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文波發布2014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8-28 11:12

2014年8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文波發布2014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統領,自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向深化改革要動力、向調整結構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活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結構向優。

一、經濟增長有質有量,主要指標保持陜西本色

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長9.7%,全國排名第7。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5%,在能源大省中一枝獨秀。非能源工業增長16.2%,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9%,實現了緩中趨穩。財政總收入增長10.0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3.17%,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增速位居全國第5。CPI同比上漲2%,控制在預期目標范圍內。城鎮新增就業22.08萬人,就業水平創近年新高。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8%和13.3%,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進出口總額增長64.3%,增速位居全國第1。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2.16%和15.12%,金融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二、產業結構調整與穩增長相結合,能源大省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陜北“三個深度轉化”項目建設效果初顯,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兗礦榆林煤制油項目已獲國家正式核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9.5%,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三星電子存儲芯片項目竣工投產,帶動60多家配套企業落地?!?10”文化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左右。服務業占GDP比重37.8%,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新認定1019個家庭農場和1萬名職業農民。外貿依存度達到11.3%,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需求結構進一步轉換到協同拉動的軌道。區域城鄉結構加快調整,省市共建大西安邁出新步伐。關中經濟繼續發揮支撐引領作用,陜南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陜北經濟緩中趨穩。

三、以國家級西咸新區建設為先行示范,新型城鎮化發展步伐加快

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緊緊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的目標,堅持走資源集約、產業集聚、人才集中、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努力建設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范例。按照“集約、集群、集成”的思路,全面啟動十大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了空港新城國家級航空試驗區、大數據產業園、涇河鋰產業園、健康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化新興產業示范園區,實現了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發展。上半年西咸新區完成投資486.44億元,同比增長44.5%,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4.6個百分點,正在成為我省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在西咸新區建設的帶動下,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進一步加快,關中城市群建設穩步推進,43個重點縣城、35個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成效明顯。

四、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

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加快,審批事項精簡比例達32%。實施了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共核減內設機構57個、調整職能327項、減少行政編制632名。啟動神木、府谷省直管縣改革,賦予其部分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擴大擴權強鎮試點范圍,強化鄉鎮政府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公共服務延伸到農村和社區。事業單位改革加快分類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穩步開展。出臺《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研究制定了核準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加快國企國資整合和改革步伐,先后組建環保、林業、航空等集團。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出臺《城鎮供水階梯水價指導意見》?;旌纤兄平洕母飭訉嵤?,圍繞基礎設施、能源化工、文化產業等六大領域,公布了39個重大項目向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放開,總投資達2700億元。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進展順利,上半年新登記注冊民營企業3.74萬戶,增長123.95%。非公經濟比重達到52.4%,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

五、搶抓向西開放機遇,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成效顯著

長安號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國家民航局正式復函支持建設西安航空城實驗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72小時過境免簽”等成功獲批,新開通西安至濟州等4條國際航線,國際航線由去年的9條增加到22條,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加速崛起。第十八屆西洽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成功舉辦,我省還與商務部共同舉辦了“第十二屆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及“陜西經貿洽談活動”,向西開放合作平臺進一步完善。絲綢之路申遺成功,7處遺跡進入世界遺產名錄。設立了三秦留學生獎學金,成立了西北大學中亞學院、絲綢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國語大學中亞學院,西北大學與撒馬爾罕等大學已在師資互派、學生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六、堅決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民生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

在財政增收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堅持“兩個80%”投入民生,民生支出占到財政支出的80.2%。積極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共有61萬農村居民進城落戶。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40.94萬套,在全國排名第4。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縣級覆蓋率達100%,60歲以上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月均55元提高到60元。建立精準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出臺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倍增規劃。將中省扶貧專項資金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縣,100萬人脫貧計劃加快實施。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3.07:1,較上年同期縮小0.1。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推廣義務教育大學區制。全面推行縣鎮醫療服務一體化,在寶雞、延安組建醫療集團和醫療聯合體試點。

七、堅持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年度計劃淘汰落后產能已關停60%以上,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改革,實行最嚴格的土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力推進“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計劃,西安優良天數達到80天,較去年同期增加23天;PM10和PM2.5分別下降18%和21%?!耙缓觾山彼廴痉乐芜M展順利,渭河水質持續改善。西咸新區、延安市被國家確定為創建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安康市、周至縣、志丹縣被國家確定為全國主體功能區試點。單位GDP能耗下降2.55%,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均完成半年目標任務。

女士們、先生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和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至關重要。下半年,我們將緊緊圍繞國家賦予陜西新引擎、新高地、新起點、新范例等重大使命,深入實施“穩中有為、提質增效”戰略,以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一是全力以赴穩增長。二是統籌協調促改革。三是因勢利導調結構。四是補短兜底惠民生。五是綜合施策防風險。六是深入謀劃“十三五”。七是聚精會神抓落實。

責任編輯:殷譽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