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舉辦“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9-21 08:07



9月19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 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場。邀請陜西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先生,介紹“強化‘五新’戰略引領 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十五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先生,向大家介紹“強化‘五新’戰略引領 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陳主任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機會與大家見面。首先,感謝各位媒體長期以來對我省衛生計生工作的關注和報道。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后,省衛生計生委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堅持把追趕超越作為最鮮明的主題,把落實“五新“戰略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最根本的保障,加快推動我省衛生計生事業的發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第一,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培育事業發展新動能。

我們立足行業實際,優化服務體系,發展社會辦醫,培養醫學人才,構建服務新業態,加快提升衛生計生系統的服務能力,增強推動健康事業發展的動能和動力。一是累計爭取2017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39個,總投資10.22億元;組建119個“組團式”醫療隊,對94所縣級醫院進行長期對口幫扶;啟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為300所中心衛生院配發醫療設備。二是新增1名國醫大師,為基層招聘醫學類本科生948人,培養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250人,培訓基層醫務人員近3000人次。三是省級百姓健康信息服務平臺與計劃免疫、婦幼保健、新農合、個人健康檔案基本對接,初步實現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在線查詢服務和信息推送。四是促進健康服務發展,確定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城市3個、省級試點縣區12個,銅川成為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培育醫療衛生健康事業新動能,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眾健康,對我們來講始終是永恒的話題。省衛生計生委將不忘初心,盡職盡責,加大工作力度,力爭2017年年底,形成關中15分鐘就醫圈、陜南陜北30分鐘就醫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到2020年,建成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4個國家醫學中心,全省社會辦醫療資源占到全省醫療資源總量的20%-25%;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5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每千人口達到0.83人,每萬名居民擁有2名全科醫生,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第二,加快健康陜西建設,構筑共建共享新高地。

省委、省政府已經把健康陜西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完善領導體制,強化人才保障,營造良好氛圍,圍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重點,統籌實施一系列促進全民健康行動,切實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加快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高舉健康陜西建設這面大旗,與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形成建設健康陜西的強大合力,構筑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共建共享新高地。當前,重點推動各地建立加強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制定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的實施方案,推動衛生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堅持把健康帶入各項政策,實施醫療衛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理,統籌應對各類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 ,促進全省“大健康“綜合治理格局的進一步形成。

第三,深化五項基本制度,激發改革創新新活力。

切實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就必須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當前,醫改進入了深水區,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我省是國家確定的第二批全面深化醫改的試點省之一,我們要按照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總體部署,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扎實推進“三醫聯動”。全省7個市和83個縣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在二級以上城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社會反饋和醫院運行基本平穩,符合改革預期;在城市實行藥品耗材“兩票制”,與10個省區聯合采購,92%的品種價格得到下降,群眾負擔進一步減輕;實行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新農合在全省互聯互通并與31個省份即時結算,全國第一例新農合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病例在我省完成。二是深入實施分級診療。出臺我省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意見》,累計建成各類醫聯體57個,國家倡導的四種醫聯體模式在我省均有體現;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般人群覆蓋率達到33.3%、重點人群達到54.5%。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向陜西自貿區相關片區委托下放12項行政審批事項,將病理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醫學影像中心的審批權限下放至市級。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建立覆蓋省市縣的抽查平臺,試點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進度在省級部門中保持領先。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各項制度改革,力爭2017年底,在70個縣實現90%病人在縣域內就診,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不高于10%,所有縣區全部實行“一站式”報銷。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基本解決。

