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9-18 08:09
9月14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邀請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先生出席,介紹“貫徹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商務追趕超越新篇章”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十二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先生向大家介紹“貫徹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商務追趕超越新篇章”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趙廳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同時,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全省商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以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為根本遵循,提出了“培育新動能、構筑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的戰略任務,為全省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規劃了一幅嶄新的藍圖。
作為商務系統,貫徹落實好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我們感到,必須把追趕超越作為最鮮明的主題,把落實“五新”戰略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構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為統領,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發揮職能,努力實現商務工作新跨越,為全省的追趕超越做出商務系統應有的貢獻。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建設高水平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建好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既是中央賦予我省的重大使命,也是陜西對外開放的戰略機遇。自4月1日揭牌運行以來,陜西自貿試驗區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資貿易便利化創新試點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顯著改善,虹吸效應初步顯現。截至9月8日,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5219戶(外資企業58戶),新增注冊資本1693.03億元(外資企業注冊資本28548.72萬美元)。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標國際的營商環境建設快速推進。一是大力推進“一口受理、多證合一、多項聯辦”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微信遠程辦理營業執照,企業注冊登記實現全程電子化,注冊登記由原來的15天縮短到3天以內,最快當天就能拿到營業執照。7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陜西自貿試驗區楊凌片區視察時,對 “微信辦執照”“建設項目一窗受理”等利企便民改革舉措予以充分肯定。二是加快推進省級管理事項下放和委托。堅持應放盡放,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則,省政府將213項省級部門審批管理事項,下放和委托自貿試驗區各管委會辦理,有效降低了各種準入事項辦理門檻,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了便利。三是優化項目投資建設管理流程。創新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方式方法,對所有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按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大幅縮減審批時間。同時,建立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度,實行“一站受理、全程代辦、服務到底”。過去有的需要一年多才能履行完審批手續的建設項目,在自貿試驗區50天左右即可辦結。
(二)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成效明顯。陜西自貿試驗區全面推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凡是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未明確禁止的,一律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服務于企業內外雙向投資的“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已經建成,可為自貿試驗區內企業赴境外投資發展提供法律、政策、投融資、翻譯、人力資源、人民幣跨境結算等全方位服務;服務于通關便利化的電子口岸建成并順暢運行,國家統一標準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新系統集合了標準版的貨物申報、艙單申報、交通運輸工具申報等三項功能和我省“通絲路”、出口水果電子監管及質量追溯系統等兩個特色應用服務功能,企業通關時效提高70%以上。
(三)現代農業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楊凌示范區片區圍繞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發起成立由中美15所大學簽約組成的“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建成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科技服務信息網。開展以農業技術、水土保持、節水灌溉等內容為主題的援外培訓。加強國際合作平臺建設,積極推進“1+3”國際合作平臺建設(楊凌國際農業科技商務平臺,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美國3個楊凌農業企業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探索國際農業科技“走出去”新模式,在境外啟動建設了中哈現代農業示范園、中美農業科技產業園、中俄現代農業科技園等6個國際合作園區,開展品種研發、土壤改良、農機裝備輸出、職業農民培訓等農業科技商貿服務。
(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全面深化。持續加大國際航線開通力度,今年西安國際機場國際客運航線達到57條,貨運航線達到13條;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領域合作,與巴基斯坦、波蘭、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大學、教育機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推進文化金融改革創新,出臺了《陜西省文化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方案》,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和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著力擴大醫療衛生領域對外交流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9個城市簽署了醫療機構合作意向書,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市建立小兒腦癱康復中心,與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康復中心建立“國際醫聯體”,進一步提升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
