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舉辦“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 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來源: 省政府辦公廳 發布時間: 2017-04-27 13:34
4月27日上午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 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邀請中共楊凌示范區工委書記郭社榮先生介紹楊凌扎實履行“兩項使命”,為陜西追趕超越貢獻“楊凌力量”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天雄先生,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先生,楊凌示范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桂黨會先生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省委宣傳部,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 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六場。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中共楊凌示范區工委書記郭社榮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楊凌示范區實現追趕超越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成效,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應邀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天雄先生、陳亞平先生,楊凌示范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桂黨會先生。
下面,首先請郭書記介紹有關情況。
中共楊凌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郭社榮:
非常高興在陽春四月美好的季節,在美麗的西安和媒體朋友見面,我首先要感謝媒體朋友們,過去給予楊凌示范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同時我也要感謝省委外宣辦給我們提供今天這樣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平臺,使我們能夠借助這個平臺向媒體朋友介紹楊凌、推介楊凌、宣傳楊凌,也使媒體更多的了解楊凌、關注楊凌、支持楊凌。按照我們今天的設想,主要是想和媒體朋友交流一下楊凌示范區在追趕超越主題下做了些什么,還準備做什么。大家都對楊凌很熟悉,楊凌示范區是我們中國成立的第一個農業示范區,大家對“楊凌農科”、“楊凌農高會”都很熟悉,這兩個品牌是當今中國農業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都在600億元以上。大家知道楊凌不僅是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更是我國現代農業的先行者,也是剛剛獲批的全國唯一的農業自貿試驗區。區內聚集了70多個農業學科、近7000名科教人員,擁有省部級以上研發平臺60多個,世界上小麥品種推廣面積最大的“碧螞一號”、第一例成年體細胞克隆山羊、亞洲唯一的葡萄酒學院都誕生在楊凌。20年前,黨中央、國務院設立楊凌示范區,賦予其依靠科技示范和產業化帶動,推動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使命。2010年,國務院《批復》明確提出,要把楊凌建設成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中心、農業科技創業推廣服務的重要載體、現代農業產業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的重要平臺、支撐和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陜西發表重要講話,提出陜西“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的工作要求,特別是“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為示范區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7月,在示范區第八次省部共建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志要求楊凌要爭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和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領跑者”。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更高層次上發揮楊凌示范區作用”的部署要求。這些為我們深入扎實貫徹總書記“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注入了新的動力。
示范區成立20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以“在更高層次上發揮示范區作用”為主線,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和經濟社會發展“兩項使命”,不忘初心,高端站位,以全球視野把方向、謀發展、干事業,示范區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經濟綜合實力實現大幅提升,楊凌已從昔日的關中小鎮嬗變為一個在海內頗具影響力的“農科新城”。
下面,我向朋友們介紹一下我們是怎么樣追趕超越的。
一是在農業科技創新上追趕超越。主動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戰略需求,發起成立“121”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全國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兩個聯盟”、“第六產業”研究中心、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等60多個創新平臺,以大協作、大聯合作戰的方式,加快推進關鍵領域農業科技聯合攻關。2016年,楊凌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達5.6%,進入全國先進地區行列;科技成果和專利申報量累計達到3081件,發明專利授權量609件,萬人發明專利數全省第一、全國領先;累計審(認)定動植物新品種150個以上,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累計推廣種植近億畝,玉米新品種“陜單609”實現了我省玉米育種的新突破;自主選育的“瑞陽”、“瑞雪”蘋果新品種,有望改變我國蘋果栽培外來品種獨大的格局。