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部分省級部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情況(2)
來源: 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4-02-27 15:31
發布人:省司法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田萍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司法行政工作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涉及法制宣傳教育、普法依法治理、律師公證管理、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監獄及強制戒毒管理、司法考試等多方面,工作內容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工作范圍點多、線長、面廣。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司法廳堅持“勇創新、敢擔當、爭一流”的工作理念,扎實抓好整改落實,立言立行、明確責任,對查擺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逐條分析原因,逐項制定整改措施,并結合實際開展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六大行動”,力求整改出實效。下面我就四個方面的情況向各位作以介紹。
一、狠抓整改落實,集中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在整改過程中,我們對自查出的問題,以及征求到群眾反映的272條意見和建議,廳黨組先后3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討論,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歸納確定了37條整改任務,制定了整改方案,按照立行立改、不等不拖的要求,對其中18個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進行了整改,比如整治“文山會海”、規范公務接待、整頓機關作風等,對其他問題都明確了落實整改的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規定了整改期限,并全部向機關干部進行了通報。
二、深化專項治理,促進機關作風持續好轉
一是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實施意見,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廳機關“三公”經費較上年減少17%,會議減少50%以上,制發文件減少12.1%,簡報減少54%。二是規范各類培訓、評比和表彰活動。規范現職領導干部在社團、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中的任職和兼職。三是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積極開展“清退會員卡、商業預付卡”專項行動,嚴格接待費、差旅費管理,推行節假日公務車輛封存常態化,積極清理辦公用房,大力倡導節儉之風,廳黨組班子成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帶頭發揚延安精神,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帶動了機關作風的持續好轉。
三、健全完善制度,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省司法廳把制度建設作為解決“四風”問題的治本之策,按照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原則,重點健全完善了“八項制度”,即: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和“三會一課”制度,廳領導班子包抓聯系點制度,社會矛盾排查化解分析研判制度,法律服務惠民便民制度,監所開放日制度,目標責任考核問責制度,廳機關干部聯系基層服務群眾制度,黨員公開承諾制度。圍繞建立這八項機制,還配套新建了22項制度,修訂了20項制度,并加強督促檢查,積極推動制度落實,形成司法行政工作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
四、實施“六大行動”,推動法治陜西建設
在整改過程中,省司法廳圍繞“服務全省大局,建設法治陜西”,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強力推進“六大行動”。一是全力推進“法治陜西建設行動”。完成了《法治陜西建設綱要》(送審稿),進一步深化“六五”普法,下大力氣推動“板塊式普法”和“法律六進”工作.扎實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村”、“依法行政示范單位”等法治創建活動,著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養和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二是全力推進“千所萬人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諧行動”。去年著力健全基層調解組織,開展多層次培訓,共調解矛盾糾紛13萬余件,有力維護了全省和諧穩定。最近,我們正在集中開展“走基層、抓化解、促和諧,司法為民百日專項活動”,以期不斷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公信度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及滿意度,為全國“兩會”召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三是全力推進“特殊人群幫扶雨露行動”。加強對服刑人員、強制戒毒人員、刑釋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7類特殊人群的幫扶、教育和管理。四是全力推進“法律服務惠民行動”。利用“12348”信息管理平臺,努力打造“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持續開展“百處萬件”公證法律援助和司法鑒定援助等活動,構建覆蓋全省城鄉的法律服務網絡,全面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和社會滿意度。五是全力推進“監所管理規范化提升行動”。按照“零脫逃、強規范、上水平”的總要求,扎實開展“教育改造質量年”活動,創建教育改造“精品工程”,確保監所執法、綜合管理、設施設備水平明顯提升。全省監獄、強制戒毒所連續58個月“零脫逃”,創歷史最好水平。六是全力推進“勇創新、敢擔當、爭一流行動”。目的在于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干警素質,徹底整治庸、懶、散現象,切實提高司法行政隊伍的履職能力,全面推進司法行政工作大發展、大提升,全力服務平安陜西、法治陜西建設,為加快“三個陜西”建設做出新貢獻!
