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環保廳舉行2017年上半年陜西省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8-01 15:27





8月1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17年上半年陜西省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先生,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陜西省環保執法局局長馬小現先生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光臨省政府新聞辦今天的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陜西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先生向各位介紹2017年上半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陜西省環保執法局局長馬小現先生。

下面,首先請王成文廳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新聞媒體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我省環保工作的關心支持?,F在我發布2017年上半年我省的環境質量狀況。

一、基本狀況

2017年上半年,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111.5天,比例為61.6%,比上年同期增加1.7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平均為14.5天,比上年同期增加3.9天;PM10平均濃度為11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5.0%;PM2.5平均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上升4.9%。全省河流中,漢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質繼續保持優;渭河干流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3.6%,氨氮平均濃度下降26.5%,出省潼關吊橋斷面Ⅴ類水質(總磷);渭河支流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8.2%,氨氮平均濃度微升0.2%;延河重度污染,同比水質明顯變差;無定河輕度污染,同比水質無明顯變化。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8.37%。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功能區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二、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17年,全省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和韓城市13個市(區)均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

(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上半年,按照綜合指數評價,13個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為:商洛、安康、榆林、漢中、銅川、延安、寶雞、楊凌、韓城、西咸、渭南、西安、咸陽。(綜合指數相同時并列)

(二)優良天數

上半年,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71~157天,平均優良率為61.6%。

(三)主要污染物項目濃度

上半年,各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范圍為67~152微克/立方米,平均為114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濃度范圍為37~93微克/立方米,平均為6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濃度范圍為14~44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濃度范圍為22~62微克/立方米,平均為4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范圍為1.4~3.2毫克/立方米,平均為2.5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范圍為139~18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164微克/立方米。

(四)同比變化

1.優良天數和重度以上污染天數

銅川、楊凌、西咸、延安、漢中、安康、商洛優良天數同比有所增加。

延安、漢中、安康重度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有所減少。

2.主要指標濃度變化

①可吸入顆粒物(PM10):寶雞、咸陽、銅川、西咸、韓城、延安、榆林、安康、商洛同比下降,其他市(區)同比上升。

②細顆粒物(PM2.5):銅川、楊凌、安康、商洛同比下降,西咸、漢中持平,其他市(區)同比上升。

3.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銅川、西咸、韓城、漢中、安康、商洛同比下降,其他市(區)同比上升。

(五)自然降塵

上半年,全省10個設區市和楊凌示范區降塵平均值范圍為4.98~13.55噸/平方公里·月,全部達到18噸/平方公里·月的省控標準。降塵量較大的城市為西安、延安、銅川和咸陽。同比增幅較大的是漢中市和渭南市,分別升高23.2%和7.3%;同比降幅較大的是寶雞市和銅川市,分別下降21.0%和19.3%。

(六)降水酸度

上半年, 全省10個設區市、韓城市、耀州區、三原縣、略陽縣和華陰市共15個市(縣區)監測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樣377個, 未檢出酸雨樣品,同比保持不變。

三、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漢江、丹江、嘉陵江、渭河、延河、無定河,以及黃河干流和部分一級支流開展監測評價。

全省58條河流120個河流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6mg/L、0.977mg/L;與2016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5.9%,氨氮微升0.8%;與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9%、9.8%。

(一)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穩定保持優。三條河流及其支流共38個監測斷面全部為Ⅰ~Ⅲ類水質,水質穩定保持優。

(二)渭河干流水質輕度污染。渭河干流19個斷面中,Ⅰ~Ⅲ類斷面4個,Ⅳ類9個,Ⅴ類5個,劣Ⅴ類1個。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9mg/L、1.109mg/L;與2016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3.6%、26.5%;與2015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上升5.6%,氨氮下降16.2%。

(三)渭河支流水質中度污染。

渭河支流36個斷面中,Ⅰ~Ⅲ類斷面13個,Ⅳ類5個,Ⅴ類7個,劣Ⅴ類11個?;瘜W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8mg/L、1.654mg/L;與2016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18.2%,氨氮微升0.2%;與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0.0%、14.8%。