大家都知道我們吃的蘋果很多是紅富士,紅富士是外國的品種,我們現在有自己的品種,這兩個品種的蘋果的表現不俗,為了下一步蘋果種植的更新換代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圍繞打造全國“農”字頭“雙創”高地,按照“創新無約束、創業無門檻”的目標,搭建了“一間一場一園一街”全鏈條創業孵化載體,出臺了一攬子支持歸國留學人員、大學生、農民工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特別是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是目前國內實惠度最高、支持力度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一是大學生創業在楊凌來,辦公用房,辦公條件保障,辦公設施配套都是免費的。二是大學生到楊凌來創業創新,帶著項目來我們提供十萬元的貼息貸款資金。三是我們給創業的大學生要提供一套住房,這套住房先借五年,實現了創新創業階段性目標,這套住房就獎勵給你。這個政策我在全國的大學校長會議上給大家做了介紹,來參加會議的近50名大學校長,他們在其他地方都沒有聽到有這樣的政策,今天借這個機會把這個政策再宣傳宣傳。由于有了這樣的優惠政策,一大批懷揣夢想的大學生實現了創業夢??萍紕撔路矫嫖覀冇幸粋€品牌,“楊凌農科”,這個品牌價值測評前年國家正式發布,價值為661.9億元,居全國區域品牌第二。
二是在擴大示范推廣效應上追趕超越。圍繞打通農業科技轉化推廣的“最后一公里”,鞏固完善大學、產業鏈、科技培訓、科技特派員、展會、媒體等“六種推廣模式”,建立國家植物品種權交易、國家農業技術轉移、農產品質量認證、檢驗檢測、農業大數據等“六個中心”,每年設立農業科技推廣專項資金,積極推進多元化、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累計在18個省(區)建成示范推廣基地277個,年均推廣效益160億元以上、推廣面積超過6000萬畝,受益的農民群眾6000萬人左右。圍繞構筑示范推廣的快捷通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建立了實時連接15省區的遠程農業科技服務平臺,實現了“專家不出門、技術送田間”。被譽為世界農業科技奧林匹克盛會的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3屆,每年都吸引16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農業科技人員、農民朋友參展參會,交易洽談總額累計突破5000多億元,楊凌農高會品牌價值評價達615.99億元,位居中國農業品牌價值榜首。圍繞破解“未來誰種地”問題,累計為全國18個省區培訓農民36萬人次,探索建立全國獨有的農民技術職稱評審標準體系,全國11000多名農民獲得了楊凌頒發的被視為“農業科技身份證”的技術職稱證書,成為扎根在現代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一大批“持證上崗”的楊凌農民,被聘請到全國各地甚至到國外當起了農業技術員,走上了靠技術致富之路。圍繞為全省、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楊凌科技”,2016年實現了省內56個國定貧困縣示范基地全覆蓋,今年將實現秦巴山區75個貧困縣示范基地全覆蓋,今后將陸續在呂梁山區、六盤山區等國家扶貧重點片區和新疆、西藏建設楊凌基地。去年11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楊凌農業讓人沒想到”為題,對農業科技示范推廣的“楊凌經驗”作了專題報道,引起國內外農業科技屆的廣泛關注。
三是在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上追趕超越。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利用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資源“武裝農業”,大力發展第六產業,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業體系。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發展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73個、聯合社8個、家庭農場66個、現代農莊30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帶動2萬多農戶“組團”發展農業產業。以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為抓手,按照市場化運營、企業化管理、標準化服務的思路,建立了農資服務、信息共享、技術指導、市場營銷、金融支持等環環相扣、高效精準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以改變農業生產方式為目標,大力發展以農業電商、農業物聯網為重點的“智慧農業”,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現在動動手機就能“遙控”種地,農業實現了“環境可測、生產可控、質量可溯”,近五年楊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全省領先,去年達到14959元,今年計劃達到16160元。
四是在提升國際影響力上追趕超越。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為目標,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兩條腿走路,楊凌已同6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農業科技與產業合作關系。一方面,通過搭平臺、建項目等多措并舉,加快“走出去”步伐,啟動建設了中哈、中吉、中美、中荷、中澳等8個國際農業合作園區。另一方面,加大“引進來”力度,先后引進美國嘉吉、法國薩諾、阿根廷凱茂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楊凌。每屆農高會,舉辦國際交流活動20多項,活動的質量和影響力比較大,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政府官員、農業專家齊聚楊凌,共同探討世界農業發展大計。同時,充分發揮援外培訓基地作用,累計為來自1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1600多位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開展培訓,楊凌的國際“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五是在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追趕超越。圍繞涉農工業戰略高地建設,通過抓招商、上項目,促投資,穩增長, “十二五”期間,示范區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年均增長31.8%,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農業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實現量質齊升。