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辦“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10-17 07:29





10月16日下午3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脫貧攻堅” 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邀請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先生,麟游縣委書記孫敬虎先生,分別介紹府谷縣、麟游縣扶貧攻堅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的提問。出席發布會的還有麟游縣扶貧辦主任李文博先生。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下午是“脫貧攻堅”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六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先生,麟游縣委書記孫敬虎先生,請他們分別向大家介紹府谷縣、麟游縣脫貧攻堅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麟游縣扶貧辦主任李文博先生。

下面,首先請杜書記介紹府谷縣脫貧攻堅有關情況。

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

各位領導、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府谷是革命老區二類縣,2010年進入“全國百強”后退出國定貧困縣,成為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今年以來,我縣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以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增收致富為核心,以實現全縣人民同步邁入較高質量小康社會為目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全省第二季度市際交叉檢查中,我縣位列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在9月底榆林各縣區交叉檢查中,我縣位居全市第一。下面,我簡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府谷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一、精準識別、高點定位

一是精準識別。在年初建檔立卡“回頭看”數據清洗過程中,確定全縣貧困人口1773戶2790人,其中一般貧困戶337戶925人、低保戶228戶596人、五保戶1208戶1269人,精準識別率100%、精準退出率100%,群眾滿意度高。二是高點定位。盡管我縣貧困人口數量不大,但都是進入決戰階段最難啃的硬骨頭。縣委、縣政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來抓。圍繞兩年穩定脫貧的目標,按照“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的要求,分年度制定了脫貧計劃。2017年省市下達脫貧任務200人,我縣自加壓力計劃脫貧500人,2018年實現剩余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整體脫貧;全縣12個貧困村中,2016年前已脫貧8個,仍納入貧困村序列管理,享受相關政策;2017年計劃脫貧1個,2018年計劃脫貧3個。三是精細化管理。對貧困戶實行紅藍牌掛牌管理,紅牌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藍牌為產業扶持戶,為每戶貧困戶建立二維碼識別碼,縣、鎮、村統一建立“八個一批”二維碼管理簿,實現貧困戶一個不漏、非貧困戶一個不進,貧困原因個個門清、幫扶措施戶戶有數、扶貧工作公開透明。

二、加強領導、全面保障

一是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各級書記的第一責任人責任,縣、鎮、村三級均設立指揮部,實行掛圖作戰,層層簽訂責任書,逐級立下軍令狀,形成了上下貫通、壓力傳導的責任落實體系。二是增強工作力量。確定12名縣級領導聯系12個貧困村,按照縣處級干部幫扶2—3戶、科級干部幫扶2戶的標準,建立了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全縣共落實98家單位(企業)、1872名干部開展結對幫扶。選派3名優秀科級干部掛職扶貧辦副主任、12名優秀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對“四支隊伍”開展4次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工作水平。三是健全政策體系。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光伏扶貧、就業脫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等方面12個配套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 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資金保障到位。今年共投入扶貧資金5721.9萬元,其中中省資金1465萬元、市級資金426.9萬元、縣級資金3830萬元。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幫扶企業、單位共落實扶貧資金約1000萬元。

三、精準發力、綜合施策

一是抓產業扶貧。引導貧困戶立足自身條件發展產業項目,為每戶提供幫扶資金5000元。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幫助貧困戶種植花椒4萬株,每株財政補貼3元。試種我縣本土專家郝治忠培育的高產耐旱雜交谷子1萬畝,為貧困戶繳納種植保險,每畝增收500元以上。推行農村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制改革,12個貧困村每村安排10萬元啟動資金,共有32個村進入實質性改革階段。積極開展光伏扶貧工作,9個村具備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正在進行項目選址、審批。二是抓教育扶貧。在實施15年免費教育、寄宿生和農村學生享受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資助。今年全縣貧困家庭、特殊困難家庭子女考入大學63人,縣上給予每人4000—5000元資助,確保了沒有一人因貧困上不起大學。三是抓生態扶貧。今年累計投入190萬元對貧困村進行綠化。發放退耕還林補助金113萬元,涉及貧困戶883戶1572人。選聘貧困戶護林員102名,每月工資收入500元。四是抓健康扶貧。在縣鄉兩級醫院設置“一站式”服務窗口。實行建檔貧困戶縣內公立醫院住院免交押金政策,同時提高報銷比例,經過新農合報銷、民政救助、大病基金會報銷、政府兜底報銷等流程,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自付比例在10%以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簽約服務,為每個貧困家庭成員建立了一份健康檔案,免費體檢2407人。五是抓扶貧移民搬遷。我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770戶1963人。2016年通過“四個一批”方式安置525戶1495人。2017年已安置完成245戶468人,其中新府山小區存量房安置110戶320人,“一院兩制”安置110戶110人,集鎮安置25戶38人。目前已累計入住107戶164人、交鑰匙110戶330人。六是抓就業扶貧。依托科技示范園、現代農業園區,聘請專家,常年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今年累計培訓農民300余人次。搭建就業平臺,對有勞動能力的扶貧移民搬遷戶,每戶優先安排一名勞務人員,提供環衛、保安等崗位,解決搬遷后的就業問題。成立扶貧產業發展公司,建設勞保工作服生產線,預計可吸納150名貧困群眾就業。七是抓兜底保障。符合條件的兜底保障對象全部納入政策兜底范圍,及時發放保障金。八是抓普惠政策與特惠政策融合。參照貧困戶危房改造政策,研究出臺了非貧困戶危房改造實施辦法,目前正在逐村逐戶調查核實;參照農村精準扶貧的做法,對城鎮困難群眾建檔立卡,精準幫扶,目前調查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強化措施、確保落實

