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陽發布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進展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8-19 11:18
2014年8月1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陽發布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進展情況 并回答記者提問。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在座的各位見面,我首先向各位新聞界朋友長期以來對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政審批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進展情況,然后請各位記者朋友提問。
一、基本情況
按照中省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有關精神,我廳嚴把政策,認真梳理,逐項逐條嚴查細審,確保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該下放的堅決下放。經過省政府組織的三輪清理,共取消下放8項。清理精簡后,保留行政審批事項22項(其中行政許可18項、非許可4項),取消下放比例達到了26.67%。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已通過陜西日報和陜西省建設網對外進行了公告。同時,取消設區市初審環節3項。
二、主要經驗
(一)推進“一站式”服務,成立廳綜合便民服務中心。
成立了陜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綜合便民服務中心。中心已于3月24日正式對外辦公,將建筑業、質量安全和勘察設計等7個方面,27類專業,830多種具體事項轉入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直接辦理和受理。對企業資質登記事項變更、出省備案等事項做到即來即辦,對前來咨詢所辦事項的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對人。截至7月底來中心辦事人員約5萬人,窗口受理3.66萬件,發放證書3.9萬張(套),用印量4.15萬件。企業和行政相對人反響良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同。
(二)公開權力清單,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
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公開省級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廳對現有保留的22項行政審批事項目錄,通過陜西省建設網將項目編碼、項目名稱和項目類別等九項內容向社會進行了全面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廳機關內部的審批流程進行了規范,出臺了廳機關行政審批及相關事項辦理規程,為企業和行政相對人提供了便民快捷服務。
(三)強化監管,有序推進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為淡化事前審批,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我廳提出在全省建立建筑市場“兩體系、一平臺”的監管模式,即“建筑市場誠信評價體系、動態監管體系和建筑業服務管理平臺”。出臺了建設行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下發了加快全省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及信用評價工作和全省建筑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實施實名制管理等規定,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監管模式,為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動態監管奠定基礎。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簡政放權,提升服務水平。擬再下放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和完善廳綜合便民服務中心職能,改進行政審批方式,探索網上審批模式,為企業和執業人員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優質高效的服務。
(二)穩妥推進行政審批體制轉變。2014年底前,在綜合便民服務中心辦理部分事項的基礎上,將現有的22項行政審批項目逐步逐項轉入廳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審批。完全實現廳機關“一廳式”辦公,“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的便民高效的辦事體制。
(三)加快推進建設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建筑市場“兩體系、一平臺”的監管模式,規范全省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市場行為,強化市場監管,完善“市場”和“現場”聯動機制。全面清理涉及建筑行業的各類保證金、押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建筑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四)推行建筑行業關鍵崗位人員實名制管理和建筑工人職業化。推行建筑業關鍵崗位人員實名制,強化對工程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上崗履職等方面的動態考核和監管,積極推進建筑工人職業化,規范企業用工管理,探索完善建筑工人工傷、養老保險制度,維護工人合法權益。
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科學籌劃下,我廳既定的各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標一定會圓滿完成。最后,歡迎媒體們繼續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加大對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全省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謝謝!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