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精準脫貧藍皮書》《中國西北藍皮書》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7-14 09:08
7月13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精準脫貧藍皮書》、《中國西北藍皮書》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社科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白寬犁先生、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王建康先生、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羅丞先生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光臨省政府新聞辦今天的發布會。
《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2017)》(藍皮書)和《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于日前正式出版。今天我們邀請了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先生向各位介紹兩本藍皮書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王建康先生,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羅丞先生。
下面,首先請白寬犁副院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是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白寬犁,很高興在這里向大家介紹新近出版的《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2017)》和《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7)》的主要信息。
每年的《陜西藍皮書》,都會受到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成為各界熱議的重點話題,產生強烈的社會反響。這與記者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發布的《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2017)》和《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7)》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于日前正式出版。
一、《陜西藍皮書·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2017)》
《陜西精準脫貧研究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是為了貫徹落實中省關于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發揮咨政功能,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由我院傾力打造的研究陜西精準脫貧的第一部藍皮書?!秷蟾妗窂睦碚摲治龊徒涷灴偨Y兩個層面系統地研究了我省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全面梳理了取得的成效以及面臨的挑戰,并對下一步繼續加大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力度提出了對策建議,將對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積極作用。《報告》包括“總報告”、“綜合篇”、“區域篇”和“案例篇”四部分內容。
“總報告”全面總結陜西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的實踐與探索,結合我省8市13縣(區)219戶貧困戶的調研數據,從創新機制、培育扶貧主體、強化人才支撐等方面提出加快推進陜西精準扶貧脫貧的對策建議。
“綜合篇”針對陜西農村貧困現狀及住戶貧困的動態變化、貧困人口精準識別與精準扶貧脫貧評價體系、扶貧領域精準監督機制、脫貧攻堅中的農業轉型問題進行了研究,對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第一書記”精準扶貧脫貧機制、農民專業合作社促農增收脫貧以及精準扶貧脫貧背景下陜西基層輿論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度研究。
“區域篇”主要圍繞陜南移民搬遷、寶雞西部山區扶貧、寶雞精準扶貧脫貧機制創新等主題進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政策建議。
“案例篇”聚焦商南縣、長武縣扶貧脫貧攻堅實踐路徑,對瓦鋪村特色文化產業扶貧、西安高科集團“兩聯一包”扶貧模式進行了專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脫貧的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2016年以來,陜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通過實施異地搬遷脫貧、產業就業脫貧、教育脫貧、生態保護脫貧、民生兜底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全面推進我省精準扶貧脫貧工作。脫貧攻堅工作初戰告捷,移民搬遷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完善,脫貧步伐不斷加快。通過建立貸款風險擔保機制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推動互助資金擔保融資試點工作,扎實開展小額信貸工作,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通過加大對教育扶貧的投入,確保教育扶貧全力推進和全方位覆蓋。利用國家生態補償和保護工程資金,吸納當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退耕還林,優先在貧困地區開展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改革,建立健全橫向生態補償制度,提高貧困地區補償標準、擴大覆蓋面。組織開展農村扶貧和低?!皟删€合一”試點,低保、養老等保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實施貧困村飲水安全、鄉村旅游等重點工程,推進交通扶貧、水利扶貧、電力扶貧、文化扶貧、廣電扶貧五大行動,全面提升貧困村整體承載功能和持續發展能力。
《報告》建議:陜西正處于脫貧攻堅關鍵節點,應建立精準扶貧脫貧動態管理機制,利用大數據平臺準確掌握貧困人口信息,加大貧困人口動態化管理和扶貧脫貧監督問責力度;打造精準扶貧脫貧長效機制,推動貧困地區三產融合發展,強化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利益共享機制;培育新型多元化扶貧主體,堅持政府引導,構建市場、政府、社會協同共進的大扶貧格局;強化精準扶貧脫貧人才支撐,全面提升扶貧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加強貧困人口技能培訓,創新人才發展保障機制。
二、《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7)》
《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是西北地區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社會科學院聯合組織研究西北地區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由西北五?。▍^)社科院輪流出版發行,自2012年起,已連續編撰6年,今年由我院主編?!秷蟾妗窚蚀_把握西北地區年度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的發展形勢,全面反映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面臨的新機遇,出現的新難題,并對發展趨勢進行科學研判?!秷蟾妗钒ā翱倛蟾妗?、“綜合篇”、“省域篇”、“絲路篇”、“專題篇”五個部分。
