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舉行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3-03 13:14

3月3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先生,陜西省工信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蘭建文先生,陜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劉玉虎先生,陜西省住建廳副廳長鄭建鋼先生出席并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光臨省政府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

剛剛過去的3月1號,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治霾工作會議,會上印發了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和煤炭削減生物質綜合利用,散亂污企業治理取締等9個專項行動方案,胡省長強調要把鐵腕治霾作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努力實現三秦大地天更藍目標。為了讓媒體朋友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1+9”行動方案的具體情況,及時準確做好報道,今天我們特意邀請到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先生,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先生,陜西省工信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蘭建文先生,陜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劉玉虎先生,陜西省住建廳副廳長鄭建鋼先生,向各位介紹我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郝廳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是《陜西省2017年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以下簡稱《“1+9”行動方案》)。

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環保任務的關鍵之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全省大氣環境質量形勢較為嚴峻,治理任務非常艱巨。為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省委、省政府將今年的大氣治理列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要求采取鐵腕措施強力推進。為此,省政府研究制定了《“1+9”行動方案》,明確了治霾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要求。

《“1+9”行動方案》,即“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 聯防聯治專項行動方案、關中地區煤炭削減專項行動方案、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利用專項行動方案、“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專項行動方案、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專項行動方案、燃煤鍋爐拆改專項行動方案、揚塵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等9個專項行動方案。

(一)《陜西省“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

《陜西省“鐵腕治霾·保衛藍天”2017年工作方案》是今年大氣治理的年度工作方案,按照2017年1月12日省委治污降霾工作專題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方案堅持“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策并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大小齊抓,強化措施,體現鐵腕。主要包括37項工作任務和10項保障措施。主要內容為:

一是通過化解過剩產能,優化能源結構,城鄉同步治理散煤,提高煤炭清潔利用水平,推進清潔取暖,發展綠色建筑,實施氣化陜西工程,嚴格修訂關中地區用煤標準等任務,推動“減煤”實現新突破。

二是通過全面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優化車輛組成結構,提高淘汰車輛拆解率,規范機動車環保檢驗行業管理,提高機動車環保管理水平,開展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綠色交通,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等任務,推動“控車”取得新進展。

三是通過提升工地揚塵管控水平,減少交通和城市道路揚塵,冬防期間嚴格執行“禁土令”,開展工業堆場揚塵專項治理等任務,推動“抑塵”得到新拓展。

四是通過加快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燃煤鍋爐淘汰和環保改造,淘汰小火電機組,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取締“散亂污”企業,提高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深化油氣回收治理等任務,推動“治源”收到新效果。

五是通過加快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推進秸稈綜合治理,嚴格煙花爆竹禁限放規定等任務,推動“禁燃”取得新成效。

六是通過實施城市增綠工程和綠色屏障工程,增強環境自凈能力等措施,推動“增綠”開創新局面。

七是通過加強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和加強應急管理等任務,提升重污染天氣應對水平。

為確保任務落實,方案從夯實轄區大氣治理責任、健全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監管體系、建立工作進展情況動態報告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跨行政區域的聯合防治協調機制、提升科學治霾水平、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責任追究和加大環境宣傳力度等10個方面提出了保障要求。

(二)9個專項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

9個專項行動方案是今年鐵腕治霾的重中之重。其中:《煤炭削減行動方案》和《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利用行動方案》由省發改委牽頭組織實施;《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由省公安廳牽頭組織實施;《“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行動方案》由省工信廳牽頭組織實施;《揚塵治理行動方案》由省住建廳牽頭組織實施;《聯防聯治行動方案》《燃煤鍋爐拆改行動方案》《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行動方案》和《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行動方案》由省環保廳牽頭組織實施。9個專項行動方案緊盯大氣污染治理重點,目標明確,任務清晰,措施得力,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鐵腕治霾的決心。具體如下:

