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召開“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7-02-23 21:57
1月20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工程師張振文先生,陜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研究員侯建忠先生,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教授金發光先生,陜西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馬戰平先生和陜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峰先生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發言人、副部長李偉主持。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言人、副部長李偉: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入冬以來,全國各地備受霧霾襲擾,我省關中地區也接連出現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數次啟動。盡管近些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下了很大功夫,開展了科學有力的治污降霾攻堅戰,但是從總體上看,雖然有些收效,但治理難度依然很大,與人民群眾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1月12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同志專門主持召開全省治污降霾工作會議,要求“科學施策突出重點,鐵腕推進治污降霾”;省長胡和平同志在今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專門指出要“鐵腕治霾,保衛藍天”。
為了響應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號召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治污降霾,還美麗的三秦大地一片蔚藍天空,讓三秦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使生態三秦成為陜西追趕超越的響亮“名片”,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決定,聯合陜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陜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陜西省氣象局,在關中8個市(區)同步開展“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同時,向全省人民發出“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的倡議。
首先,由我來宣讀《“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倡議書》。
治污降霾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民生工程和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等手段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為了使全社會進一步客觀認識霧霾,增強科學治污防霾意識,有效降低霧霾帶來的影響和侵害,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我們就“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全民行動向全省人民群眾發出如下倡議:
1. 使用清潔能源。
2. 不買過度包裝商品,不用一次性用品,不亂扔垃圾。
3. 不進行露天燒烤,不私自焚燒垃圾、秸稈、雜物。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覺綠色低碳出行。
5. 不開黃標車,不購買高排量車。
6. 自覺遏制揚塵。
7. 不燃放煙花爆竹。
8. 植樹養花種草。
9. 戒煙,健身,科學抗霾。衛生熱線電話:12320。
10.抵制、舉報污染環境行為。環保舉報電話12369。
希望大家從我做起,人人動手,共同努力,治污防霾。
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
陜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陜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陜西省氣象局
2017年1月20日
大家知道,治污降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短期內霧霾難以根本消除。所以,我們還希望能夠做到“攻防兼備”,在強調治理的同時,還要做好防范,把霧霾對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侵害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面,政府、企業、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要共同發力發聲,打好治污降霾攻堅戰;另一方面,要倡導社會公眾響應號召,從我做起,認識霧霾,科學治霾,有效防霾。
為此,今天的發布會除了邀請了1位環保專家和1位氣象專家外,我們還特別邀請了3位醫療方面的專家,他們將分別就霧霾成因、防治和相關疾病預防進行解讀發布。我向各位媒體朋友介紹一下,他們是: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工程師張振文先生,陜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研究員侯建忠先生,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教授金發光先生,陜西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馬戰平先生和陜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峰先生。
下面,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也希望我們在了解如何治霾的同時,通過媒體朋友的介紹,讓我們三秦百姓更多的做好自身的防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提問的媒體朋友報一下自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院長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我想請您幫我們解讀一下影響我省環境質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這兩年關中地區霧霾的起因到底有哪些?謝謝。
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工程師張振文:
各位朋友,陜西大氣污染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最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總體上看,雖有收效,但治理難度依然很大。就大氣污染原因來說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因,一個是外因。內因是污染排放,尤其是關中地區不足30%的面積承載了60%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工業產值,污染負荷強度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以及揮發性有機物,這是我們的內因。另外一方面,我們獨特的地理環境,關中屬于盆地,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原,形成一個口袋型的地理地形,也造成了空氣流動不暢,擴散條件不好,再加上最近幾年大氣環流和氣候變暖的影響,使我們的靜穩天氣不斷的增加。2001年以后我們省上的空氣流動的平均風速與上世紀80、90年代相比風速下降了0.2到0.3m/s,全年靜風率為35%,冬季達45%。去冬今春關中地區反復多次出現的重污染過程,表明了在排放總量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治理成效具有不確定性。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想問一下疾控方面的專家,大家都知道霧霾對人體影響很大,在現有的條件下,采取怎樣的預防措施能將霧霾的影響降到最低?
