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陜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盧尚義發布2014年度陜西省打擊“三假”及開展新聞道德建設工作情況

來源: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5-01-12 11:26

2014年12月30日,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盧尚義發布2014年度陜西省打擊“三假”及開展新聞道德建設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2014年度我省打擊“三假”及開展新聞道德建設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此,我代表陜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向長期以來支持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為我省加快“三個陜西”建設助推中國夢的生動實踐鼓與呼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主要就我省成立新聞道德委員會以來的工作運行情況向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做一介紹。

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是陜西省新聞行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自律機構。主要職責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組織開展新聞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全省新聞行業的職業道德水平;二是受理社會各界對全省新聞機構及新聞從業人員的行業不正之風、道德失范行為、新聞糾紛事件的舉報投訴,提出處理意見,監督整改落實;三是對新聞道德方面的傾向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動態監測,提出風險預警;四是以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低俗之風、不良廣告和新聞暴力、新聞剽竊、新聞侵權等損害新聞隊伍形象的問題為重點,組織實施有關新聞機構及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狀況的社會滿意度測評,研究并提出相關對策;五是對新聞機構及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評議、專題研討,提出處理意見;六是組織開展新聞職業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樹立先進典型,總結有益經驗,倡導行業新風;七是開展網絡時代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理論研究和規律探討,制定和完善適應時代發展、符合省情民意的新聞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八是提出建立健全新聞法規制度、規范新聞職業行為的建設性意見。

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成立以來,委員會認真落實《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章程》的相關要求,按照“舉報查處為重點、懲治引導相結合”的思路,不斷探索完善行業自律的長效機制,對新聞單位形成警示,督促其加強行業自律,提升專業素養,并自覺抵制新聞敲詐、有償新聞、虛假新聞等不正之風。對于群眾投訴的問題,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認真做好登記統計,落實臺賬管理制度。從群眾來信和上級轉辦信件情況看,今年的舉報投訴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個別記者利用職務便利,涉嫌介入、參與地方經濟糾紛。此類投訴主要是反映新聞單位的記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參與地方政府的土地承包、流轉,與當地的群眾產生經濟上的糾紛,引起不滿;還有個別記者利用身份的特殊性,“拉托”替人辦事后,因種種原因引起當事人投訴。

二是經濟類案件糾紛報道過程中,引發當事方不滿,投訴媒體報道內容失實。此類投訴主要集中在經濟類案件報道過程中。記者對案件全面性把握不夠,報道沒有以法院或者其他權威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甚至與司法機關的判決相悖,引起投訴舉報。

四是涉及群眾生活類的糾紛報道,引發報道中的當事人不滿,投訴媒體侵權。此類問題主要集中部分群眾反映媒體在生活類糾紛報道過程中,對個別的內容細節處理不夠,造成群眾個人名譽和經濟上的損失,向新聞道德委員會進行投訴。

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依法依規地處理各種投訴舉報。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接到群眾投訴或上級批轉來的信件后,嚴格按照國家新聞工作有關規章制度,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在受理過程中,不管是親自組織調查還是向被舉報投訴單位督辦、轉辦,省新聞道德委員會都要求務必做到依法依規、客觀公正,并積極與當事雙方進行溝通,及時反饋。該通報的通報,該整改的整改,該向群眾解釋的做好解釋工作。對于超出新聞道德委員會受理范圍和職能權限的案件,向舉報投訴人講清楚政策法規,商勸群眾通過正常的司法途徑解決訴求。

二是建立臺賬,一事一辦一銷號。對群眾投訴,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專門安排一名同志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管理工作臺賬,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在事情處理調查完畢后,及時回復群眾。建立臺賬,讓我們隨時掌握受理情況、工作制度、處理結果等,一目了然。辦結銷號,促使我們抓住線索,一辦到底,力戒混淆拖沓,力除查而不結、處而未果現象發生。這種工作方法受到了中宣部、中國記協的高度肯定,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及省內媒體均報道過。

三是堅持例會通報。對于群眾反映的情況,確屬違規的,我們向其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通報,會同主管、主辦部門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行為惡劣或嚴重違法的,不惜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并在省級媒體新聞通氣會上,通報相關情況,就此類案件報道過程中應該把握的紀律進行再次重申,防止發生類似問題。

四是開展新聞評議。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將群眾投訴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分送各委員,廣泛開展評議并征求委員們的意見。對評議意見進行梳理,形成專門報告,通報各相關單位,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新聞評議工作,搭建了一個依法監督、依法管理、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四管齊下、綜合治理的新平臺,進一步推動了行業自律長效機制建設。