1、《聯防聯治行動方案》要求,按照“責任共擔、信息共享、聯防聯治、群策群力”的原則,健全完善跨行政區域的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堅持屬地管理與區域聯動治理相結合、聯合防控與重點城市整治相統一、網格化監管與專項行動部署相同步、政府動員主導與社會共同參與相銜接,用鐵腕夯實治霾責任,切實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加強霧霾形成及控制機理研究,提升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不斷提升重污染天氣科學應對協同應對有效應對水平,“削峰降頻”努力降低重污染天氣影響,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治霾,實現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和統一的防治措施”的大格局,堅決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和持久戰。

2、《煤炭削減行動方案》要求,通過嚴格項目準入門檻,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熱工程,加快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今年關中地區,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等6市2區完成煤炭削減1000萬噸。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削減420萬噸,散煤削減580萬噸。統籌整合余熱資源,落實清潔取暖。

3、《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利用行動方案》要求,開展為期2年的秸稈全量化還田示范縣創建活動,推廣秸稈機械還田和綜合利用,嚴查秸稈焚燒。2017年主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量達到80%以上,轄區內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到2018年,關中地區秸稈收貯利用體系基本形成,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格局,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生物質燃燒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行動方案》要求,清理取締關中地區城鄉結合部、新城建成區周邊等區域內的環保不達標、無證無照、違規經營、安全隱患嚴重的一般制造業和低端服務業企業。11月15日前,完成“散亂污”企業總數量30%左右的清理取締任務。

5、《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治理行動方案》要求,以我省境內低速汽車和載貨柴油車污染整治為重點,采取分流、限行、禁行等交通管理措施,加強路面查處,加快黃標車淘汰,切實形成齊抓共管、協調有序的工作格局,有效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4月底完成禁限行檢查點、標志標牌的設置;6月底基本淘汰黃標車;7月1日前,西安市將本行政區內從事餐飲泔水清運、家裝垃圾清運、餐飲供貨、廢品回收等的低速汽車全面更新為達到排放標準要求的輕型貨車,其他市(區)加快現有低速汽車更新換代。

6、《揚塵治理行動方案》要求,加強建筑施工揚塵防控能力,實施城市增綠工程。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對落實建設項目“灑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六個100%措施不力的企業,在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平臺進行曝光,記入企業不良信用記錄。禁止城市建成區建筑工地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冬防期間(1月1日至3月15日、11月15日至12月31日),西安市、咸陽市、西咸新區建成區及關中其他城市中心城區,除地鐵項目和市政搶修、搶險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年底前,關中各市(區)城市建成區主要車行道路機掃率達到90%以上,其他城市達到70%以上,施工揚塵和道路揚塵在大氣污染中的比重明顯降低。

7、《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行動方案》要求,通過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實施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加大石化企業整治力度、開展餐飲油煙集中治理、強化夜市燒烤污染管控、開展臭氧形成及控制機理研究、管控機動車維修有機廢氣、深化油氣回收治理等方面,全面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整治。4月1日前,完成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食堂完成餐飲油煙整治;5月1日前,完成城市建成區內汽車修理企業有機廢氣和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食堂餐飲油煙整治;6月1日前,對露天燒烤劃定經營區域,取締劃定區域外的燒烤攤點,完成轄區內餐飲服務經營場所餐飲油煙整治。

8、《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行動方案》要求,通過全面清查、夯實責任、強化監督、擴大公開、鐵腕執法、嚴厲問責等措施,到10月底,關中地區339家涉氣重點污染源污染物100%達標排放,其中西安69家、寶雞69家、咸陽80家、銅川48家、渭南45家、韓城27家、楊凌1家。4月1日前,相關企業制定響應重污染天氣預警污染物減排實施措施。

9、《燃煤鍋爐拆改行動方案》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應拆盡拆、拆改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行政、技術、資金等手段,采暖季前基本拆除陜南陜北城市建成區和關中地區燃煤鍋爐(其中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城市建成區拆除20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拆除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有效解決燃煤污染。