發布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劉會民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省人社廳把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作為整個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環節,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整改成效的標準,狠抓機關作風建設,解決了一些群眾反映突出的實際問題。
一、認真制定方案,注重督辦落實
針對廳領導班子查找出來的“四風”問題,我們廣泛征求全廳黨員干部意見建議,制定了詳細的廳領導班子整改方案。廳黨組書記翟四虎先后主持召開3次專題會議,反復研討整改方案內容,最終確定了6個方面24項整改措施,以及完成時限和標準,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承辦單位責任到人的整改工作機制,并公布整改方案,接受全廳干部職工監督。同時還建立了整改措施辦理工作臺賬,逐項加強督辦,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確保每項整改措施都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已完成1項;正在實施1項;進入收尾階段16項;有6項待省上相關規定出臺后,將在2周內加緊完成。
二、做好專項治理,狠抓作風建設
針對“四風”突出問題,認真開展專項治理。一是遵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好五項治理工作。我們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14項具體要求,大力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會風,清理規范工作簡報,嚴格控制“三公”經費。2013年與2012年相比,全廳會議、文件分別減少46%和22%,“三公”經費減少40.64%。全省性的工作會議都在省政府大樓會議室召開,西安地區參會人員一律實行走會,不再安排食宿;業務工作會議一般采取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提高會議效率。全系統2091名干部職工向所在單位做出了會員卡、商業預付卡“零持有”承諾。二是切實改進學風。我們完善了廳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規定每年黨組中心組集體學習不少于12次。從2014年2月17日開始,我們分三期在省委黨校對全廳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集中輪訓,每期5天,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帶動促進全廳黨員干部學習氛圍的形成。三是狠抓作風建設。在去年開展“嚴肅工作紀律轉變工作作風教育整頓”和“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等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我們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省人社系統窗口單位,開展為期8個月的“改進作風專項行動”,全面優化各項服務標準,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紀律,推行文明、規范的服務用語,下大力提升全系統各類窗口單位的服務水平。
三、做好建章立制,加強制度建設
我們按照“簡明、扼要、管用”的原則,把建章立制和修訂我廳原有工作制度緊密結合,修訂原有工作制度11項,新建制度12項,形成了比較健全的制度體系。一是在改進作風方面,我們制定了調查研究工作管理辦法、人社政策執行監督檢查辦法等,修訂完善了省人社廳工作規則、議事決策會議制度等。二是在加強干部隊伍管理方面,我們出臺了平時考核辦法,制定了新提拔處級干部進行延安精神再教育辦法、“人社課堂”業務講座辦法等。三是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我們建立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人社聯絡員制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日常管理辦法。以此構建起反“四風”、轉作風的長效機制。
四、回應群眾期盼,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按照“數字上真實、水平上求實、工作上務實、政策上落實”的工作要求,及時研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難點問題,讓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一是對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征集到的涉及具體業務的意見建議,分解到相關單位,要求承辦單位結合實際,限時辦結。目前已有30多條意見建議,經省政府同意,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二是針對教育實踐活動中群眾反映的對人社部門業務不夠了解、求職成本高、異地就醫結算難、一些群體養老金待遇偏低等問題,我們及時編印了《圖解人社》,讓群眾對人社廳的職能和業務一目了然,方便了群眾辦事。向低保家庭當年畢業大學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每人1000元,減輕了困難家庭求職大學生的經濟負擔。加快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實施步伐,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全部實現聯網對接。建立了農村“八大員”等15個特殊群體養老金待遇隨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機制,保障和改善了特殊群體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三是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公務員招考工作,我們及時改革公務員考錄面試工作,重點加大了交流外派考官力度,對省直垂直系統的考錄面試由往年各垂直系統主管部門自己組織改為省公務員局統一組織,垂直系統主管部門配合實施,確保面試工作在陽光下運行,受到了考生的歡迎。
另外,今年全省人社工作將重點推進的7個方面21項改革任務,其中也包含許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我們將在抓好改革任務組織實施的過程中,認真加以解決,歡迎媒體監督。
