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廳副廳長田萍介紹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6-07-22 09:32
2016年7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司法廳副廳長田萍介紹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有關情況。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主要目的是介紹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兩年多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介紹我省開展貧困地區法律扶貧、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進展情況,努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發揮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在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介紹三個方面:
一、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一是五級聯動覆蓋城鄉,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列入重要內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要求,2014年,我省全面啟動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2016年底,將基本建成覆蓋全省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聯動運行機制。截至2016年5月,全省共建成82個市、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占應建立的70%;建成1119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占應建立的84%;建成17449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占應建立的78%,今年年底將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覆蓋全省的建設目標。
二是運行機制科學高效,服務資源有效整合。通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機整合了司法行政的律師公證、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社區矯正等職能,實現了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務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務的轉變,由提供單一的法律服務向提供綜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務的轉變。西安市還主動創新,面向社會招聘高素質的法律專業人才,鼓勵具有一定法律知識的在職或退休人員、專家學者、大專院校師生等社會人士投身公益性法律服務工作,采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為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配備法律顧問,充實法律服務隊伍。
三是工作管理嚴格規范,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不斷強化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健全完善了工作流程、業務規范、質量管控、人員培訓、紀律要求、服務公示等規章制度,積極開展服務評查、質量跟蹤檢查等工作。同時,注重加強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法治教育、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2015年,在全省律師隊伍中廣泛集中開展了依法治國教育活動,有效激發了廣大律師的政治使命感、責任感和職業榮譽感。
四是強化服務基層導向,充分實現惠民利民。各地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積極引導法律服務資源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基層輻射,極大地緩解了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衡帶來的供需矛盾。兩年多來,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共開展法治宣傳1563場次,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份,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589件,辦理公益性法律事務108631件,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為維護和諧穩定,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下一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工作重點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已納入全省國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政府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下一步,我們將突出共享發展主題,履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責,堅持政府統籌,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職能,不斷提升規范化管理服務水平,加快建立和發展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一是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組織網絡全覆蓋,實現實體服務平臺一站通。建立健全省、市、縣(區)、鎮(街辦)、村(社區)“五級聯動機制”,明確職責,以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管理協調樞紐,重點打造鄉鎮(街道)一線公共法律服務站綜合平臺,全力推進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健全完善便民服務工作機制,設立便民服務窗口、聯系點、工作站,拓展服務申請受理渠道,簡化受理程序,推動建立為老、弱、病、殘等當事人服務的綠色通道,著力打造“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有效滿足城鄉基層群眾公共法律服務新需求。
二是推進“12348”公共法律服務專線電話整合優化,實現專線服務平臺一線通。全省“12348”法律援助專線將逐步整合優化為公共法律服務專線,除咨詢申請法律援助外,擴充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社區矯正等咨詢服務功能,派駐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專人值守,為貧困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咨詢服務。
三是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實現網絡服務平臺一點通。按照全省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總體布局,建立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打通省、市、縣、鄉信息化通道,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數據互聯互通,利用網絡、微信、手機客戶端等遠程服務手段,拓展公共法律服務新路徑,引導大中城市優質法律服務資源通過網絡咨詢、答疑、培訓等形式直接服務貧困地區,為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遠程實時公共法律服務。
三、我省開展貧困地區法律扶貧工作情況
脫貧攻堅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為充分發揮司法行政部門職能作用,運用公共法律服務助推脫貧攻堅,陜西省司法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開展法律扶貧工作。2016年4月,省司法廳和省扶貧辦出臺《關于實施法律扶貧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目前正在全力落實中。法治宣傳助推法律扶貧,進一步加大農村普法力度,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把增加貧困地區法治宣傳經費作為法律扶貧的一項重要措施,納入我省“七五”法治宣傳教育規劃中;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在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強化法律援助工作保障以及強化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力地指導推動了法律扶貧工作。特殊人群幫扶、人民調解工作積極為法律扶貧工作服務,目前全省累計建成各級各類安置幫教基地187個,(市級安置幫教基地10個,縣級安置幫教基地43個,企業認證合作的安置幫教基地134個)。全省29683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110957名人民調解員,在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是助力精準扶貧,服務社會治理的有力舉措。其目的是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優化法律服務職能,將城市優質法律服務資源覆蓋到鄉村基層一線,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2016年,我們將實現貧困縣區“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2017年,在城市實現“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2018年,全面實現鎮街、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今年,陜西省財政廳、省司法廳計劃投入法律扶貧專項資金1000萬元,對省級示范點和貧困地區實行以獎代補,為這項工作提供經費保障。
女士們,先生們!長期以來,各新聞媒體給予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特別是法律服務工作以極大關注和宣傳,在此,我代表陜西省司法廳對大家表示誠摯的謝意!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報道,使這項民生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起推動我省公共法律服務事業快速發展,為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情況就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