安排資金233.8億元,支持交通樞紐建設;深入調查研究,支持完善國際客運航線網絡,促進我省國際航空運輸發展;支持西安港務區以中歐班列、公鐵聯運為重點,建立連接歐亞和國內沿海港口海鐵、公鐵大通道;安排商貿流通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我省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創新、工業穩增長促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措施,安排省級工業轉型升級資金4.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工業穩增長和新產業培育;安排資金1億元,支持軍民融合發展;安排資金8.87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大力推行政銀擔合作模式,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我省107個縣區中,融資擔保業務已經覆蓋的縣區達到92個,覆蓋率為86%;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達資金295.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39%,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四是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到位。支持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3元,最低標準為103元,平均水平達到136元;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90%,平均增加229.5元,增幅達20%,居全國中等偏上水平。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撥付資金16.6億元,支持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支持衛生事業發展,撥付資金15.27億元,大力支持公立醫療機構綜合改革,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考核,持續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安排資金5.84億元,支持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統籌25.41億元,改造提升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取暖等辦學條件,支持新建改擴建城區中小學,緩解"城區擠、農村弱"問題;投入3.64億元,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建設;投入資金26.45億元,落實高校生均經費補助政策,統籌4.9億元,支持高校推進"四個一流"建設;安排資金3.2億元,支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安排資金32.49億元,資助150余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230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了營養膳食補助,免除了18萬名中職學校學生學費。支持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統籌資金近2億元,對60多個大中型文體場館建設給予補助;安排資金3億元,支持開展面向基層群眾的政府購買公益性演出服務,推動1900多家公共文化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開放;統籌資金2億多元,支持大遺址、革命舊址、重點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籌集資金11.5億元,重點支持公租房基礎設施建設。

上半年,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但完成全年工作任務,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建設"五型"財政(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發展型"財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共享型"財政;堅持質量效益并重,建設"績效型"財政;堅持依法理財,建設"法治型"財政;堅持提升境界本領,建設"服務型"財政)為抓手,多措并舉"抓收入、提質量;強管理、保支出;轉作風、優服務",推動各項財政工作提質增效、爭先進位,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全力服務和支持全省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目前脫貧攻堅是全省上下的大事,請問下半年財政部門在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方面,有什么打算?

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

謝謝您的提問。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我們將從四個方面下功夫,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保障支撐作用。重點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加快資金下達,強力推行限時辦結制度,確保扶貧資金盡快形成實際支出,盡早惠及貧困群眾。

二是要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督促協調省級相關部門無條件全面實施審批權限下放,支持貧困縣建立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提升整合的深度和質量。

三是要加強資金監管,夯實各級各部門的監管責任,把用于脫貧攻堅的所有資金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全覆蓋,嚴肅查處扶貧資金使用管理中違法違規、損害群眾利益等行為。

四是要強化扶貧資金績效評價,堅持把脫貧成效作為衡量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主要標準,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分配扶貧資金的因素之一,對資金使用好的地方,予以傾斜和獎勵,突出績效評價的正向激勵作用。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是當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內容,您能否談談這方面的看法?

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重大,我想從“如何看、如何管、怎么辦”三個方面與大家溝通交流下。

1、如何看?十九大報告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三大攻堅戰之首。從財政的角度來看,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系統性金融風險關系到國家經濟穩定,涉及千家萬戶和人民群眾利益,必須高度重視,嚴格防控。中央對嚴管政府債務的態度是堅定的,旗幟是鮮明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政府債務問題,多次安排部署相關工作,我們有決心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2、如何管?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就是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處理好發展與財力可能之間的關系,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既要依法依規籌措建設資金,又要切實防范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決不能踩違規舉債的紅線。除省級統一發行政府債券外,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債融資。對此,省委、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辦法,相關管理和風險防控工作已經有條不紊開展。

3、怎么辦?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包括省級各部門,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樹立“還賬也是政績”的思想,不能“新官不理舊賬”。2018年,我們將重點從嚴格審計、摸清債務底數、推進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加強違規舉債融資問責力度等方面開展工作,切實把中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要求落到實處。

西北信息報記者:

我是西北信息報記者。最近防污治霾是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請問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財政部門下一步有什么考慮?

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

上半年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項工作是長期的,生態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污染防治關系國家長遠發展、百姓生活,社會各方面非常關注??傮w上,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繼續加大省級資金投入,重點是在“氣、土、水、山”四個方面發力,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促進三秦大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建設美麗陜西。具體來講:

一是在大氣方面,貫徹落實《陜西省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支持推進鐵腕治霾,加大資金統籌力度,重點支持實施“煤改氣”“煤改電”、高效爐具推廣、潔凈煤替代等。同時,加強資金監管,強化績效考評,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是在土壤方面,支持全面開展土壤污染詳查,安排下達專項資金,支持實施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樣品采集分析測試,建立土壤樣品庫,加強質量控制,支持同步實施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

三是在治水方面,建立重點支流污染防治激勵與約束機制,對水質標準下降的縣區扣繳補償資金,對水質改善明顯的縣區予以獎勵,突出“獎優罰劣”,督促縣區落實治理主體責任。

四是山就是秦嶺保護,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生態屏障,是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同時,也是南水北調水源地。我們將積極爭取中央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對秦巴地區給予傾斜支持。同時,省財政將加大省級秦嶺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力度,圍繞采礦采石修復治理、尾礦庫整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面支持加強秦嶺地區生態保護。

此外,要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發揮“陜西環保產業投資基金”作用,撬動社會金融資本加大投入,投向大氣治理、污水處理、土壤生態修復、環??萍佳邪l等,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