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局長張曉光發布2016年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2-23 22:09
1月23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16年全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先生出席并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主持。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光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2016年,陜西經濟的成績單怎么樣,我想這個問題大家都十分關心。為了讓各位記者朋友們第一時間全面、深入地了解我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來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先生,向各位發布2016年全省國民經濟運行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首先請張局長介紹情況。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
非常高興常主任給我主持這場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過去一年來對陜西經濟的關注,對陜西追趕超越的宣傳,2017年也請各位記者繼續關注陜西,繼續宣傳陜西,與我們統計部門一道把陜西追趕超越的進程告訴國人,告訴世界。下面我發布2016年陜西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然后回答各位記者關注和關心的問題。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經濟下行的壓力,省委省政府緊盯追趕超越目標,按照“五個扎實”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新挑戰,搶抓新機遇,持續深化改革,實現了“十三五”穩健開局,良好起步。全省經濟新常態特征明顯、新經濟亮點紛呈、新動能日趨壯大、新活力不斷釋放,全年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初步核算,2016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9165.39億元,比上年增長7.6%,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93.84億元,增長4%,占GDP比重為8.8%;第二產業9390.88億元,增長7.3%,占GDP比重為49%,低于上年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8080.67億元,增長8.7%,占GDP比重為42.2%,高于上年1.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為53.8%;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10.7%,全年經濟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農業生產形勢穩定。2016年,全省糧食產量1228.3萬噸,比上年增長0.1%,其中夏糧產量479.1萬噸,秋糧產量749.2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896.2萬噸,增長4%;園林水果1709.7萬噸,增長4.9%;蘋果1096.5萬噸,增長5.7%;獼猴桃131.3萬噸,增長5.5%;全年生豬存欄827.9萬頭,下降2.1%;家禽存欄6626.4萬只,下降1.6%;牛存欄148萬頭,增長0.8%。
二、工業經濟平穩運行。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497家,其中新增企業772家。全年工業總產值21878.56億元,比上年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
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4%,重工業增長6.4%。輕重工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18.8:81.2調整至19.7:80.3,輕工業占比提高0.9個百分點。
分能源和非能源工業看,能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7%;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13.1%,增速高于能源工業13.8個百分點,總量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9.7%。其中,裝備制造工業增長19%;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6.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6.3%;醫藥制造業增長12.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3.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7%,高于規上工業20.1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的9.3%。
從產品產量看,十種有色金屬229.38萬噸,比上年增長14.9%;發電量1734.79億千瓦小時,增長8.2%;汽車42.04萬輛,增長23.1%;焦炭3921.17萬噸,增長7.1%;天然原油3502.43萬噸,下降6.3%;原油加工量1766.19萬噸,下降8.9%;原煤51151.37萬噸,下降2.8%;天然氣411.91億立方米,下降1%;鋼材1233.79萬噸,下降25.5%。
三、建筑業較快增長。2016年,全省建筑業增加值1943.2億元,比上年增長9.3%。資質以上建筑企業總產值5329.23億元,增長12.1%。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合同額11535.46億元,增長15.7%。
四、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2016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474.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3646.11億元,增長24.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66.6%;民間投資8738.6億元,下降3.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42.7%。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1149.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第二產業5594.63億元,增長1%,其中工業投資5585.43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13730.43億元,增長17.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6022.24億元,增長31.9%。
從資金來源看,全年實際到位資金20692.5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31.8%,國內貸款增長54%,自籌資金增長4.4%。本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0752.46億元,增長46.3%。
房地產開發投資加快。房地產開發投資2736.75億元,比上年增長9.7%,較上年加快6.9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3262.7萬平方米,增長9.5%;商品房銷售額1785.17億元,增長11.8%。截至2016年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892.39萬平方米,增長29.7%。
五、消費市場平穩向好。2016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0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560.31億元,增長9.9%。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428.7億元,增長10.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73.86億元,增長11.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755.74億元,增長12.2%;商品零售6546.83億元,增長10.9%。
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4338.03億元,比上年增長9.9%。按用途分,吃類商品零售577.7億元,增長20.6%;穿類587.21億元,增長6.9%;用類3173.12億元,增長8.8%。
