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蘭建文發布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情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8-26 12:45
2014年8月26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蘭建文發布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以來,面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的嚴峻形勢,我廳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穩中有為、提質增效”的戰略部署,進一步理清思路,全力推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各項工作。今年以來,我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繼續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
一、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1-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142.61億元,增長11.6%,高于全國平均2.8個百分點,工業增速位居全國第6位(去年同期列第5位)。完成工業總產值11118.15億元,同比增長11.3%。同時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增速穩中有進,緩步增長。1-7月,工業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緩1.4個百分點,與兄弟省份情況趨同。1-2月工業增長11.2%,1-3月、1-4月、1-5月均增長11.3%,1-6月增長11.5%,1-7月增長11.6%,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二是增速仍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在全國能源大省工業增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我省工業增速仍排能源大省第1位,全國第6位。三是非能源工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7月,非能源工業完成總產值6848.25億元,增長16.5%。能源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269.90億元,同比增長3.8%,低于全省平均7.5個百分點。四是12大類行業工業總產值除煤炭外均保持正增長。
二、綜合施策,千方百計穩定工業增長
去年底,我們就對今年工業運行情況進行了預判,擬定了10條工業穩增長意見,呈請省政府研究并印發全省執行。春節剛過,我廳11名廳級干部帶隊深入各市區調研,了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和存在的困難,確定把今年工業穩增長的著力點放在促運銷、拓市場、降成本上。重點抓了以下工作:一是認真清理對企業的不合理規費,引導企業開展降成本增效益活動。二是以陜汽新能源重卡為承載,組建“綠色物流車隊”,進一步降低煤炭等大宗工業品運輸成本。三是大力推進電解鋁、鋼鐵、水泥、電石等行業直供電及化工、建材行業直供氣試點,切實為企業發展松綁減負。四是積極推動產銷銜接,圍繞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組織開展了涵蓋裝備、建材、冶金、電子、消費品等工業產品的近50場產銷銜接活動,幫助企業擴大省內產品配套、提高產銷率。五是召開銀企合作推介會,幫助533個新增產能項目拓寬融資渠道,加強跟蹤服務,確保新增產能重點項目盡早達產達效。六是從工業專項資金中切出1個億用于工業穩增長,通過對消費品行業實施促銷獎勵政策,對裝備行業的列入國家級、省(部)級重點新產品計劃并投向市場的首臺(套)產品給予獎勵,以及對原材料行業中鋼鐵、水泥企業實施用電獎勵等資金支持政策,引導推動重點行業實現穩定增長。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精準發力,綜合起效,有效的穩定了工業增長,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在西北五省區座談會上,我省穩定工業發展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張高麗副總理的充分肯定。
三、調整結構,全力打造新支柱產業
今年以來,針對能源行業增長乏力等現狀,我廳著力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電子信息、新材料、醫藥、汽車、航空航天等新支柱產業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
一是積極實施千億百項技術改造和企業科技創新工程。集中力量支持重大項目。安排2.34億元重點支持27個輻射帶動能力強、對調結構、促轉型具有重大引領示范作用的重點項目。加強項目跟蹤服務,重點跟進160個,總投資5800億元的“千億百項”技改項目。不斷加大投資力度,1-7月全省工業投資2926.1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技術改造投資639.4億元,占工業投資21.9%。做好支持項目的考核工作。對2009年以來中、省資金支持的工業項目進行了考核驗收,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組織實施企業科技創新工程,著眼提升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企業內生驅動力。50項新技術開發、12項工業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完成評審,支持資金4241萬元。500項重點新產品開發已完成項目征集評審,將于近期下達。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有序開展,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建設不斷加強。
二是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認真開展鋁、電石和鐵合金等行業能耗限額標準督查,推廣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等節能新技術的示范應用,實施省級工業節能減排技改項目16個,啟動西安、榆林等市的甲醇汽車試點,積極為“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貢獻力量。深入調查摸清全省重點工業行業落后產能具體分布和數量,合理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全年計劃淘汰落后產能341.4萬噸、3700萬米、314萬重量箱。
三是以三星項目為抓手推進電子信息產業較快增長。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項目竣工投產,預計年可形成660億元的銷售收入,聚集160余家配套企業入駐,吸引上萬人就業,今年將新增60億元收入。西安—西咸新區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獲得國家批復,山利科技等6家企業得到國家物聯網專項資金扶持,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項目在西安、延安、榆林等城市啟動建設,中興1500萬部智能終端生產項目落戶陜西。1-7月,我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產值286億元,同比增長35.8%;軟件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512.9億元,同比增長29%。