第四,突出生命全周期服務,打造百姓健康新生活。

上半年,進一步加大健康生活方式、重大疾病、婦幼健康、健康扶貧、醫療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一是在全省深入推行“三減三健、邁向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減”就是減鹽、減油、減糖,“三健”就是健康的口腔,健康的體重,健康的骨骼,倡導這種康的生活方式。同時,不斷增強《百姓健康》系列欄目影響力,群眾健康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妥善處置H7N9、禽流感、炭疽等突發急性、輸入性傳染病,專病專防病種數量擴大到10個,今年上半年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總體平穩、穩中有降。三是積極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初步建立婚前到產后生育全周期服務管理體系,上半年全省新出生二孩較去年同期增長27%,其中高危孕產婦占22%。四是加快計生工作模式轉變,主要體現在強化服務上,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一站式”服務和網上辦理,全省流動人口目標人群均等化服務覆蓋率達85.3%;同時,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的優惠政策,解決計生家庭生活中的困難。五是加大健康扶貧工作力度,聚焦“四個100%”目標,精準識別貧困戶,全面提升干部群眾政策知曉率,出臺資助貧困人口新農合和大病保險政策,減少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就醫服務更加便捷;實施“三個一批”行動,完成大病救治任務4649人,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率達到90%以上,超過三分之一的縣區建立重大疾病兜底保障機制,全省分類施治的針對性更加凸顯,得到國務院扶貧督查組的充分肯定。六是改善醫療服務。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改善醫院環境,提升醫療服務,保障醫療質量,全面提升群眾就醫舒適感、溫馨感、方便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我們將針對影響群眾健康的重點因素,加快構建全周期、全方位保障體系,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增強社會滿意度。到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7歲,主要健康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第五,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彰顯行業系統新形象。

加強衛生計生系統黨的建設,始終是做好衛生計生工作的根本保障。省衛生計生委黨組高度重視、毫不松懈,以“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站位,認真落實“兩個責任”,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使系統黨員干部在政治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加強衛生計生系統黨風廉政和行業作風建設,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努力從源頭上制止腐敗和不正之風;推動基層黨建七項重點任務落實,在援外援藏醫療隊、陜北扶貧隊等建立黨支部,創建五星支部48個、四星支部100個;積極落實“三項機制”,樹立行業先進,先后表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 “5·20”空中救援醫務人員、西安市第一醫院中國援蘇丹“光明行”醫療隊,開展了評選“三秦最美醫生、護士“活動。去年西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承擔我們國家援蘇丹光明行的任務,3個月做的1000多例,沒有一例出現感染。其中有一位為100歲的老人實施的白內障手術,所以在當時反響非常大。涌現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楊惠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文強,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尹貽明,陜西省勞動模范、中國好醫生劉永生,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楊怡萍,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李長慶等一批衛生計生系統訴先進典型。

我們將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繼續圍繞事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事業,持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為十九大的召開創造良好的氛圍。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陳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三秦都市報記者:

近年來,看病就醫成為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請問,我省在改善醫療服務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陜西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既是一個行政工作者,同時我也是一個患者,我也經常到醫院看病。大家在醫院所看病的經歷我都有感受。根據老百姓看病就醫方面存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們衛生部門奮斗的方向。今年7月份我們在全省各級醫院啟動為系100天的改善醫院環境、提升醫療服務專項行動,這個行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個就是深入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治理。醫院人多,環境衛生是一個很大的事情,醫院來講確實花了很大的精力,特別是廁所革命,來提升就醫的舒適度。第二個是深入開展創建“優質服務示范窗口”,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溫馨感。第三個是不斷優化醫院關鍵環節和重點場所的服務流程,主要是醫院服務過程中能夠體現方便患者。比如現在到科室里面排隊的時候都通過網上預約來看病,減少看病的時間。第四個落實醫療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這個是醫院的根本,醫療的質量問題,對患者非常重要,我們狠抓質量安全管理,讓患者進了醫院能有安全感。第五個是依法監管醫療行為,嚴厲打擊“醫托”行騙等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行為,提升就醫安全感。 要體貼病人,關愛病人,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一個內容。通過這些活動,要嚴格的落實一些核心的責任,優化醫療的布局,推進醫院的診療,完善醫院的服務,解決當前醫院里面一些語言生冷、行為散漫這些問題。但是,我覺得提高人民群眾的就醫滿意度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個任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長期性的,我們一定要繼續的堅持以質量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持之以恒的扎實推進改善醫療服務的行動計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中國網記者:

