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五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10-19 11:00





10月17日下午3時,陜西省舉辦“陜西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五場。邀請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寧先生,西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博先生,西安市工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平先生,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業處處長張小波先生,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劉軍先生,分別介紹西安市2017年鐵腕治霾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發布會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主持。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為了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打好治污降霾攻堅戰,按省政府新聞辦統一安排,西安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五場。邀請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寧先生,西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博先生,西安市工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平先生,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業處處長張小波先生,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劉軍先生,分別介紹西安市2017年鐵腕治霾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首先請李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寧: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將我市落實《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煤炭削減行動方案》情況做一報告:

一、我市落實陜西省“1+9方案”煤炭削減行動方案情況

2017年,關中6市2區煤炭削減目標是1000萬噸,其中在省上對西安市下達煤炭削減任務154萬噸基礎上,我市自加壓力提高目標10%,煤炭削減任務量達170萬噸,包含散煤削減任務130萬噸,規上工業煤炭削減任務40萬噸。

為進一步落實責任、細化措施,解決原煤散燒問題,我市制定了《西安市2017年煤炭削減替代工作實施細則》等細化方案,從目標任務、責任分工、保障措施等方面,重點解決煤炭削減工作要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等問題,確保建成區內基本實現無煤化,平原農村替代率達70%,山區農村替代率達30%。

同時,為了防止散煤治理回潮現象,我市建立了散煤治理網格長制度,集中四級網格力量,形成有效抓手。政策制定上全鏈條閉環覆蓋,建立起以“治污減霾”為核心的大氣污染防控工作機制。

目前,全市總共拆改鍋爐1830臺,其中20蒸噸及以上鍋爐9臺;20蒸噸及以下0.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871臺;拆除0.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910臺;拆改駐軍鍋爐40臺,為了解決駐軍單位燃煤鍋爐拆改問題,市政府領導專門赴北京與軍委后勤部、空軍后勤部、陸軍后勤部協調溝通,軍委后勤部組成聯合工作組,于6月到西安進行督辦,使駐軍單位40臺燃煤鍋爐拆改任務順利完成。另外,已完成22.151千米供熱管網建設,完成32.249千米燃氣管網建設,城市氣化率已達到88%以上。完成取締非定點煤炭經營場所224戶任務。居民煤改清潔能源方面,對具備改造條件的城鎮及農村居民全面開展合約式登記,臺賬化管理。在工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方面,灞橋熱電廠已啟動11#、12#機組超低排放工程,計劃年內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西郊熱電廠已啟動超低排放改造,計劃2017年完成1臺,2018年完成最后2臺超低改造;國維淀粉廠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磚瓦窯、石灰窯等用煤窯爐拆改方面,關閉有證磚廠121家,全市剩余磚廠37家,其中隧道窯磚廠8家、傳統磚窯28家(均停產,擬關閉)、處理污泥磚廠1家。歷史遺留、多年閑置老磚窯全部拆除。

截至9月底,散煤削減137.97萬噸,完成率106%;規上工業煤炭消費量387.84萬噸,同比增加16.38萬噸,同比增長4.4%。

二、進入冬防攻堅時期,煤炭削減面臨嚴峻形勢

一是大氣環境形勢嚴峻。受1、2月份霧霾、夏季臭氧、秋冬季顆粒物交替影響,使我市的優良天數、污染物平均濃度以及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的排名,都處于極其不利的局面,完成國考、省考任務壓力巨大。

二是規上工業煤炭削減形勢嚴峻。由于其一,近年來規模以上工業持續減煤, 2014年削減68萬噸,2015年削減45萬噸,2016年削減24萬噸,減量空間逐年收窄;其二,我市積極搶抓大西安建設的戰略機遇,緊盯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大力促進經濟發展;其三今年以來全市散煤削減力度加大,分散改為集中供熱用戶增加,散煤削減的同時也增加了集中供熱、供電企業用煤的需求;其四今年我市供暖期有所延長等原因,全市規上工業煤炭削減不降反增,形勢異常嚴峻。

三、冬防攻堅擬采取的措施

一是對未完成煤炭削減任務的24家規上工業,落實“一廠一策”減煤方案,實施強制性停產限產措施,確保完成削減任務;二是對建成區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使用散煤行為的堅決清理取締,并對相關責任單位啟動問責程序;三是采暖期前,高陵區、鄠邑區全面完成整村煤改氣、煤改電示范工程,對其他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農村地區,實施潔凈煤替代,保障群眾冬季取暖需求的同時實行“見證售煤、持證購煤”的制度,確保潔凈煤用量也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加大對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煤質進行監督檢查;六是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調動群眾積極參與,鼓勵引導社會積極參與,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支撐、上下聯動、人人參與的濃厚煤炭削減氛圍。

