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四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10-19 10:51
10月17日下午4時,陜西省舉辦“陜西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四場。邀請邀請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先生,介紹咸陽市2017年鐵腕治霾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發布會由咸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謝敏主持。
咸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謝敏: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咸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為了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打好治污降霾攻堅戰,按省政府新聞辦統一安排,咸陽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進展情況”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四場。邀請邀請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先生,介紹咸陽市2017年鐵腕治霾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首先請趙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按照會議安排,我就全市前三季度空氣質量和《咸陽市"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及"煤炭削減、"散亂污"專項整治、揚塵污染整治等14個專項行動方案的進展情況向各位媒體朋友作以通報。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將治污降霾作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制定了《咸陽市"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和煤炭削減、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利用、"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燃煤鍋爐拆改、揚塵治理、磚瓦行業污染治理、礦山開采行業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餐飲業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治等14個專項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我市今年鐵腕治霾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要求。
一、空氣質量狀況
(一)綜合指數和優良天數。今年1~9月,我市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52,較去年同期上升6.2%。各縣市(區)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是旬邑、長武、淳化、彬縣、乾縣、禮泉、三原、武功、永壽、涇陽、興平、渭城、秦都。優良天數最多為旬邑,197天。最少為秦都,117天。全市平均146天。其中,旬邑、長武在關中地區67個縣區排名第三和第四。秦都區處于關中地區空氣質量較差后十名。
(二)可吸入顆粒物(PM10)。各縣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05微克/立方米。最低為旬邑,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最高為秦都,濃度為 135 微克/立方米。
(三)細顆粒物(PM2.5)。各縣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最低為長武,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最高為興平,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
二、主要工作進展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關治污降霾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深入推進鐵腕治霾"1+14"專項行動方案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全面推動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協同治霾,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煤炭削減情況。2017年,省上下達我市削減煤炭175萬噸。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減少50萬噸,城鄉散煤削減125萬噸。目前,全市完成居民煤改電19868戶、煤改氣32434戶,散煤削減完成121.42萬噸,占任務量的97.1%;規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同比增加30.06萬噸。以上兩項合計,削減煤炭91.36萬噸,完成任務的52.2%。
(二)秸稈及生物質綜合利用情況。在全省率先出臺《咸陽市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禁燒條例》,實行全域全時段禁燒,有效控制了秸稈等生物質燃燒。今年全市夏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9%。
(三)"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情況。省上要求我市11月10日前,清理取締30%以上"散亂污"企業。目前,全市完成"散亂污"清理取締整治298戶,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54%。
