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梁振思發布“創新機制、精準扶貧”有關情況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12-24 11:40

2014年12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副主任梁振思發布“創新機制、精準扶貧”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2014年是扶貧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根據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和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安排,下面,我就全省今年創新機制、實施精準扶貧情況,向大家作一通報。

陜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今年以來,按照中辦國辦《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3〕25號)總體部署,把扶貧開發作為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舉措,納入全省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全局,加強領導,高位推進,改革創新,精準扶貧,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進展順利,整體態勢良好,預計減貧100萬人的任務可順利完成。具體情況如下:

一、精準扶貧機制初步建立

年初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全省扶貧開發工作座談會、移民搬遷電視電話會議、社會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等,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關于新時期扶貧開發的戰略思想,研究部署中辦25號文件的貫徹落實和全省精準扶貧工作。按照中辦25號文件要求,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陜辦字〔2014〕28號),提出了六大機制改革和十項重點工作。

創新扶貧開發考核機制方面,省上印發《各市(區)和省直部門2014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下調了對各市GDP考核分值權重,各市提高了貧困人口脫貧數量、避災扶貧移民搬遷、城鄉居民收入比、恩格爾系數等指標考核分值權重。西安、安康兩市率先取消對11個貧困縣的GDP考核。

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方面,制定《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明確識別工作的對象范圍和方法步驟,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建立干部駐村聯戶扶貧機制方面,印發《關于做好干部駐村聯戶扶貧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要以單位包村為基礎、以工作隊駐村為手段,突出開展干部聯戶幫扶,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脫貧、不脫鉤。

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方面,起草《關于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的實施意見》,將92%的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直接切塊到縣,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縣, 85.5%項目資金直接用于扶持到戶,探索實施了扶貧資金競爭性分配機制。

完善金融服務機制方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金融服務聯動協調機制功能,積極做好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金融支持工作的實施意見》;鎮安縣積極探索整合涉農資金建立精準扶貧貸款儲備金,放大貸款額度,發放精準扶貧信貸產品的金融服務模式。

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方面,印發《關于落實<創新扶貧開發社會參與機制實施方案>的意見》,對社會扶貧資源籌集、配置、使用、監管機制創新進行安排部署。

十項重點工作方面,相關牽頭單位分別制定出臺了《村級道路暢通工作實施方案》、《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做好特困人口搬遷工作的通知》、《陜北關中地區移民搬遷規劃實施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工作的意見》、《2014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創新機制扎實推進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鄉村旅游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教育扶貧實施方案》、《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在推進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做好文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和《陜西省貧困村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

目前,精準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備,精準扶貧機制初步建立,涌現出了石泉縣“三五”扶貧工程、商洛市“雙促雙包”等精準扶貧先進典型。

二、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省委、省政府把精準扶貧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同步考核,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預計全年實現減貧100萬人。

一是嚴密組織建檔立卡工作。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經費保障,嚴密開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建檔立卡對象信息數據錄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全省共識別認定貧困村8808個、國家標準(2736元,2010年2300元不變價)下貧困人口451萬人、省級標準(2875元,2010年2500元不變價)下貧困人口575萬人,為精準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開展干部駐村聯戶扶貧。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各級組織、扶貧部門對駐村工作隊隊長、扶貧掛職副縣長和相關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全省實際組建駐村工作隊7158個,選派掛職副縣長56名、駐村干部1.86萬人,組織近12萬名干部開展聯戶扶貧,結對幫扶20.4萬貧困戶,推動了精準扶貧各項措施的落實。商洛啟動實施“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部門包村、干部包戶,促村域經濟發展、貧困戶脫貧,促干部作風轉變、能力提升”,全市參與單位1022個、干部職工3.34萬名,累計投入資金6.08億元,啟動實施包扶項目6800個。

三是穩步推進移民搬遷。全省安排移民搬遷11.43萬戶42.35萬人。其中,省扶貧辦牽頭的陜北、關中地區搬遷5.43萬戶19.55萬人,完成建房面積348.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1.4億元。寶雞出臺了兩年解決全市3600戶特困人口安全住房問題的實施方案。西安結合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市財政投入移民搬遷資金2.7億元,是上年度的4倍多。

四是精準實施專項扶貧。安排財政扶貧資金4.34億元、整合行業項目資金8億元,對“十二五”規劃中的1297個整村推進項目村,續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項目。安排財政扶貧資金3.2億元,加強貧困人口能力建設,“雨露計劃”培訓5萬人,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0萬人,資助貧困家庭大學生6.36萬人。以全面實施連片特困地區產業扶貧規劃為重點,投放小額信貸資金67.6億元,扶持帶動近200萬貧困人口。

五是大力實施行業扶貧。省上領導親自帶隊進京匯報協調項目,促成交通、水利、衛生、科技、產業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對19個省級部門落實片區扶貧支持政策情況進行督查,有效促進了行業部門向片區的優先傾斜。行業部門成為片區攻堅主導力量,截至目前,三大片區共啟動實施各類項目1900多個,累計完成投資2437.53億元,片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民生事業、能力建設、生態環境明顯改觀。

六是扎實推進社會扶貧。以國家設立“扶貧日”為契機,圍繞“扶貧濟困、踐行友善”主題,廣泛開展社會扶貧宣傳、項目征集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掀起新的社會扶貧熱潮。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投入資金3300多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20個。全省1481家企業參與新一輪結對幫扶工作,投入資金1.43億元。新申報的世行“貧困地區農村社區構建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批準,列入2015—2017財年備選項目。省級單位“兩聯一包”、市縣單位和企村結對包村扶貧、“富縣幫貧縣”工程、外資扶貧等效果明顯。

三、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完善機制。完善財政扶貧資金項目管理機制,制訂出臺省市加強項目資金監管辦法,指導縣級建立項目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扶貧機制,以財政扶貧資金為依托整合涉農資金,建立扶貧貸款儲備金(擔保金),放大貸款額度,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資金短缺問題。完善社會扶貧機制,抓住全國“扶貧日”機遇,建立社會扶貧信息服務平臺,完善組織動員機制,吸納社會資金支持扶貧開發。

二是著力轉變方式。落實機制創新,推進精準扶貧,關鍵在于轉變工作方式,著力抓好“三個轉變”,即扶持方式從間接扶持轉變為直接扶持,重點從依靠項目帶動扶貧對象脫貧,轉變為“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扶持到村到戶;工作方式從項目管理轉變為對象管理,重點從確定項目、實施項目、帶動貧困戶的項目管理,轉變為對扶貧對象建檔立卡、針對性扶持、全程跟蹤監測的對象管理;管理方式從共同負責轉變為分工有序,省市指導和監管、縣級決策和管理、鎮村實施和監測;實現“五個到村到戶”,對象識別到村到戶、規劃計劃到村到戶、項目資金到村到戶、幫扶力量到村到戶、監測考核到村到戶。

三是狠抓工作落實。以縣為單位,瞄準當年需要脫貧的人口,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確保完成脫貧100萬人的年度任務。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建立精準扶貧信息系統,對項目資金和幫扶措施實施全程監測,開展精準考核。總結“十二五”扶貧規劃落實情況,對我省貫徹落實國家十年扶貧綱要開展中期評估,組織編制“十三五”扶貧規劃,協調相關部門把片區攻堅《實施規劃》重大項目和行業精準扶貧十項重點工作納入“十三五”行業規劃。

責任編輯:田子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