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舉辦“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來源: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6-28 19:02
6月28日上午10時,中共陜西省委改革辦、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邀請陜西省物價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王锫先生,陜西省物價局綜合處處長李運生先生,陜西省物價局商品價格處處長袁大峰先生,陜西省物價局服務業價格處處長周玉能先生出席,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改革辦、省委外宣辦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七場,我們邀請到省物價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王锫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省物價局綜合處處長李運生先生,商品價格處處長袁大峰先生,服務業價格處處長周玉能先生。
下面,首先請王局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物價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王锫: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陜西省物價局向前來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和支持陜西價格工作的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省價格機制改革的主要情況。
價格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價格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蹄疾步穩,攻堅克難,價格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一、深化價格市場化改革情況
我們通過修訂公布《陜西省定價目錄》,最大限度地放開了一批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價格管理權限。截止目前,我省政府定價項目由83項縮減為28項,減少約66%,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和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市場調節價比重由2012年的94.88%上升至2016年的97.75%,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建立。
二、推進重要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情況
在電價改革方面,一是降低用電成本。2012年以來,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輸配電價改革、大工業電價并類、清理規范電網環節收費等措施,年可減輕企業電費負擔40億元以上。二是實行階梯電價制度。對電解鋁、水泥、鋼鐵企業用電和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形成了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的倒逼機制,調動了居民節約資源積極性。三是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2016年以來,全省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累計約500億千瓦時,其中,2017年交易規模約324.5億千瓦時,占電網企業銷售電量的27%。
在天然氣價格改革方面,一是構建天然氣價格監管制度框架。2017年以來,我們相繼出臺了天然氣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管理辦法及成本監審辦法,指導各地加強城鎮燃氣配送環節價格監管。二是根據國家天然氣價格改革精神,充分考慮我省實際,將非居民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進行并軌。三是有序放開氣源價格。先后放開了液化天然氣(LNG)、化肥和大工業直供用戶用氣價格,明確儲氣調峰設施相關價格由市場確定。四是理順居民用氣價格。今年5月25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決定自2018年6月10日起,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按照要求,我局已對理順我省居民用氣價格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在水價改革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城鎮水價形成機制。2014年以來,我們先后出臺了《陜西省實施城鎮供水階梯水價的指導意見》、《陜西省加快推進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實施意見》,指導和督促各地組織實施,我省城鎮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已基本建立。二是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切實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制定和調整了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對促進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環境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我省城市居民和非居民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分別不低于0.95元、1.40元。三是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2017年,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用5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精準補貼及節水獎勵機制。目前,有關部門制定了系列配套文件,組織開展了成本監審,選擇5個大型灌區進行試點,改革實施面積達到59.2萬畝。
同時,我們還通過加強成本監審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壟斷行業的成本約束。2012年以來,全省對電力、天然氣、城市供水等壟斷行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行業開展了成本監審,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約437億元,核減率達17.6%。
三、完善環保價格政策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不斷健全反映能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制定階梯價格和累進加價制度。對于居民日常生活和一些特殊行業中使用的水、電、氣、熱,實施了用得越多,價格越高的政策。二是制定出臺獎懲結合的環保電價、清潔供暖價格、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等價費政策。2015年7月1日起,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0.60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20元/污染當量;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0.70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40元/污染當量。同時,實行差別收費政策,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排放量高于國家或省上規定的,提高一倍或兩倍征收排污費;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省上規定的排放限值50%以上的,減半征收排污費,促進了節能減排和霧霾治理。
四、加強價格調控監管情況
切實做好價格監測分析預警工作,深入研判價格形勢,完善價格應急和調控預案,推進平價商店建設,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基金平抑價格的作用,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累計發放臨時價格補貼8億多元,積極開展民生領域價格監管,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據統計,2012年以來,我省CPI年均上漲1.9 %,GDP年均上漲9.5%,形成了價格總水平溫和上漲與經濟中高速增長的良好格局。
五、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情況
加大清費減負力度,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建立并公布了《陜西省實施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陜西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等5個收費目錄清單,先后清理取消7項政府性基金和10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1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累計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283.1億元。
女士們、先生們,雖然我省價格機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價格改革依然任重道遠,價格調控體系還需不斷完善,民生領域價格熱點、難點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研究解決,進一步提高價格改革、調控、監管和服務工作水平,為新時代我省經濟追趕超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希望媒體朋友繼續對我省價格改革工作給予熱情關注和大力支持。
謝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最近國家公布調整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請問對我省有何影響,準備如何疏導價格?