(四)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情況。淘汰黃標車2187輛、低速載貨車1579輛,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2%、100%。5月1日起,執行市城區道路貨運車輛禁行通告,劃定禁繞行路線12條,在主要入城道路口設立的19處聯合檢查站全面投入使用,累計查處貨運車輛交通違法11939起,渣土車違法1432起;從8月15日起,實施《主城區鼓勵淘汰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實施方案》,查扣低速高排放車193輛。
(五)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情況。堅持源頭和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健全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監測與監管體系;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力爭臭氧污染明顯下降。目前,全市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497個,完成任務93.8%。
(六)涉氣重點污染源監管情況。全市63家重點企業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完成任務100%;27家安裝在線監控,占應安裝家數的96.4%。
(七)燃煤鍋爐拆改情況。要求年內拆除全市所有2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目前,全市拆除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拆除3610臺,基本完成拆除任務。
(八)揚塵污染治理。制定出臺《咸陽市建設工程揚塵污染治理實施辦法(暫行)》,市城區118家施工工地全部實行"紅黃牌"管理制度。
(九)殯葬行業污染治理。全市6家殯儀館18臺火化機、6臺焚燒爐已全部完成煙氣治理改造任務。
(十)磚瓦行業治理情況。要求全市磚瓦用粘土礦山不得超過150家;新建和保留的多孔磚瓦用粘土礦山生產、運輸等環節防塵抑塵,生產規模不得低于5000萬塊。目前,全市關閉磚瓦廠473家,全面完成關閉任務;保留磚廠中,17家完成隧道窯技術改造。
(十一)礦山開采治理情況。目前,全市25個持證煤礦(19個正常生產,6個技改停產)、13個持證采石礦山(4個生產,7個停產,2個在建)全面落實遮蓋、灑水、綠化等降塵措施。
(十二)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情況。目前市級環境網格化平臺已經建成,部分業務接入。秦都、渭城建成平臺并投運;彬縣、淳化平臺試運行、禮泉平臺正在調試、乾縣完成平臺建設。其余縣市平臺正在建設中。
(十三)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情況。要求全市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食堂、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食堂完成油煙治理,城區所有排放油煙的賓館、飯店等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和使用清潔能源。目前,市城區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凈化4372戶,使用清潔能源4395戶,基本完成治理任務;劃定露天燒烤集中經營區域26處。
(十四)聯防聯治。與西咸建立微信工作群并共同開展聯合執法行動,與西安、西咸等城市將實行重污染天氣統一預警分級標準,統一應急響應等級,統一應急響應措施。
三、冬防期間工作安排
雖然我們狠抓工作落實,各項治理措施深入推進,但受初春供暖季燃煤、夏季持續高溫、地形地貌、氣候氣象、經濟回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略有波動,大氣污染防治壓力依然巨大。同時,通過近年來的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看,"冬防"是我市全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時期,關鍵在于控制好PM10和PM2.5。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環保部和省委、省政府最新要求,研究制定《咸陽市2017年可吸入顆粒物(PM10)重點整治暨冬防全面攻堅行動方案》,并將制定出臺系列配套方案,以顆粒物整治和重污染天氣應對為重點,堅決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嚴防重污染天氣、杜絕中度污染天氣、減少輕度污染天氣"的目標,按照"督查、通報、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工作法",切實加大督導檢查及問效追責力度,實行冬防期間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加強信息公開,確保"冬防"期間重點任務全面完成,空氣質量同比明顯改善。
我就通報到這里,謝謝大家!
咸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謝敏:
感謝趙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請問市環保部門針對今年的燃煤鍋爐拆除,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
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鐵腕治霾工作,將燃煤鍋爐拆改作為“鐵腕治霾”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確保完成今年的燃煤鍋爐拆改任務,早動員、早安排,扎實有序的推進拆改工作。一是提前安排部署。在全省目標任務下達前,市環保局就指導、督促各縣市區召開了鍋爐拆改工作動員會,明確燃煤鍋爐拆改時限及工作要求。二是夯實工作責任。按照環保網格化監管要求,各縣市區政府將鍋爐拆改任務分解到部門,實行包抓制,形成了條塊結合、層層管理的燃煤鍋爐拆改工作新機制。三是強化服務意識。市縣環保部門負責人多次深入燃煤鍋爐集中行業,了解燃煤鍋爐拆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拆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拆后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完成燃煤鍋爐拆改任務的同時,保證鍋爐拆改單位正常供暖、拆改企業正常生產。四是保障措施有力。為充分調動燃煤鍋爐使用單位拆改積極性,在省上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對燃煤鍋爐拆改按每蒸噸2000的標準予以補助,縣級財政根據實際再給予適當補助。同時協調市供熱燃氣辦為部分企業減免相關配套設施費用。五是督查考核過硬。為全面推進燃煤鍋爐拆改工作順利開展,市環保局對燃煤鍋爐拆改工作實行周通報、月考核,在《咸陽日報》通報進展,對進展緩慢的縣市區發送督辦函、約談主管領導,同時會同鐵腕辦對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級部門燃煤鍋爐拆改工作進行專項督查,有力的推動了全市鍋爐拆改進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經拆除燃煤鍋爐3610臺,共計約 2620蒸噸,基本實現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清零”目標。經測算,可削減煤炭年使用量約117.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6034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3466.3噸,減少煙塵排放約2122噸。