(四)無定河水質輕度污染。無定河共6個斷面,Ⅱ類斷面2個,Ⅳ類斷面2個,Ⅴ類斷面2個。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9mg/L、1.027mg/L;與2016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9.5%,氨氮上升17.2%;與2015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持平,氨氮下降9.0%。

(五)延河水質重度污染。延河共5個斷面,Ⅴ類斷面3個,劣V類斷面2個。其中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2mg/L、2.351mg/L。與2016年同期相比,其中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21.4%,氨氮平均濃度上升49.6%;與2015年同期相比,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8.3%,氨氮平均濃度上升84.4%。

(六)黃河中游(陜西段)

黃河干流和10條直接入黃支流共16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斷面7個,Ⅳ類6個,劣Ⅴ類3個。其中商洛南洛河水質優;延安仕望河、云巖河、榆林黃河干流、榆林禿尾河、渭南徐水河水質良好;榆林?牛川、窟野河、韓城澽水河輕度污染;延安清澗河、渭南金水溝重度污染。與2016年同期相比,南洛河水質變好,?牛川、金水溝、清澗河水質變差。

四、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上半年,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取水30904.915萬噸,取水量同比下降657.708萬噸,達標水量30400.025萬噸,達標率為98.37%。

五、輻射環境質量

2017年上半年我省輻射環境監測點位監測結果屬正常水平,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六、聲環境質量狀況

2017年上半年,10個設區城市中,銅川、渭南、安康和商洛4個城市各功能區晝間和夜間等效聲級均達標,其他城市各功能區晝間和夜間等效聲級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晝間聲環境質量狀況優于夜間。

以上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全部內容,請各新聞單位據實進行宣傳報道。謝謝各位!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中國報道社記者:

我是中國報道社記者。據統計,6月份,我省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中,因臭氧超標導致的比例占到91.3%。西安市6月份出現的15個污染天,均由臭氧引起。臭氧已成為西安乃至全省夏季空氣污染的首要“元兇”。在臭氧污染治理方面,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更好的控制臭氧污染?

陜西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

進入夏季以來,我省特別是關中地區多次出現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氣過程,呈現出時段提前、濃度加重、范圍擴大的特點。6月,我省各地臭氧污染超標持續加重,13個市區首要污染物均為臭氧,天數均占比超過85%,有7個市區超過90%,榆林市達到100%。能否對臭氧污染實施有效治理已經成為影響我省夏季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

產生臭氧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夏季持續高溫和強日照天氣加劇大氣光化學反應,近地面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在高溫、強光照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極易生成臭氧,成為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二是我省關中地區工業企業和城鎮密集,工業生產、燃煤消費等生產源均排放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同時,餐飲油煙、建筑裝修、服裝干洗等生活源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也不容忽視。臭氧前體物污染源的多樣化、污染排放的擴大化、污染影響的區域化,給治理工作帶來不小難度。今年以來,我們緊盯臭氧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綜合施策,切實整治臭氧污染。

一是出臺專項行動方案。為全面貫徹省委治污降霾專題會議和省政府治霾工作會議精神,省政府研究制定了《鐵腕治霾 保衛藍天“1+9”行動方案》,其中,揮發性有機物專項行動方案對總量控制、深度治理、油煙整治、燒烤管控、石化整治、機理研究、汽修治理、油氣回收及示范工程等九項重點任務提出明確措施和要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行動方案,落實屬地管理,強化行業監管,全面鋪開臭氧污染治理工作。

二是實施工程減排。實施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向各市區分解年度削減指標,在石油煉制、焦化、有機化工(含煤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汽車整車制造等重點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工程。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面,省級下達66個治理項目,目前已經完成30個。餐飲油煙治理方面,各市的治理項目842個,已完成390個,完成率46%。下達全省高校油煙治理項目304個,已完成264個,完成率87%。全省下達油煙治理項目23688個,已完成18422個,完成率78%。汽修行業(含4S店)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方面,全省下達3628個治理項目,已完成1757個,完成率48%。夜市燒烤管控方面,各市區都劃定重點經營區域,加強集中整治。