一是強化工作推進。及時召開縣委常委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和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做到了政策文件第一時間學習,工作部署第一時間落實,存在問題第一時間解決??h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經常下沉到貧困村貧困戶家中走訪調研,現場辦公解決問題。二是常態化督查通報。定期巡查督查,及時通報點評,盯住問題不放,逐一整改落實,累計通報批評27人。三是嚴格考核問責。對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務的,嚴格責任追究。今年以來,共對43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其中黨政紀處分19人,組織處理24人。四是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開展思想扶貧,倡導艱苦奮斗、勤勞致富,大力宣傳先富帶后富、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故事和典型激發貧困群眾的熱情和動力,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下一步,我縣將持續抓好產業扶貧,認真落實幫扶政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力把全縣人民群眾帶富、帶好、帶健康,努力將府谷建成陜晉蒙三省交界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城市。

最后,真誠希望廣大新聞界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府谷的各項工作。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杜書記的情況介紹,下面請孫書記介紹麟游縣扶貧攻堅有關情況。

麟游縣委書記孫敬虎: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下午好!非常高興在這里向大家介紹麟游縣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

麟游縣位于陜西關中西部、寶雞市東北部,屬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全縣總面積1704平方公里,轄7個鎮、66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55個)、4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07萬,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六盤山特困片區扶貧攻堅縣。經過近幾年努力,截止2017年4月,我縣在扶貧對象核實及數據清洗工作中,共確認貧困戶5713戶17676人,其中,2016年已退出貧困戶1455戶5326人,目前尚有4258戶12350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為16.9%。今年以來,我們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組建“十戶一體”產業互助組,引導貧困群眾抱團取暖。產業脫貧是扶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愿望和希望。全縣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推行“支部+合作社+互助組+貧困戶”黨建促脫貧模式,開創農民增收新途徑。采取黨組織領辦、介入、引導等方式,組織招商企業、產業大戶、黨員致富帶頭人等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貧困戶以土地、資金入股,有限安排就業,實現投資、投地、投勞疊加受益。動員由黨員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牽頭,組織產業類型相同、居住相近的貧困戶,每十戶左右建立一個產業互助組,通過信息共享、勞動互幫、技術互學、銷售互帶等措施實現抱團發展。截至目前,我縣共組建種植、養殖、勞務三重類型互助組226個,覆蓋農村貧困人口4195戶13499人。為充分發揮互助組及組長示范帶動作用,給互助組長每月200元報酬,給每個互助組下撥經費2000元,對帶動作用發揮好、成績突出的互助組,引導他們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全縣已有12個運行較好的互助組轉變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鼓勵農口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開展創業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麟游縣農口專業技術人員聯鎮開展扶貧產業技術服務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研究具體措施,提供30萬元以下、3年以內免擔保和免抵押全額貼息貸款,鼓勵農口人員創辦領辦特色產業示范園點及農業經濟實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我縣編制完成《麟游縣“十三五”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年)》,制定印發《麟游縣扶貧產業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從今年起將貧困戶發展產業扶持資金標準由1萬元提高到1.5萬元??h財政安排3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信貸風險擔保基金,撬動銀行貸款3000萬元,向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5萬元以下、3年以內免擔保和免抵押全額貼息貸款,累計為965戶貧困戶發放貸款2490萬元。為了解決非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我縣為非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以內、政府半貼息的產業擔保貸款,今年為68戶非貧困戶發放貸款338萬元,鼓勵產業大戶進一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激勵、帶動貧困群眾發展致富產業。