以上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情況介紹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對于霧霾預警,公眾普遍反映的感受是比較混亂。比如,在同一天之中,西安市已經啟動了一級預警,而同處于關中地區的咸陽和渭南則可能依然啟動的是二級預警響應,與此對應治理措施也有很大區別。實現關中地區霧霾治理的聯防聯控難度在哪里?下一步我們將如何進一步提升關中地區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的協同應對能力?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謝謝你的提問,你關心的問題也是老百姓普遍關心的,為什么今年我們制定了一個關中地區聯防聯控專項行動方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在應急統一標準上還不一致,其實之前是基本一致的。由于每一個城市的治理污染步伐不一致,尤其是西安市在2016年率先修訂了應急預案,把應急預案的啟動標準降低了,使大家感到為什么2016年出現了機動車限行,出現了學校停課,之前為什么沒有,比如2013年和2014年很多情況下冬季的污染排放情況以及污染空氣質量是遠遠差于2016年,但是當時的應急標準門檻太高,因此今年降低了。降低以后,由于關中其他城市沒有同步,這就導致大家普遍感覺到西安地區已經限號,為什么西咸新區、咸陽、渭南沒有限號,這邊執行了紅色預警那邊還在橙色預警,因此,為解決這個問題,今年要按照環保部制定應急預案的標準,對我們的應急預案指南進行重新修訂,修訂之后關中地區將按照新的指南重新再一次調整,這也是關中地區聯防聯治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今年11月15號進入采暖季之后,關中地區以西安為中心,基本上形成一樣的應急啟動標準。

鳳凰網陜西頻道記者:

我是鳳凰網陜西頻道記者,目前的壓減燃煤計劃中,難點在哪兒?如何推動清潔能源替代散煤?

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園林:

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我們工作中難度非常大,為了重現藍天,這個事還要做。燃煤消減是造成大氣污染主要的污染源,這個共識現在形成了。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不斷加大控煤力度,2014年起就實施了削減燃煤計劃,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燃煤消費實現了負增長,2015年削減了405萬噸,2016年下半年有所反彈,鋼鐵、有色、化工等煤炭消費有所增長,壓減煤炭完成量比較小。2016年關中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是7020萬噸,占到全省四成以上。如果按國土面積測算,關中每平方公里的煤炭消費,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據估算,關中地區散煤消費量應該在1000萬噸左右,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我們進行了測算和抽樣調查。這么大的消耗量帶來的污染物排放使關中環境容量難以承受,因此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把關中地區的煤炭消費削減下去,提出了今年削減1000萬噸煤炭,歷史上最大的容量。其中規模以上削減420萬噸,通過煤改氣、煤改電、使用潔凈煤替代散煤580萬噸。

削減難點,無論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削減,還是散煤的替代都很難,非常艱巨。每年都要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減煤,不光是蜻蜓點水,而且要傷筋動骨,散煤治理替代更難,涉及到千家萬戶,據我們統計關中地區的散煤用戶超過300萬戶,要改變傳統的燃煤方式,使用清潔能源,一方面需要向天然氣公司、電力公司加大投入,建設更多的輸氣管線,擴大更多的供電容量,對散煤用戶來說是能源革命,需要學校醫院等等都要拿出錢改造鍋爐,增加了負擔。推進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是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生活檔次的好事情,呼吸新鮮空氣是我們市民共同的期待,付出應該說是可以承受的。寶雞搞了試點效果非常好,原來他們計劃是五年改10萬戶,實際上2016年就改了3萬多戶,天然氣改建需求非常大。

為了推進散煤削減工作,我們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具亮點的措施是集聚省市縣各級財力對煤改氣的用戶給予補貼,實施煤改氣的用戶補貼一千元,實施煤改電用戶除了補助一千元外,還享受采暖季晚9點到第二天早6點每度3毛錢的低谷電價,各級、各方面還需加強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建設優質煤炭配送中心,制定潔凈煤的使用標準。通過多措并舉,努力實現胡省長提出的“早風無塵雨無泥,三秦大地天更藍”的目標。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記者:

我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記者,發布辭中多次提及“散亂污”企業,什么是“散亂污”企業?這次清理取締“散亂污”企業的目標任務?