三秦都市報記者:
餐飲店的油煙排放是市民比較關心的問題之一,很多市民的投訴問題就是餐飲業油煙污染。請問咸陽市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
作為全市餐飲業油煙治理的牽頭單位,我們會同兩區政府及食藥、環保等部門共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摸清底數,做好餐飲油煙污染源的排查摸底和建檔工作。今年是集中整治餐飲業油煙污染元年,首先是對全市餐飲門店、酒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業等餐飲業底數做到了全面準確掌握。我們用一個月時間組織兩區13個街辦,對市區范圍內4598家餐飲經營戶(單位)進行分類建檔,為指導餐飲經營戶(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和清潔能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強行入軌,探索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及清潔能源長效機制。在夜市燒烤方面,秦都、渭城區政府組織城管、環保、食藥等部門,對轄區范圍內占道夜市燒烤環保爐具和清潔能源的使用進行地毯式整頓,做到整改一批、取締一批、教育一片,影響一片。截止10月15日,市區范圍內,取締夜市燒烤、串串、流動攤點7521余處,下發整改意見書7730余份,共出動檢查人員16870余人(次),執法車輛2018臺次,暫扣并銷毀烤爐、煤爐、燈箱等物品5364余個,長期在火車西站、秦源小區東門、文科一路、金旭路等區域的夜市燒烤占道經營的 “釘子戶”和“重災區”得到整治。同時,在規范夜市燒烤和攤群點和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中上求突破,印發了《咸陽市夜市燒烤集中經營點設置管理暫行辦法(試行)》,打造“匯通夜市”樣板點,經營場地全面升級改造,場內所有安隱經營戶煤改電,為我市26處夜市燒烤攤群點建設劃片集中經營露天燒烤管理樹立標桿。在餐飲單位(經營戶)污染整治方面。組織秦渭兩區以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和清潔能源使用為抓手,下發技術標準,逐戶抓宣傳、抓落實、抓檢查,強行入軌。截止10月15日,城區范圍內餐飲業經營單位(戶)摸排建立臺賬4598家,安裝油煙凈化設施4370家,使用清潔能源4395家。其中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共計197家,已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使用清潔能源。
三是深度治理,積極引進展第三方對油煙凈化設施的監測工作。油煙治理重在實效,凈化處理貴在達標。為實現油煙凈化設施安裝進度和治理效果的“雙贏”目標,我市在餐飲業油煙污染上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對城區范圍內400平米以上及部分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食堂等餐飲單位進行油煙監測,并對油煙監測不合格單位進行一對一督辦,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再次復核。截止目前,市區氛圍內共監測餐飲單位(經營戶)120余家,出具監測報告86家,符合國家相關排放標準75家,不達標11家,下發督辦11期。
四是強化考核,堅持做到周日檢查、每周督辦,每月通報排名。強化巡查考核,以問題為導向。市餐治辦抽調12名執法人員,組成3個餐飲業油煙污染專項治理工作督查組,對秦渭兩區13個街辦油煙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和抽查,并堅持日巡查、周匯總、周督辦、月通報。截止目前共深入310余條街巷,徒步檢查抽查5623次,檢查抽查餐飲單位2890戶,針對檢查情況存在問題下發督辦61期,下發通報10余期,確保了我市油煙污染督辦問題得到有效整改,極大的改善了城區餐飲油煙污染狀況,為打贏鐵腕治霾保衛藍天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記者:
請問咸陽市貨運車輛禁限行區域是如何規定的?城區周邊聯合檢查站是如何開展工作的?
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咸陽市鐵腕治霾辦主任趙效恩:
按照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在市區實行貨運車輛禁行的通告》中。規定咸陽市主城區東風路—扶蘇路(含)以西,文林路—文林路西延段(含)以南,城西快速干道以東,世紀大道藍馬轉盤—世紀西路秦都橋南口什字(含)以北所有城市道路為禁行區域。
禁行的主要車輛為:凡注冊登記使用性質為貨運的載貨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含四輪農用運輸車)、三輪汽車(含三輪農用運輸車)、牽引車。
對于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關系生產、生活確需進入禁行區域運送物資的貨運車輛,由接收物資的單位或個人持相關資料和綠色環保檢驗標識等車輛資質證明,提前到公安交警部門申請辦理貨運車輛禁行路線通行證。
聯合檢查站工作人員由公安交警、環保、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及專職工作人員組成,采取“四班三運轉”模式開展24小時全時段道路管控。對進入城區的低速及柴油載重貨車車輛進行檢查,對無證車輛、尾氣超標車輛采取勸返、禁行等管理措施,嚴格控制市城區低速汽車、載重柴油貨車污染排放,將各類污染源控制消除在市城區外圍,實現全市機動車污染排放持續改善。
咸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謝敏: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感謝趙主任的介紹。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