三是強化督導檢查。7月17日至28日,省環保廳從各市抽調執法人員,集中開展為期12天的關中地區揮發性有機物整治交叉執法檢查,重點針對石化、焦化、煤化工、有機化工等8個重點行業,以及油氣回收、汽修、餐飲油煙、夜市燒烤、機動車尾氣等領域開展執法檢查,督促企業加快治理、達標排放,檢查情況將適時向媒體公布。

四是嚴控機動車污染。全省累計淘汰黃標車2.5萬輛,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安康已全面完成任務。西安市發布了加強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管理通告,明確了禁行時段和區域,并從7月8日起實行禁行管理。其他各市區均設立檢查站和引導牌,開展了專項檢查。寶雞市、銅川市公安、環保等部門聯合開展機動車污染治理,均取得了較好成效。

五是廣泛宣傳動員。與省委宣傳部、計生委等部門聯合開展“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發出“防治臭氧 從我做起 攜手建設美麗陜西”倡議。持續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按月發布全省各市區和縣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曝光違法排污企業,積極營造全民參與、共防共治的治污降霾氛圍。

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持續推動專項方案實施,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圍繞揮發性有機物專項行動方案,加大工作調度通報和考核問責力度,切實履行協調、指導和推動職能,及時研判和報告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綜合采用標準引導、科技支撐、管理提升、財政激勵等措施,在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整治。

二是定期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充分發揮督查督導作用,形成鐵腕治霾高壓態勢,督促企業落實污染治理主體責任,確保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治理設施耗材的采購、更換流轉等列為環境執法現場檢查重點,對治理進展緩慢、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務的公開曝光,對違法違規企業依法從嚴查處。

三是加強臭氧形成機理研究,提高科學施策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專家在大氣污染防治決策工作中的智囊與技術支撐作用,開展專家征集和篩選工作,籌備成立省政府大氣污染治理專家委員會。加快推進清華大學與各市區的合作,加強臭氧形成機理、源解析和污染遷移規律等大氣環境領域科學研究,加快建設高密度的監測網絡體系,完善有針對性的環境智能網格化綜合解決方案,努力實現科學有效精準治霾。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為確保鐵腕治霾取得實效,省環保廳聯合多部門開展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此次專項督查為今后的專項督查工作積累了哪些經驗呢?

陜西省環保執法局局長馬小現:

今年的執法力度比去年加大,提供幾個數字,各級環保部門截至6月底立案165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7%。處罰1648家,處罰金額8898萬元,處罰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84.2%,這兩個數據,一是立案數增長了40%以上,處罰數增長了80%以上。通過前一二季度的督察,有幾個特點。一是解決壓力傳導逐級遞減的問題,過去環保執法普遍感覺到上級重視力度大,市級逐級遞減,到縣級更弱。這個問題在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省上解決這個問題靠什么?

第一,環保法及四個配套法規的案件辦理落實情況按市進行排隊。今年6月底,全省的四類案件共961件,去年同期為182件。這四類案件目前全省榆林米脂縣、安康鎮坪縣和石泉縣案件數為零。

第二,開展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和省委環保督察推動。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環保履職情況是環保督察的重點。雖然有20多個政府部門具有環保職責,但環保職責在這些部門并不是主要職責。通過開展省委環保督察,特別是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部門合力共同推動環保工作之風已在全省興起。

第三,改變督察方式。這次關中地區揮發性有機物交叉檢查,西安和寶雞交叉,渭南和咸陽交叉,韓城和銅川交叉,西咸新區和楊凌交叉。按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很好,各市同志相互不了解,到陌生地方,沒有干擾。我們8月中旬講發布交叉檢查成果。

