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我省舉辦2017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8-04-26 10:59





4月25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17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連業先生,陜西省版權局副局長沙慶超先生,陜西省工商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耿普霞女士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連業先生,陜西省工商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耿普霞女士,陜西省版權局副局長沙慶超先生,請他們向各位介紹2017年我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張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連業: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我謹代表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現在發布2017年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主要情況。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知識產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十三屆二次會議精神,按照追趕超越定位和"五新"戰略任務要求,以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為目標,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全省知識產權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省政府印發《關于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實施意見》,對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做出安排部署,并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第二輪省部會商,共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二是開展全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十年評估,為下一步工作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全省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共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單位、市場、經營場所等6.1萬余戶次,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1萬余起,移送司法或相關部門案件97起,涉案金額0.33億元,取締非法生產企業或窩點60個。四是發揮專利、商標、版權、地標產品等知識產權優勢,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按照"知識產權+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產業穩定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專利方面,全省共申請專利98938件,同比增長42.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6607件,同比增長106.5%,增幅全國第一;共獲授權發明專利8774件。截至2017年底,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8.9件,居全國第7位,中西部第1位。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456件,位居全國第四;質押總金額 23.6億元。完成專利保險投保123件。辦理專利行政案件905件,同比增長20.6%。

商標方面,商標質押貸款登記34件,貸款總額超過7億元;受理審結行政案件989件,罰沒金額658萬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有效注冊商標共242900件,其中,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144件,中國馳名商標109件,地理標志商標93件。

版權方面,全省作品版權登記5008件,同比增長70%;合同備案185件。引進圖書版權意向35種,輸出圖書版權意向36種。各級財政投入正版軟件采購資金1131萬元,軟件正版化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文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全省各級文化監管部門共受理各類舉報175起,出動執法人員230995人(次),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單位68919家(次),責令整改779家,警告1274家,停業整頓149家,吊銷證照6家,取締32家。

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74項,省級520項,市級1415項,縣級4150項,其中西安鼓樂、中國剪紙、華縣皮影戲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2人(文化部新公示22人)、省級398人、市級1281人、縣級3977人。

標準化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方面,新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個,主導制定國際標準5項,制定地方標準63項。截至2017年底,全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達到76個,居西部第2;累計主導制定國際標準32項,居西部第1;累計制定地方標準1241項。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方面,開展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嚴格查處知識產權侵權貨物,提高貨物查驗率,高度關注涉及侵權貨物的來源地、目的地等風險要素,推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綜合治理。

醫藥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跟蹤保護期限即將屆滿的國外藥品專利,受理即將到期國外專利品種藥品注冊申請7件。

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開展打擊侵犯林業植物新品種權專項行動和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7528人(次),檢查企業7740家(次),責令整改294家,查處問題198起,涉及金額130萬元。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公、檢、法三機關通力協作,加大對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公安機關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78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18名,移送起訴196人。檢察機關批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205人,起訴284人。人民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1856件,審結案件1746件。

2018年,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踐行"五個扎實",矢志追趕超越,落實"五新"戰略任務,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下面,我與省工商局耿普霞副局長和省版權局沙慶超副局長愿意回答各位媒體朋友提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三秦都市報記者:

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沙局長您好,請您介紹一下我省版權登記工作情況,下一步有何打算?

陜西省版權局副局長沙慶超:

版權登記制度是版權工作體系是基礎性制度,也是版權公共服務的核心內容。在預防作品降低作品市場交易成本,促進智力成果轉化和市場運用,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們加大版權登記工作力度,以拓展版權登記范圍、擴大版權登記數量為切入點,不斷提升我省版權公共服務水平。版權登記數量連年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幅度。2017年省版權登記數量再創新高,達到了5008件,在全國站位第15位。但是,我省的版權登記工作與先進省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還存在著區域進展不平衡,作品質量不高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分析研判先進省市和我省版權登記情況,對標先進找差距,學習借鑒好的做法和有益經驗,補齊我省版權登記工作短板。

二是充分利用新技術,盡快建立陜西版權公共服務支撐平臺,有效的整合版權資源,提高版權登記能力和水平。在這方面,我們去年到江蘇、四川等先進省進行考察,準備引入線上登記系統。

三是要在我省版權作品創作、傳播、交易活動相對集中的文化園區和產業聚集區建立版權服務工作站,借助社會力量大幅度提升版權登記數量,力爭在“十三五”末版權登記數量達到2萬件,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西部法制報記者:

我是西部法制報記者。張局長您好,請您介紹一下,相比其他省市,我省在創建知識產權強省方面有哪些優勢,我省在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哪些重要的舉措?