通過各牽頭部門積極采取的各項舉措,切實將《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煤炭削減行動方案》落到實處,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謝謝大家!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感謝李主任的介紹。下面請李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西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博: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下面,由我發布今年以來我市鐵腕治霾“1+1+9”組合方案總體進展情況。

一、空氣質量狀況

(一)優良天數。1—9月,我市優良天數為136天,同比減少24天。各區縣、開發區優良天數從多到少依次為:藍田176天,閻良、航空144天,碑林、灞橋141天,曲江140天,臨潼136天,新城133天,長安、周至、航天132天,浐灞、港務129天,高陵127天,經開、未央120天,鄠邑、高新115天,雁塔107天,蓮湖103天。截至10月15日,我市優良天數為151天,同比減少18天。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我市遭遇歷史罕見高溫夏季,強紫外光和高溫觸發臭氧污染加劇,截止9月底共造成61天臭氧污染,較2016年同期增加了24天,這對今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影響極大。

(二)主要污染物濃度。1—9月,我市環境空氣主要指標的平均濃度分別為:細顆粒物(PM2.5)69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124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18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56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1.4毫克每立方米、臭氧8小時濃度111微克每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PM2.5濃度上升了23.2%、PM10濃度上升了2.5%、二氧化氮濃度上升了16.7%,臭氧8小時濃度上升了8.8%,二氧化硫濃度持平、一氧化碳濃度降低7.0%。

同樣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截止9月底,我市PM2.5和PM10平均濃度濃度分別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主要是受今年年初采暖季重霧霾天氣影響。參考國家環保部評價今年空氣質量形勢時,專門將年初采暖季單列,再對后面幾個月空氣質量變化進行評價的做法,西安市今年4月份至9月份,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參數PM2.5、PM10的污染物濃度分別比2016年同期下降3.25%和2.36%,甚至比近年來空氣質量最好的2015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51天)分別下降1.24%和4.28%,這也是我市近年來開展鐵腕治霾取得的實際效果。

二、主要工作進展

今年以來,我市按照省上的統一部署,將大氣污染防治的主基調確定為:“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制定出臺了《西安市2017年“鐵腕治霾·保衛藍天”“1+1+9”組合方案》,實行了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領導制,建立了“鐵腕治霾辦+督查考核問責辦+專項工作組”的工作機制,實施了“掛圖作戰”的指揮調度模式和“網格化管理”的治霾監管模式,采取行業牽頭、屬地管理,示范引領、政策扶持,多點治理、重點突破,考核排名、督導問責,執法監管、宣傳引導等措施,各項主要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在減煤方面,我市積極落實壓減煤炭消費任務,削減散煤137.97萬噸,完成率106%;拆除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636臺,完成率100%;拆除駐軍單位燃煤鍋爐40臺,完成率100%;全市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分步實施“煤改氣”,到2018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全市263家煤炭經營場所完成規范整治;取締非定點煤炭經營場所224戶。

(二)在控車方面,今年我市淘汰黃標車14826輛,完成率100%;發布了《機動車執行國Ⅴ排放標準通告》、《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禁限行通告》,協調省上發布了《關于過境西安貨運車輛繞行西咸北環線、榆藍高速通行的通告》;在全市設立機動車尾氣聯合檢查點位64處,查處超標車和冒黑煙車9141輛,查扣非法兩三輪、泔水車8500輛。6—8月份,在全市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三)在抑塵方面,我們對全市1618個工地實行了“紅黃綠”掛牌管理;對城市道路推行了“以克論凈、深度保潔”的作業模式;對524臺國Ⅳ排放標準渣土車進行了智能化全密閉提升改造;對揚塵污染問題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和總監,共計572人開辦了專項培訓班;三環路內12家“兩類企業”(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企業)全部完成搬遷或關停。

(四)在治源方面,今年摸排并核定“散亂污”企業2045戶,清理取締1259戶,完成率62.5%(省下達任務為摸排量的30%);劃定并規范整治夜市燒烤集中經營區47處;摸排并整治餐飲經營單位17191家;997家汽車維修企業和11家工業企業完成了有機廢氣深度治理;三環路內131座加油站完成了油氣三次回收改造;40家重點涉氣企業安裝了自動在線監測設施;37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排放改造;灞橋熱電廠、西郊熱電廠、國維淀粉廠7臺燃煤火電機組,有4臺已完成年度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其余3臺將在年內完成。

