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行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8-20 08:43





8月18日下午15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宏山先生,陜西省國土廳副廳長盧勇先生,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張燁女士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光臨省政府新聞辦今天的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楊宏山先生,向各位介紹我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盧勇先生,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張燁女士,他們將一同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楊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宏山: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以2015年6月30日為標準時點,以我國資源三號高分辨率測繪衛星影像為主要數據源,對普查數據進行了統一時點核準。普查成果經跨部門專家驗收和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經省政府批準,今天正式發布普查公報。

地理國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是基本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了解國情、把握國勢、制定國策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普查歷時三年,對象為我省陸地國土范圍內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采用分辨率優于1米的遙感影像,結合基礎測繪成果數據,收集國土、住建、民政、林業、農業、交通等多行業專題數據,獲取了由12個一級類、56個二級類、133個三級類、80萬個地理國情要素、739萬個地表覆蓋圖斑構成的高精度、全覆蓋的海量地理國情數據。

按照“擇重點、受關注、可公布”的原則,本次普查《公報》發布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進一步查清了我省陸地國土各類地形地貌的面積和空間分布,低海拔(1000米以下)占34.55%,中海拔(1000米~3500米)占65.45%,高海拔(3500米以上)占比不足0.01%,即1/3在低海拔區域,2/3在中海拔區域。0°~5°坡度帶占我省國土面積的19.09%,5°~15°坡度帶占13.74%,15°~25°坡度帶占21.55%,25°~35°坡度帶占26.08%,35°以上坡度帶占19.54%。平原、臺地、丘陵、山地面積分別占我省國土面積的9.76%、11.69%、28.71%和49.84%。

2.進一步查清了水田、旱地、果園、茶園、桑園、苗圃、花圃以及其他經濟苗木8類種植土地的面積構成和空間分布。總面積為43393.832平方千米,其中旱地31304.825平方千米,占全省種植土地面積的72.14%。

3.進一步查清了喬木林、灌木林、喬灌混合林、竹林、疏林、綠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叢、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10類林草覆蓋面積構成和空間分布,總面積為150861.245平方千米,其中喬木林面積最大,為82154.219平方千米,占林草覆蓋面積的54.46%。

4.進一步查清了我省水域覆蓋的構成及空間分布。全省河流總長度145775.18千米,最長的河流是北洛河;水渠總長度為15353.56千米,渭南市水渠長度最長;湖泊總面積為68.923平方千米,榆林市湖泊面積最大,為62.914平方千米;水庫總面積403.992平方千米,坑塘總面積169.190平方千米,多數分布在低海拔區域。

5.進一步查清了我省荒漠與裸露地的類別、面積、構成及空間分布??偯娣e為1009.581平方千米,榆林市最多,為330.412平方千米。

6.進一步查清了我省鐵路與道路的路面面積、長度、構成及空間分布。我省鐵路路網總長4649.97千米,其中,高速鐵路總長444.82千米;公路路網總長60247.26千米,其中,國道總長8550.34千米,縣道總長17218.57千米;城市道路總長7284.77千米,西安市城市道路長度最長,為2737.89千米;鄉村道路總長167506.38千米,其中,機耕路總長60728.92千米,農村硬化道路總長93041.74千米。

7.進一步查清了我省房屋建筑(區)占地總面積4523.174平方千米,層高在1~3層或樓高在10米以下的房屋面積占91.91%。

由于時間關系,我只把《公報》內容作了簡要介紹,其它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參閱《公報》。

這次普查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全面,全省陸地國土實現無縫隙全覆蓋;二是真實,遵循“所見即所得”原則,如實反映客觀情況;三是精細,普查最小圖斑對應面積為200平方米,即使籃球場大小的一塊綠地,都能統計出來;四是系統,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狀況的基礎上,分析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偟膩砜矗詹槌晒陀^反映了我省資源環境的本底狀況,有利于促進相關部門科學合理保護自然環境和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我省重大發展戰略落實。

同時,我們在普查過程中,堅持“邊普查、邊監測、邊應用”,選擇不同的專題和方向開展了多項地理國情監測試點。目前,普查成果已經在地級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間格局變化監測、西咸新區建設變化監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環境動態監測、富平縣“多規合一”信息系統建設、榆林市空間規劃底圖編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黃土高原生態屏障變化監測、紅堿淖水域面積變化監測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體來看,此次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豐富、內容全面、數據準確、現勢性強,客觀反映了我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現狀和特征,可以為決勝全面小康、奮力追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本次普查成果資料豐富,數據量大,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但基于《公報》發布面向的對象和范圍,只能選擇省級層面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主要普查成果進行發布,而絕大部分普查成果需要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通過法定程序申請提供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2017年新修訂的《測繪法》賦予我們的新職責和陜西省“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任務,積極做好普查成果的共享和推廣應用,扎實開展我省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更好地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我介紹的情況就是這些,歡迎媒體朋友們多支持、多宣傳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也歡迎社會各界多關注、多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最后,我代表省普查辦、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再次向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向全省普查人員的艱辛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

