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我省殯葬改革情況和2014年清明節工作安排”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4-02 11:25
發布人:陜西省民政廳副廳長 魯 鋒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現在我向各位簡要介紹我省殯葬改革工作和2014年清明節工作安排情況。
一、我省殯葬改革工作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步伐加快,城鎮人口的增加和殯葬公共服務滯后的矛盾日益凸顯,在城市,“死不起”的傳言屢屢見諸報端,在農村,亂埋亂葬現象屢見不鮮,在景區、路邊,墳頭墓碑星星點點有礙觀瞻,推進殯葬改革迫在眉睫。省政府先后出臺多個文件,以建設“城鄉公益性公墓”,解決老百姓“葬不起”為突破口,在推進殯葬改革和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公益性公墓建設和惠民殯葬政策等經驗在全國推廣。
(一)公益性公墓建設快速推進。為群眾提供公益性公墓是政府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省政府將公益性公墓納入各級城鄉建設規劃,作為城鄉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予以布點和規劃。在用地上,城市公益性公墓用地政府無償劃撥;在資金上,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以市縣財政投資為主,省上以獎代補,市級每個補助500萬元,縣級每個補助300萬元,農村公益性公墓由縣級政府主導建設,省上每個補助5到10萬元;在火葬區,推行骨灰立體安放和生態安葬方式,做到“園林式、可降解、無污染、小面積、大容量”;在非火化區,結合新農村建設和亂埋亂葬治理,統一規劃,以樹代碑,不留墳頭,達到一片公墓一片林的綠化效果,有力推動了殯葬改革工作。
(二)殯葬設施設備逐步改善。2015年前,全省規劃實施96個殯儀館改造、擴建和新建項目,確保各類殯葬服務設施相互配套,發揮效用。2010年以來,省級財政共投資7200萬元,為全省殯儀館更新火化爐、殯儀車等殯儀設備180套。截止2013年底,全省共有火化殯儀館34個,土葬殯儀館25個,覆蓋全省55%縣區。2014年繼續安排殯儀館設施改善經費2000萬元,加大殯儀館改造力度,提高火化率,適時調整擴大火化區范圍,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鞏固改革成果。
(三)困難群眾殯葬救助有效實施。民政廳、財政廳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困難群眾殯葬救助制度的意見》,對城鄉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流浪乞討人員、無名尸體、其他需要救助的城鄉特殊困難群眾,凡自愿選擇火化的,對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寄存四項基本殯葬費按每人1000元進行救助。每年省財政列支1097萬元用于困難群眾殯葬救助。截止2013年底,省財政安排殯葬救助資金2194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5萬余人,全省火化區火化率53.6%,火化遺體5萬多具,節約了土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2014年殯葬改革重點任務
2013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省民政廳正在抓緊草擬具體的實施辦法,并以此為契機抓緊推動各項工作。
(一)突出抓好中辦、國辦《意見》的貫徹落實。新的實施辦法將對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提出明確要求,積極倡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積極實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喪葬陋習,嚴禁亂埋亂葬和修建大墓豪華墓,嚴厲查處黨員干部利用喪事活動大操大辦、借機斂財等行為;黨員、干部應當帶頭實行生態安葬,積極參與骨灰撒散、海葬或者深埋、不留墳頭;鼓勵黨員、干部去世后捐獻器官或遺體。少數民族黨員、干部去世后,尊重其民族習俗,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安葬,不得修建大墓豪華墓。
(二)統籌兼顧科學推動殯葬改革?;鹪釁^死亡人口,除國家法規另有規定的外,遺體必須實行火葬,嚴格憑火化證、領取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鼓勵、支持土葬改革區遺體自愿火化;積極探索將告別廳租用,普通骨灰盒、紙棺,骨灰生態葬法等納入基本服務項目范疇,逐步擴展免費服務的范圍;逐步建立健全生態安葬獎勵政策,對接受節地殯葬服務或不保留骨灰的、去世后捐獻器官或遺體的,以及土葬改革區自愿火化的群眾,可實行獎勵或補貼;穩步推動舉報獎勵制度,對舉報違反殯葬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經查證屬實的,可對舉報者給予獎勵。
(三)積極開展亂埋亂葬整治。3月26日至27日,國務院、民政部分別召開了殯葬改革座談會和第四次全國殯葬工作會議。國務委員王勇在座談會上強調:在火化區,要依法推行遺體火化,堅持生態環保理念,集中規范安葬骨灰,在土葬改革區,要教育和引導群眾相對集中安葬遺體、不立碑、不使用水泥石材建墳,有效治理亂占耕地、違規建墓等問題。第四次全國殯葬工作會議提出:爭取到2020年,全國火化區火化率達到或接近100%;基本杜絕散埋亂葬和骨灰裝棺再葬。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從2013年10月開始,我廳要求關中、陜南地區集中開展亂埋亂葬和喪葬陋習專項整治行動,力爭盡快使我省亂埋亂葬現象得到全面改善。
三、清明節工作安排
清明祭掃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3月12日,陜西省民政廳下發了“關于做好清明節工作的通知”,對做好清明節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一)積極宣傳,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掃。文明低碳祭掃是時代賦予現代清明節的基本要求,大力宣傳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鮮花祭掃、踏青遙祭等文明低碳的現代祭掃方式,逐步引導群眾接受文明低碳祭掃觀念。積極創造文明低碳祭掃條件,組織群眾參加社區公祭、集體共祭等現代追思活動,不斷開辟和完善網絡祭奠平臺,主動開展“鮮花換紙錢”、“時空信箱”等免費或獎勵活動,逐步使群眾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
(二)完善措施,切實保障清明節祭掃安全有序。針對清明節工作特點,省民政廳要求全省民政系統,履行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互相配合、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檢查監督力度,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在清明節前,對轄區殯葬服務單位開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把安全防火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落到實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要建立清明節應急保障機制,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應急預案,嚴格執行應急值守制度,提高處理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能力,要特別加強殯儀館、公墓等祭掃人員密集區域的安全防控,嚴防踩踏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三)強化監督,著力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完善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與應急辦、公安、消防、交通、林業、電力、工商等部門的協作,保證供電、消防、應急疏散等設施完好,加強交通疏導,增加臨時性停車場所,設立應急疏導通道,為祭掃群眾出行提供便利;強化服務意識。切實保障清明節期間祭掃高峰的服務時間,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規范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水平,根據人流、天氣等因素,提供免費茶水、愛心雨具、紙錢換鮮花、急救藥箱等人性化、親情化的便民措施;加大監督檢查。要認真落實中省殯葬服務收費政策,規范殯葬服務收費行為,杜絕強買強賣等任何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清明節期間,省民政廳將組成檢查督導組,對各地工作進行抽查,對準備不充分,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保障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責任追究。我們將通過門戶網站和新聞媒體公布省、市兩級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電話,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反映有關問題。
謝謝大家!
(附:省、市殯葬主管部門監督電話)
2014年清明節省、市值班監督電話
省民政廳
029-87293657
西安市
029-87458950
寶雞市
0917-3207817
咸陽市
029-38990052
銅川市
0919-2588264
渭南市
0913-2338162
延安市
0911-2115102
榆林市
0912-3687926
漢中市
0916-2626353
安康市
0915-3181000
商洛市
0914-2322661
楊凌示范區
029-87012346
韓城市
0913-5211235
責任編輯:田子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