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舉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

來源: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12-21 09:43




12月7日上午10時,中共陜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邀請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介紹《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出席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趙宇光。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外宣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八場,也是本次系列發布會的最后一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先生,請他向大家解讀《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并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趙宇光先生。

下面,首先請劉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都對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11月22日,十三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我省《關于深化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是省委省政府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重要舉措,將對我省人才工作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改革措施將惠及我省各類專業技術人才。

一、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實施意見》根據中央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明確了改革應遵循的四條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服務發展、激勵創新。服務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二是堅持遵循規律、科學評價。遵循人才成長規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方式;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推進。把握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特點,精準施策、分類評價;四是堅持以用為本、創新機制。圍繞用好現有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引進稀缺人才、集聚高端人才,拓展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滿足各類用人單位選才用才需要。

《實施意見》立足我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目標,明確了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重點解決制度體系不夠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管理服務不夠規范配套等問題。到2020年形成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范、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管理服務體制機制,使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更趨合理,能力素質顯著提高。

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五項重點工作

第一項是健全職稱制度體系。這方面我們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對我省尚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全部設置正高級職稱,盡快制定評審細則,開展評審工作。同時,在職稱系列的框架下,實行開放動態的職稱專業目錄管理體系,以適應新興職業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需求。實行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按照國家建立的職稱與職業資格對應關系,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職業資格即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第二項是完善職稱評價標準?!秾嵤┮庖姟穱@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一是在品德方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品德放在首位,重點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探索建立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對品德有問題的實行“零容忍”,對學術造假實行“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二是在能力方面,突出對創新能力的評價,合理設置職稱評審中的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對在艱苦貧困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淡化或不作論文要求。探索以專利成果、教案、病例等成果形式替代論文的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點考察研究成果和創作作品質量,改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不搞“一刀切”。三是在業績方面,突出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憑實績論英雄,將科研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鼓勵教師上講臺、醫生到臨床、工程師到實驗室和廠房工地、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在火熱的基層一線建功立業,讓干得好的人能評得上、有獲得感。

第三項是創新職稱評價機制。評價機制改革重點要解決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范圍覆蓋不全面、社會組織發揮作用不夠、評審缺乏有效監督等問題。一是豐富職稱評價方式,注重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采取成果展示、面試答辯、說課講課、考核認定等多種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二是拓展職稱評價人員范圍,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暢通渠道、創造便利條件,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三是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建立完善個人自主申報、業內公正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督的社會化評審機制。四是加強職稱評審監督,實行各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備案管理制度,完善評審專家遴選機制,建立全省高級職稱評審專家信息庫,完善職稱評審委員會工作程序和評審規則,嚴肅評審紀律,強化評審考核,建立倒查追責機制,健全職稱評審公開制度,大力查處開設虛假網站、制作和販賣假證等違紀違法行為,打擊考試舞弊、假冒職稱評審、擾亂職稱評審秩序、侵害專業技術人才利益等違法行為。

第四項是加強職稱評價與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職稱制度不是一項單一的制度,前面連著人才培養,后面接著人才使用,既檢驗人才培養成效,又為選人用人提供依據。一是促進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制度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職稱制度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導向作用,加快培育我省優勢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推進職稱評審與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制度相銜接,加快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二是促進職稱制度與用人制度的有效銜接。用人單位結合用人需求,根據職稱評價結果合理使用專業技術人才,實現職稱評價結果與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聘用、考核、晉升等用人制度的銜接,評以適用、以用促評。健全考核制度,加強聘后管理,在崗位聘用中實現人員能上能下。

第五項是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重點是處理好“放管服”的關系。一是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科學界定、合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我省已將高等院校教師的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高校實行自主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用。下一步要按照放管服的要求,推動具備條件的大型公立醫院、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二是改革管理服務方式。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強宏觀管理,加強公共服務,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減少審批事項,減少中間環節,簡化辦事程序。三是明確職稱評審責任。夯實用人單位、主管部門、評審委員會、職稱管理部門各自職責。四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簡化職稱申報手續和審核環節,建立職稱評審考試信息化管理系統,開展職稱證書查詢驗證服務。

三、貫徹《實施意見》的主要措施

《實施意見》為我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供了總依據,我們下一步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一是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正確處理改革涉及的重點問題,著力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力度和節奏。二是細化、分解各項目標任務,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省人社廳將充分發揮政府人才管理綜合部門的作用,負責職稱改革規范性政策和制度建設、監督檢查各項政策落地;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完善各職稱系列(專業)評價標準,加快構建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體系。三是深入調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實,妥善處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加強輿論引導,搞好政策解讀,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積極支持和參與職稱制度改革,確保改革平穩推進和順利實施。

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宣傳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同時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為我省人才工作的改革發展匯聚起強大正能量。

謝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劉廳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名稱。謝謝!