前面提到,上半年我省健康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請問,下一步將如何有效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陜西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

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的任務,健康扶貧跟不上脫貧攻堅打不贏,為了進一步做好健康扶貧工作,我們省衛計委專門制定了加強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提升健康服務工作水平指導意見,這個重點就是標準建設,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大家知道剛才我介紹今年的健康扶貧工作采取了一些應急的措施,來緩解健康扶貧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一是進一步推動健康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出臺的這些政策,都能夠得到落實。特別是年底實現貧困家庭簽約服務全覆蓋,到2018年完成建檔對象的救治任務,對這些貧困戶都要建黨立卡,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同時,加大重病兜底保障工作力度,最大程度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有效控制因病致貧增量,減少存量。二是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這個是最根本的,貧困地區的健康問題如此突出,主要是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基礎很差,我們現在采取的措施一個是優質資源下沉,同時加強鄉村衛生院的建設,為基層鄉村衛生院招本科生。另外,加強衛生員的服務能力建設,我們設想到2020年每個貧困先至少有1所二級公立醫院,包括中醫院。對常見病、多發病和重點科室疑難病癥診療水平明顯提升;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舉辦的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基層醫療機構每萬人口至少有2名全科醫生。三是全面加強貧困地區預防保健工作,貧困地區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提高疾病預防的能力,要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八大行動。一個是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提升群眾的健康素養,改變現在貧困地區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第二個是健康素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特別是我們現在國家實施的精準扶貧,現在扶貧地區公共服務標準費用從45塊錢增加到50塊錢,這個力度也是很大。另外是傳染病的專控專防,還有慢性疾病的防治,還有婦幼保健,還有農村環境衛生的診治,包括全民健生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貧困地區預防保健的能力,來有效的緩解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西北信息報記者:

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和分級診療制度的改革創新。請問,我省進展如何,下一步有何目標?

陜西省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陳昭:

醫聯體的建設在我們省里面應該算是比較早,我們是2009年組建醫聯體試點。醫聯體試點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我們采取的主要辦法就是在不同地區采取托管和技術幫扶這種形式組建醫聯體。在全省實施鄉鎮一體化和村鎮一體化管理。2015年分級診療制度全面實施后,各地把醫聯體建設作為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總結探索出多種經驗做法。醫聯體的特點就是共擔共建共享,其中共享是最大的優勢。這個共享一個是人才共享,下級機構的人員可以到上級醫療機構進行進修學習,上級醫療機構的人員可以到鄉鎮坐鎮治療,幫扶他。社會上的共享主要是在基層縣衛生院以他們做的檢查可以讓三級醫院,上級醫院做診斷,出診斷證明。同時,我們也鼓勵三級醫院的一些消毒供應中心,影象中心,檢驗中心能夠向基層延伸,為基層服務。第三個是信息的共享,整個在醫聯體建立一個信息的平臺,對整個疾病的預防、診療和每天的門診數量這些信息一聯體內部都是共享的。第四個就是品牌共享,要求大醫院向基層派出管理人員,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能力,讓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逐步向它的上級醫院的管理模式看齊。

目前我們省醫聯體建設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共組建各類醫聯體57個,涵蓋二級以上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0余家,國家倡導的四種醫聯體模式在我省均得到實現。延安醫療集團在全國是組建比較早的,得到國家醫改辦充分的肯定,包括西電集團醫院與寧陜縣的“3+2+1”等模式,得到中央領導和中省媒體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醫聯體的建設應該是一個新的事物,它在整個推動過程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想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按照國家的要求進一步的規范醫聯體建設,完善相應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特別是要重點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力爭在年底,每個社區都能夠建一個醫聯體,聯系比較緊密的醫聯體。像西安、寶雞、延安等等這些醫改啟動比較早的城市,可能醫聯體的建設步伐再快一些,能夠爭取建2到3個緊密型的醫聯體。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