總之,陜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目標是: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聚集、金融服務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范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
二、以擴大消費為目標,深入推進內貿流通轉型發展
推進內貿流通轉型發展,是培育商務發展新動能的重點。針對省黨代會報告明確的“做大做強電子商務、下硬茬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等要求,結合我廳職能,主要抓好三項工作:
(一)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進一步深化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企業集團的合作,加速推進全省電子商務發展。1至7月,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網上零銷售額151.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8%。同時,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今年新增19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累計達到49個;啟動實施了電商扶貧工程和《電子商務進社區實施方案》,電子商務引領內貿流通加快轉型升級,惠農利民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到2021年,全省網上交易額將突破8100億元。
(二)大力開展消費促進活動。在省內外建設70個“陜西名優地產品牌推廣示范店”和“陜西名優地產品牌展銷專區”項目已全面完成,舉辦了陜西名優特色地產品境內外展銷活動30余場,支持指導各市在省外舉辦10場名優地產品營銷活動,擴大了陜西地產品牌市場消費規模。1至7月,全省限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710.13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到2021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發展目標1.2萬億元,年均增長12%左右。
(三)持續推進市場秩序整頓。充分發揮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牽頭作用,組織了全省打擊侵權假冒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業務培訓,制定了我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加快推進“兩法銜接”工作落實。積極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協調組織成品油市場經營秩序常態化專項整頓等各類專項整治工作。1至7月,省“雙打”成員單位共立案查處各類農資違法、違規案件35起;取締成品油非法經營點、違法調油點13處,查處非法儲油51處,取締違規桶子油加油點94個,鞏固了安全消費、健康消費、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
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全面深化對外經貿合作
全面深化對外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省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任務。主要抓好三項工作:
(一)全面落實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政策措施,努力保持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1至7月,全省進出口總值1430.6億元,同比增長27.2%,高于全國增速(全國增長18.5%)8.7個百分點。進出口完成全年預期目標2114億元的67.7%。出口總值831.5億元,同比增長42.3%,高于全國增速(全國增長14.4%)27.9個百分點,出口增速位居全國第5位。到2021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5%左右。
(二)突出出口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實施陜西地產品牌出口振興暨外貿孵化工程,培育了14個省級特色出口基地,推動成立了全省植物提取物國際銷售戰略聯盟。協調指導西咸新區深入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取得了新進展。組團赴澳大利亞、柬埔寨、德國、美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開展貿易促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我省外貿進出口企業競爭新優勢。
(三)積極推進境外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加大國際產能合作力度。推動成立了陜西國際產能合作安哥拉促進中心,持續支持哈薩克斯坦愛菊糧油加工產業園、吉爾吉斯斯坦中大石油煉化產業園、中柬金邊經濟特區3個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和陜西有色集團印尼200萬噸氧化鋁項目、陜鼓集團捷克研發中心等5個境外重點投資項目,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了有效服務。1至8月,我省新設境外投資企業18家 ,中方實際投資4.54億美元,同比增加10.4%。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企業境外累計投資達到42.5億美元。充分發揮我省建筑施工企業的技術優勢和整體實力,大力開展國際工程承包業務,1至8月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1.94億美元,同比增長71.3%;新簽合同額23.97億美元,同比增長35.1%。到2021年,全省對外直接投資當年超過10億美元,年均增長15%左右。
四、創新方式方法,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抓好“五新”戰略任務的落實,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以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引領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發展新活力。
(一)突出產業招商。始終圍繞高端能源化工、現代裝備制造、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與半導體、航空航天、現代物流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通過大活動營造氛圍、小分隊叩門推介和請進來深度對接等方式,引進了海航物流、京東全球總部、華僑城等一批千億級重大項目。1至7月,全省新簽的1729個省際合作項目,已有1520個項目開工建設。