(五)在禁燃方面,我市堅持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開展秸稈能源化、原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示范推廣,嚴格控制生物質燃燒。夏季小麥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面積259萬畝,綜合利用率達97.5%,較省上目標提高了12.5個百分點;在高陵、藍田和鄠邑區分別開展了秸稈有機肥、秸稈沼氣試點工作,落實秸稈飼草化利用約40萬噸;夏秋季秸稈禁燒再度實現“零火點”目標。

(六)在增綠方面,今年全市新增綠化面積3335.7萬平方米,喬木662.52萬株;“五路兩側”新增喬木225.17萬株,其中常綠喬木151.72萬株、直徑10厘米以上大樹14.16萬株。

三、冬防期間工作安排

9月19日,我市召開了“秋冬季鐵腕治霾攻堅行動動員大會”,近期還將印發《西安市秋冬季鐵腕治霾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冬33條措施”,力??諝赓|量。下一步,全市鐵腕治霾工作,以控制PM10、PM2.5排放為主攻方向,以煤、塵、車、源污染治理為重點對象,著重從以下8個方面抓好冬防期各項工作落實。

(一)全面整治燃煤污染。對未完成煤炭削減任務的24家規上工業,落實“一廠一策”減煤方案,實施強制性限產停產措施,確保完成年度削減任務;對建成區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使用散煤行為堅決清理取締,并對相關責任單位啟動問責程序;年底前,高陵區、鄠邑區全面完成整村煤改氣、煤改電示范工程,對其他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農村地區,實行“見證售煤、持證購煤”的《購煤本》制度,確保散煤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堅決遏制揚塵污染。冬防期前,完成全市所有工地視頻監控設施安裝和涉土工地微型監測系統建設,并在所有出土、拆遷工地安裝電子門系統;11月1日開始,對全市各類非涉土工地和辦理了施工備案的涉土工地,以及未實現全密閉的堆(料)場、兩類企業,實施24小時駐場監管,確保各項防塵措施落實到位;按照省上要求,堅決落實冬防期“禁土令”,絕不以各種借口將“禁土令”降低標準、減少時限、縮小范圍。

(三)嚴格管控機動車污染。我們將協調省級相關部門,力爭11月15日前,將過境西安貨運車輛繞行西咸北環線由勸導性提示更改為禁止性提示,并啟動電子警察抓拍系統,以減少過境貨運車輛對我市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采取部門聯動、市區協同、多點配置、綜合治理的措施,在全市形成冒黑煙車輛和超標排放車輛查處網絡,對監測發現的冒黑煙車輛和超標排放車輛依法處罰、強制維護,每月在媒體上予以曝光,堅決遏制其上路行駛。

(四)全面盯防重點污染源。11月1日開始,對全市火電、集中供熱、水泥生產等重點涉氣污染企業實施24小時駐廠監管;對涉及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電子制造、家具制造、醫藥、農藥、制鞋、橡膠制品等高排放行業企業嚴格落實行業監管;對已核實的“散亂污”企業,一律做到“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實行掛賬銷號;對涉氣重點污染源超標排污行為,一律高限從嚴查處,情節嚴重的,執行按日計罰。

(五)切實夯實各級領導治霾責任。我市嚴格按照 “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環?!钡囊?,落實各級領導履行鐵腕治霾工作責任,建立起全市鐵腕治霾領導責任清單,由牽頭負責的市級領導帶頭研究治理難題,帶隊開展督導檢查(每月不少于2次),確保各項重點任務一一兌現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每半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聽取市級領導履行鐵腕治霾工作責任匯報。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也要參照市政府的做法執行。

(六)全面提升網格化管理效能。全市219個三級網格(街鎮、開發區片區)在現有兼職網格員的基礎上,抓緊配備不少于6人的專職網格員。截止至10月16日,我市已有8個區縣發放了招聘公示,5個區縣初步完成人員招聘工作,其中3個區縣已完成128名專職網格員的培訓和派駐,其余區縣也都在抓緊推進;年內基本建成一級(市級)網格化管理監控指揮平臺,并實現與二級平臺聯網。借鑒濟寧市智慧環保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我市網格化監控指揮平臺建設,將按照先“大氣源”后“其他源”的思路,逐步構建大氣、水、土壤等環保數據平臺,統籌整合關中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數據信息,最終形成全市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的鐵腕治霾作戰指揮平臺和智慧環保綜合調度指揮中心。