2016年,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網上零售額192.95億元,比上年增長63.3%,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六、城鎮人口占比穩步提升。據抽樣調查結果測算,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12.62萬人,較上年增加19.7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09.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55.34%,較2015年提高1.42個百分點。
七、金融機構存貸款持續增加。2016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921.75億元,同比增長9.93%,較年初新增2161.14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5255.48億元,同比增長8.76%,較年初新增2783.87億元。其中,新增住戶存款1633.69億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58.68%。
八、財政收支保持穩定。2016年,全省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833.93億元,同比增長6.01%。其中,各項稅收1204.34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65.67%;非稅收入629.6億元,占34.33%。全省財政支出4390.57億元,比上年增長6.51%,其中民生支出3595.4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1.89%。
九、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2016年,全省進出口總額1974.8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出口1044.6億元,增長13.7%;進口930.2億元,下降4.8%。
2016年,全省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17年,全省要牢固樹立追趕超越總目標,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精心謀劃供給側改革,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基本情況介紹到這里,下來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介紹就到這里。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全省經濟新常態特征明顯,新經濟亮點紛呈,新動能日趨壯大,新活力不斷釋放,請您詳細的介紹一下,并對2017年經濟形勢預判作介紹。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
謝謝記者的提問,從剛才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在面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條件下,我省經濟增長了7.6%,應該說在合理區間。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所以這位記者問題抓的很準,我的發布辭里面說了新常態的特征明顯,新經濟的亮點紛呈,新動能日趨壯大,新活力不斷釋放。全省經濟新特征明顯,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的速度上,大家都知道陜西的經濟增長“十一五”年均增長14.9%,“十二五”年均增長11.1%,2015年經濟增長8.0%,2016年增長7.6%,通過一系列的數據來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就很明顯,這個特征主要體現在由原來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當然中高速增長也是一個區間,對于我們陜西這種西部欠發達省份,經濟增長還是應該保持在中高速增長的上端,7.6%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0.9個百分點。所以,新常態的特征比較明顯。第二,經濟新亮點比較多,總結2016年整個經濟運行情況,顯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三穩一個穩就是經濟穩,從全年季度增速可以看,波動不大,7.2%—7.6%之間。第二穩體現在就業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想要保證充分就業,所以去年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4.5萬人,登記失業率3.3%,低于年度的控制指標。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94萬人,妥善安置去產能的分流職工6.2萬人,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第三穩是物價穩,全年的CPI上漲1.3%,全國上漲2%。表明我們陜西的經濟增長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物價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一高一低正是體現了我省經濟增長態勢的穩定性及其質量。
三好
居民收入好、企業效益好、出口好,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想讓老百姓的錢袋子一直鼓起來,所以去年我們省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省委、省政府持續堅持兩個80%的民生投入政策。2016年全省財政支出4390.7億元,其中民生支出占到了81.89%,去年我們的財政收入增速并不高,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保持民生支出占到了接近82%的水平,相當不易。第一是居民收入好。全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396元,凈增707元,增長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8440元,凈增2020元,增長7.6%。所以,直觀看,城鄉居民的收入都高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第二是企業效益好。1—11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由2015年同期下降27.2%轉為增長8.3%,這個也是相當不易的,2015年我們的工業企業利潤都是下降的,到2016年由大幅下降轉為增長8.3%。第三是出口好,增長13.7%,較上年加快6.3百分點,增速全國各省前列,據初步了解居第二位。
三新
新經濟亮點多,比如說我們以新產業、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服務代表的新經濟快速增長,1—11月快遞業增長81.7%,這個指標很耀眼。阿里巴巴、京東等20多家電商在我省設立全國或者區域經濟,全省限額以上的企業網上的零售額增長63.3%,保持了高速增長。還有工業中的新產品,化學藥品原藥增長54.7%,新能源汽車增長40.9%等。
新動能日趨壯大,汽車產量達到了42.04萬輛,風電、光伏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4.2%。培育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國內旅游總人數同比增長16.5%,國內旅游收入增長26%,入境游客增長15.4%,一系列數據都說明我們的新動能在日趨壯大。
2017年現在是全省從上到下圍繞追趕超越的目標,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或者說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供給的質量,改善供給的結構,更好的滿足國內外需求增長變化的需要。同時,發揮陜西的科教、人才、區位等優勢,或者說發揮陜西創新引領的優勢,所以我們認為2017年全省經濟依然在2016年的基礎上會持續、健康、較快的發展,謝謝。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從剛才的發布看,我省投資增長12.3%,請問張局長,支撐我省投資較快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
謝謝記者的提問,從需求的角度看,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特別是對我們中西部欠發達省份而言,投資就極為重要。2016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這個12.3%是在我們投資基數比較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是極其不容易的。大家剛看過的發布數據,我們的投資總量已經超過了2萬億,所以在2萬億的基礎上依然有12.3%的增長來之不易。主要是因為我們把穩經濟增長,促有效投資作為2016年的主要任務來抓。大家都知道,陜西的投資增長速度在2016年月度有較大的波動,其中有好幾個月投資的增速回到了個位數,這是多少年來沒有的,所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進投資的措施,這些措施很有效,到年末增長速度達到了12.3%。
一是基礎設施投資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1.9%,高于全省投資平均增速19.6個百分點,占全省投資的比重為29.4%,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我們的高鐵、高速公路、地鐵建設等等,日新月異,大家出行感到很方便,這都是基礎設計投資帶來的方便,還有幾大支線機場開始籌建。