“總報告”分析了2016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認為西北五?。▍^)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且穩中向好,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社會事業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總體穩定。預測了2017年西北五?。▍^)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提出了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對策建議。
“綜合篇”全面分析了西北地區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發展的基本情況、面臨的機遇及挑戰,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省域篇”分析了西北五?。▍^)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年度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發展趨勢,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絲路篇”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背景,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踐、民心相通、外向型產業體系、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對外貿易、會展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
“專題篇”重在展現西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問題,同時圍繞陜甘寧革命老區、南疆、“三西”地區等特色區域,對精準扶貧脫貧、畜牧業、生態走廊建設、旅游聯動發展、民生建設、民營銀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教學與研究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專項研究。
今年的西北藍皮書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報告更加立體、完整。皮書報告的研究維度進一步拓寬,增加了西北地區會展業、畜牧業、文化產業教學等方面的研究;皮書報告的研究深度進一步拓展,例如對西北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分別從特定區域、專項(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省域等層面展開了研究。二是報告“西北特色”更加鮮明。本年度皮書繼續增加了“陜甘寧”“三西”“南疆”等西北特色區域的研究,繼續增加了“生態”“扶貧脫貧”“對外開放”等西北突出問題的研究,充分體現了西北特色。三是保持了皮書歷年內容的連續性。2012-2017年度的系列皮書始終以“準確把握年度發展特點,全面反映新進展、新成效、新機遇、新難題,科學判斷發展趨勢”為目標,以“研究報告”的體例為主要撰寫方式,在內容和形式上形成了相對統一的風格,有助于社會各界持續全面跟蹤了解近6年以來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生態等發展狀況。
媒體朋友們,以上兩個《報告》是以社科工作者實地調研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通過科學的視角和方法分析歸納后,形成的有關陜西精準脫貧及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理性研判、客觀總結和審慎預測,并對科學破解發展中的難點和突出問題,給出了兼具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對實現陜西“追趕超越”目標,加快富民強省步伐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下面,我和我的兩位同事們一起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大家!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我是中國日報記者,您認為陜西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中還面臨哪些挑戰,該如何應對?
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王建康:
謝謝你的問題,近年來我們省上下齊心,按照中央的要求積極推進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進展。同時也存在一些挑戰需要我們應對解決。一是扶貧任務很重,現在仍然有50個國家級扶貧重點縣,國家的集中連片特困區覆蓋了43個縣區,全省96個區縣都有扶貧任務。二是難度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目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普遍都面臨著生產生活條件差,自然條件差,基本發展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脫貧攻堅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到2020年我們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三是貧困人口自主脫貧自我發展的能力不足,我們知道貧困人口基本的經濟條件差,個人家庭人力資源積累比較差,很多家庭缺乏勞動力,特別是缺乏有技術的高素質的勞動力,貧困人口在發展產業的時候也缺乏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體系要求的能力,如何推動他們、扶持他們,精準的幫扶他們,針對他們在發展產業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這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
針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報告建議:一是建立精準扶貧脫貧動態管理機制,精準脫貧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精準管理,建立五個省、市、縣、鄉(鎮)、戶五個層級的數據庫,充分的利用大數據和現代的信息技術,及時的掌握貧困人口的信息,把貧困的底數摸清楚,把致貧的原因弄清楚。二是精準幫扶,打造精準扶貧脫貧長效機制,推動貧困地區三產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三是積極培育多元化扶貧主體,剛才我也講了,我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主發展能力比較差,我們要積極的培養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引導各類社會主體、社會組織,動員政府的力量,動員社會的力量,動員企業的力量齊心協力投入到精準扶貧脫貧過程中,幫扶貧困人口,形成一個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扶貧脫貧良好機制。四是強化精準扶貧脫貧的人才支撐,作為一個涉及面大、投入資源多、持續時間長的復雜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大量的優秀人才投入到精準扶貧脫貧進程中,要動員優秀人才,培養優秀人才,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精準派人精準幫扶,謝謝。
西部開發報記者:
我是西部開發報記者,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基礎較弱,但扶貧脫貧任務卻十分艱巨,您對西北地區的脫貧攻堅任務有什么建議?