發布人:省環境保護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李孝廉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以來,省環保廳緊緊圍繞“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轉變作風為抓手,以規范行政審批為重點,以治理霧霾天氣為突破,以查處環境違法問題為切入,以建章立制為核心,堅持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和作風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感受成效、得到實惠。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轉變作風為抓手,切實改進機關作風。認真落實“八項規定”,整治文山會海,不斷改進會風、文風和領導作風。對廳直系統各類文件、簡報進行集中分類清理,去年發文數量較2012年下降11%,簡報由清理前的18種到目前只保留1種;積極壓縮會議數量和控制參會規模,會議數量同比減少58%;不斷壓縮“三公”經費,因公出國、公車運行和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30%、0.7%和42%;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調整清理公務用房432平方米,清理清退公務用車11輛;及時清理會員卡和商業預付卡,嚴令禁止領導干部出入私人會所;清理規范現職領導在企業任職兼職行為,整治干部吃拿卡要、庸懶散浮等不良作風;嚴格控制各種評比表彰活動,杜絕各種浪費行為。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建立了廉政談話制度和約談制度,全年共組織廉政談話121人次。
二是以規范行政審批為重點,不斷推進職能轉變。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精簡行政審批,對現有的28項行政審批事項集中梳理,明確取消9項審批類事項,占全部審批事項的32.1%;對89件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修改,已經廢止12件;取消了省內環評機構備案制度,把一些環境影響較小的項目和民生工程類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及時簡化了輻射類、危廢類項目的環評和驗收審批環節。積極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在眉縣舉行了送農村生活垃圾車下鄉活動,發放垃圾車1000輛,受到了村民的歡迎。深入開展機關作風整治,加強機關干部工作紀律、服務意識、辦事效率的監督管理;制定辦事程序指南,在對待來人、來訪、來電時,推行微笑服務,不應付了事、不推諉搪塞,不斷改變“衙門作風”。
三是以大氣、水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為突破,積極改善環境質量。針對去年以來連續發生的嚴重霧霾污染,迅速調整工作重心,堅持落實整改,及時制定治污降霾行動計劃。環保部對我省工作給予充分評價,并將我省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方案作為典型材料送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領導參閱。率先出臺《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成為全國首個出臺關于大氣污染防治法規的省份。去年12月關中地區發生大面積霧霾污染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王成文廳長深夜親自帶隊檢查暗訪重點污染源,并成立專項檢查組對關中6市2區應對霧霾天氣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突查暗訪。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2013年完成了淘汰、搬遷、大氣污染治理等16類166個項目,關中地區共淘汰火電機組23.8萬千瓦、水泥212萬噸、造紙35.95萬噸,關停涉氣企業122家,搬遷重污染企業6家;累計拆除燃煤鍋爐1250臺,淘汰“黃標車”約8.73萬輛。同時,積極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去年納入國家考核的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尤其是氮氧化物減排首次出現拐點,改變了被動局面。為了減輕春節期間霧霾天氣影響,我廳會同省氣象局及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提醒地方政府和市民少放煙花爆竹,同時邀請中科院專家、主流媒體和熱心市民對話大氣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氣應急,解答市民疑問,征集市民建議和意見。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監測預警、信息公開、分析研判、會商應對、監督評價和執法問責等6項工作機制,積極應對大氣污染。
在推進群眾關心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時,全面推進以“一河兩江”為重點的污染治理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狠抓《渭河三年變清行動方案》的落實,渭河上下游城市流域補償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渭河作為黃河主要一級支流的治理走在了黃河流域各省的前列。由于措施到位,渭河出省潼關吊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提前達到Ⅲ類。同時,制定了《陜西省漢、丹江流域水質保護行動方案》,啟動了漢、丹江流域水質保護工作。通過全面推進43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區)建設,建成一批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畜禽養殖污染、種植業有機污染等得到有效控制,農村環境持續改善。
四是以查處環境違法問題為切入,主動回應群眾期盼。針對群眾提出的環境執法存在薄弱現象,提出了“堅持最嚴格的標準、落實最嚴格的措施、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執行最嚴格的問責”的環境監管工作要求。執法部門完善了后督察工作程序,強化“12369環保投訴熱線”規范管理,起草了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實施辦法。同時在全省組織開展了六大專項執法行動,對32家企業進行了曝光。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7.2萬人次,檢查企業2萬多家,立案245起,限期治理153家,依法取締關閉91家,停產整改33家,掛牌督辦突出環境問題40起。針對信息公開程度不高的問題,完善了監測信息公開辦法,計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環境質量監測結果和污染源監測結果在省廳網站上對外公開,方便市民隨時查閱;完善監測數據管理辦法,著力解決監測數據顯示與群眾對環境觀感有明顯差距問題。今年起,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和延安已開始貫徹實施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PM2.5等指標實時監測數據。強化環保工作責任落實,完善考核機制,配合省考核辦不斷加大環??己藱嘀?,生態環保指標由原來的12分增加到25分,其中霧霾治理指標由原來的3分調整為8分,增加治理霧霾超額完成任務加分項目,顯示了環境保護在當前責任考核中的重要地位。
