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
來源: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7-26 12:12
7月26日上午9時,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陜西省文明辦主任鮑貽勇先生、陜西省文明辦協調指導處處長胡紀美女士、陜西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處長韓光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外宣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八場,也是最后一場。我們邀請到陜西省文明辦主任鮑貽勇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文明辦協調指導處處長胡紀美女士,陜西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處長韓光先生。
下面,首先請鮑主任介紹情況。
陜西省文明辦主任鮑貽勇:
女士們、先生們,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中央文明辦的指導幫助和省文明委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堅持高舉旗幟、凝心聚力、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現將主要工作通報如下。
一、高揚理想信念旗幟,著力堅定“四個自信”
幾年來,我們把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首要任務,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運用報告會、研討會、展覽、宣講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宣傳教育,形勢政策宣傳教育,脫貧攻堅宣傳教育,馬克思主義在全省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輿論主導力量明顯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全省上下政治上、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二、注重突出靈魂主線,著力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
注重凝魂聚力、強基固本,在宣傳普及、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上狠下功夫,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召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推進會,培育和選樹了一大批時代楷模、道德模范、三秦楷模、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道德建設、社會實踐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測評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行業準則、職業規范、團體章程、市民公約、學生守則、鄉規民約取得了明顯成效。從城市到農村,從企業到社區,從機關到學校,街道、廣場、公園、景區、道路、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和宣傳牌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深化各類創建活動,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努力推動創建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加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制定印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計劃(2016-2017)》,召開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部長莊長興同志多次深入相關市縣調研指導創建工作,并在咸陽、渭南、延安市召開現場督導會。西安市、寶雞市2015年2月在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大會上被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我省取得豐碩成果。咸陽市和鳳縣、志丹縣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西安市、寶雞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我省有64個單位,30個村鎮被新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文明村鎮,17所學校被命名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咸陽市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研發建設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常態化管理系統,利用網絡切實加強對省級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檢查指導,從根本上解決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創建中存在的重突擊、輕常態,重硬件、輕軟件,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
四、推進“厚德陜西”建設,著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質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厚德陜西”建設工作部署,把“厚德陜西”作為各行各業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重要抓手,注重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在入腦入心入行上見成效。我省先后有11人被評選為全國道德模范,是入選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每兩年評選表彰一屆陜西省道德模范,截至目前,共有209人獲省級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廣泛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截止今年6月,44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位居全國上游水平,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的省份,并多次在全國會議上介紹經驗。每兩月發布一期《陜西好人榜》,四年來共發布27期,共有758人(組)榮登《陜西好人榜》,成為我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響亮品牌。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利用清明、六一、國慶等重要節日節點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陜西省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先后有260名同學獲陜西省美德少年榮譽稱號,其中2人被中央電視臺評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
五、打造“美麗鄉村·文明家園”,著力建設鄉風文明
2015年起,我們在全省組織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以農村民風建設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五講四美三熱愛”為目標,即把農民培育成“愛黨愛國愛家鄉”和“講法治、講道德、講文明、講秩序、講衛生”的新型農民,到2020年把我省農村建設成為“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文明家園。圍繞民風建設我們設計了“十個一”的活動載體,也就是建好管好用好一個農家書屋,建好管好用好一個村廣播室,建設一個村文化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廣場,建設鄉風文明一條街,有一個善行義舉榜,有一支鄉賢文化骨干隊伍,有一個道德評議會,有一整套鄉規民約,每年評選表彰一次“十星級文明戶”,每年評選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三年多來,先后四次召開現場會,推廣經驗,在省委宣傳部大力支持下,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經費對重點示范縣進行獎勵扶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成為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有力抓手,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兩次在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上作大會發言?!度嗣袢請蟆?、《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多次對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宣傳報道。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您在介紹當中說到陜西“我評議我推薦身邊好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請問這項工作在全國有什么影響,陜西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可以分享?
