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發布"東莊水利樞紐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12-22 13:43

2014年12月22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發布"東莊水利樞紐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根據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安排,今天陜西省水利廳在這里舉行“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情況。首先,我代表省水利廳,向今天與會的新聞媒體朋友,并通過你們對多年來關心和支持陜西水利工作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4年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批準東莊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標志著這項安瀾涇渭、富庶三秦的重大水利樞紐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和重大進展,在國家決策層面取得了立項建設的“通行證”,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我省水利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自秦修鄭國渠始,陜西人興水治水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涇河。1950年10月,我省組織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北大學等單位在涇河下游峽谷段勘測規劃大型水庫項目,幾代水利人為之不懈努力和奮斗,直至2006年先后開展了6次勘測設計工作,一次次滿懷希望的啟動和開展,又一次次無奈停的滯或擱淺。但是,三秦兒女建設東莊水庫的夢想一直沒有放棄。

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在水利建設方面干幾件大事實事”的重大決策部署,重新啟動了東莊水庫前期工作。4年多來,省水利廳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科學、負責、高效”的總體要求,組織黃河設計公司等20多家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克難攻堅,多措并舉,全天候、高強度、滿負荷地打破常規工作,2010年、2012年組織開展了兩次冬春地質勘探大會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具有世界級技術挑戰的泥沙淤積和地質巖溶等問題開展聯合科研攻關,經過艱辛努力,2011年底完成項目建議書編制任務, 2013年2月通過水利部部長辦公會議審查并將審查意見報送國家發改委,2014年7月項目建議書通過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咨詢評估,2014年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批準東莊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至此,多年來影響東莊水庫立項建設的開發任務、巖溶滲漏和泥沙淤積等三大關鍵技術問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和重大進展,東莊水庫建設的技術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

涇河東莊水庫為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開發任務“以防洪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發電及改善生態環境”。設計混凝土雙曲拱壩高230米,總庫容30多億立方米,電站裝機9萬千瓦;工程總投資127億元,建設工期95個月。東莊水庫效益巨大,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極具戰略意義。一是東莊水庫建成后,將與渭河綜合整治工程一起,形成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體系??蓴r截泥沙20.6億立方米,通過水庫調水調沙、聯合調度,減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積7.5億噸,沖刷降低渭河中水河槽,極大提高渭河下游行洪能力,徹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災”的常態發生,確保渭河綜合治理后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為沿渭西安、咸陽、渭南3市經濟社會發展及9區縣80萬人、160萬畝耕地提供安全保障。二是每年可向銅川新區、富平縣城及西咸新區、涇惠灌區等供水5億多立方米,滋潤渭北“旱腰帶”并將成為極端氣候條件下關中地區重要的抗旱應急骨干水源。三是提供清潔能源和改善生態環境。東莊水電站設計年發電量3.3億度,在優化區域電網結構的同時,可年減少煤炭消耗1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為全省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東莊水庫可確保涇河下游生態基流,改善涇渭河水生態環境,水庫蓄水后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有效改善渭北區域性氣候。四是東莊水庫依托的高峽平湖美景及自然稟賦,將打造成為世界級水利旅游風景區。

我們繼續緊緊抓住國家將東莊水庫列入近期和“十三五”開工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項目的歷史機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勇于擔當,只爭朝夕,攻堅克難,頑強奮戰,進一步掀起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高潮, 2022年努力建成東莊水庫,為“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興三秦”做出積極貢獻。

在后續工程建設中,我們將繼續誠摯地歡迎新聞界的朋友關心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聚焦陜西水利改革與發展,共同見證水利現代化美好藍圖一步步成為現實,共同見證陜西水利人為建設富裕陜西、和諧陜西、美麗陜西奏響新的絢麗樂章!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殷譽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