二是落實融合搬遷政策,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受地理因素制約,我縣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群眾居住分散,全縣7.4萬名農村人口分散居住在955個自然村落?!笆濉逼陂g,全縣計劃搬遷8834戶31902人,其中扶貧搬遷2432戶8329人,避災搬遷1332戶5195人,生態搬遷19戶68人,重大工程、鎮村綜合改革和城鎮化搬遷5051戶18310人。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1581戶5537人,建設集中安置社區13個;2017年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51戶2792人,目前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在建765戶2502人,主體完工58戶167人,已搬遷入住28戶123人。

隨著搬遷工作深入開展,一些群眾搬離后,原有自然村落居住人口越來越少,留下的群眾因基礎設施條件差、產業發展難度大,成為潛在貧困增量,這些群眾要求搬遷的愿望比較強烈。但由于經濟承受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出臺政策給予支持和補貼?;诖?,麟游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實際,提出了“易地扶貧搬遷打頭,避災生態搬遷同步,整村整組搬遷跟進,各類搬遷統籌融合”的思路。組織國土局、交通、水利、電力、農業、人社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逐村落對居住狀況、基礎設施、地理環境、群眾意愿等因素進行評估和算賬對比,邀請群眾代表參與,對評估結果開展綜合研判,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通過研判,全縣居住在偏遠村落的群眾中,共有1731戶6493人愿意搬遷。聘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高標準編制整村搬遷融合安置(遷入地規劃)和舊村莊土地開發利用(遷出地規劃)兩個規劃。對整村搬遷后的自然村落和舊宅基地,按照“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統一復墾,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利用。對列入傳統文化村落名錄及其他文化遺產名錄的舊村落,充分挖掘其文化價值,采取“扶貧+旅游”的模式進行商業開發;對復墾后適宜發展光伏產業的,鼓勵搬遷對象以入股的形式參與經營;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或不便進行耕種的復墾地,有計劃的進行生態修復。

三是開辟扶志點評機制,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我縣針對部分群眾存在的安于現狀、安貧樂道,寧愿苦熬、不愿苦干等精神“貧困”問題,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建立了“四四二”村級扶貧扶志點評工作新機制,在全縣55個貧困村全面開展以“扶貧路上黨旗紅、勤勞致富最光榮”的扶貧扶志點評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省動力。將幫扶干部與貧困戶捆綁起來一起點評,要求幫扶干部把自己擺進去,利用各種機會與貧困群眾交朋友、拉家常,點撥脫貧思路,謀劃發展產業,樹立發展信心,增強扶貧勇氣。同時,在幫扶黨員和干部之間進行橫向比較點評,比幫扶的舉措和成效,評幫扶干部的長處和不足,激發幫扶黨員和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內因”和黨員干部“外因”兩個作用,使他們互相攙扶,攜手共進,擺脫貧困。激勵式點評,增強發展自信心。采取正向激勵、政策扶持、評優樹模等形式,教育激勵貧困群眾增強苦干實干、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一方面,通過“紅黑榜”等方式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先進典型,鞭策和激勵后進;另一方面,向貧困戶宣傳移民搬遷、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幫助他們“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桿。對比式點評,激發趕超原動力。將“勤”和“懶”、“好”和“差”放在一起,進行橫向對比,激勵貧困群眾自我加壓,主動脫貧。重點將產業發展示范戶與貧困戶進行對比,引導貧困戶在對比中明思路、領著學、跟著干,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鉚足精氣神、立志拔窮根、擼起袖子干,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示范式點評,引領群眾看標桿。邀請致富示范戶講述他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創新創業的真實經歷和成功經驗,組織貧困群眾實地參觀示范基地和產業現場,現身說法,傳經送寶,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向先進學習、向標桿看齊,激勵貧困群眾因地因人制宜,發展產業,致富增收。

