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社會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石英發布《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9-09 11:21

2014年9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石英發布《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上午好!我是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副院長石英。很高興與新聞界的朋友們見面。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將由我向大家介紹剛剛出版的《陜西藍皮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一書的主要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眾所周知,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斯坦時,提出了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并表示先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做起來,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陜西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責無旁貸、大有可為。作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庫,陜西省社科院有責任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提供智力支撐。從2014年5月起,陜西省社科院便開始籌劃出版反映國內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總體情況的專題著作。今天,時值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一周年之際,這本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的陜西藍皮書已由國內權威皮書出版機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

《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是國內第一本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研究對象,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實際,全面展示其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的藍皮書,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具有原創性、學術性、前瞻性和資料性,是科學決策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是國內外深入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狀況的最新指南。全書分為“總報告”、“綜合篇”、“經濟篇”、“社會文化篇”四個部分。其中,作為“總報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形勢分析與展望》,由陜西省社科院課題組在廣泛調研和深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撰寫完成?!秷蟾妗分赋觯ㄔO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提出后,圍繞“絲路五通”,沿線省區和城市積極響應,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各類政策溝通機制正在形成;綜合性的道路網絡初具規模;貿易便利化的措施不斷落實;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加速貨幣流通;依托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民心相通步伐加快。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不斷深化,未來將展現六大趨勢,也就是:區域合作協商機制將更為深入;多路徑道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速;能源合作更為緊密;貿易與投資發展進一步提升絲路沿線經濟體的對外開放水平;金融服務的改善將助推絲路貨幣流通;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將大大促進民心相通。

“綜合篇”共有10篇研究報告,分別就陜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新起點和橋頭堡作用、甘肅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構想、新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區域物流體系、青海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合作、重點省市建設現狀及西安后續推進策略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秷蟾妗氛J為: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區位優勢明顯,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文化底蘊深厚,能源資源富集,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意義重大。充分發揮陜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新起點和橋頭堡作用,應從發展理念、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交流上取得新突破。

“經濟篇”共有18篇研究報告,主要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暢通”和“貨幣流通”,針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貿易投資、產業發展合作、貨幣流通、金融開放、物流運輸、城市群發展、能源合作等經濟發展問題,匯集了大量學者的專題性研究成果?!秷蟾妗氛J為:1.陜西要利用好自身在地理區位、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將推進絲路經濟帶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重點定位于搭建物流平臺、完善交通運輸通道、加強科教服務、提供金融服務。2.西安已具備促進金融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依托絲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西安應全力構建區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引進外資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健康發展、健全金融市場體系。3.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陜西應適時調整能源產業結構,轉變能源經濟發展模式,從資源開發、能源供應、市場流通、服務體系等方面來構建陜西能源產業體系。

“社會文化篇”共有8篇研究報告,以“民心相通”為主題,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認同、文化傳播、文化精神、文化交流等問題推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展示了文化學者關于增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民心相通的若干思考?!秷蟾妗氛J為:1.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國際化服務水平偏低、陜西開放度不夠、西北人口與產業處于劣勢、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跨度大、地域廣、合作難等因素,是陜西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游向西先行的障礙。陜西要成為文化旅游先行者,必須首先突破這些困難。2.陜西絲綢之路跨文化傳播要打破文化的封閉狀態,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延續古絲綢之路在促進文化生態的多樣性平衡和文化意義的共同分享上所發揮的橋梁作用,將歷史文化品牌塑造與形象傳播作為傳播重點。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整合現有媒介資源,重視發揮新媒體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優勢。轉變話語形態,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3.絲綢之路甘肅段歷史悠久、文化基礎深厚,是歷史上中國農耕文化、游牧文化與外域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實現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的文化發展戰略,一是要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為平臺,打造絲綢之路文化戰略高地;二是充分發揮蘭州都市圈文化產業區優勢,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核心區;三是構筑交流平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與融合;四是明確國際化發展目標,拓展合作渠道與平臺。

可以說,今天所發布的《陜西藍皮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中所包含的37份專題研究報告,都是社科專家辛勤探索的智慧結晶,是理論聯系實踐、學術服務發展的最新成果,體現了社科專家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強烈使命感?!秷蟾妗肪o密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五通”建設,深入分析絲路經濟帶沿線省市發展現實,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綜合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富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對策建議。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責任編輯:田子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