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嶺發布《陜西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政策解讀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6-08-16 09:53
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嶺發布《陜西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政策解讀有關情況。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為加快破解改革中遇到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決定以省為單位實施綜合醫改試點,2015年選擇4個省開展第一批試點,2016年啟動第二批試點。作為國家第二批綜合醫改試點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婁勤儉書記主持召開省委深改組會議研究討論《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對做好綜合醫改試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5月30日,省政府召開啟動大會。省長胡和平和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曉偉出席并作重要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姚引良主持會議,副省長王莉霞安排部署有關工作。6月6日省政府正式印發了《實施方案》。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是向新聞界的朋友們并通過各位向全社會介紹《實施方案》,解答大家關心的政策和問題。
《實施方案》由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實施步驟、組織保障等四部分構成,共30項重點任務。按計劃將分三個階段實施試點。今明兩年為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動員部署,制定配套政策,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
一、基本思路和目標
我們將以推進健康陜西建設為引領,圍繞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而展開。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強化補短板、兜底線、強基層,提高群眾和醫務人員的獲得感。二是突出創新,體制創新著眼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機制創新著重破除逐利性,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創新著力提高公平效率。三是強化聯動,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做到醫療、醫藥、醫?!叭t聯動”,省市縣各級上下聯動,衛生計生系統與相關部門單位聯動,市縣、陜南、陜北、關中等區域聯動,釋放改革疊加效應。四是攻克難點,在關鍵環節和領域取得突破,重點是推行分級診療制度、理順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藥品供應、建立綜合投入補償機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五是統籌各個領域改革,整體推進,包括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公共衛生、綜合監管、支撐保障等六大體系的改革。實施綜合改革有三個目的:加快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制度;為全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醫改新模式。
二、重點突破領域
綜合試點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在關鍵環節和領域取得突破。
(一)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運行新機制。醫療、醫藥、醫?!叭t”同時發力,加快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首先,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全面實行藥品(不含中藥飲片)零差率銷售。完善藥品分類采購辦法,優化配送環節,推行“兩票制”,以最低限價分批推進醫用耗材陽光采購。采取重點品種監控、處方點評、藥品負面清單、合理檢驗檢查、醫保審核監管、打擊商業賄賂等綜合措施,徹底切斷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間的利益鏈。其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搞好帶量模擬測算,適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比價關系。第三,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按照“兩保合一、三醫聯動、方便群眾”的原則,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醫保制度,實行市級統籌。探索建立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應急救治、醫療救助和商業健康保險在經辦環節的銜接機制,實行“一站式”服務。第四,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實行醫院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給予充分的自主權,推進院長年薪制和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全面提升醫院運行效益。
(二)推進分級診療。一是提升基層能力。推行醫療集團、醫聯體模式和縣鎮村一體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基層有足夠的能力接診。二是建立全科醫生制度。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標準,建設全科醫生隊伍。推行家庭簽約服務,實行“團隊簽約、責任到人、掛牌公示、上門服務”,根據考核兌現報酬,讓基層愿意接診。三是暢通雙向轉診渠道。通過醫保杠桿和利益調節,實現不同等級醫療機構雙向轉診。四是利用好信息技術。推進遠程會診系統應用和“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同時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夯實分級診療基礎,經過努力形成合理的就醫新秩序。
(三)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一是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政府補助標準,今年新增40元,提高到440元?;竟残l生服務項目補助標準今年提高到45元。二是保障群眾用藥,二級及以上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達到40%以上,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可分別使用30%、20%的非基本藥物。三是強化用藥監管,對重點監控品種、超常使用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進行跟蹤監測,及時預警干預,促進安全用藥。四是轉變公共衛生服務方式。增加服務內容,優先將兒童、婦女、老人和貧困人口納入項目,將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整合為孕產婦系統保健免費項目,并擴展到所有縣,為群眾提供貫穿生命全過程的服務;重大傳染病實行專病專防精細化策略,降低發病率,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四)深化支撐保障改革。一是采取長短結合的辦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短期是定向招聘醫學本科畢業生政策;長期采取增加招生計劃、增設臨床專業等措施,讓基層有人看病、能看好病。二是創新編制管理,開展編制備案管理探索,放開人事權,實行全員聘用,搞活績效考核,使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能夠用好人才、用活人才。三是推進信息化技術應用。一方面加快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實現健康、診療、檢驗、用藥等信息互聯互通。一方面推行“互聯網+醫療”,應用好遠程會診等信息系統,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五)“放、管、服”相結合發展社會辦醫。“放”是指鼓勵社會力量以出資新建、參與改制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行業。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養結合、護理院等機構,以及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開辦中醫診所,不受規劃限制,非禁即入。“管”是指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統一的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范圍,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和不良行為積分管理制度,健全非公立醫療機構退出機制?!胺笔侵冈诩夹g培訓、提升業務和管理能力、科研立項等方面提供好服務,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主要特點
(一)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所有市、縣和各級各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醫藥、公衛、醫保、監管等多領域同步推進,政策間的銜接更加緊密。
(二)更加突出破解重點難點。深化醫改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這次試點,只突出關鍵環節和領域,路徑十分清晰,強調了聯動,以點促面,整體效果更加明顯。
(三)醫院醫生定位更加明確。扭轉醫院趨利行為,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院長年薪制、行業薪酬改革,將醫院收入與院長、醫生脫鉤,醫院、醫生更加職業化,醫生身份實現回歸。
(四)醫療服務供給方式加快轉變。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實現群眾就近就醫。互聯網+醫療服務、遠程會診、信息化技術應用,大醫院門診向社區下移,一體化和醫療集團、醫聯體改革,群眾就近就能看好病。公共衛生服務方式轉變,家庭簽約、全科醫生、覆蓋人的生命全過程的醫療服務模式將加快形成,群眾健康管理和干預將進一步加強,少生病逐步得以實現。
(五)群眾是最大受益者。通過改革,分級診療制度建立,社會辦醫和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群眾就醫選擇更加多樣化、有序化。大處方、大檢查等不合理醫療行為逐步消除,醫院費用結構日趨合理,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就醫負擔會明顯改善。大病保險和貧困人口大病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健康脫貧將如期實現。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務”,跨區域、跨省區異地即時結算,群眾結算更方便。
綜合醫改試點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歡迎大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共同營造積極參與、廣泛支持試點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