在扶志點評活動中,各村在政務公開欄開辟“特殊天地”,每次集中點評結束后,懸掛“紅黑兩榜”?!凹t榜”以正向激勵為主,重點晾曬季度變化最大貧困戶、優秀互助組及互助組長、黨員脫貧致富示范戶、產業發展帶頭人的典型事跡和脫貧成效。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后2次對各村“紅榜”上的44名脫貧致富示范戶、17個優秀“十戶一體”產業互助組、27名優秀互助組長進行了表彰獎勵?!昂诎瘛敝攸c曝光思想轉變不大、脫貧成效不明顯的個別群眾,鞭策和激勵后進,讓其臉紅心跳,知恥而后勇。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紅黑榜”正反教育引導,全縣614戶貧困群眾由后進變為先進,新增生豬存欄達到 1620頭,飼養中蜂2180箱,種植藥材2815畝。

四是充分發揮干部幫帶作用,形成精準幫扶合力。我縣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幫扶任務,強化幫扶舉措。加強駐村工作隊力量,將省級7個“兩聯一包”幫扶單位,市級10個定點幫扶單位,2個脫貧攻堅合力團,與我縣縣鎮機關干部整合,共組建駐村工作隊82個,88名部門副職擔任專職副隊長,確定隊員112人,“脫產”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全面落實“5321”幫扶工作機制,對2016年脫貧的貧困戶由原結對幫扶人繼續幫扶聯系,鞏固脫貧成效;對未脫貧且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由1876名縣鎮機關和村組干部包抓幫扶,實現了干部幫扶全覆蓋。調整補充80名市、縣、鎮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到村任第一書記,整合駐村“四支”幫扶力量,明確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干部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牽頭抓總,負責統籌調配駐村幫扶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確定每月7日、17日、27日為全縣扶貧幫扶日,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村入戶集中開展幫扶。制定印發《麟游縣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的通知》,夯實駐村工作隊、駐村工作隊隊長和隊員主要職責,對駐村工作隊、駐村工作隊隊長和隊員日常管理、績效考評和召回處理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幫扶干部做到貧困底數、存在問題、幫扶措施、工作進度四個“一口清”,切實做好駐村幫扶工作。

五是全面落實惠農政策,使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在健康扶貧上,推行健康扶貧精細化管理,印發《麟游縣因病致貧返貧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手冊》,建立貧困患者健康管理檔案,實行縣、鎮、村三級掛牌管理,做到一戶一檔、一人一冊。及時開展家庭醫師簽約服務,定期隨訪、上門服務,方便群眾就醫。各基層衛生院組建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定期上門為貧困家庭提供健康咨詢、疾病診治、康復指導等醫療衛生服務。籌資106萬元,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辦理大病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簡化醫療報銷程序,建立“一站式”報銷窗口,方便群眾就醫。制定《麟游縣大病醫療救助實施辦法》,落實貧困人口新農合基本醫保報銷比例提高10%、縣級醫療機構自付合規醫療費用控制在5%以內、縣域內醫療機構新農合全額報銷貧困人口門診診療費、貧困患者住院一律免收押金,全面實施先診斷、后付費等各項規定。在轉移就業脫貧上,調整農村貧困勞動力從事公益性崗位318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654人,實現勞務收入1.9億元,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脫貧1590人,實現勞務收入557萬元。狠抓公益專崗開發工作,全縣落實招聘公益專崗計劃104人。在生態補償脫貧上,調整《生態護林員選聘辦法》和《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聘用508名貧困人口為生態護林員,1—8月份兌現生態護林員工資121.92萬元;兌現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175.87萬元,涉及貧困人口296戶1226人;兌付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116.86萬元,涉及貧困人口1939戶5956人;支持1646戶貧困戶發展核桃經濟林11573畝。在教育支持上,全縣29所中小學、幼兒園944名教師結對幫扶1839名貧困家庭學生,全面落實貧困學生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職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救助等各項惠民政策,發放各類貧困學生資助683.7萬元。為貧困大學生新生落實各類資助103萬元268人次,為122名困難家庭學生落實生源地助學貸款80萬元。積極落實高效幫扶,與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關于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經濟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成立了麟游縣職業農民培訓學院,組建了25人的專家服務團隊,定期開展技術服務,舉辦畜牧養殖、核桃栽培、中蜂養殖等技術培訓班16期,培訓產業大戶和貧困戶1395人次,現場指導開展技術服務240人次。在社會保障兜底上,全面做好特殊貧困人口生活保障,發放農村低保金、孤兒生活補助、大病救助、醫療救助、“五?!狈稚⒐B費、臨時救助金、高齡補貼、殘疾人補貼1570萬元。修訂完善《意外事故救助辦法》,縣財政安排89.3萬元,繼續為全縣城鄉居民辦理一元民生保險和意外事故“一攬子”保險,將保額提高到每人6萬元,今年以來,對意外傷害等事故共賠付74萬元。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縣一致,攻堅克難,集中精力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與全國、省市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兩位書記的情況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當下的熱門話題,也是各級政府的普遍做法,請問府谷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實踐?