陜西省工信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蘭建文:

謝謝媒體的關注,就像我們郝廳長發布的一樣,今年群防群治,聯防聯治,我們工信廳承擔的任務,一項是散亂污,還有一項是清潔能源的替代,提的問題也很尖銳。我在這作答一下。

散亂污企業做的是減法,新能源汽車替代做的是加法,散亂污企業現在是依法治理,無論任何企業不能歧視,我們提出前提是依法依規,對散亂污企業治理到京津冀做了調研,也在兄弟市對他們的做法做了借鑒。第一種,不符合國家省上產業政策和當地市產業布局規劃,以及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因為我們這次核心是治理污染。第二,土地環保治理,審批不全的企業,這些企業重點在有色熔煉加工,橡膠生產,化工,陶瓷燒制,鑄造,軋鋼、磚瓦窯等,以及油墨、膠黏劑,有機溶劑印刷小型制造加工企業。第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一般制造業,為什么這次把手續不全的企業也列進來?本身手續不全,他從出發點上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不可能承擔過多的環保責任,一是賺錢,你一打擊他就跑,我們先采取定義好,散亂污定義是這樣的。在治理過程中,我們采取一硬一軟的辦法,首先我們摸清家底比較難,我們在摸清的基礎上,為什么用一硬一軟,先軟是改造升級,城市重點小鎮建設,還有城市有些服務業中間的聚集效應,城市新規劃布局上,借這個我們把改造升級和布局結合起來,這里面省市縣要給一定的補貼比例,因為這項工作比較新,也比較難,現在政府留一塊資金,但是根據工程量我們要推算,把省市縣共同承擔,企業再承擔一部分,把改造升級工作做好。二是硬,確實散亂污企業還是違法違規,又不接受我們的規劃,還不改造升級,我們就依法依規取締這些散亂污企業。這項任務確實難度比較大,模牌比較難,改造升級有個過程,取締的過程中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所以需要相關各方面的配合。同時,為了配合這項行動,新能源汽車的替代做的是加法,陜西自己去年生產了4.86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占到全國的10%,我們首先在公共部分,出租車和公交車、物流車先替代新能源車,新能源汽車替代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霧霾。這項工作我們比亞迪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不錯,在這呼吁一下,一方面我們治理散亂污的時候,需要媒體多多配合我們,正面的多多引導,對確實違法違規的企業我們要敢于曝光。另外,呼吁我們的市民,多開新能源汽車,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參與到我們聯防聯治,治理霧霾人人有責,我們共同把陜西這片藍天不僅治理好,還要把它維護好,謝謝。

西安晚報記者:

我是西安晚報記者,對于防止和減少揚塵污染,可否請您具體介紹下在道路清掃保潔方面有什么措施?對建筑工地施工揚塵如何管控?

陜西省住建廳副廳長鄭建鋼:

非常感謝媒體關注住建工作,城市道路清掃,我們管控方法第一是加大機械清掃方法,改變人工清掃的方式,特別是推進吸塵式清掃機械。要求今年新增的吸塵式保潔車輛占新增保潔車輛達到50%以上。

第二,加大城市機掃率,特別是關中城市群,今年關中6市2區建成區主要車行道路達到90%機械清掃率,其他城市達到70%,這是我們在城市道路機械清掃方面的舉措。再就是環境衛生綜合治理,采取各種措施,加大環境治理。

建筑工地的問題。管控主要是PM10。大家都知道,我們陜西文明工地評選活動連續開展了20年,對建筑工地的評審在全國受到了認可,對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有很大的效果。施工企業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獲獎的單位在市場準入和招投標中給予政策優惠。