同時,著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農業電商,“淘寶網楊凌館”線上、線下同步開館,京東楊凌運營中心建成投用,300多家電商企業聚集發展。每年舉辦楊凌國際馬拉松賽、現代農業休閑游等活動聚人氣、提商氣,獨具楊凌特色的傳統農耕文化游、現代農莊生態游廣受游客熱捧?!笆濉逼陂g,示范區GDP年均增長14%,今年一季度增長10.5%,實現追趕超越2017年度首季“開門紅”。圍繞打造世界一流農業自貿試驗區,夜以繼日加快楊凌綜合保稅區、自貿大廈、國際農產品及食品購物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對標國際貿易標準和投資貿易規則,大膽試、勇敢闖、自主改,推行“七證合一、八項聯辦”審批模式,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圍繞加速城鄉發展一體化,做精主城區、做優特色小鎮、做靚美麗鄉村,楊凌大道、石頭河引水等一批基礎性、支撐性重大項目建成投用,高端人才社區、“吧文化”一條街等一批彰顯“大學城”特色的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城市綜合承載力明顯增強。對涉及城鄉居民的31項政策全部實行同等政策待遇,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政策一體化、公交一體化、戶籍登記一體化。圍繞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全力推進全域生態治理,“三河兩渠五湖四濕地”生態水系基本形成,治污降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協同發力,“河長制”全面推行,一幅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楊凌畫卷”正在繪就。圍繞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以9000元為基準線,高標準打好精準脫貧脫困攻堅戰;基礎教育一舉扭轉落后局面,2016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居全省第一;農村幸福院實現村村全覆蓋;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通過驗收,一份份民生賬單的兌現,為老百姓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圍繞增強發展活力,堅持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近幾年我們先后29次召開深改領導小組會,研究出臺改革方案143個,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重點的一批牽引性改革任務落地,改革紅利加速釋放。
以上是向各位介紹的追趕超越我們都做了什么,下面給同志們介紹一下當前和今后我們追趕超越主要目標是什么。今日之楊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藍圖繪就,未來可期。面對世界農業科技創新進入新的活躍期,農業正在步入信息化主導、智能化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將緊盯“追趕超越”目標,著眼于楊凌肩負的“兩項使命”,強優勢、補短板,科學精準謀劃楊凌追趕超越的新方位、新路徑。在履行國家使命方面,以爭當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領跑者”、全面完成國家使命為目標,積極搶占農業科技創新制高點,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貢獻“楊凌力量”。在履行自身發展使命方面,把世界先進水平作為自身發展的參照系,把美國戴維斯、英國牛津、荷蘭瓦格寧根等世界知名大學城作為標桿,加快建設“大學城”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在此基礎上,確立了追趕超越“三大目標”:即2018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前后高水平高標準的建成以大學城為特色的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性城市;2020年以前全面完成國務院《批復》賦予的“五個重要”任務。
實現追趕超越,我們將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堅強保證,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從嚴從實抓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著力打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為追趕超越奠定組織基礎。實現追趕超越,我們將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根本動力,在不折不扣落實好中、省規定改革任務的同時,以啃硬骨頭的勇氣,下大力氣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社會治理改革、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以點帶面,突破改革全面發力,為追趕超越增動力、添活力。實現追趕超越,我們將把落實“三項機制”作為重要抓手,以動真格、敢較真的氣魄,用好用活“三項機制”,大力弘揚苦干實干加巧干,事不過夜馬上辦的“干事精神”,讓勇于擔當的干部輕裝上陣、大膽前行,營造能者上、錯者容、庸者下的鮮明導向,為追趕超越助力、提勁。
以上是我要和朋友交流們的主要內容,在當前加快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有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使命感,在全省追趕超越的大局中,我們將僅僅抓住“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建設等戰略機遇,以“快馬加鞭不下鞍,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滿懷激情跑出楊凌追趕超越的加速度,為陜西追趕超越貢獻“楊凌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以上是我要向媒體朋友介紹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感謝郭書記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按照慣例,提問之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
我是香港商報記者,請問陳主任,關于陜西自貿區楊凌片區建設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請問,楊凌自貿片區建設有哪些重點?你們打算如何推進?