(二)突出平臺招商。創新舉辦了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陜南綠色循環經濟合作項目交流會、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等系列活動。一大批合同項目在今年絲博會期間成功簽約,規模突破了1萬億規模,達到1.3萬億,利用外資合同達到了57億美金,今年絲博會合同簽約額超過以往各屆。據統計,今年的陜西—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活動已簽訂合同項目84個,總投資額805.89億元。今年新設10個境外商務代表處,累計達到19個,招商網絡全球布局加快推進。
(三)突出園區招商。半導體國際合作產業園、中韓(陜西)產業園已初顯品牌效應,三星二期投資項目順利簽約,并正式啟動,實現了我省利用外資的重大突破。美國內布拉斯加(楊凌)科技園、臨港產業國際合作園等建設提速,中俄絲路創新園得到加快發展,開啟了“兩國雙園”國際產能合作新模式。其中,三星項目是大家非常關注的項目,也是全省上下高度關注的項目,二期成功簽約,應該說是全省吸收外資的重大突破。
(四)突出環境招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堅持定期發布《陜西投資環境白皮書》,不斷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切實維護外來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親商安商興商的良好氛圍。1至7月,全省實際到位內資4922億元,同比增長34.95%。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00家,同比增長63.93%;實際引進外資33.5億美元,同比增長32.07%。發展目標是到2021年,全省實際利用內資年度突破9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年度突破80億美元,招商引資額年均增長10%左右。
同志們、朋友們,貫徹落實“五新”戰略任務是一項長期的重大系統工程和改革創新工程,我們商務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五新”戰略任務為引領,始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始終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為方向,大力推進“互聯網+流通”,深入推動內貿流通轉型升級;始終以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為目標,不斷加強外貿企業的扶持力度,努力增強外貿發展后勁;始終以精準招商和產業對接為路徑,力爭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為全省追趕超越做出商務系統應有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以上是我今天發布的主要內容,下面請媒體朋友提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感謝趙廳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中國報道雜志記者:
我是中國報道雜志記者。陜西自貿區借鑒上海、廣東、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的同時,也發揮陜西自貿試驗區的優勢,自掛牌到現在4個半月以來,陜西自貿區形成了哪些創新性的成果?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
自貿試驗區建設全省上下高度關注。設立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決策部署,也是陜西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機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從4月份以來到現在半年時間,陜西自貿試驗區在政策創新方面始終突出了三個重點。
一是快速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用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果降低企業的準入門檻。我們從一開始就全面推行“一口受理、多證合一、多項聯辦”的企業注冊登記制度改革。提出七證合一、八項聯辦,加起來15項。這樣一個改革創新使得企業注冊登記的時間,過去通常要用半個月左右,在自貿試驗區商事制度改革實施以后,三天以內企業注冊登記就可以完成。簡單的一天之內就可以辦結,現在又推出微信辦照,幾分鐘十幾分鐘就可以辦妥,大大的節約了企業注冊登記的時間。這是不小的變化。
二是省政府在自貿試驗區啟動時決定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特別是把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和管理事項向自貿試驗區下放和委托管理。省政府現在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共是363項,對自貿區一次性下放和委托下放213項,這213項現在在我們三個片區九個功能區域,絕大部分都得到了承接和落實,還有一部分項目審批管理事項正在創造條件承接和落實。過去企業要辦理一些行政許可事項,要跑到省政府各個廳局辦,辦一件審批事項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很長,現在在自貿試驗區九個功能區的服務大廳就可以辦理。
三是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大踏步向前推進。陜西地處內陸地區,我們對外開放的程度和沿海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的基礎也不如別人。但是我們建設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先進、通行的自貿試驗區的規則。在一步到位建立電子口岸的基礎上,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改革創新,外貿進出口企業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可完全通過網上通關平臺辦理,使外貿進出口企業通關時效大大提升,通關時間提升了70%以上。據統計,跨境電商1—6月,進出境郵件233.6萬件,增長了2.23倍。其中,出境的郵件達到201.8萬件,增長了7.6倍??崭圻M出境的快件1—6月90.5萬票,增長136倍。這能夠反映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上一系列的通關便利化措施推進,企業能夠得到的紅利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在自貿試驗區,過去外資企業要進來有一系列的特別管理措施,現在負面清單管理加準入前國民待遇,95項負面清單以外通通備案管理,過去是審批管理,現在是備案制,過去都到省商務廳備案或者到國家商務部備案,現在不用,就在自貿試驗區九個功能區就能完成備案,企業的投資經營大大的便利化。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陜西自貿試驗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給我們明確了戰略定位,我們要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的帶動作用,加大門戶城市的開放力度,建設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支點,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自貿試驗區有別于別的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我們現在在差異化改革方面,除了剛才說的三個制度創新成果以外,我們在差異化改革方面已經全面邁開我們的步子,只有差異化改革才能凸顯陜西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特色,才能真正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陜西自貿試驗區的試驗任務。我們現在用差異化改革案例的培育來推動差異化改革,現在案例搞了50幾個,而這50幾個案例培育計劃里,有19項已經全面推開,其中有3項向國家上報作為最佳案例,由國家評估。我們特色創新工作和差異化改革工作也已經推開,今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點就是差異化改革。當然,我們的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不會停,我們把重點要朝著差異化改革方向推進,為國家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更多的陜西試點經驗,也帶動陜西進一步改革開放。