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勢頭良好。全年,全省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7%,高于全省投資平均增速4.4個百分點。其中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8.3%,新能源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6.5%,新材料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4.2%。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增長預示著我們陜西的產業結構未來會有較大的改善。因為要調結構,要轉型發展,必須投資先行,所以我們的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投資都在快速增長。當年的投資第二年第三年就是產出,所以這些投資的快速增長對產業的結構改善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是文化產業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省文化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5.1%,自年初以來繼續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2.8個百分點。其中以游覽景區、娛樂休閑為主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投資增長81.2%,占文化產業投資比重為65.9%,所以這也是一大亮點。我們陜西是一個文化資源大省,但我們還沒有成為文化產業強省,如何把這些文化資源挖掘出來,如何把這些文化資源變成產業,如何把這些文化產業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投資也是必須加強的。所以,隨著這幾年的文化產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文化產業也將會迎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間,謝謝。
陜西工人報記者:
請問張局長,2016年我省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進展情況如何?再請您談談我省“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完成情況?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局長張曉光:
謝謝記者的提問,“轉方式、調結構”是我們近些年來經濟發展的重點,2016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6年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引擎、構筑新生態、增添新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全省經濟在企穩的同時,結構調整出現可喜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四個方面:
1、產業結構趨優
我說一組數據大家就可以看出來,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9:50.4:40.7,調整為8.8:49.0:42.2,說明陜西的產業結構在優化,隨著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隨著老百姓消費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將會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生態。大家很清楚,在2015年全國第三產業的占比50.5%,第三產業的占比已經大于一二產業之和,我們陜西也慢慢的會向這個趨勢靠近。所以,去年的服務業占比提升了1.4個百分點,達到了42.2%,這是產業結構非??上驳淖兓?。
2、工業結構持續優化
2016年,全省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新產品、新產業加速發展,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年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59.7%,高出能源工業19.4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3.1%,也就是說我們在工業內部,能源獨大,或者說煤主沉浮、油主沉浮的結構有所改善。今后陜西的工業結構還將持續優化,主要體現在新能源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特別是信息制造業的快速增長。同時,高技術產業高速增長,全年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7%,持續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速度。
3、服務業結構改善
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1-11月,全省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體育、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3倍、32.3%、64.9%和48%。批發零售等傳統服務業穩步增長。2016年,全省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4.1%,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4.9%,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2.3%,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6.7%。這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基本情況。
2016年,省委省政府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省政府出臺“三去一降一補”五大專項行動計劃,分別化解壓減煤炭、煉鐵、煉鋼產能2934萬噸、160萬噸和70萬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1、“去產能”成效顯著。2016年,涉及去產能行業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均持續下降。全年原煤產量持續下降,增速為下降2.8%,較上年減少1494.60萬噸;水泥下降11.8%,減少1024.23萬噸;粗鋼下降10%,減少102.60萬噸;鋼材下降25.5%,減少421.79萬噸。
2、“去庫存”穩步推進。房地產去庫存,2016年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892.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7%,增速較年初回落13.7個百分點。本年土地購置費用由上年增長22.4%轉為下降21.5%。工業去存貨比較明顯。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837.6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個百分點。
3、“去杠桿”力度加大。1-11月,全省工業產成品資金占用率8.4%,較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比重為21.9%,下降0.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5.9%,下降0.7個百分點。
4、“降成本”效果顯現。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7%,增速較年初回落0.7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1.94元,降低0.32元。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從9月開始結束了24個月以來持續下降的局面,企業效益好轉。
5、“補短板”力度不減?;A設施不斷完善,2016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81公里,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文化產業投資高速增長,增速達55.1%,帶動我省向文化產業強省邁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投資高速增長,增速分別為46.5%和44.2%;外貿發展加速、縣域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補短板取得一定成效。謝謝。
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常雅玲:
我們對張局長剛才的回答以及介紹表示感謝,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是省政府新聞辦在春節前最后一場新聞發布會,感謝各位記者朋友一年來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我在這里也代表省政府新聞辦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