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

這個問題非常好。你所說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俗的稱為“三變”改革,比較準確的應該稱為農村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的一種形式,是集體經濟的一種實現形式,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通過組建股份合作公司這種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把農村低效和閑置的資源、資金整合起來,用股份合作制這種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土地、勞動力、資本的優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為什么要推進這項改革?我們以府谷為例來分析。當前府谷農業經營方式主體是承包制,85%以上的村無集體經濟,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土地產出效益低,2016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1.17億元,僅占GDP的1.7%。目前常住農村的農村居民不足三分之一,約四分之一的土地撂荒,出現了部分空殼村。農業條件差,農活苦、收入低,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為50歲以上的農民,新生代寧愿在外漂泊,也不愿回鄉務農,農業發展面臨后繼乏人問題。一句話,承包制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但解決不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問題。推行“三變”改革,至少有六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有效籌集農業發展資本;二是可以實現科學決策;三是可以把農民有效組織起來;四是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問題;五是可以培養職業農民;六是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我個人認為,這項改革是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抓手,對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對實現“四化同步”,對實現共同富裕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三變”改革,我們府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同步推進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頂層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掌握原理、實事求是,依據政策、制定規則,發動群眾、尊重群眾,政策普惠、不吃偏飯,試點先行、循序漸進,綜合研判、復制推廣。初步擬定了《關于推行農村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制的決定》及配套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設立“工業反哺農業發展資金”、整合中省市縣惠農資金、籌集社會幫扶資金、實施農業保險等政策措施。我們將結合十九大有關農村改革、土地改革方面的最新精神,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印發,全面組織實施。同時,鼓勵基層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每個鄉鎮都至少抓1個試點,其中12個貧困村率先啟動,縣上為每個貧困村安排啟動資金10萬元。目前,全縣共有32個村進入實質性改革階段。我們力爭用2至3年的時間,在所有村完成這項改革。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的抓下去,不遠的將來,可以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美好愿景。

西安晚報記者:

作為貧困縣的貧困村,年底貧困村退出后,對貧困戶有哪些影響?

麟游縣扶貧辦主任李文博:

今年的貧困村退出有這么七個條件:①貧困發生率低于3%。指全村年末剩余貧困人口占全村農村戶籍總人口的比例低于3%。②退出村中脫貧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占全縣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③有集體經濟或合作組織、互助資金組織。④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⑤有安全飲水。指行政村全部農戶生活用水達到安全飲水標準。⑥電力入戶率達到100%。⑦有標準化村衛生室。貧困村退出后,按照現在脫貧不脫政策的原則,所有脫貧戶還可以繼續享受原扶持政策。2.作為貧困縣的貧困村,年底貧困村退出后,對貧困戶有哪些影響?

答:今年的貧困村退出有這么七個條件:①貧困發生率低于3%。指全村年末剩余貧困人口占全村農村戶籍總人口的比例低于3%。②退出村中脫貧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占全縣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③有集體經濟或合作組織、互助資金組織。④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⑤有安全飲水。指行政村全部農戶生活用水達到安全飲水標準。⑥電力入戶率達到100%。⑦有標準化村衛生室。貧困村退出后,按照現在脫貧不脫政策的原則,所有脫貧戶還可以繼續享受原扶持政策。

中國網記者:

我們注意到,剛剛發布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中,府谷位列第50位。此外,在今年一、二季度縣域經濟社會追趕超越排名中,府谷都位列第一。請問杜書記,作為陜西排頭兵,府谷如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

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

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抓好脫貧攻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抓好脫貧攻堅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經濟社會才能更好更快的協調發展;只有經濟社會整體發展好了,項目多、產業強,才有可能把更多資源用到脫貧攻堅上來,才能吸納更多的包括貧困群眾在內的勞動力就業。就業扶貧是非常有效的扶貧方式,一個貧困家庭只要一個人就業就可以帶動這個家庭脫貧。府谷上半年實現GDP216.88億元,增長7.4%;完成財政總收入41.16億元,增長120.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76億元,增長140.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65億元,增長27.1%;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16684元和6450元。在全省追趕超越一、二季度考核排名中位居榜首。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強大動力。當前府谷有外來人口約10萬人,可以說,府谷經濟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縣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也為其他地方的貧困群眾脫貧做出了貢獻。