四是支持光伏產業穩步發展。近幾年,面對國際關鍵市場收緊、歐美貿易保護、國內產能短期過剩等不利因素影響,我省支持光伏產業以高技術起點擴大規模和發展配套產業,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產業招商和推介力度,推動省內外企業的交流合作,我省光伏產業穩步發展,已形成了以光伏組件生產、光伏發電和光伏檢測等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取得了不平凡的發展成績。今年以來,陜西有色集團與美國REC公司合作的榆林萬噸多晶硅項目成功簽約,項目前期工作已經開展。陜西光電180KK封裝、商洛比亞迪300MW組件、西安隆基硅公司500MW硅片項目已建成投產。省內光伏電站裝機量已達到360MW,已開展前期工作的光伏發電項目裝機5720MW,年底前光伏電站累計裝機量可達1000MW,有效地帶動了省內光伏產品的生產銷售。
五是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發展。以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為目標,積極實施新材料“3569”發展戰略(打造3個千億級現代材料產業集群、做優做強5個新材料產業、組建6個產業聯盟、建設好9大產業基地),加快傳統材料產業的改造提升,主攻新材料產業高端應用,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產業的發展,不斷擴大鈦、鉬、鎂、碳纖維等新材料應用范圍;抓好鎂合金壓鑄件和高端鎂合金型材生產應用,推動金屬鎂產業升級,新材料產業保持持續穩步增長。
六是著力打造千億級醫藥產業。制定《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按照“做大化藥、做強中藥、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培育醫療器械和特色健康產業”的思路,大力實施醫藥產業“115551”工程(即做大10戶化學藥企業、做強10戶中藥企業、大力發展5戶生物醫藥企業、培育5戶醫療器械企業及5戶特色健康企業,確保實現1千億元戰略目標),重點扶持楊森、利君、步長、迪賽等大企業及力邦制藥脂質類制劑、世紀盛康制藥中藥注射劑等重大項目,支持陜南中藥產業、西安楊凌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發展,推動行業兼并重組,加快醫藥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步伐。1-7月,全省醫藥工業實現產值291.44億元,同比增長25.3%,增速高于全國同行業10個百分點以上。累計實現利潤23.13億元,同比增長53.6%。
七是穩步推進百萬輛汽車工程。千億陜汽整體提升及20萬輛重卡、比亞迪二工廠30萬輛轎車、寶雞吉利20萬輛轎車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南京金龍、華晨汽車、兵器集團等在陜投資汽車生產項目正在抓緊協調推進。比亞迪、吉利汽車發動機配套項目加緊實施,重型車橋、汽車液力變矩器、新能源車電機等一批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強。以新能源汽車發展為突破口,狠抓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西安市被列為國家新能源試點城市,到2015年將推廣新能源汽車1.1萬輛,將有力支持我省比亞迪E6電動轎車、K9電動客車及陜汽微型電動車、LNG/CNG重卡和客車的生產和銷售。陜汽、比亞迪與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合作、購車貸款、融資租賃等服務加快推進,汽車后市場服務取得新成效。1-7月,汽車工業完成產值660.83億元,增長12.0%。
八是著力推進軍民結合產業向縱深發展。積極協調組建了省航空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整合西飛、陜飛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無人機和高新技術材料,帶動我省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加強與中航工業的合作,共同推進西安航空產業基地和漢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設。協調組建新舟700飛機公司,加快新舟700飛機項目研制。深入實施軍民結合“雙百工程”,安排資金8000萬元,支持軍民結合重點項目49個,帶動投資25億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軍地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軍民融合發展。
九是充分發揮兩化融合典型企業和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上半年,重點支持裝備制造、煤炭、石化、汽車、食品、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園區等兩化融合項目50余個,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帶動企業和社會信息化投入7.16億元。確定法士特、能源集團、南梁礦業等20戶企業為省級兩化融合典型示范企業,目前已累計培育省級典型示范企業80戶。以工信部批準西安-咸陽兩化融合試驗區為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為契機,通過項目引領、典型示范帶動等,推動有關市區積極申報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通過典型企業和項目的示范帶動,我省大中型企業兩化融合資金投入正以每年平均30%的增速在上升。大中型企業達到信息化集成應用階段的比例由2009年的50%提高到2013年的80%左右。
四、下一步“穩增長、調結構”主要工作
今年以來,我省工業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了合理的增速,總體平穩。但是,工業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在國家宏觀政策的約束及外部市場的沖擊下,煤炭價格持續低迷,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品價格下降11.9%,煤炭生產銷售遭受嚴重困難,對我省能源工業增速影響較大。二是產銷銜接穩中趨緩,工業產品累計產銷率一直保持在95.0%左右,徘徊不前。三是企業利潤增幅趨緩。1-6月,能源工業實現利潤642.52億元,同比下降6.8%,較去年同期下降2.42個百分點。非能源工業實現利潤252.17億元,同比增長28.9%,較去年同期提高3.75個百分點。四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離全年目標差距較大。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切實抓好省政府工業穩增長新10條意見的落實。一是根據市場變化實施更加精準的支持措施。建設煤炭綠色運輸通道,強力推進直供電(氣),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強產銷銜接。下半年再組織50場產銷活動,進一步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年底對銷售收入實現新突破和國際市場開拓顯著的企業進行超銷售獎勵。三是組織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引導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并對企業開展降本增效活動進行交流獎勵。四是繼續加強跟蹤服務,狠抓大中型重點企業生產,下達增長目標,確保平穩增長。五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支持200個重點新增產能項目達產達效。落實獎懲措施,加大規上企業的培育力度,力爭下半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0戶,確保工業增長后勁充足。六是按照“一市一策”的原則,對工業增速下滑較為明顯的市區,一對一開展督導幫助,齊心協力,穩定工業增長。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