陜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峰:
這個問題我先來回答。霧霾對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癥狀、咳嗽、胸痛、咽喉痛、頭疼、嘔吐等。霧霾天氣壓比較低,人容易產生煩躁感;另外霧霾天往往氣溫較低,一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從溫暖的室內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熱脹冷縮,也可使血壓升高,導致疾病加重。此外,長期刺激作用導致的眼和呼吸系統慢性炎癥,如結膜炎、咽喉炎、氣管炎等等。那么霧霾天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預防。
一是霧霾天氣盡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的應當采取佩戴口罩、帽子等措施。晨練者要摒棄“一天之計在于晨”的老調子,晨練的最佳時間應在上午10時以后。戶外活動要做到“短平快”,短暫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二是建議選擇防護性好的口罩。應該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比如說配有呼氣閥的防護口罩,降低呼氣阻力和悶熱感。遵照使用說明正確佩戴就可以有效阻隔污染物吸入。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而且其臉型小,一般口罩很難達到密合的效果,因此建議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適合兒童佩戴的防護口罩。
三是秋冬季節盡量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除了防止霧霾的對人體的影響之外,還可以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機率。如出現呼吸道和眼部的一些刺激癥狀,比如說咳嗽、咽喉痛、眼部紅腫流淚等,建議做一些對癥治療,以緩解癥狀。
四是霧霾天氣應盡量保持室內密閉。建議在重污染天氣居室內采用濕式清掃法,使用沾濕的墩布、抹布等進行室內清潔,并適當增加清掃的一些頻次。當然在天氣晴好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五是空氣凈化器的選擇與注意事項。使用空氣凈化器可有效降低室內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空氣凈化器的選擇應該注意三點。1、選購對PM2.5有凈化效果的凈化器,2、要關注凈化器的性能指標。根據國家標準,一臺真正有效的空氣凈化器一定要具備“三高一低”的指標,即高潔凈空氣量、高累計凈化量、高能效值和低噪音量,這是“三高一低”。3、選擇空氣凈化器必須考慮房間面積、凈化器的功率和凈化效率等因素??諝鈨艋髟谑褂眠^程中應該注意觀察凈化效果,定期更換或清洗過濾材料。室內污染較重時,可以適當提高濾料的更換頻率。
六是霧霾天氣戶外活動回家后,應當注意個人衛生。霧霾天氣外出活動后,衣服、口鼻、臉部裸露的皮膚都會附著霧霾中的大量污染物,可持續對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說出回家后及時脫掉外衣、洗臉、洗手、洗口鼻,減少污染。
七是加強易感人群保護。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比成人更加敏感;老人機體抵抗力低,通常患有基礎性疾病。霧霾中大量的灰塵、顆粒會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所以兒童和老人更應該注意對霧霾的保護。
八是建議避免霧霾天氣時在室內吸煙。室內吸煙對室內空氣影響較大,根據我們省疾控中心實驗數據表明,在30m3實驗艙中,燃燒1支香煙,室內PM2.5含量就可達500μg/m3以上。
九是建議在霧霾天氣做飯時,應關閉廚房門,并開啟油煙機;天氣在重污染期間,盡量采用蒸、煮的方式來進行烹飪。完成烹飪后,應繼續開啟油煙機5至15分鐘。居家烹飪也是室內PM2.5的一個重要來源。相關研究表明,廚房(門窗關閉)中采用煎、炒、炸等烹飪方式,即使開啟油煙機,其瞬間PM2.5濃度也可突破800μg/m3以上。十是平時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清淡,少吃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檸檬、橙子、白菜、土豆、牛奶、雞蛋、菠菜等增加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攝入,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治霧霾對人體的危害。謝謝大家!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教授金發光:
剛才張院長講了我們陜西關中地區霧霾形成的原因,劉主任講了霧霾對人體的損害和防控措施,我感覺講的非常全面。我想作為一個醫學,尤其是作為一個呼吸道醫學,我想再給大家補充一下。霧霾對人體損害主要是霾粒子一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霾粒子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呼吸道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有咽喉,下呼吸道有氣管、支氣管,氣管和支氣管從大到下逐漸分歧,這些比較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可以進入我們呼吸道里面,它主要是對我們呼吸道的損害。比如降低我們呼吸道的對抗力,在霧霾天氣我們容易感冒,抵抗力降低之后容易感冒,感冒容易誘發一些病毒的吸入,引起細菌物感染。所以在霧霾天氣下,就有可能患呼吸道的疾病。另外霧霾對其他器官有一些損害,所以我們大家要認識,認識了以后我們要想辦法防治它。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參與防霾降污,防霾降污可以保護我們身體。所以希望所有人員都要努力積極參與這個工作,每個人要認識到霧霾的形成或者霧霾對我們人體的損害,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因為霧霾的形成跟我們每一個群眾都是有關系的。我們要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霧霾形成的原因,認識到霧霾對人體的損害,每個人要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從我做起的作用。謝謝大家!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言人、副部長李偉:
感謝金教授幫助我們一起呼吁,治污降霾應該是人人有責,全民參與,每個人都是霧霾的受害者,在某種意義上從霧霾的來源來看,我們也是霧霾的制造者。感謝金教授,馬教授在預防控制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陜西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教授馬戰平:
關于個人防護方面,我從中醫角度再補充三點:中醫認為霧霾是一種外邪。首先,應盡量避免過度暴露于邪氣之中?!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這些都是強調要避免接觸外邪、霧露,以保全人體的陽氣,預防疾病的發生。此外,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氣必虛”。因此,個人均應選擇適宜于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游泳、唱歌等以次增強體制,避免外邪侵擾。其次,中醫治療外邪的主要原則是驅邪外出,排除病邪對人體的侵犯干擾和對正氣的損傷,從而保存正氣,促進機體的恢復。此外,中醫強調“肺為嬌臟,不耐寒熱”,“肺喜潤惡燥”,所以在治療治法上就應為:潤肺生津,健脾益肺;方選:自擬的“參芪八白湯”為宜;具體方藥:黨參15g 黃芪30g 麥冬30g 五味子6g 百合30g 銀耳30g 山藥30g
蓮藕30g 生薏苡仁30g 荸薺30g 白茅根30g 蘆根30g 甘草6g。 上方在霧霾當令期間可經常服用,每日一劑,早晚分服200ml即有扶正強體之效,可以有效的減輕或減免霧霾毒邪對人體的危害。再次中醫食療可選:豬血、魚、豆腐、蓮藕、芹菜可幫助提高肺臟排除異物的功能;銀耳蓮子羹、百合、冰糖雪梨可以潤肺化痰生津;黃芪燉雞、人參、大棗、白術可補氣健脾,增強機體抵抗力;燕麥、大豆、橙子、合歡花可以改善情緒,疏解郁結之氣,中醫強調“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病安從來”,就是使人體正氣恢復的有益方法,可喝羅漢果茶有潤肺清肺的良好功效。謝謝大家!
中國網記者:
我是中國網的記者,近年來,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治霾力度,但是霧霾依然嚴重,原因是什么?
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正高級工程師張振文:
應該說這幾年政府加大治霾措施是有效果的,尤其是2016年比2013年來說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是老百姓感覺16年冬季這段時間污染比較重,原因應是有幾個方面。一是這幾年加大了對大中型企業等重點污染源的治理,工地揚塵的控制以及對煤炭消耗量的壓減,大顆粒的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型以下的企業,尤其是散在城郊,城鄉結合部、農村的這些耗煤量在增加。第二方面是汽車保有量在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控制,雖然對黃標車淘汰了一部分,但是增加的汽車比淘汰的汽車多。第三方面,在重污染天氣的時候,霧霾在幾個城市共同出現,這時候聯防聯控措施很重要。應急對策不協調,大大的降低了控制的效果。老百姓感覺霧霾加重主要是近幾年治霾措施實施的大顆粒物控制住了,細小的顆粒物控制的不夠。舉一個例子,這杯水里大的煤渣子掉進去,分散在里面水還是清的,如果將煤渣磨細變成粉末分散在水中,水就會變混。所以我們不僅要控制大顆粒,還要控制小顆粒,不僅要控制重點的污染源,而且要控制散在的小污染源。汽車尾氣治理的重點是重型柴油車和拉泔水等小型農用車,我們關中地區重型車和散在農用車保有量不足15%,排放的汽車尾氣占了75%以上,汽車尾氣的排放和揮發性物質的排放,會二次形成許許多多細小的顆粒,在空氣中不斷累計,在不利氣象條件下,每天污染物的濃度可能上升到60—80微克立方米。另一方面,我們科技支撐的力度仍然不夠,我們對污染源清單仍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大型的污染源有了,散在的污染源沒有納入統計范圍。對燃煤和工地揚塵污染物我們關注到了,但是對工業企業排放有機揮發性氣體,以及汽車尾氣的治理關注不夠,霧霾形成的機理也有待進一步研究,治霾的措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的措施必須要加強,通過這些方面聯合的采取措施以后,我們想我們的霧霾治理效果就會越來越好。為了控制霧霾,從近期的和長期考慮,提出六個措施,概括為六個字。