陜西傳媒網記者:

我是陜西傳媒網記者。今后對論文、職稱外語等這些以前職稱評審的“硬杠杠”將作哪些政策調整?

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

論文作為學術水平的主要載體,也是國際通用的評價指標;外語是專業技術人才學習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重要體現。但是,評職稱不能對所有系列、所有職業、所有人員都不加區別地提出論文和外語要求,不能簡單地強調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看發表刊物的級別,形成論文崇拜,外語也不應該成為職稱申報必須的“硬杠杠”。這種“一刀切”、絕對化的政策,背離了制度的初衷,限制了人才的發展,甚至成為學術不端和腐敗行為的重要誘因?!秾嵤┮庖姟丰槍@些突出問題,明確提出合理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不將論文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對職稱外語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唯論文并不是不要論文;對職稱外語不作統一要求,也不是一概不作要求。那樣的話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對人才、事業發展同樣也會造成傷害。如對從事高精尖技術研究的專業技術人才不要求論文、外語恐怕也不切合實際,不符合人才規律,也不符合事業發展要求。

西安日報記者:

我是西安日報記者。按照《實施意見》的精神,下一步對我省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將有哪些具體傾斜政策。

陜西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趙宇光:

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是我省人才隊伍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要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把解決制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的突出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加快推進政策創新,改進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完善和落實政策傾斜?;鶎訉I技術人才對外語和計算機能力水平不作統一要求;參加中級職稱評審,對論文、科研不作統一要求;參加副高級職稱評審,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要求,可用工程設計方案、技術工作總結、成果轉化、專利發明、教案、病例等業績成果替代,主要要體現專業技術人員業績水平和成果,這是評價的主要內容,目的是引導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去建功立業、扎根基層,為基層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也使他們在基層工作有獲得感。

中新社記者:

我是中新社記者。隨著我省非公經濟的長足發展,今后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有何政策?

陜西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趙宇光:

隨著我省非公經濟發展,非公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數量越來越多,占到全省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很大比例,已經達到65萬人,為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非公經濟組織也是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大量大學生畢業以后到非公經濟組織中就業。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認真做好非公經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我省近幾年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專門針對非公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特點,制定了相關評審政策。目前評審渠道是比較暢通的,有的從人才服務機構參加評審,有的從中小企業局參加評審,也有的從工商聯系統參加評審。我們下一步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進一步暢通非公經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渠道,打破地域、戶籍等限制,確保有渠道能申報,有機構能受理,為非公經濟人才職業發展創造條件。

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修訂完善以前出臺的各項政策,主要是創新評價方式、完善評價標準,促進非公經濟組織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國際在線記者:

我是國際在線記者?!秾嵤┮庖姟诽岢鰧ψ鞒鲋卮筘暙I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此有什么具體措施。

陜西省人社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會民:

目前,陜西的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突破173萬人,從數量上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已經初具規模,但人才大省的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與東部發達省份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陜西要立足優勢,聚焦 “高精尖缺”,集聚和壯大我省專業技術領域領軍人才隊伍。摒除過去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類型人才的僵化做法,在對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評價過程中注重業績和貢獻。今年省人社廳已經下發了文件,對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職稱資格、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繼續教育、支醫支教、工作數量等不作統一要求,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簡化職稱評審程序,建立高級職稱評審的綠色通道,今年我省針對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高級職稱評審下發的《辦法》,在全國帶有示范作用,也得到了國家的認可,高級職稱以考核認定方式進行。同時,依托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不斷完善引進國(境)外高層次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來陜創業。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感謝劉廳長介紹。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