三秦都市報記者:
我是三秦都市報記者。請問在形成外貿競爭新優勢上,陜西商務系統都有哪些新舉措?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
對外經貿工作是我們省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支柱,對外經貿工作里對外貿易是陜西對外經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對全省對外貿易工作非常重視,大力支持,全省外貿進出口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大家可能知道,我們國家對外貿易在今年以前,連續一年多時間我們國家外貿進出口特別是出口處于回落的態勢。我們省始終保持快速或者是高速增長的態勢,為什么能夠形成這樣一種高速增長的態勢?我覺得就是我們省在對外貿易工作中抓了幾項工作,提升外貿競爭的新優勢。
第一,充分利用和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政策措施,使得我們省外貿進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比如說,去年國家為了推進外貿回穩向好,出臺了《支持東部地區加工貿易產業向西部轉移的措施》,我們從國家爭取了一大塊資金來推動我們省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直接拉動我們省進口快速增長。
第二,這幾年在培育外貿出口基地建設上做了扎實的有力的工作。針對我們省外貿進出口的重點產業和重點產品,我們建立了14個外貿出口基地,主要是支持了14個重點產業的發展,確保外貿進出口,特別是出口有穩定的產業支撐和貨源的保障。
第三,大力推進外貿進出口通關便利化。通關便利化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由于我們營商環境特別是通關便利化條件快速改進,外貿進出口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成長性很好,也拉動了全省外貿進出口快速發展。剛剛接到一個信息,1—8月份的出口增長了51%,1—7月份增長42%,應該說現在出口的增速還在快速增長,經過我們對外貿基地的建設、品牌建設,以及營商環境的建設、通關便利化建設,我們的外貿進出口特別是出口增長幅度將會保持一個高速增長態勢。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除了出口之外還有進口,因為進口也是我們推進外經貿工作一項重要的內容,進口既關系我省企業的轉型升級,也關系到不斷的滿足國內廣大消費者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需求,我們做好進口工作,特別是做好急需的原材料、高新技術裝備,以及老百姓特別喜歡的國外一些優質的消費品進口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個工作我們現在也在全力的進一步做好,不斷的提升進口的規模,加快進口的增長幅度。謝謝!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陜西電子商務發展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陜西省商務廳廳長趙潤民:
您提的問題非常好,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重點。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基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新興的商業業態。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商貿流通,內貿、外貿的轉型發展,也改善提高了廣大消費者生活水平。陜西電子商務發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作為省商務廳來講對電子商務來講一直以來抓得很緊。這幾年電子商務發展應該說保持了一種高速增長的態勢,現在全省上網的賣家18萬戶,剛才我通報的數字里,1—7月全省線上企業網上零售額增長了42.8%,連續幾年來網上銷售額基本上保持30%以上的增長幅度。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增長的態勢,與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背景緊密相關,陜西電子商務的發展跟全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是匹配的。之所以能夠這樣,我覺得有幾項工作我們做的比較扎實比較到位。
一是著力營造電商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沒有一個支持、保證、服務電商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電商發展要快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快就是這方面做得很扎實,我們有電商發展的總體規劃,全省各市甚至各縣都有支持電商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我們對電商發展環境建設抓得很緊。
二是著力加大與全國知名電商集團企業的聯絡與合作,也是戰略性合作。像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等,這些大的全國知名品牌電商企業集團我們都有戰略合作協議,也有階段性的合作工作安排。我們每年都要對戰略合作協議落實情況進行對接和交流,每一個工作時段都要就重點項目進行聯絡和溝通,并跟陜西電商發展的愿望和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三是著力推進電商產業園建設,用電商產業園作為載體推動全省電商發展?,F在全省電商產業園,通過我們認證的已經達到23家,還有一些經過一段時間我們要再認證。目前,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已達49個,這些是全省電子商務重點發展縣,也是電子商務產業園重點發展縣,由于有這樣的園區、有這樣的重點縣支撐和承載,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很快。
四是著力引導鼓勵廣大消費者應用電子商務,廣大的經營者開發電子商務。如果沒有廣大的經營者開發電子商務,沒有廣大的應用者應用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發展是不可能的。陜西電子商務應用者處于全國前列,應該說是很快的,規模很大。電子商務的發展更要感謝和依靠的是電商企業和廣大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當然老同志也在頻頻地使用,將來可能全社會的人都會使用電子商務,來實現個性化電子商務的需求。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