(七)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在省環保廳的具體指導下,按照“協商統籌、責任擔當、信息共享、聯防聯控”的原則,扎實推進關中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努力實現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高效聯動、協同應對。我們正在抓緊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精心編制污染源應急減排清單,迅速組建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團隊,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八)科學實施大氣污染考核評價。自10月份起到2018年3月,對各區縣、開發區顆粒物(PM2.5、PM10)濃度實行日排名、周通報制度,每月按優良天數、PM2.5、PM10月平均濃度分項排名。同時,采取考核評價下考一級、督查問責下問一級的方式,在現行考核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基礎上,加快完成219個街鎮及開發區片區空氣質量監測站項目建設工作,以此監測數據為依據,對街鎮及開發區片區進行考核,督導各級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在即,形勢逼人。我市將以“等不及”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全力奮戰、全面攻堅,盡最大努力、用最大力氣,扎實推動鐵腕治霾工作深入開展,努力拼出更多藍天,以實際行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感謝李局長的介紹。下面請趙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西安市工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平:

根據發布會安排,由我將西安市落實《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行動方案》的進展情況向各新聞媒體做一介紹

一、專項行動基本情況

(一)組織機構

依據《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行動方案》,結合工作實際,我市制定了《西安市2017年“鐵腕治霾·保衛藍天”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專項行動方案》)。按照《專項行動方案》的安排,我市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工作組設在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工信委),負責全市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督導檢查等工作。成員單位有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安監局等部門,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承擔的任務指導區縣對口部門開展工作,各區縣、開發區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工作組具體負責本轄區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

(二)重點任務及節點要求

1、摸底排查。由市工信委牽頭,聯合各成員單位,于4月30日前完成散亂污企業摸排工作。

2、環境污染整治。由市環保局牽頭,10月底前開展環境污染執法專項清理取締整治工作。

3、無證無照、違規經營整治。由市工商局牽頭,10月底前開展無證無照、違規經營專項清理取締整治工作。

4、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整治。由市國土局(違法用地)、市規劃局(違法建設認定)、市城管局(違法建設拆除)牽頭,10月底前開展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清理取締整治工作。

5、安全生產整治。由市安監局牽頭,10月底前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清理取締整治工作。

(三)工作目標

省級專項行動方案今年的目標任務為:今年11月15日前,完成摸排總數30%的整治任務。為了自加壓力,我們將今年全市的目標任務確定為:10月31日前,完成摸排總數40%的整治任務。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首先,積極探索,理順工作思路

一是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與省級業務指導部門和市鐵腕治霾辦溝通,規范摸排、取締等工作標準;二是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將散亂污企業日常監管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網格化體系從源頭上發現各類環境污染問題的優勢,實現散亂污企業污染日常監管全覆蓋、無盲區;三是規范檔案整理,建立并完善“一企一檔”,明確檔案整理規范,為迎接省、市考核打下良好基礎。

其次,健全機制,確保工作開展

一是橫向建立專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自工作開展以來先后召開聯席會議8次,協調推進工作開展。二是縱向建立與區縣、開發區專項工作組聯系機制,將摸排整治過程中上級督察、媒體曝光、群眾信訪等事項及時通報相關區縣、開發區,指導督促抓好工作落實。共組織召開各區縣、開發區專項工作推進會議4次,發督辦單10余份,月度考核通報2次。

再次,強化督查,確保整治效果

一是建立包抓工作機制。每個市級成員單位分別包抓2-3個區縣、開發區,每月下沉督導服務至少一輪,檢查工作完成情況,現場指出存在問題,扎實推進專項工作開展。市專項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共抽查、檢查散亂污企業300余戶。

二是突出抓好上級通報及交辦問題整改落實。省委第一環保督察組交辦的162號信訪件涉及長安、雁塔、灞橋、臨潼、未央、戶縣6個區縣26個污染源點位,省大氣質量專項督查通報問題2次涉及2個區縣31個散亂污企業。市工作組把督政和督企相結合,與相關區縣工作組一起找差距、想辦法,協同完成整改工作,同時按要求做好了其他通報問題的整改工作。