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亞平:
楊凌自貿片區是全國唯一的農業自由貿易試驗板塊。楊凌自貿片區立足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將重點圍繞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農業領域的開放合作,創新現代農業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國際農業人文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楊凌自貿片區建設主要從3個方面全力推進:
一是在制度創新方面。在工商登記、投資貿易、項目審批中,建立“一口受理、并聯審批”的新型審批模式,設立網上辦事大廳和開放式信息平臺,達到80%以上行政事項在線審批,建設國際一流的投資貿易環境。在農業國際合作、農業技術推廣、農村金融服務等方面,在全國率先提出制度創新事項48項。重點拓展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態以及節水農業、設施農業、農業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創新事項推廣。
二是在國際合作方面。重點抓好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澳大利亞等國家農業園區建設,搭建農業企業服務平臺,為農業企業的“走出去、引進來”做好服務。同時,不斷擴大國際人文交流規模和層次,積極實施人才招引戰略,建設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其次,整合國內優質特色農產品,重點發展蘋果、獼猴桃、核桃、大棗、茶葉等農產品對外貿易,搶占絲路沿線國家農產品消費市場。同時,暢通外國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造以“楊凌農科”品牌為烙印的大眾消費品牌。依托楊凌示范區海外涉農產業園區,在鼓勵優質小麥、牧草、食用油進境銷售的同時,向外輸出內含楊凌科技的優質農資、農業技術等,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科技服務業。
三是在投資促進方面。按照工作具體化、任務項目化、項目國際化的思路,明確了楊凌自貿片區的54個重點項目,主要包括國際品牌農產品和食品展示交易館、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服務中心、農業跨境電商產業園、國際農民發展學院、農業國際孵化器等,全力推進建設,爭取2年左右形成基礎條件完備、功能完善的農業自由貿易試驗區。同時,加大重點項目招引力度,針對楊凌自貿片區特點推出新的優惠政策,瞄準世界500強,讓楊凌成為涉農大企業的投資熱土。
農民日報社記者:
我是農民日報社記者,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線,請問楊凌作為國家級農業示范區,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中有哪些新進展?
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天雄: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它的方向是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是提高農業的供給質量,持續實現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優化。楊凌作為國家農業高新區,承擔國家使命和任務,我們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毫無疑問是要和楊凌承擔的國家任務和使命緊密結合起來。我從幾個方面做簡單的介紹。
第一,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創新要素供給。近兩年我們推出兩項改革措施,一是進一步加大產業園區協同創新。從去年開始每年推出20項重大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項目,持續推進大學科研人員和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協同融合。二是圍繞農業產業的提質增效,推廣具有楊凌特色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從去年開始,重點推動“3+2”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技術。概括起來說,就是以雙拱雙膜大棚技術、基制袋裝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等三項技術,加上碳基營養肥、生物農藥等兩項有機投入品,進一步提高設施農業水平。下一步,要實現化肥和農藥的零增長,在示范區逐步取消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
第二,加大產業示范力度,從產品的供給側提高質量。我介紹兩個方面,一是履行國家使命,關注糧食安全。在楊凌重點發展良種產業,我們規劃的種子產業園近860多畝正在加快建設,已有15家企業入駐,基本上搭建起了一個種業發展從政策支持到環境支持的全要素平臺。二是引領新業態。從2015年開始在楊凌倡導一二三產業融合,實際上就是創造一種新的業態,促進農民增收?!耙惶栁募痹俅蚊鞔_,要基于農業合作社打造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使農業的第二、第三產業外部受益向農業第一產業轉移,目的是創造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和模式,通過三次產業的融合增加農民收入,并做成可以復制的樣板,向有條件的地方推廣。
第三,加大農業科技示范推廣。一是我們面向全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建立楊凌科技推廣基地,把楊凌的技術向周邊擴散,我們已經建立277個示范基地。大家都知道,就我們陜西來說,我們的主導產業發展好的地方都有楊凌的科技元素發揮作用,比如說洛川蘋果,我們在洛川也有蘋果示范基地;白水蘋果,我們在白水也有示范基地;比如說獼猴桃,眉縣有我們的示范基地,外省也有一些。二是服務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如何提高職業農民的素質。楊凌從2004年開始一直在做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區職業農民的培訓,目前培訓了30萬人次的農民,頒發楊凌農民職稱證書的人有2000人,這些農民會成為新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我們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農民和整個農業產業兩端做很好的融合。我們有兩個方面,第一,我們國家的農業始終要面對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小規模農業問題,新型的農民如何把這兩個聯合起來。前端我們要培養讓農民掌握科技要素,讓他能夠通過科技提高產業附加值,后端是如何和大市場銜接。楊凌農村農業電商服務,還有一系列的科技服務平臺,都是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我們今年我們又依托五個合作社,建設一個楊凌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基礎設施配套政府有支持,市場運營主體是在合作社。我們要實現全要素的集成創新,全產業的提質增效,全方位的產業升級,就是在這一個園區里面把培訓農民,教職業農民創業,把新的產業業態支撐在這里,創造可以復制的模式。
第四,加大農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力度,推進農業的科技合作。一方面是我們把外面的好東西引進來,我們跟60多個國家,特別是跟30個多個發達農業國家都有合作,甚至以色列把先進的模式引進來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以后,把楊凌新的品種、新的技術、新的業態、新的模式,推廣到我們干旱半干旱地區。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追趕超越是陜西工作的主基調,請問一下楊凌示范區追趕超越的特色和亮點有哪些?