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除了今天發布的普查公報,普查還有哪些成果?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已經結束,是否會開展第二次、第三次……,有沒有具體的規劃?

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宏山:

除了今天剛剛發布的普查公報外,還有大量的成果,主要包括:1)數據成果:主要是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包括正射影像數據庫、地形地貌數據庫、地表覆蓋數據庫、地理國情要素數據庫、遙感影像解譯樣本數據庫、統計分析數據庫;2)統計分析成果:普查基本統計報告、普查公報、普查數據匯編;3)圖件成果:《陜西省地理現狀圖》、《陜西省地貌類型圖》、《陜西省海拔分級圖》、《陜西省坡度分級圖》、《西咸新區地理國情現狀圖》、《延安市地情圖集》等;4)軟件系統成果:普查數據庫管理系統、展示系統等。

普查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項長期任務。在2015年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完成后,從2016年起進入常態化監測階段,即開展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該工作是以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形成的成果數據庫為基礎,采用與之相一致的內容體系,針對全省,面向通用目標或綜合考慮多種需求而進行的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收集分析從上一年度數據采集時間點到本年度監測時點期間的各類資料,采集各類變化信息,補充新增內容,使地理國情數據成果的現勢性盡可能反映當年的狀態。每年形成一期當年度的監測成果,與之前的普查成果形成時間序列數據成果。

西安日報記者:

我是西安日報記者,地理國情普查數據與土地調查數據有什么不同?對我省國土空間規劃、利用有什么作用?

陜西省國土廳副廳長盧勇:

首先,我代表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非常感謝各位媒體多年來對國土資源的關心支持。剛才這位媒體朋友提了兩個問題,這次發布的地理國情數據和土地調查數據有哪些不同?二是規劃里面的作用。

不同點:第一,數據標準時點不同。地理國情普查標準時點是2015年6月30號為標準時點,現在使用的土地變更土地調查數據是200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統一匯總,通過每年按照統計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變更調查取得的數據對外正式發布。第二,內容上側重點不同。地理國情普查主要是側重于從自然屬性進行調查,對地表覆蓋狀況進行如實反映,主要成果作為相關部門開展調查的底層數據,保證專業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土地調查也是利用地理空間信息作為底層數據開展調查統計,但是它側重于從管理屬性開展調查。土地調查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土地管理,特別是國家對保護耕地的需要,反映土地利用的狀況。這兩者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結合使用具有相互校核補充的作用,從多個維度客觀反映土地利用的真實狀況。

第二個問題,作用有幾點。

利用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可以豐富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國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國土規劃強度測算基礎性評價數據支撐,有力支撐國土規劃的科學性、準確性,極大地實現我省國土資源優化配置。

中新社記者:

我是中新社記者,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有什么特點?普查完成后,對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重大意義?

陜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張燁:

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地理國情普查是從自然和空間的角度對地表各類要素進行全覆蓋采集,形成了要素多、指標細、精度高、無縫隙的全國地理國情“一張圖”,反映了我國陸地國土范圍內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全貌”。二是地理國情普查內容與指標的設定,是在深入調研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政府決策管理對地理國情信息需求的基礎上,選取了各領域需求的“最大公約數”,普查數據可為各部門開展普查、調查、統計、分析、評價提供統一的地理國情信息公共基底。三是地理國情普查側重于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自然屬性,按照“所見即所得”原則,對地表現狀進行如實表達。

普查完成后,對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組織開展第一次全省地理國情普查,摸清我省地理國情家底,準確把握省情省力,科學揭示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內在關系,準確把握、科學分析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對于我們做到心中有數,立足底線思維、進行宏觀思考、更好地把握大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推進解決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次,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是對我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的一次全面調查。普查獲取的權威、客觀、準確的地理國情信息和動態、定量化、空間化的監測成果,為制定和實施我省發展戰略與規劃、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各類資源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據,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支撐,對我省的全面深化改革相關事項、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部署以及資源環境調查等方面均可產生積極的影響。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