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連業:

我們在2017年,利用半年時間對全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十年進行了系統評估,通過評估我們對全省知識產權的家底有了更準確的了解。同時,我們對十年來我省知識產權工作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有了一個更科學的把握。同時我們也對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基礎和優勢也有更理性的認識。我們認為我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可以用五個好來概括。

一是資源好。我省是全國科教大省、軍工大省。我們省有100多所高校、100多萬在校大學生、1000多所科研院所、160多萬科研人員,以及數以萬計的創新型企業。這些都是我們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創新主體數量比較充足,質量比較好。

二是區位好。我省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開展“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我們有我們的優勢。

三是領導好。多年以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高度關注我省的知識產權工作,我省在全國比較早的審議通過了專利條例,并且做了及時的修改。省市縣三級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比較健全,去年以來胡和平書記就中國軍民融合平臺發展提升工作三次作出重要指示。

四是時機好。目前國家在我省布局了很多創新項目,例如創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西咸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陜西自貿區等國家級創新項目建設,這些都為我省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

五是基礎好。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2015年以來,我們省連續四年實施知識產權“一一八”工程,諸多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知識產權發展綜合指數年均增幅穩居全國前三名,為我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路徑和經驗。

關于第二個問題,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專利保護方面,為確保知識產權制度的有效實施,塑造良好創新和營商環境,我們著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專利行政執法保護。圍繞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和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以及展會、進出口等重點環節,組織開展全省專利執法維權“護航”、“雷霆”等專項行動,強化部門間的執法協作,加強省市縣執法聯動。2017年全省共辦理專利行政案件905件,同比增長20%以上。

二是優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在全省12個市區建立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實現維權援助在我省的全覆蓋。在西安高新區、經開區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與重點企業建立聯系機制,為其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2017年,“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熱線接聽量達2831次,是2016年的1.5倍以上。

三是積極推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我局分別與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建立了知識產權專(專利)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完善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簽署了《加強進出口環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備忘錄》,建立進出口環節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協作機制,搭建了全省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海關保護銜接的平臺。

在繼續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省政府出臺《實施意見》,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又特別強調六項具體任務。一是建設中國(西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要實現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二是加強互聯網、雙創等新業態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三是建設知識產權誠信體系。推行知識產權嚴重違法失信"黑名單"制度。四是推動設立西安知識產權法庭。今年2月,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已經成立。五是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海外布局。六是加強知識產權海外預警與維權援助工作。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耿局長您好,請您介紹一下工商部門在商標保護方面工作情況,以及下一步工商部門在加強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方面還將有哪些舉措?

陜西省工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耿普霞:

在商標品牌保護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商標品牌培育工作。深入實施商標注冊便利化服務。充分發揮“陜西商標受理窗口”功能,為企業辦理商標注冊提供咨詢、查詢等服務。深入實施“一所多標,一人一標”工程,建成陜西省商標館,開展萬名工商干部商標品牌幫建活動。使培育商標品牌提高質量效益逐漸成為陜西企業普遍的價值追求,截至目前,我省商標注冊申請量逐年增長,有效注冊商標達到24萬件?;緦崿F了區縣市場主體類別,產業領域全覆蓋。

二是加強地理標志商標等區域商標品牌保護工作。從優化地方產業結構、培育地方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經濟出發,積極引導注冊、指導運用著手,加大對農產品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保護的指導力度,通過組織召開提升全省地理標志建設水平,助推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培訓班,全省運用地理標志商標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現場會,積極推廣紫陽富硒茶、洛川蘋果等地理標志商標,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經驗做法。依托絲博會、楊凌農高會、世界蘋果大會等國際平臺舉辦“一帶一路”農產品商標品牌建設峰會,地理標志商標助推脫貧攻堅高峰論壇,不斷提升我省特色農產品商標和地理商標標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使農產品和地理標志商標在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增效,提高貧困縣區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是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加強商標侵權執法協作,有效利用“雙打”、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部際聯席會議等平臺,通過采取省內“上下聯動、嚴格執法”,省外“注重協調、專項整治”,境外“加強合作、聯手打假”的維權方式,不斷探索建立政企聯動協作、工商全面統籌、境內境外協查等維權機制,促進跨部門、跨區域協同監管,努力維護企業商標品牌和市場聲譽。截至2017年,全省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立案結案989件,為商標品牌競爭營造了良好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下一步,工商部門加強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方面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行政指導,積極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完善政策體系,促進商標政策與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科技、貿易等政策的深度融合;推動陜西產品向陜西品牌、中國品牌轉變,努力培育更多群眾認可度高,社會信譽度高,市場忠誠度高的陜西商標品牌。

二是助力精準扶貧,持續加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申請的指導力度。按照“申報一批、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廣泛的開展調查摸底,深挖我省地理商標標志資源,推動商標富農工作,為精準扶貧做出新貢獻。

三是強化政策供給,推動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加強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標注冊與保護制度的研究,為商標品牌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引,廣泛開展商標國際注冊知識培訓,提高商標品牌走出去的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落實鼓勵扶持政策,推動更多的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布局海外市場。

四是加強商標執法,保護企業指標知識產權,擴大政企聯動,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覆蓋面,加大假冒侵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實行行政處罰信息全公開,及時曝光典型案例,震懾違法犯罪活動,營造商標品牌良好的發展環境,保障陜西商標品牌健康成長,發展壯大,謝謝!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