陜西省文明辦協調指導處處長胡紀美:
這個問題剛才鮑主任給大家介紹了,近年來我們把“我評議推薦身邊好人”工作作為“厚德陜西”建設和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創新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省委和中央文明辦的充分肯定,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上榜中國好人數量全國第二,截止今年6月,我省上榜中國好人448人(組),中國好人總數由原來的20位前進到全國第9位,一大批普通百姓的凡人善舉、感人事跡有力推動了三秦大地崇德向善社會風氣的形成。
首先是培養好人。在鄉、村、社區和單位開展我評議我推薦身邊好人活動,建立善行義舉榜。省文明辦牽頭開展了尋找、評選陜西省美德少年活動、陜西省道德模范、發布“陜西好人”等活動,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最美交警、最美教師、最美農業人、最美國稅人、最美家庭等人物評選活動,全省掀起了發現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熱潮。像銅川耀州王家砭村“12.17”助人為樂先進群體,前段時間西安發生的接托墜樓女子不幸犧牲的保安李國武,以及11年后千里還債的浙商季德壽等好人事跡,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第二是推薦好人。通過各級宣傳部、文明辦和新聞媒體的積極宣傳、引導,全省學習好人、爭做好人、推薦好人蔚然成風,3年來,廣大群眾共向中央文明辦推薦中國好人線索720多萬條,占全國好人線索的1/4。推薦陜西好人候選人2600多名。
第三是宣傳好人。2014年7月,我們開始推薦評選陜西好人,每月通過媒體發布一期《陜西好人榜》。2017年,為進一步擴大好人推薦工作的宣傳率、知曉率,營造宣傳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社會氛圍,將媒體發布改變為每兩個月一期《陜西好人榜》現場發布暨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截止今年6月,共有758人(組)榮登《陜西好人榜》。通過線下活動、線上全媒體宣傳點贊,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中、省主流媒體開設專題專欄,網絡媒體主動鏈接、宣傳擴大影響。 在此我也向記者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第四是禮遇好人。我們建立了陜西省公民道德建設基金,每年春節各級黨委政府都要看望慰問好人和道德模范。還組織道德典型參加重大節慶活動。西安市、銅川市、延安市等地出臺了禮遇好人辦法,除給予物質獎勵,還在乘車、停車、就醫、旅游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禮遇。
應該說,通過身邊好人、陜西好人、中國好人的引領,三秦大地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氛圍越來越濃厚。我借此號召呼吁更多的人成為好人,請媒體繼續發現發掘宣傳這些好人的感人事跡。謝謝大家!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文明城市創建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龍頭工程,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今年也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起步之年,近期,省文明委已經印發了2018-2020年三年的創建行動計劃,請介紹一下《行動計劃》的有關內容。
陜西省文明辦協調指導處處長胡紀美: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應該講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龍頭工程。今年,是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起步之年,本屆創建我省有12個市縣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也是提名最多的一屆,分別是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4個地級市,韓城市、彬州市、扶風縣、合陽縣、吳起縣、府谷縣、西鄉縣、商南縣8個縣和縣級市,能否在2020年中央表彰的時候有更多的市縣進入全國文明城市(縣城)行列,我們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為扎實做好創建工作,我們制定了《行動計劃》,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加以介紹:
第一,關于制訂行動計劃的工作考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系統工程。中央文明辦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每年都對提名城市進行檢查測評,三年測評成績分別占比15%、25%、60%。由于測評體系覆蓋面寬,指標多、要求嚴、檢查細,為了指導提名城市抓好對標創建,2015年省文明委就制定印發了《陜西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計劃(2016—2017)》,受到各創建城市的一致好評和歡迎,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去年,中央文明辦又制定印發了最新版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及操作手冊。省文明辦提早籌備,在認真研讀新版測評體系和操作手冊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好做法好經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黨的十九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貫徹落實中、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制定了該《行動計劃》。
第二,關于行動計劃的基本內容介紹?!缎袆佑媱潯穲猿指吲e旗幟,突出主題主線;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道德內涵;堅持全民參與,突出群眾主體;堅持協調創新,突出城鄉共建;堅持統籌布局,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建管并重,突出機制建設等六個基本原則,同時把測評體系的主要指標劃分為公民道德、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公共文化、公共關系、公共風尚等七大版塊,將創建工作明晰化、標準化,便于提名城市在工作中操作,以實施七個版塊的七大行動為載體抓手,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品質,著力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人文魅力、發展活力,努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關于《行動計劃》我們已經作為本次發布的背景材料之一帶到了現場,供大家參閱,也請各位媒體朋友幫我們加大做好社會宣傳,進一步提高群眾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參與率、知曉率,爭取更多群眾支持認同、民心民聲。
陜西文明網記者:
我是陜西文明網記者。從2011年開始,陜西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在我省建設了680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他們大多分布在邊遠貧困的農村地區,點多線長面廣。請問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實施有效監管、履行管理職責?
陜西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處長韓光:
感謝大家和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工作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的關心關注。近年來我們利用中央彩票公益基金建設了680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在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鄉村學校少年宮是孩子們課外的好去處,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好平臺。怎樣能夠把這些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好建設好,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近年來,省文明辦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一起,從一開始就把項目選址、場地修繕、器材配備、運轉補貼使用等幾個方面做好,嚴把重點環節,創新管理思路和手段,具體來說從三個方面進行監管:
一是委托市(縣、區)文明辦牽頭,聯合財政、教育部門進行日常指導、考核,財政部門主要負責資金及時撥付和監管,教育部門主要負責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開展和指導。這是最直接的辦法。
二是通過陜西省鄉村學校少年宮網絡管理系統進行遠程監控。我們制定了鄉村學校少年宮測評體系配合網絡管理系統共同使用,根據測評體系的要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每月把開展活動的情況拍成視頻或者照片,配以必要的文字,以及他們日常建設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包括課表內容,通過網絡報送至管理系統,省文明辦確定專人進行審核,審核結果作為年底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我們平時做到一月一匯總,半年一總結,一年一考核的原則,對日常監管過程中有問題的學校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必要的時候進行通報批評,對活動開展好的學校及時給予宣傳推廣。
第三,我們研發了陜西省鄉村學校少年宮導航地圖,安裝在手機上,可以實時了解鄉村學校少年宮的人數、專兼職教師情況、校長姓名及聯系方式、學校地址等詳細信息??梢噪S時隨地不打招呼直接深入到項目學校了解日常信息以及活動開展、人員在位情況,保證了我們看到的情況都是沒有經過“包裝”的真實情況。
通過以上積極探索,我們基本實現了對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常態化、宣傳網絡化、檔案電子化、考核科學化的目標,提高了省文明辦工作的權威性,調動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也保證了活動開展的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同時,受到各項目學校的支持和好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充分發揮了鄉村學校少年宮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功能。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