通過前兩次專項督察,第一是壓力傳導,第二是改變方式,第三是督促政府部門履職情況。后半年還有兩次安排,九月份的第三季度督察,重點是關中地區涉氣的339家企業,這是我們三季度的督察重點。第四季度是開展治污降霾檢查,省上會做專門安排。

西安日報記者:

我是西安日報記者。經過多年治理,渭河干流水質仍是輕度污染,治理難點是什么?新三年治理目標能否如期完成?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問題非常好,大家高度關注渭河流域的水質情況。渭河流域的治理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利用八年時間消除了黑臭,第二個階段是通過兩個三年使渭河水質穩定達到水功能區標準,第三個階段是向生態渭河目標邁進。今年是渭河水質鞏固提高第二階段的最后一年,水質達標情況至關重要。渭河上半年的水質是輕度污染,去年同期是中度污染。評價一個河流的水質是依據優良水質和劣五類水質綜合評判。現在陜南漢江、丹江、嘉陵江是優,III類及以上水質大于90%,這條河流就是優。在75%—90%之間是良,今年上半年渭河的I—III類水質是21%,要提到75%以上才是良。劣五類指標要小于20%,這是輕度污染,要達到良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現在的問題在哪?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渭河水的生態流量,我們現在渭河流域實行的排放標準基本是嚴于國家,在全國也是最嚴格的排放標準之一。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水質標準,COD要求50,氨氮要求是5,而地表水COD要達到30才屬于四類水水質,氨氮要小于1.5才是四類水質。近幾年渭河生態水流量從華縣斷面監測一直是下降趨勢,在此情況下還能保證水質不下降實屬不易。

第二,污水處理能力和管網的建設。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目前全省每天約有15萬噸的生活污水管網收集不上來,其中在渭河流域也有10萬噸左右,這是影響渭河水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三,總磷超標。在“十一五”期間主要控制的是COD,“十二五”期間增加了氨氮,“十三五”期間總磷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今年渭河潼關出境斷面COD和氨氮都在四類水質,總磷卻達到了五類水質。接下來還要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總磷主要是生活污染引起的。大家看到上半年我們對24條渭河支流36個斷面進行了監測,其中劣五類斷面達到了11個,占了30%,四類和五類斷面達到了12個占33%,支流水質目前比干流要嚴重,因此要把干流的水質保持在輕度污染必須加大力度對支流進行治理。

全年目標情況,今年是鞏固提高的最后一年,今年的目標,渭河新三年目標要求楊凌以上的河段達到三類以上水質,楊凌以下到潼關出口斷面達到五類水質斷面。今年上半年渭河干流水質已經達到了歷史最好狀態,下半年進入豐水期,情況相對樂觀一些,但是也有很多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雖然全年完成目標形勢很嚴峻,但是我們充滿了信心,在今年年底完成渭河新三年目標,同時要按照國家“水十條”要求,將渭河打造成生態河。謝謝!

中國化工報記者:

我是中國化工報記者。通報里總體水質比較好,渭河干流COD和氨氮都在下降,但是無定河和延河氨氮分別上升17%和49%,與工業排放相關嗎?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延河水質今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剛才說到渭河現在是輕度污染,由輕度污染向良跨進這個目標來說,一到三類水質要提高75%。延河上半年達到了重度污染,延河設了五個斷面,去年上半年為兩個四類水和三個五類水,今年上半年為兩個四類水達到了五類,另外三個五類水有兩個達到了劣五類,水質下降非常嚴重。主要是氨氮這項指標的大幅上升。跟延河流域和無定河流域周邊的化工企業關系不是很密切,主要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像延河城市段,現在每天污水排放約是6.2萬噸,但是目前只能夠收集處理5.8萬噸左右,意味著每天約有4千噸的生活污水直排。延河流域涉及到30個鄉鎮,目前只有兩個鄉鎮管網能夠把污水收集上來,還有28個鄉鎮污水得不到收集和處置,導致每年會有約一千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延河,這是延河水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后,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大管網的收集力度,提高污水的處理能力。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