三是做好月度考核工作。根據鐵腕治霾督查考核問責辦要求,按照打分細則,每月對市級部門和區縣、開發區進行打分排名,對存在問題嚴格扣分,對亮點工作酌情加分,以考核為抓手,督促各區縣、開發區做好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

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 摸排工作

截止4月30日,各成員單位共摸排報送我市散亂污企業2015戶(作為省級年度驗收考核基數)。其中:污染環境788戶,證照不全651戶,違法土地和違法建設293戶,影響安全生產283戶。

散亂污企業點多、線長、面廣,多數屬于黑企業、黑作坊,存在利益驅動性、流動性特點。為此,工作組對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采取“2015+X”的模式進行動態管理,要求各單位邊整治邊摸排。截止9月30日,共剔除前期摸排臺賬中119戶重復企業(一戶企業可能同時存在兩種以上違法違規行為,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均開展了摸排統計工作,導致同一戶企業同時出現在兩個以上部門摸排列表中),新增摸排149戶,凈增30戶,現有散亂污企業共計2015+30戶,其中污染環境782戶,無證無照654戶,違法土地和違法建設255戶,影響安全生產的五小企業354戶。

(二)整治工作

截止9月30日,全市共完成整治數量1259戶,其中:污染環境412戶,無證無照525戶,違法土地和違法建設83戶,影響安全生產的五小企業239戶,清理取締整治率達到62.48%(以2015為基數)。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是抓好網格化日常監管。組織四級網格員業務培訓,由四級網格員承擔本區域散亂污企業監管職責,及時發現并上報問題,由各區縣、開發區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工作組負責匯總,并移交相應責任部門,保持散亂污企業整治不間斷高壓態勢。

二是完善好整治工作臺賬。督促指導區縣、開發區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組嚴格按照省級工作組要求,完善“一企一檔”內容,整理相關佐證材料,以備各級考核驗收。

三是持續推進污染環境的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對已核實存在污染環境的散亂污企業,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則,要求立即整改;超過整改時限仍未整改到位的堅持高壓態勢,依法依規堅決予以取締。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感謝趙主任的介紹。下面請張處長介紹有關情況。

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業處處長張小波: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建設工地揚塵治理工作的關注、關心和監督。

今年3月11日,市委、市政府印發了《2017年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市建委作為全市建設工地施工階段揚塵治理的牽頭單位,主動會同市城棚改辦、市市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地鐵辦等市級部門全力以赴實舉措、抓推進、促提升,各區縣、開發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全市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第一個方面,基本情況

截止10月16日,全市共有各類建設工地1618個,其中房建工地978個,城(棚)改工地237個,市政工地190個,交通工地24個,水利工地26個,地鐵工地163個。

第二個方面,建設工地揚塵治理取得成效

一是責任體系全面建立。市建委履行牽頭責任,負責制定標準措施;市(城)棚改辦等市級部門履行行業監管責任,;區縣(開發區)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履行主體責任;各級各部門“一把手”擔負領導責任,對工地揚塵治理負總責。

二是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成立了市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工作組,組建了由委領導帶隊的5個專職督導檢查組,建立了信息報送、包抓監管、月度考核、月度例會、問題移送督辦、約談后進、專項教育培訓、文明工地命名揚塵治理不達標一票否決等八項管理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合力推動工作落實。

三是掛牌監管全面落實。全市工地實行紅黃綠掛牌動態管理,對問題突出的,掛紅牌,實行停工整改;對不達標但可立整立改的,掛黃牌,實行警告整改;對落實到位的,掛綠牌,可以正常施工。目前,全市掛紅、黃、綠牌的工地分別為92個、341個、1185個。

四是技術手段綜合運用。強制工地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視頻監控和車輛進出沖洗設備。全市工地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和視頻監控設施1300余套,主要出入口全部安裝車輛進出沖洗設備。塔吊噴淋系統、圍擋噴霧系統和霧炮車等揚塵防治新技術、新手段逐步得到應用。

第三方面,建設工地揚塵防治采取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建委黨組書記、主任苗寶明親自擔任專項工作組組長,親自主持制定重要工作方案,親自研究解決重大問題,親自部署重點工作,親自到工地暗查暗訪。專項工作組每月召開工作例會,通報突出問題,點評工作進展,安排重點工作。市級各相關部門、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也都成立了工作機構,推動揚塵治理工作。