楊凌示范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桂黨會: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楊凌示范區追趕超越工作的最大特色和亮點可以概括為“高”、“新”、“快”。我先說一下“高”大家都知道,楊凌素以“中國農科城”著稱。因此,楊凌的追趕超越步伐,必須高端站位、對標世界一流。這也是示范區貫徹省委“在更高層次上發揮楊凌示范區作用”的具體體現。剛才,書記在發布辭中已經提到了,楊凌示范區追趕超越的目標和參照系,是美國戴維斯、英國牛津、荷蘭瓦赫寧根等世界知名大學城,我們將對標一流補短板,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大學城’特色的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
二是“新”。在追趕超越的具體指標上,我們更注重考量楊凌追趕超越的新面貌、新特色、新趨勢、新作為。在追趕超越指標中,我們選取了生產研發比重指數(R&D)、科技進步貢獻率、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GDP、GDP年均增速、城鎮化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貿依存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市綠化率等24項具體指標。其中,與創新驅動相關的量化指標占四分之一,比例全省最高。
三是“快”。近年來,楊凌示范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增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特別是今年一季度,楊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GDP增速、一產增加值增速、地方財政收入增速、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投資增速24.8%,位居全省第三。謝謝大家!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在剛才的發布辭中提到,楊凌示范區“圍繞打造全國‘農’字頭‘雙創’高地,出臺了支持大學生、農民工創業的特別優惠政策”,請簡單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天雄:
我們主要做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突出大學生創新創業等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創設好的環境。我們建立了“一間一場一園一街”創新孵化基地,一間是眾創空間,在楊凌叫眾創田園,我們眾創田園環境非常好,現在聚集的大學生創業團隊一是人數。二是產業的層次都在農業領域比較好的。二是一場,創業工廠,進入第二個階段,孵化一些小企業。三是火炬創業園,好的產業進入規?;a。四是大學生創業有創業一條街。
第二方面,創造好的政策。我們的政策基本上有三個方面,一是適應所有的人創業,下崗工人、返鄉農民工。第二個政策是面向科技人才創業。第三個政策是突出了大學生創業。這三個政策最重要的特點是,三個政策可以疊加享受,如果創業人同時符合這三個條件,都可以享受。大學生資助,一個好的項目我們有10萬元的貼息貸款資助,如果你進入技術創業創新資金支持項目,還有10—20萬的資助。你的項目更好,人才更優,如果你能進入高層次創業人才隊伍的話,會再增加20萬的項目資助,會提供8年的房租補貼,大學生我們給你60平方米的房子免費5年居住,5年以后如果你的項目發展好房子可以獎勵給你。對高層次人才,我們會給你提供每年一萬元連續八年的住房補貼,你可以租更好的房子。
第三方面,提供好的服務。在我們幾個孵化空間,都可以享受到我們的創業服務中心、創業公司全鏈條的保姆式服務,從項目策劃到爭取風險投資,爭取金融支持,都可以提供服務。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感謝四位領導的介紹,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