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住建廳副廳長張陽發布我省重點示范鎮、文化旅游名鎮建設成效有關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5-10-28 10:58

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二10時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住建廳副廳長張陽發布我省重點示范鎮、文化旅游名鎮建設成效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與新聞界的各位朋友見面,首先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我省小城鎮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省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然后請各位記者朋友提問。

近年來,陜西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進城鎮化作為推動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重大戰略,提出了“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強縣城、做大集鎮、做優社區”的總體思路,特別是在小城鎮建設方面,2011年3月,確定了31個重點示范鎮,采取專項資金引導、土地指標支持、專業人才幫扶、目標責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目標是建設成為縣域副中心,成為農民進城落戶和創業的平臺,2013年7月又增加了4個沿渭鎮,總數達到35個。同時,為充分保護歷史遺存、傳承傳統文化,又確定了31個文化旅游名鎮(街區),通過保護修復、打造特色、開發旅游、實現富民宜居,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示范引領全省小城鎮快速發展。

一、35個重點示范鎮成效明顯

一是綜合承載力顯著增強。截至目前,35個省級重點示范鎮累計完成投資422.9億元,新建道路227.98公里,垃圾處理場29個,污水處理廠26個,廣場23個,鎮區面積擴大68.8平方公里,吸納進鎮人口51.3萬人,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二是公共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新建學校30個,醫院19個,幼兒園27個,文體中心29個,各類房屋518萬平方米,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就近城鎮化。

三是特色產業逐步形成。各重點示范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相繼建成了一批新型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文化旅游園區及現代物流園區,吸引了990余家企業落戶,提供就業崗位達47.73萬個,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如眉縣湯峪鎮、藍田湯峪鎮發展旅游、度假產業,群眾就業不離鄉、打工不離家。

四是示范引領作用顯現。在省級重點示范鎮的引領下,各市政府相繼確定了119個市級重點鎮,作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抓手,制定措施,強力推進,一大批市級重點鎮異軍突起,如志丹縣旦八鎮、澄城縣韋莊鎮、西鄉縣堰口鎮等,設施功能不斷完善,政策綜合效應明顯。

二、31個文化旅游名鎮效應顯現

三年來,按照“規劃引領、保護修復、完善功能、開發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總體思路,著力構建名鎮傳統“形態”、傳承多元“文態”、打造宜居“生態”、豐富旅游“業態”。截至目前,31個文化旅游名鎮累計新建項目978個,完成投資74.39億元,建設步入快車道。

一是名鎮保護修復加快。2013年,省委、省政府文件出臺后,各市、縣、鎮迅速啟動了歷史遺存修復、綜合環境整治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歷史建筑快速修復,鎮區環境明顯優化,旅游設施不斷完善,同時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加快現代建筑改造,名鎮傳統街區風貌顯現。如:寧強縣青木川鎮堅持把保護修復放在第一位,中西合璧、羌漢交融的樓堂館所,雕梁畫棟,讓游客感受到一代梟雄魏輔唐的昔日傳奇。

二是名鎮特色雛形顯現。全省遴選了108名規劃、文保、傳統建設、旅游開發方面的專家,一對一指導各鎮挖掘歷史文化特色,形成了紅色教育、宗教歷史、自然生態、邊塞風光等特色城鎮雛形。如: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已經成為紅色旅游名鎮,橫山縣波羅鎮已成為邊塞古堡名鎮,山陽縣漫川關鎮、洋縣華陽鎮成為及人文與自然生態與一體的古鎮。

三是旅游效應日益顯現。A級景區創建提速,旅游服務不斷提升,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旅游人氣日趨旺盛,部分名鎮已成為區域旅游聚集地。累計實現旅游人數2678.37萬人次,旅游收入113.05億元。

實踐證明,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兩鎮”建設的決策超前,完全符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符合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符合陜西實際,符合人民期盼。

三、兩鎮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資金引導,土地支持。省政府對省級重點示范鎮連續五年給予每鎮每年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并單列10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對于31個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從2013年到2015年,省上分批次給予每鎮(街區)2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省級財政給予每鎮每年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二)科學規劃,準確定位。按照建設城市社區和農民幸福家園的標準,組織設計重點示范鎮的“一鎮一模塊”規劃,建設高標準鎮區。對于8個沿渭省級重點示范鎮,發揮渭河生態資源優勢,做好規劃模塊設計、濱水景觀設計,打造特色各異的渭河景觀帶。對文化旅游名鎮(街區),突出歷史文化、景觀資源特色,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分類指導歷史街區建設。

(三)建立項目庫,加快建設。堅持把項目帶動作為推進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抓手,按照《陜西省重點示范鎮標準(試行)》,分別制定了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街區)三年及五年建設目標,將建設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建立項目庫,按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先行的原則合理安排建設時序,逐月開展項目督查,確保小城鎮建設項目快速推進。

(四)創新體制,激發活力。35個重點示范鎮所在的縣(區),通過下放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成立公用事業管理辦公室,選派兩批技術干部掛職副鎮長,在8個沿渭鎮設立副縣級管委會,設立鎮級財政等措施,激發了重點示范鎮內生動力。

(五)夯實責任,嚴格考核。省委省政府明確設區市人民政府對“兩鎮”建設總體負責,各縣(區)人民政府是建設融資責任主體,各鎮人民政府是實施責任主體。建立了“月通報、季講評、半年觀摩、年終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每年評出10個重點示范鎮和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先進鎮,年終給予每鎮100萬元獎勵,形成層層有責、上下聯動的積極的工作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兩鎮”建設經驗,“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實施“兩鎮”帶動戰略,省級重點示范鎮調整增加到40個,文化旅游名鎮總數保持31個不變。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施擴權強鎮,堅持集約、生態、低碳的發展理念,整合資源,持續發力,推動全省小城鎮建設健康發展。

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小城鎮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也請媒體朋友們繼續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加大對小城鎮建設的宣傳力度,在全省營造濃厚的建設氛圍。

謝謝!

責任編輯:殷譽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