二是細化標準措施。報請省廳將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在“6個100%”和“7個到位”的基礎上,出臺指導圖例,根據不同性質工地的特點,細化了房建、市政、水利、公路、地鐵及兩類企業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新標準,編制了《防塵密目網覆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工地揚塵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廣泛宣傳教育。將揚塵治理知識編入《建筑工人知識手冊》,培訓一線作業人員5萬余人。從今年3月份開始,對于揚塵問題嚴重的工地建設、施工、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一律進行為期15天的集中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才能繼續從事項目管理,截止目前共舉辦12期培訓班,培訓572人。

四是實行包抓監管。建立包抓監管制度,實行自查、巡查、反饋、處置、督查五步工作法,落實工作責任,力爭揚塵問題早發現、早整改。在全市1618個工地設置包抓監管公示牌,公布部門包抓領導、包抓監管責任人和建設、施工、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的姓名和聯系電話,便于各界監督。

五是堅持示范引領。先后在浐灞新區、長安區、曲江新區、高新區的項目現場召開了4次千人現場觀摩會,市級各相關部門和區縣(開發區)也先后組織了45場次觀摩會,推動揚塵防治措施、文明工地管理和綠色施工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工地之間形成追趕超越的良好氛圍。

六是強化督導檢查。市建委班子成員帶隊,采取“三不一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的方式,對工地進行了80余次督導檢查,市建委5個專職督導組,不間斷對全市工地開展專項督查,共檢查工地2350個次,下發移送單、督辦單共236份,并責令區縣、開發區跟進查處、跟蹤整改。

七是狠抓問題整改。全程跟蹤督導問題整改,省政府環保督查明確的9個、市領導檢查指出的11個、市鐵腕治霾辦移送的337個揚塵污染問題,全部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完畢。同時,市建委以問題為導向,先后開展了3次集中整治活動,解決揚塵治理突出問題。

八是持續傳導壓力。對存在嚴重揚塵問題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一律依法高限處罰,一律全市通報。對月度排名靠后的區縣(開發區),一律在月度例會作表態發言。截止目前,區縣(開發區)處罰問題工地751.5萬元,為去年全年的2.5倍。月度排名靠后的區縣(開發區)作表態發言10次。

總體看,全市建設工地揚塵治理較好地貫徹落實了省市要求,但是,工地揚塵治理措施落實標準還不夠高,最后一公里的壓力傳導還不夠到位,個別問題工地整改后出現反彈。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鐵的意志、鐵的手段和更加有力的舉措加以解決。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也歡迎大家一如既往監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

謝謝大家!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感謝張處長的介紹。下面請劉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劉軍:

各位領導,媒體朋友,下面,我發布市公安局關于落實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低速載貨及柴油汽車污染整治行動方案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按照省上《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和西安市《鐵腕治霾1+1+9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緊盯黃標車淘汰治理任務、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禁行管控、泔水車公司組建,過境中、重型載貨車輛繞行西線北環線工作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順利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今年以來,我局按照省上相關要求,全市交警遠赴全國各地,逐一上門走訪,宣講政策法規,全力以赴開展黃標車淘汰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淘汰黃標車1.486萬輛,完成了全年任務總量的99.89%,我局黃標車淘汰工作順利完成。目前,我局正申請省上對我市黃標車淘汰任務驗收工作。

二、強力開展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整治。我局成立了市級層面的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整治專項工作組,統籌各區縣、開發區,協調聯動環保、交通、城管、食藥監等市級部門扎實開展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禁行管控、冒黑煙車輛污染整治、泔水車公司組建和過境中、重型載貨車輛繞行西咸北環線等工作。

(一)劃定禁行區域。于6月30日,以市公安局名義向社會發布了《關于加強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管理的通告》,嚴禁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在三環路以內(含三環路)通行。嚴禁燃料種類為柴油的中型、重型載貨汽車、牽引車7時至21時在三環路以內(不含三環路)通行。嚴禁燃料種類為柴油的微型、輕型載貨汽車以及燃料種類為汽油的載貨汽車7時至22時在二環路以內(含二環路)通行。嚴禁專項作業車、汽車列車、輪式專用機械車、輪式自行機械車、特型機動車在三環路以內(不含三環路)通行。明確了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禁行的嚴禁時段和區域,從2017年7月8日起施行禁行管理。完成了三環沿線禁行區332處禁令標志建設任務,完成了41處電子警察、10處交通誘導屏的基礎性建設任務,目前,正在積極協調通訊、通電工作。

