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統計局副局長王運林介紹“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 發布時間: 2015-01-23 15:36

2015年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統計局副局長王運林介紹“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

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自2012年12月啟動至今,已歷時兩年多,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天在這里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大家通報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果。

一、經濟普查的目的和主要工作過程

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三經普”)主要目的是調查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進一步查實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全面更新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和統計電子地理信息系統,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學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發揮智庫和參謀助手作用。

這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普查對象是全省轄區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和生產經營情況等。

在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陜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省各級普查機構和廣大普查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普查準備、登記驗收、數據匯總與評估等階段的各項任務,現已進入數據發布、數據解讀和資料開發應用階段。

二、經濟普查的主要特點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在兩年多的實踐工作中,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普查工作,婁勤儉省長多次聽取三經普工作匯報,對搞好普查工作做出指示;江澤林常務副省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代表省政府與各市、楊凌示范區以及13個省直部門的一把手簽訂了經濟普查目標責任書,并在普查登記的第一天,親赴現場進行指導;副省長李金柱在全省經濟普查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動員講話;各級政府均成立了普查機構、印發了通知、提供經費和物資保證,并將經濟普查納入2013、2014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和督辦項目。

(二)完善方案,規范流程

按照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的要求,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辦公室認真借鑒歷次普查經驗,廣泛吸收各方意見,反復研究論證,經過多項認真試點,制定了《陜西省第三次經濟普查實施方案》及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業務流程。在此基礎上開展了覆蓋全省的業務培訓,進行地毯式單位比對和現場核查,全力以赴做好現場登記和個體戶抽樣調查,利用信息手段實時監控普查數據采集和上報工作,嚴格分級分專業審核數據。

(三)創新手段,提高效率

本次經濟普查綜合運用了手持電子終端設備(PDA)、互聯網直報系統和無線網絡傳輸等先進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使用手持電子終端設備(PDA)對23.1萬家非聯網直報單位進行數據采集,做到即拍、即錄、即審、即傳,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四級普查機構數據實時共享、實時共審;1.3萬家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填報普查表,并直接報送國家數管中心。減少了中間環節,確保了數據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加強審核,嚴控質量

全省各級普查機構把確保數據質量放在普查工作首位,把加強質量控制貫穿普查工作始終,制定了數據質量控制辦法、數據質量審核細則,組建了數據質量審核隊伍。在普查員完成初步審核的基礎上,市、縣兩級普查機構完成了分專業在線數據審核工作,做到隨報隨審。在查遺補漏階段,從各市抽調業務人員對非聯網直報單位的填報差錯進行了逐一核實和修正,組織各市完成了跨市、跨部門排重審核、關聯審核任務,有效解決了重碼、漏錄和錯登等問題。全省共審核驗收聯網直報單位1.3萬家,非聯網直報單位23.1萬家,省級驗收率和驗收通過率均為100%。

三、經濟普查的主要數據成果

(一)查清了經濟活動主體情況

普查結果顯示,2013年末,全省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24.41萬個,比二經普增加6.51萬個,增長36.4%,其中企業法人單位14.94萬個,比二經普增加 5.78萬個,增長63%;產業活動單位30.08萬個,比二經普增加7.23萬個,增長31.6%;有證照個體經營戶75.58萬戶,比二經普增加10.79萬戶,增長16.7%。

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818.08萬人,比二經普增加218.93萬人,增長36.5%;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99.63萬人,比二經普增加27.49萬人,增長16%。

全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資產總計10.13萬億元,比二經普增加6.8萬億元,增長2倍。

(二)查清了經濟總量

依據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國家統計局依照國際慣例對各省2013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陜西2013年GDP總量為16205.45億元,比原初步核算數增加160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5719.27億元,占比35.3%。從普查結果看,我省經濟總量基本銜接,結構有所優化。

(三)查清了主要經濟結構

1、法人單位:分產業看,第二產業4.3萬個,占法人單位總數的17.6%;第三產業20.12萬個,占法人單位總數的82.4%,比二經普上升3.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數量位居前3位的是:批發和零售業5.53萬個,占22.7%;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5.49萬個,占22.5%;制造業2.83萬個,占11.6%。分區域看,關中16.09萬個,占65.9%;陜南4.04萬個,占16.6%;陜北4.28萬個,占17.5%。

2、從業人員:分產業看,第二產業365.30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4.7%;第三產業452.78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55.3%。分行業看,數量位居前3位的是:制造業192.90萬人,占23.6%;建筑業115.58萬人,占14.1%;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90.79萬人,占11.1%。分區域看, 關中590.67萬人,占72.2%;陜南110.71萬人,占13.5%;陜北116.69萬人,占14.3%。

3、資產總計:分產業看,第二產業3.25萬億元,占總資產的32.1%;第三產業6.88萬億元,占總資產的67.9%。分行業看,數量位居前3位的是:金融業3.42萬億元,占33.8%;制造業1.57萬億元,占15.5%;房地產業1.12萬億元,占11.1%。

(四)查清了小微企業情況

2013年末,我省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4.17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4.9%,小微企業從業人員292.18萬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7.8%。

(五)查清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情況

2013年末,我省在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2721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1.8%。其中,節能環保產業1424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0.95%;新材料產業529個,占0.35%。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79.01萬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3.0%。其中,節能環保產業35.15萬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5.8%;新材料產業15.53萬人,占2.6%。

(六)查清了服務業發展狀況

2013年末,我省從事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20.12萬個,占全部法人單位比重為82.4%,比2008年提高3.6個百分點;從業人員452.78萬人,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比重為55.3%,比2008年下降4.6個百分點。

以上發布的是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匯總數據。經濟普查獲得了海量的基礎數據,下階段,我們將積極推進普查資料的共享共用,除編輯普查主要數據提要、出版經濟普查年鑒等資料外,還將加大對普查資料的深度開發,為各級黨委政府宏觀決策和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提供重要依據。此外,還將開發拓展可視化空間地理信息系統,方便用戶查詢和使用普查數據,并通過陜西省統計局官網陸續公布三經普數據,及時向社會提供普查成果,最大限度地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普查信息服務。

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