建設廳制定出臺了陜西建筑施工揚塵治理16條措施,我們要求每一個工地在6個措施達到100%:灑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媒體大家都知道,這幾年陜西所有在建工程都努力做這個工作。

住建廳加大檢查力度,不打招呼檢查,特別是西安關中城市群6市2區做飛行檢查,檢查好的企業和不好的企業,通過誠信網曝光,好的企業在誠信網加分,不好的企業處處受到影響。我們通過這些舉措為城市的減霾治污作貢獻。前些年,我在微信圈里發了鐵腕治霾保衛藍天,我們又加了一句話匹夫有責,我們自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企業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去做,我們住建廳任務很重,希望媒體也多多關注支持,謝謝。

西部網記者:

我是西部網記者,此次機動車污染治理主要是哪些車型,涉及數量有多少?同時,專項整治行動中限行禁行的范圍和措施有哪些?

陜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劉玉虎:

謝謝媒體,首先肯定的說機動車尾氣排放是造成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機動車的數量很大,咱們全省目前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622萬輛,對大氣污染貢獻最大的,也就是說它釋放的污染物量最大是兩類車型,一類車是燃料種類為柴油的重型載貨汽車,中型載貨汽車和牽引車,這是一類。第二類是排放控制水平較低的低速載貨汽車和三輪汽車。據環保權威機構對機動汽車尾氣檢測顯示,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了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氮氫化物和一氧化碳是制造霧霾的主要成分,汽車它所排放的總量在90%,也就是我剛才所講的兩種成型占90%。氮氫化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80%。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對這兩類車型要加大限行禁行和繞行。為促進咱們關中地區保衛藍天統一行動做出貢獻,謝謝大家。

華商報記者:

我是華商報記者,一直說限行之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關于這點咸陽在去年實行免費公交,西安很多人、很多城市都在想限行期間會不會有免費公交和地鐵措施實現,省上有沒有統一的要求,咱們對這個怎么樣考慮的?還有一個問題,限行措施去年實施以來,有時候發布的比較晚,在限行措施發布后以后會不會有更完善的措施。

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

因為2016年西安市率先把應急啟動門檻降低,尤其是機動車限行學校的停課,或多或少引來一些爭議。西安市通過今年不斷的完善和改善,現在已經比以前好了許多,首先在發布的渠道上有官方發布和網媒發布,機動車駕駛人只要關注交警平臺把車號輸進去隨時得到信息反饋,基本上提前24小時,預測出來以后采取措施提前預告。目前限行主要還是根據預報預測的結果進行發布,有四種類型,從藍色的一直到紅色的,標準不一樣,級別不一樣,預測出來以后發布的時間上基本是一樣的,因此在這點上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在車號的限行,到底按星期走還是按日期走,這方面也有很多不一致,全國也是一樣的,有的地方按星期一實行1和9,星期二2和8,星期一和星期五是大家出行的高峰,星期一送去星期五接回來,很多人不愿意要1和9的車,也不愿意要0和5的車,帶來了很多矛盾,大家要換車牌。公平的角度上,按照當天的日期,隨機性大一些。每一種方案有利有弊,西安市還在網上征求了網民的意見,看是否能在全年或者在冬季的采暖期4個月實行常態限行措施。污染最重的時期,冬季的采暖期4個月平均濃度PM2.5,是非采暖期8個月的2.2倍以上,有人建議能不能在冬季不要來回折騰,你今天好了如果采取措施能夠延緩,過兩天天氣又不好了,建議冬季4個月采取一日限兩號的限行,固定下來比較公平。前兩天網上也探討,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下,贊成和支持的基本上對半,當然西安市政府最后還要根據今年的治污降霾工作部署最后決定到底用什么方式進行限行。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感謝五位發言人的介紹,由于時間的關系,發布會就到這,可能媒體朋友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會后可以有針對性的采訪臺上的幾位領導,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