(二)開展聯合執法。我局公安交警部門聯合轄區交通、城管、環保、食藥監、街辦部門,在全市設立了20處聯合檢查點,開展聯合執法,重點查處“從事泔水清運、家裝垃圾清運、餐飲供貨、廢品回收”四類低速高排車輛的路面整治工作。從6月15日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高排放車輛專項整治攻堅戰,倒逼高排放車輛更新淘汰。在全市設立了421處檢查點,截至9月底,共查處低速高放超標車、冒黑煙車1037輛次。建立了《全市低速高排放車輛“I-M”工作機制流程規范》,形成了低速高排汽車更新淘汰工作的一體化格局。同時,我局專項工作組督導各區縣政府、開發區,均與“泔水清運、家裝垃圾清運、餐飲供貨、廢品回收”的職能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一律簽訂承諾書和責任書,要求“一律禁止使用低速高排放車輛從事四類行業,從事該四類行業的車輛必須符合排放標準車輛”。

(三)爭取政策支持。及時向市政府報請了《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報廢補貼政策意見》,提出了該類型車輛的補貼標準和資金申領、發放流程實施意見。目前,我局正會同市財政局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定,盡快報市政府研究審定。

三、大力推進新能源泔水車隊組建工作。按照全市方案要求,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承擔著“組建泔水車運營公司企業,購置環保型電動車、新能源車輛參與泔水運輸”的工作任務。我局成立的市級專項工作組充分發揮牽頭督導職能作用,大力督導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加快推進新能源泔水車隊的組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9個區縣、開發區完成泔水車隊的組建工作,僅剩 1個區縣(周至縣)未完成。同時督導食藥監部門與全市1.98萬家餐飲服務單位簽訂了《餐飲服務單位泔水拉運承諾書》,查處417戶泔水車違規拉運餐飲單位,并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切實形成了轄區組建新能源泔水車隊的工作閉環。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加大督導力度,繼續加大路面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工作,加快組建進度。

四、如期發布過境中、重型載貨車輛繞行西線北環線通告。我局積極提請公安廳、省交通廳于5月10日發布了《關于過境西安貨運車輛實施經西咸北環線(G30N)和榆藍高速蒲城至藍田段(G65E)通行相關措施的通告》,積極開展過境車輛的分流引導和政策宣傳工作,初步實現了過境中、重型載貨車輛繞行西線北環線通行的目的。下一步,我局將按照《西安市2017年秋冬季鐵腕治霾攻堅行動方案》的要求,積極協調省公安廳、交通廳,將過鏡中、重型載貨車輛繞行西咸北環線勸導提示更改為禁止性提示,提請省交通廳、公安廳加快規范完善繞行區域內的分流標志、電子監控等配套引導設施,并按照啟動電子警察抓拍系統。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感謝劉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西安日報記者:

網格化管理,是鐵腕治霾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也是9個專項行動之一。我想了解一下,今年在網格化管理上,西安市都做了哪些工作?在哪些方面網格化管理作用發揮得比較好?

西安市環保局副局長李博:

首先感謝這位記者對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關注。今年,我市在“1+1+9”治霾組合方案中,專門將網格化管理作為九個專項行動之一,就是想通過加強網格化管理,促進各項治霾措施的落實。

目前,全市設立1個一級網格、20個二級網格、29個三級網格、3556個四級網格,各級網格均明確了網格長、網格員及職責。為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市政府專門出臺了《網格化管理獎勵辦法》,每年拿出6400萬元用于獎勵基層網格員(不含開發區開發區參照執行);市編辦專門下發了《基層網格化管理機構設置要求》,全市三級網格(街鎮級)設置了網格化管理辦公室,落實人員編制5~7名。在近期即將出臺的《西安市秋冬季鐵腕治霾攻堅行動方案》中又明確,全市219個三級網格(街鎮、開發區片區)在現有兼職網格員的基礎上,必須配備不少于6人的專職網格員,由二級網格(區縣、開發區)多發區)統一聘用管理和考核,專職巡查發現問題,直接上報2級網格,并由其分,配到各3級網格或2級網格職能部門進行整治。以科學的分工,突破了“看得見但管不著,管得著卻看不見”的瓶頸問題截止至10月16日,我市已有8個區縣發放了招聘公示,5個區縣初步完成人員招聘工作,其中3個區縣已完成128名專職網格員的培訓和派駐,其余區縣也都在抓緊推進。今年,網格化管理在散煤治理工作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市政府專門下發了網格化管理助推散煤治理工作實施方案,通過進一步壓實各級網格長、網格員職責,使其充分發揮了巡查監管、處置上報、復查跟蹤、督辦落實等作用。從8月份起,市鐵腕治第處霾共辦網格管理組2個督查組進行了多次“經營性散煤專項督查”,檢查經營性散煤商戶7491家,發現問題1736個,統一下發至2級網格進行整改,有力地推進了我市經營性散煤治理工作。據不:完全統計,8月份至今,削減經營性散煤約51萬噸,已基本實現市委、市政府9月25日前經營性散煤“清零”的要求。網格化管理,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多,我們將在網格化體制完善、網格員素質提高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用氣力,謀求新的突破和提高,為全市鐵腕治霾當好“千里眼”和“順風耳。

