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王吉德介紹陜西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6-03-22 09:09

2016年3月21日星期一10時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王吉德介紹
陜西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情況。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2014年1月1日,我省全面實施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實施以來,新聞界的朋友們高度關注并及時跟進報道,為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輿論支持。借此機會,我代表省工商局表示衷心感謝,同時也請大家繼續關注商事制度改革工作。

下面,我就商事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做一簡要介紹。

一、商事制度改革順利推進

2013年12月25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改革工商登記制度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意見(試行)》,提出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實行“先照后證”,年檢改年報,放寬名稱、住所和經營范圍登記條件,下放企業登記權限等13項改革措施。2014年1月1日改革全面實施,各級政府和工商、發展改革委等相關職能部門把商事制度改革作為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重要任務認真予以落實,及時成立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制定改革實施辦法,加強宣傳培訓,提升服務效能,有序推進了工商注冊便利化。2015年,在各級政府的主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我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重點做了七項工作:一是積極推動“三證合一”改革。我局聯合省質監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發改委等部門在試點推行“三證合一、一證三號”改革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加強部門工作銜接,推進數據互聯共享,于9月28日在全省全面實施了“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將由工商、質監、稅務三個部門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核發一個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進一步便利企業注冊。二是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準入條件。經省政府同意,我局先后出臺了《陜西省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進一步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的意見》,提出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向社會開放企業名稱庫,放寬企業名稱行業表述條件等具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三是簡化企業注銷程序。在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內,在部分縣區企業試點實行簡易注銷登記程序,縮短企業退出周期,降低退出成本。四是加快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服務體系。2012年省發改委建成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商事制度改革開始后,發改委及時完善平臺功能,提供信息共享支撐。目前,已有45個省級部門申請了信用平臺用戶共計500多個。其中30多個部門向信用平臺提供了企業信用信息,實現了企業信息的網上公示、查詢、監督和政府部門間企業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我局建設運行了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面開展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和企業即時信息公示,并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了對接,有效推動了信用監管機制的建立。五是認真開展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2015年開展了三次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共抽查檢查企業19633戶。通過抽查檢查,依法將違反企業信息公示情形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有其他違法線索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六是開展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在廣泛吸納省政府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呈請省政府印發了《陜西省企業信息互聯共享管理暫行辦法》。2015年11月30日,我局上線了工商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交換應用系統,對最高人民法院向工商總局提供的失信被執行人在市場準入進行嚴格限制。截止目前,已限制“老賴”437人次。七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今年年初,我局會同省編辦,呈請省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了《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部門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和監管方法,努力構建權責明確、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目前,省政府正在就《實施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將很快印發全省實施。

二、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商事制度改革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廣大市場主體的期盼,減少了政府干預,降低了準入門檻和企業成本,釋放了我省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帶來了創業創新的勃勃生機。一是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就2015年來說,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35.81萬戶,同比增長21.21%,在全國排第16位,比上年提升了2個位次。其中企業類市場主體9.20萬戶,同比增長10.78%。全省累計登記市場主體196.02萬戶,同比增長16.61%。二是優化了產業結構。2015年全省新登記第一產業市場主體2.05萬戶,同比增長1.85%;第二產業市場主體2.47萬戶,同比增長13.13%;第三產業市場主體31.29萬戶,同比增長23.45%。2015年新增市場主體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制造業市場主體同比分別增長68.57%、29.98%、26.63%、19.38%和 25.87%。新興服務業、制造業快速增長,產業轉型效果明顯。三是促進了誠信體系建設。在“寬進”的同時,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嚴管”措施,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了部門間信息互聯共享和企業信息自主公示。通過加強抽查檢查,實施聯合懲戒,增強了企業誠信經營意識。截至2015年底,法人信用數據庫收錄企業和非企業法人信用信息1400余萬條,全省51萬戶企業和2200多家非企業法人的登記類信息已全部整合入庫;自然人信用數據庫已整合了全省140萬個體工商戶的登記類信息和所有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2015年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信用陜西”網站日均查詢量達到1萬人次。四是擴大了社會就業。去年,全省新登記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共吸納就業人員88.58萬人,同比增長16.90%。截至2015年底,全省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累計吸納就業人員483.53萬人。五是工商注冊便利化步伐明顯加快?,F在登記一個企業的時間比過去大大縮短,特別是實行了“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之后,改革了市場主體準入多個部門、多個證件、多個環節、多種材料的繁瑣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會運行效率,達到了市場主體和政府職能部門“雙減負”的目標,“服務型”政府形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群眾認可。2015年,全省已發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76353份。

三、商事制度改革推進方向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放、管、服”三個重點,將商事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一是認真落實簡政放權改革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在設區市城區試點推行分支機構跨區備案制度;積極探索集群注冊、按工位注冊模式,充分釋放改革紅利,讓更多小微企業破繭成蝶,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加良好環境。二是探索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優化工商部門網上辦事大廳功能,積極推行登記注冊網上申報、預審模式,指導條件成熟的市級局探索實施全程電子化,逐步使傳統意義上的窗口現場登記向“互聯網+工商登記”轉變,申請人足不出戶、身在異地都可以辦理業務,實現從“面對面”向“鍵對鍵”轉變。三是加大企業信用平臺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應用功能,建立健全失信懲戒聯動機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逐步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嚴管局面。四是積極推進事中事后監管措施落實。通過在登記中對市場主體和審批部門進行“雙告知”,登記后運用“雙隨機”抽查方式,加強對市場主體公示信息和經營行為的監管,保持良好市場秩序。同時,在抽查的基礎上,對政府關注、公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商品適時開展專項整治,有效解決市場突出問題,防范市場風險。五是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監管,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銜接和聯動機制。從單一部門、單一地區的監管執法方式向跨部門、跨地區的協同監管與綜合執法轉變,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下面,我和省發改委信息中心張軍副主任、省工商局田中智副局長回答大家的提問。

責任編輯:殷譽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