陜西省物價局商品處處長袁大峰:
國家發改委5月25日下發通知,決定自2018年6月10日起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國家公布的我省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為每立方米1.23元,比我省現行居民用氣實際門站價格上漲0.23元。按全省居民總用氣量約30億方測算,年提價金額約6.9億元,我們預計通過適度壓縮省內管輸和城市配氣環節的價格,落實國家增值稅率降低和財政補貼等政策,省內用戶實際承擔的漲價金額將不足3億元,對全省CPI的影響不超過0.01個百分點。
國家通知下發以后,省內各城市不同程度出現了居民排隊購氣囤氣現象,我們要求各地價格部門和城燃企業在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的同時,增加售氣網點、延長營業時間、敞開銷售,滿足群眾購氣需求,目前全省各地天然氣購銷秩序基本平穩。同時,國家規定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理順后,各地要加強省內管道運輸和城市配氣價格監管,降低過高的輸配價格,從嚴安排終端用戶銷售價格漲幅,今年調價工作原則上在8月底前完成。我局已按國家要求,召開了全省天然氣價格工作座談會,對省內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按照我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和價格管理辦法,重新核定公布省內天然氣管輸價格,降低居民用氣管輸水平,在管輸環節同步實現價格并軌。二是精心指導各地物價部門履行好定調價程序,從嚴從緊核定城市配氣價格,確保全省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疏導方案能夠如期平穩實施。三是與省財政廳對接協調,對低收入群體和農村“煤改氣”家庭等給予適當補貼,補貼由地方政府承擔主體責任,資金由市縣財政予以解決,省級財政依據市縣補貼情況,從環境專項治理資金中給予適當資金支持。四是要求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加強生產組織和供需銜接,保障天然氣市場平穩運行;要求供氣企業不得擅自停氣或臨時出臺限購措施;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和預警,加大價格檢查和巡查力度,依法查處各種價格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確保方案平穩實施。
天然氣價格改革和調整工作,是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重大舉措,國家和我省理順居民用氣價格后,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化解氣價結構和氣價分類矛盾,加快建立上下游氣價聯動機制和用氣價格彈性機制,還原天然氣商品價值屬性,引導各類天然氣用戶節約用氣,緩解供氣緊張形勢。
西安晚報記者:
新修訂的《陜西省定價目錄》已經于今年4月10日正式施行,請問這次新修訂的《定價目錄》有哪些特點?
陜西省物價局綜合處處長李運生:
這是我省時隔兩年再次修訂實施新《定價目錄》,與上一版《定價目錄》相比,新修訂的《定價目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定價項目進一步縮減。凡是能由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將再生水銷售價格、氣象(防雷)服務收費標準、房產測繪收費標準、天然氣用戶安裝工料費等定價事項退出定價目錄,實行市場調節價;取消天然氣用戶設施維護費;放開非居民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非普通住宅小區前期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價格。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對部分定價事項進行調整歸類,政府定價項目由過去的39項縮減為28項。
二是定價事項進一步下放。合理劃分省、市、縣三級價格管理權限和范圍。涉及全省范圍內需統籌協調以及跨區域經營的價格事項,由省級管理;凡直接面向基層、區域特征性明顯由地方政府管理更快捷高效的價格管理事項,一律授權市、縣人民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價格的時效性。在原定價目錄基礎上,將涉及縣域內的城鄉公共管網供應的自來水價格、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城市管道燃氣配氣價格和銷售價格、城鎮集中供熱出廠價格和銷售價格、車用壓縮天然氣銷售價格、民辦中小學學歷教育收費、殯葬基本服務及延伸服務收費標準等七項定價事項授權市、縣人民政府管理。目前,市、縣兩級定價事項分別占定價目錄項目的71%、57%。
三是定價項目管理更加嚴格規范。新修訂的定價目錄統一規范了項目名稱、內容和范圍,使得政府定價邊界更清晰。納入或退出定價目錄事項必須以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進入或退出定價目錄的項目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時明確更多地通過制定機制、規則、辦法進行監管,減少直接制定價格水平,推進政府制定價格機制化、透明化。
《定價目錄》實行動態管理,對于放開的項目,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將政府價格管理的重心從直接制定價格水平轉到價格調控、價格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上來。為實施好新修訂的《定價目錄》,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預警,保持價格水平基本穩定;依法規范政府定價行為,提高政府定價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透明度;加大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力度,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價費環境。
新華社記者:
你好,可否簡要介紹一下我省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政策實施情況呢?
陜西省物價局服務業價格處處長周玉能:
我來回答這位先生的提問。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目的是:一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二是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三是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四是落實政府投入責任。2017年4月1日,我省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與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同步實施,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合理收入,按照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補償90%、同級財政補償5%、醫院加強成本核算承擔5%的比例分擔。
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后,我們進行了跟蹤監測,總的看,有以下幾方面的成效:
一是醫院藥品價格降低了。改革破除了以藥補醫機制,醫院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實行零差率銷售。我局對19家樣本醫院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醫院藥品收入55.66億元,同比減少2.18%;藥占比33.70%,同比降低4.52個百分點。改革后,患者到醫院買藥比改革前明顯增多。
二是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及檢驗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降低了。改革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平均降低20%,檢驗類項目價格平均降低12%。我局對19家樣本醫院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在醫院醫療收入中檢查、化驗、衛生材料、藥品占比74.20%,同比減少4.01個百分點。
三是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高了。改革后,醫院的診查、護理、手術、治療及中醫等類別中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平均提高28%。我局對19家樣本醫院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在醫院醫療收入中診查、護理、手術、治療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收入占比25.80%,同比增加4.01個百分點。提高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目的是為了引導醫務人員提高診療水平,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四是對只開藥不診查的患者,我們保留了方便門診掛號費,明確規定醫院按最高不超過每次1元收取,既方便了廣大患者,又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
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是省級有關部門精心謀劃,通力合作的結果,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鞏固和擴大城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成果,讓廣大人民群眾能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