第一是優,就是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第二是新,要實行高科技,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盡可能讓我們的原料在資源消耗的過程中污染物不產生,一旦產生了就用最新的技術進行治理,用最低的成本達到好的效果。第三是細,管理要細。從污染源到我們的治理措施,從項目的審批到項目的竣工驗收、項目的監管,都要詳細的制定管理措施和辦法,我們的治理效果就可能更好。第四是準,污染源統計要精準,這樣我們才能拿出精準的污染治理措施,治霾的效果才會更好。第五是嚴,用最嚴格的標準和最嚴格的執法,打擊或者是處理違法排污企業,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相關部門也要嚴格履職,盡到各自的責任,這個效果也會提上來。最后,就是金老師說的,廣泛參與,也是今天發出倡議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提倡每個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人人都要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出行。都是對治霾的貢獻,
謝謝。
陜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研究員侯建忠:
我做一點補充,張院長從整個對霧霾的形成做了介紹,氣象方面仍然對霧霾天氣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氣候氣象和關中盆地地形條件來講,對霧霾擴散是不利的。冬半年我省關中盆地受地形影響,大氣多處于靜穩狀態,邊界層高度偏低,不利霧霾擴散(給出圖表說明)。
另外,關中東部主導風以偏東風為主,使得關中東部、甚至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的一些污染物,在有利環境下配合下,吹向關中地區,有時西安周邊的城市污染物也會直接吹向西安(用圖和個例予以驗證),加重了關中、西安地區的污染。這是西安的霧,西安1月份和12月份的霧從氣候特點來說是個多發區,這是氣候決定的因素。
還有從大的環境來講,今年冬季以來,全國處于暖冬,關中溫度明顯高于常年,在溫度偏高的情況下,因為大氣垂直遞減率不夠,說的通俗一點上下溫差太小,對大范圍污染擴散也是不利。冷空氣整體整體偏北、偏東,冷空氣沖擊對我省影響較小,造成霧霾擴散不利。2016年12月21日和2017年元月6日兩次關中(西安)嚴重霧霾天氣減弱和消散就是有冷空氣(吹風)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結果(2016年12月中旬消散過程中,雖然降水偏弱(西安2.1毫米,周邊降水在2.0毫米以上),但降溫和吹風的特征較強,最大為4.8m/s偏西風。2017年元旦消散過程中,與前次相比較,雖然冷空氣偏弱,最大為2.7m/s偏西風。但降水范圍廣、雨量明顯(西安3.4毫米,關中大部地區在3.0毫米以上)、持續一整天。同樣達到清除霧霾和污染空氣的效果。這是12月那次的降水,降幅不太大,但降溫幅度大。這是元月份的,降水持續性較好,深度降幅相對較小。主要原因也是氣象因素,氣象因素對關中地區霧霾的消散和減弱起著決定性因素。
陜西日報記者:
我是陜西日報記者,我了解2014年我們省對霧霾對人群的健康影響有一個監測工程,兩年的監測能不能簡要的給我們做一個介紹?謝謝。
陜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峰: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陜西從2013年開始參與到全國空氣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影響的項目,這個項目是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的。全國一共有30個省60個城市參與了這個項目,咱們西安市是蓮湖區和雁塔區被納入其中,根據我們監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末數據顯示霧霾的危害成分相比2013年監測結果下降的幅度較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都有所下降。隨著污染物濃度的增加,門診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目前霧霾的監測應該說現在布點還是比較少,我們還是在國家的總體框架下進行的,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這方面的監測力度,能夠更好的監測霧霾天氣和人群健康之間的相關的關系,得到更多的科學準確的數據,謝謝大家。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言人、副部長李偉:
如果沒有新的問題,提問就到這里,今天的發布會除了按照常規邀請了中央駐陜新聞機構、省級主要新聞單位外,還特別邀請了網絡媒體、公眾平臺等參與,希望通過大眾平臺,將治霾防霾知識廣泛傳播,使百姓家喻戶曉。下一步我們6個部門還聯合印制專門的治霾防霾的常識折頁,并在關中各市、縣區舉辦治霾防霾的常識展覽。希望今天的發布會后,我們的媒體把治霾防霾的常識普及給社會大眾,使我們倡議的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和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綠色工作等更多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積極踐行。非常感謝五位專家教授的出席,也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們的參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