今年以來,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共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典型案例38起,辦結28起。其中群眾直接來信25起,信訪轉辦6起,領導批轉7起。在辦結案件中,共有6起案件受到省委領導的批示。

同時,我們還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對突破新聞道德底線、觸犯法律的案件,不斷加大刑事打擊力度,查辦新聞敲詐勒索刑事案件11起,25人被判處6個月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提起公訴6人,批捕2人,打掉了一批假冒媒體、敲詐勒索、流竄作案的犯罪團伙,對新聞違法行為形成了極大震懾。這種自律加他律的工作體制有效地推動了新聞行業堅持職業操守、恪守職業道德的良好風氣。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按照《陜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章程》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新聞敲詐、假新聞等問題的查處、案例評議和通報曝光力度,強化與各相關單位的工作聯動,構建多渠道、多手段的綜合治理平臺,不斷拓展工作領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多措并舉,把新聞道德委員會工作引向深入。

再有兩天就進入2015年,在這里,我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省新聞宣傳工作的支持和幫助,祝在座新聞界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新聞報刊處副處長 戴繼光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就全省新聞記者證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向大家進行通報。目前,陜西全省共有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期刊社等各類新聞機構350余家(不包括各類網站地方頻道);全省各類媒體共有新聞采編人員12000多名,其中持有新聞記者證人員7032人。今年以來,就新聞采編人員的管理,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進一步加強了對新聞采編人員管理的工作力度。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了新聞采編從業準入門檻,對新入職新聞采編人員提高了標準,嚴格了資格證培訓、考核、考試標準,規范了考試內容和形式,嚴肅了培訓考核規則;二是在全省范圍開展了對新聞采編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和考試。今年初,對全省12000多名新聞采編人員進行了崗位培訓和考試,我省的成績合格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七。未合格的百分之三(也就是近850人)也必須通過補考達到合格,補考時間已確定在2015年的1月18日,沒有通過考試的要重新參加新聞采編人員資格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申領新聞記者證;三是對現有的新聞記者證持證人員隊伍進行清理整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全省持證記者開展清理整頓,清理的重點是五類人員:第一類是新聞機構中黨務、行政、后勤、經營、廣告、工程技術等非采編崗位的工作人員; 第二類是新聞機構以外的工作人員,包括為新聞單位提供稿件或節目的通訊員、特約撰稿人,專職或兼職為新聞機構提供新聞信息的其他人員; 第三類是沒有新聞采訪業務的期刊編輯人員; 第四類是有不良從業記錄并在限制從業期限內的人員或者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 最后一類是已辦理退休、離職、離崗手續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自全省開展新聞記者隊伍清理整頓以來,截止到現在,已清理不合格新聞記者證持證人員近800人,使我省超范圍申領新聞記者證的情況明顯好轉。四是與各新聞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簽訂了《新聞單位申領記者證人員資格審核責任書》,與所有新聞記者證持證人員簽訂《新聞從業人員保密承諾書》和《新聞從業人員職務行為信息保密協議》。

另外,按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的通知精神,從2015年開始,各新聞網站的新聞采編人員將分批納入新聞記者證管理范圍。

第二,開展中央及外省新聞單位駐陜記者站、省內新聞單位駐各市記者站的清理整頓工作。目前我省共有中央及外省和省內新聞單位設立的記者站174家,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將聯合有關部門,用4個多月的時間,對群眾舉報較多、社會反映強烈、年發稿量低、已不具備設站條件,以及存在違規從事廣告、發行等經營活動,甚至搞有償新聞、新聞敲詐等嚴重違法違規活動的記者站堅決予以取締,并注銷其記者站登記。

第三,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繼去年我省開展打擊假記者、整治新聞違法活動“百日專項行動”,今年初,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公安廳等10部門聯合,在全省范圍開展了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僅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就接到各類舉報200多件,立案37件,現已查辦終結《健康導報》記者楊林生新聞敲詐案、《旅游商報》超范圍發放新聞記者證案、《中國經濟導報》駐陜記者站工作人員無證采訪等多起案件;楊林生、謝永和等6名持證記者被吊銷新聞記者證,列入不良從業記錄,并分別給予終身禁業或限業3年的行政處罰。其中,《健康導報》記者楊林生因新聞敲詐已觸犯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對《旅游商報》、《健康導報》等報紙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處罰,嚴厲打擊了利用新聞采訪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的違法人員及新聞單位或新聞機構。

通報完畢,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