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

剛才在市工信委領導的發布中多次提及整治“散亂污”企業,而不是清理取締,請問這方面是作何考慮?另外,對于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等現象是如何應對的?

西安市工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平:

對存在環境污染,且不具備治理價值的企業要依法依規徹底的關停、取締,但光靠堵也不行,會引起反彈,“散亂污”企業整治要疏堵結合,涉及民生且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可以實現達標排放的企業,我們鼓勵通過技改、加裝環保設施等手段整改,并完善工商等證照。從目前統計的情況看,關停取締的610戶,通過改用清潔能源、加裝污處設施并完善證照實現改造升級的有649戶。

作為任務牽頭部門,我們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將散亂污企業日常監管納入鐵腕治霾網格化管理體系,有些黑企業、黑作坊,無論是市級還是區縣級監管都有難度,但網格員日常巡查中發現的概率就比較大。目前主要是由網格員發現上報、區縣部門依法依規治理、同時加強日常監管。真正做到無死角、無盲區。

同時我們在臺賬上堅持動態管理,將新發現的散亂污企業及時納入整治范圍。

西部網記者:

今年以來,西安市下了大力氣開展鐵腕治霾工作,特別是散煤治理力度很大。我想請問一下發改委的領導,煤炭削減工作對保衛“藍天”能起到多大作用?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開展后是否執行“一刀切”,所有地區都不讓用煤?

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寧:

燃煤對空氣質量中PM2.5和PM10濃度提升是有密切關系的,煤炭削減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政府持之以恒的開展,我們已經將大氣環境保護擺在了重要戰略地位,把治污減霾工作當做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下決心大力開展治污減霾煤炭削減工作。

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并不是一刀切,所有地區都不讓用煤,我們開展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不僅僅為了治污減霾,也為了能使更多的群眾使用上清潔能源。我們在全市范圍內推進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煤改氣和煤改電工作的同時,對其他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農村地區,實施潔凈煤替代,并加大對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煤質進行監督檢查,實行“見證售煤、持證購煤”的制度,保障群眾冬季取暖的需求。

三秦都市報記者:

冬防期馬上就要到了,請問市建委如何打好秋冬季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攻堅戰?

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業處處長張小波: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

我們將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最大的決心,最嚴的標準,最硬的措施,盡最大的努力,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省市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秋冬季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在11月15日前,開展集中整治活動,解決建設工地存在的覆蓋、保潔、沖洗等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為打贏冬防攻豎戰奠定基礎。

二是扎實開展秋冬季攻堅專項行動,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工地,一律停工整改,一律依法高限處罰,對建設、施工、建立單位負責人,一律進行15天的專題教育培訓。

三是實行駐場監管,嚴格落實冬防期“禁土令”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堅決做到令出則行、口子不開、標準不降、沒有例外。

四是對于冬防期掛紅牌、違反“禁土令”規定、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的工地的建設單位,暫停受理其新項目施工許可申請,對施工單位限制其投標資格。

五是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堅持每月考核排名,嚴格考核問責,持續傳導壓力,對于問題工地的包抓監管領導和監管責任人,一律由區縣(開發區)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西安晚報記者:

請問市公安局的領導,低速汽車、載貨柴油汽車禁限行通告已經發布,相關配套禁限行標志、誘導顯示屏、電子警察的設置目前是什么情況?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劉軍:

已于2017年6月30日以西安市公安局名義,如期發布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的禁限行專項通告。嚴禁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在三環路以內(含三環)通行。

關于三環沿線禁令標志設置工作已于8月15日前完成,全線共設置低速汽車禁令標志117面,中、重型柴油貨車禁令標志121面,禁令告示標志94面,共計332面標志牌。

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陳永利: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