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委網信辦省互聯網信息辦主任孫琳介紹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安排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 發布時間: 2015-02-11 08:29

2015年2月9日(星期一)上午11:00,在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公安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通信管理局四部門負責同志介紹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安排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根據全國統一部署和省委要求,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通信管理局決定,從今年2月開始,在全省集中開展為期半年左右的“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為此,上述四部門聯合成立了工作協調組。今天下午還將召開全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正式啟動我省專項整治工作。

過去的一年,我省依法規范網絡傳播秩序,網上輿論生態出現好轉,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但也必須看到,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等違規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問題仍然突出。歸納起來有六個方面:

一是合法網站亂象不斷。一些合法網站借批評性報道要挾涉事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索取“宣傳費”“贊助費”“合作費”“廣告費”等,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部分網站紛紛開設地方頻道或專欄分站,通過與當地媒體、企業甚至個人合作,以賣頻道、賣專欄等方式,承包買斷經營權,任由承包商借網站品牌的影響力,以拿錢的正面報道或收錢消災的所謂輿論監督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F在,有的地方頻道、專欄、論壇已經成為違法活動的“重災區”。有的傳統媒體及工作人員利用所屬網站或自辦網站實施敲詐的問題也很突出。還有一些正規網站,通過收費刪帖、廣告合作等較為隱蔽的方式進行敲詐活動。

二是非法網站招搖撞騙。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名義,私自開設冠名的虛假網站,或以民間反腐維權人士自居,私自開辦所謂“民間”反腐維權網站,打著“輿論監督”“舉報受理”等旗號,聚焦社會熱點話題,招聘工作人員,自制記者證,進行非法采訪活動,并以曝光負面信息相要挾,對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敲詐勒索。假網站、假記者往往還與真媒體、真記者串聯合作,威脅受害單位和個人,使敲詐勒索行為更加隱蔽,讓人難以識別。

三是不良“大V”借機中飽私囊。個別具有人氣的所謂“大V”,利用自身影響,從事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為了斂財不惜以身試法。還有一些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利用網絡平臺,主動設置議題,進行實名舉報,這些舉報的背后,有的也隱藏著不正當利益輸送。

四是互動欄目渾水摸魚。一些網絡論壇通過開設地方頻道、區域辦事處或站點,開通城市首頁、細分專題欄目,并與有影響力的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賬號聯動,以重點區域推薦、輿情點評、加精推送等形式,向網上負面信息涉事地區、單位和個人施壓,伺機敲詐勒索,或提供有償刪帖服務。一些微博賬號和微信公眾賬號假冒新聞媒體或紀檢監察機關,專門發布負面信息,再利用與其結盟的其它賬號轉發炒作,造成點擊瀏覽量不斷上升增大的假象,以此脅迫對方“花錢消災”。

五是非法公關推波助瀾。一些合法注冊的廣告、文化、策劃、信息咨詢等公司,實際業務卻以有償刪帖等非法經營為主,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利用網上消息源不經核實等特點,將一些無中生有或是片面放大的新聞大肆炒作,一手發帖,一手刪帖,迫使對方答應開出的各種條件,借機牟取非法利益,受害單位和公民不堪其擾。

六是個別干部底線失守。網信隊伍總體上是堅強有力、值得信賴的,但也有個別人在物質誘惑面前底線失守,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收受禮金,參與從事有償刪帖等非法活動,嚴重損害了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

上述行為,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嚴重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嚴重破壞網絡傳播秩序,嚴重損害管理部門和網絡媒體形象,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嚴重影響我省和諧穩定發展大局,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深受其害、深惡痛絕,已經成為網絡“公害”,必須堅決整治、依法懲處。

這次專項整治工作分內、外兩個層面同時進行。對內,主要針對全省各級網信部門和網信隊伍開展,為期3個月左右;對外,主要針對全省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非法網站、社交網絡賬號和網絡公關中介公司開展,為期6個月左右。通過整治將堅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和社交網絡賬號,清理整頓違規地方頻道,嚴肅查處非法公關公司和中介機構,依法懲治犯罪團伙和不法分子,形成聲勢,見到成效,鞏固良好勢頭。

為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我們將采取四項措施:

第一,發動社會參與,鼓勵舉報投訴。省委網信辦將開設舉報郵箱、電話,設立有效舉報獎勵。省內各網站都將在首頁顯著位置設立舉報專欄。嚴格保密舉報信息,嚴肅處理針對舉報人的蓄意報復行為,消除舉報人的后顧之憂。希望社會各界對以下六類問題進行重點舉報:一是網信系統工作人員與網站、公關公司或個人串通,實施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二是網站發布或集納負面信息,直接或通過公關公司以刪帖為條件,索取財物的;三是網站、社交網絡賬號以傳播負面信息為要挾,以廣告費、合作費、贊助費、宣傳費為名,向集體或個人索取財物的;四是網站以地方頻道合作為名,外包給公司或個人,收取承包費,為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提供平臺的;五是以網絡維權、監督、揭黑為名,開設非法網站或社交網絡賬號,通過發帖、刪帖索取財物的;六是冒用各級黨政機關或社會組織名義,開設虛假網站和社交網絡賬號,實施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

專項整治工作協調組辦公室舉報郵箱:jubao@csiu.cn,舉報電話:029-85582017、85588642、85582645,舉報信箱:陜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0號陜西省委網信辦網絡管理處,郵編:710054。

第二,突出四個堅決查處,形成有力震懾。一是對互聯網管理部門和各類網站自查清理過程中發現的“害群之馬”堅決查處;二是對投訴舉報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案件堅決查處;三是對敲詐行為多發、社會影響惡劣的網站和賬號堅決查處。四是對黑網站、假記者、假新聞堅決查處。

第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氛圍聲勢。將加大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力度,協調省級媒體與地方媒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同發力,充分發揮移動客戶端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作用,及時反映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展及成效,對反面典型及時曝光,營造輿論氛圍。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普及法律知識,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幫助公民認清違法犯罪活動的真面目,提高識別應對能力。

第四,完善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專項整治活動,各級網信部門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內控措施,堵塞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制度漏洞。研究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現象的特點規律,加強網站及其從業人員管理制度建設。積極推動建立網站編輯記者持證上崗制度,完善網絡信用評價考核體系,建立網絡信用“黑名單”制度,確保建立治理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長效機制有力有效。

我們將堅持“開門整治”,熱忱歡迎廣大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全程監督。這里我代表四部門表個態: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零容忍,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沒有“豁免權”,發現問題一查到底,決不護短,決不心慈手軟!通過這次專項整治活動,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起來,為“三個陜西”建設創造良好的網上輿論環境。

春節將至,借此機會向長期以來對我們工作給予大力支持的新聞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殷譽瑋  審核:岐山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