五是以建章立制為核心,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廳黨組及時制訂印發了《關于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作風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反對四風10項承諾,從抓思想建設、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五個方面加強和改進廳黨組思想作風;廳領導班子帶頭在理論學習、遵守政治紀律、加強黨性鍛煉、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創新意識、堅持民主集中、發揚延安精神、勇于解放思想、堅持廉潔自律和執行制度規則等10個方面作出承諾。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積極推進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起草了2014年生態文明體改制改革要點(環保),擬在環境污染舉報、總量控制精細化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快推進改革工作。
同時,圍繞“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修改完善了關于行政審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排污權交易、環保專項資金、目標責任考核、干部人事管理、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積極規范依法行政行為。截止目前,已新建制度22件,修改52件,廢止18件,其他制度還正在修訂。
發布人:省農業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 楊效宏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農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省農業廳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情況。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在第十督導組的精心指導下,我廳教育實踐活動,嚴格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認真落實“規定動作”,扎實開展農業夢?農業精神討論宣傳和創建誠信行業等自選活動。堅持領導帶頭,聚焦“四風”,邊查邊改,把教育實踐活動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緊密結合,使黨員干部在具體工作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群眾觀念,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嚴格落實整改責任。我們對征求到的266條意見和建議,區分不同類別、不同性質、不同表現形式,提出25項重點整改內容,按照屬于領導班子的問題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由領導班子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屬于個別單位存在的問題,通過集中整頓來解決;屬于個別黨員干部的問題,分派專人指導解決的整改思路,保證每條意見建議都列入整改范圍,并按照職責和分工,由每名廳領導班子成員承擔2項以上的整改任務,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方案,逐條列舉整改任務、整改責任、時限要求和整改目標,并建立整改落實臺賬,保證整改工作有序推進。目前,我們對“四風”方面存在的32個問題已整改完成28個,工作方面的234個問題,已整改落實126個。特別針對農業科技基礎薄弱問題,組織重大農業科技項目攻關,引進競爭機制,實行公開答辯,確定支持重點。
二是扎實開展配合活動。我們結合當前形勢和農業工作實際,正在組織農機、種子、肥料、飼料、農藥、獸藥,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業,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誠信行業”“誠信農企”創建活動,建立誠信聯盟,做出誠信承諾,并加大對失信、缺德行為的查處曝光力度;已經著手組織“踐行農業精神、構建農業夢”典型模范人物宣講團,大力弘揚“勤樸和諧、擔當奉獻”的農業精神,深入宣傳“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農業夢,引領行業正氣,在全系統形成個人努力、組織奮進、社會支持、正能量強大的良好局面。
三是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在邊查邊改的基礎上,我們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六條禁令,按照中省新近出臺的有關制度和規定,針對控制“三公”經費、規范行政審批、清理社團組織、整治機關作風、規范評比表彰、完善公務接待等20余項整改內容,修訂和完善了廳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參加“三會一課”、會議活動、公文處理、因公出國、車輛管理等規章制度,推動改進工作作風和密切聯系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下一步,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行業系統要發揮指導作用”的要求,圍繞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中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開門搞活動、結合業務搞活動,對已經整改的問題抓好鞏固,對正在進行整改的問題集中精力,抓好督查落實。
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把群眾最關注、最敏感、最易復發的問題作為重點,加大督查力度,實行點面對接,包干整改,不折不扣地清除“四風”,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對農民群眾的真摯情感,帶到工作中,落實到行動上。二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切實抓好農產品“生產”和“監管”兩個重要環節,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三是深化農村改革,以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為基礎,依法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加快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農業體制機制,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四是健全為民服務制度,加強農業執法工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堅決打擊損害農民利益行為,形成“清正廉潔、勤儉務實、為民服務”的行業新風尚,在服務現代農業、服務農民群眾、服務社會大眾中,不斷錘煉良好作風,深化教育實踐活動,力爭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