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羅丞:
第一,在特色產業脫貧上要有突破。適當的加強現代農業、旅游業、商貿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對扶貧帶動比較大的產業。
第二,把脫貧移民搬遷和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提高西部地區人口聚集程度。
第三,把改善基礎設施作為重點,搞好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的建設,西部地區比較缺水。
第四,還需要一些其他配套措施,比如說在醫療扶貧方面,出臺一些更強有力的措施。
中新社記者:
我是中新社記者,如何預判2017年西北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王建康:
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包括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不斷的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實施,這些國家戰略持續推動,我們綜合研判,2017年西北經濟發展保持快速增長,增幅有望保持在8—9%,處于全國前列。在繼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基礎上,西北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在7—8%之間,為了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發展,各地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西北地區脫貧,基礎設施建設也是西北地區脫貧攻堅重中之重,解決好水的問題,路的問題,通訊的問題,這樣我們群眾的生活才能更加便利,地區的發展環境才能得到優化,脫貧攻堅也就能夠有效的保證和支撐。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預判,西北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10—13%之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陜西獲批國家第三批國家自貿區的契機,西北地區的外貿發展保持快速發展,陜西將成為西北地區向外開放的龍頭。隨著各項居民收入增長措施的落實,以及眾志成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下,西北五?。▍^)的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將繼續領先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保持在9%~11%。
同時,西北五?。▍^)社會事業將進一步得到完善,扶貧攻堅取得較大成效,生態環境繼續改善,社會更加穩定和繁榮。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陜西移民搬遷主要集中在陜南片區,在做好困難群眾的移民搬遷工作中,是否存在社會融合、社會管理的問題,如果存在,該怎么解決?
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羅丞:
您說的情況確實存在,移民搬遷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系列的社會融合和社會管理方面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青壯年勞動力流出比較明顯,社區當中居住的主要是婦女、兒童、老人,一部分留守老人生活習慣難以改變,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還有一個過程。
第二,安置點移民來源成分多元化,有的來自本鄉本土,也有來自其他外鄉外鎮,新的社會關系沒有建立起來,從而導致了社區鄉土情懷不濃,鄰里情感需要加強。
第三,社區本身管理有些還可以改進完善,包括基礎設施不到位,服務內容不夠全面細致。
第四,原有生產用地距離居住點比較遠,有的地方生產存在困難。
針對這四個問題,有幾點建議:
第一,轉變移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適應現代城鎮生活節奏和生活的方式。
第二,加強情感融合。以曲藝社的形式,建立移民新型組織,讓移民住的放心、生活舒心、感到開心,增加社區的凝聚力和移民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第三,加強公共服務均等化,合理適當設置一個移民搬遷小區規模,擴大相應的規模,建設美麗鄉村,配套相應的水電路訊等公共基礎設施。做好相應軟環境建設,比如說安全管理、清潔保潔,以及相應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比如說戶籍、社保、低保、養老等方面的服務。
第四,適當的加強對移民的宣傳教育,通過多樣形式,比如說會議、板報,使移民養成遵紀守法、愛護環境、文明禮讓、與鄰為善新風氣。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