在加快發展、追趕超越中,我們總的思路是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一是做優一產。堅定不移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建設小雜糧、黃米、海紅果、花椒等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從銷售端發力,實施訂單農業、“互聯網+”營銷模式,助推農業增產增收;實施種子革命,積極培育耐旱、高產、優質的秦雜谷6號谷子新品種,試種每畝產量1200-1300斤;啟動農村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先行、穩步推進,促進群眾共同致富。

二是做強二產。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延長鏈條,打造優質煤炭生產基地、千萬千瓦級火電基地、清潔型煤原料基地、高端煤化工基地和“中國鎂谷·世界鎂都”五大基地。煤炭產業是府谷經濟的生命線,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盡可能釋放產能。煤電產業,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工作,服務保障陜北至武漢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清水川2×100萬千瓦和大唐、華能、沙梁川3個2×66萬千瓦大型煤電項目建設。煤化工產業,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盤活生產運營陷入困境的企業或推進困難的項目。金屬鎂產業,去年府谷金屬鎂產量占到全國的50%、全球的40%,成為全球最大的原鎂生產基地。我們立足規模優勢,組建產業基金,創新營銷模式,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掌握市場定價權,促其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建成或正在建設京能府谷風電、矽盟光伏發電、青島昌盛農牧光伏等一批新能源示范項目。此外,我們成功引進東方希望集團,投資300億元建設煤電鋁化材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對府谷經濟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帶動效應。這些項目的實施,也會吸引更多的省內外勞動力就業。

三是培育三產。主要是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引進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投資17億元,實施河道綜合治理、景觀公園建設運營、城市供熱、污水處理等工程;與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全域旅游投資建設運營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30億元,力爭用2至3年時間,實施沿黃公路沿線、蓮花辿、府州古城等重點工程,打造秦晉蒙交匯區精品旅游城市。這兩個重大項目都用了PPP方式,成本低,而且專業化。陜西交通投資公司也在府谷墻頭投資1.1億元,建設墻頭驛站項目。最近,反映王洛賓先生的音樂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正在府谷縣拍攝,歡迎大家前來觀光旅游。

我相信,縣域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將會有效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進而實現共同富裕。

三秦都市報記者:

麟游縣對貧困戶發展產業,結合貴縣實際,都出臺了哪些好政策?

麟游縣扶貧辦主任李文博:

首先感謝這位同志對麟游縣脫貧攻堅的關注,我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發展產業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麟游縣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在資金支持方面,我縣財政安排了300萬元設立金融扶貧信貸風險擔保基金,撬動銀行貸款3000萬元,向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5萬元以下、3年以內免擔保和免抵押全額貼息貸款,連續兩年來,已累計為965戶貧困戶發放貸款2490萬元。這個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問題。

在技術指導方面,我縣結合縣情實際,出臺了《鼓勵農口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開展創業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的通知》、《麟游縣農口專業技術人員聯鎮開展扶貧產業技術服務工作方案》等文件,鼓勵農口人員創辦領辦特色產業示范園點及農業經濟實體,同時為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就近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目前,全縣已有20名農口干部職工報名帶頭下鄉創業,76名農口專業技術人員成立21個專項工作組(每鎮3個),進駐各鎮開展跟蹤技術服務。

在產業補助方面,我縣重新修訂了《麟游縣產業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補助辦法》,較大幅提升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補助資金,貧困戶發展種養業,都有補助。比如,貧困戶種植核桃,每畝可享受補助800元;種植柴胡、黃芪、丹參、黨參等,每畝一次性補助800元;養羊每只補助500元;養蜂15箱以內,每箱補助800元;超過15箱的,超過部分每箱補助200元;與此同時,我們對發展設施農業、新辦農家樂、新辦餐飲服務業、新辦小型加工業等都給予一定的補助。所以說只要貧困戶在一二三產業方面,為了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縣上都有補助,有效提高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四是產業發展方面在全縣大力推行十戶一體產業脫貧互助組,把居住相近,產業發展意愿相同的貧困戶十戶左右為單元,組成“十戶一體”產業發展互助組,抱團發展。實行信息互享、勞力互助、技術互學、銷售互帶,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上一家一戶做不好,做不了和不能做的問題,有效促進產業發展。我們縣的補助情況我覺得有效的聚合生產要素,激發了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感謝杜書記和孫書記的介紹,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