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3年陜西果業發展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3-12-24 10:56
發布人:陜西省果業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副巡視員 劉玲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現將2013年我省果業產業發展情況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全省果業發展思路和舉措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2013年我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態勢,農業生產總體保持穩定。果業作為對農民增收貢獻份額最大的產業,卻逢凍害、干旱、強降雨疊加發生,全省果業系統上下齊心積極防災抗災,確保了全省果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全省水果總面積、總產量和總產值將實現穩中有增。
一、大災之年果業實現平穩較好發展
去冬今春以來,我省遭遇60年不遇的干旱天氣,秋冬春三季連續180多天無有效降水,所有果園均出現旱情,特別是地處渭北旱塬的蘋果旱情較重;4月初,渭北果區遭受近30年來最為嚴重的低溫凍害,蘋果受凍260萬畝,柑橘受凍16萬畝;7月份,延安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強降雨,榆林局部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對果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面對災情,各級反應及時,行動迅速,多措并舉,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據省統計局初步統計,今年我省果業總體情況是:蘋果比去年略有減產,其他水果產量增加,全省水果總產量將與去年持平略增。具體為:水果總面積1808萬畝,比去年增加68萬畝;產量1456萬噸,比去年增加18.3萬噸。其中蘋果面積1012.8萬畝,比去年增加44.8萬畝;產量932萬噸(由于受低溫凍害影響比去年減少33萬噸)。獼猴桃面積94.8萬畝,比去年增加8.4萬畝;產量90萬噸,比去年增加7.7萬噸。
(一)積極防御災害,果業生產情況良好。
凍害發生前,我局接到省經濟作物氣象臺發布的《寒潮消息》后,及時以明傳電報的形式通知市縣果業部門指導動員果農在霜凍前采取澆園、噴水、噴防凍液、熏煙等措施,積極防御可能出現的凍害,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災害。災害發生后,按照省政府祝列克副省長以及省農業廳白宜勤廳長的批示,我局迅速研究安排部署,及時了解災情進展情況,做好補救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凍、?;?、保坐果、促增收工作。一是由局領導帶隊分派3個工作組下到重災區,指導開展防災救災,開展防凍?;ūW僭鍪展ぷ鳎欢ǔ潭壬暇徑饬撕笃趦龊Φ奈:Τ潭?;二是各級果業部門組織動員果農學習掌握救災技術,現場培訓,手把手培訓,有效實施救災措施;三是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解決救災資金、投保果園理賠、受災果農救濟等相關事宜;四是積極采取抗旱措施,減輕旱情,減少果園土壤水分蒸發;五是加強災害防御體系建設,提高陜西果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適時引導,果品銷售情況良好。
一是蘋果銷售順暢,價格略高于去年。截止12月中旬,我省晚熟蘋果銷售92.8%,較去年同期快7.9%。產地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略漲。其中套袋蘋果平均價格較去年高0.6—0.8元/公斤;二是獼猴桃截止11月8日果農已售完,其中海沃德5.4—6.6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低0.4—1元/公斤。秦美4.6—5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低0.6元/公斤。價格回歸理性;三是柑橘截止12月16日果農已銷售完,價格較去年同期高0.3—0.5元/公斤;四是時令特色水果銷售順暢,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或略高。
(三)鮮果出口量值雙增,濃縮蘋果汁量增值降。據海關統計,1—10月份全省企業自營出口果品26.6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74%,貨值4.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2.27%。其中鮮果出口2.63萬噸,貨值2857.2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7.24%和57.63%;濃縮蘋果汁出口23.8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1%,貨值3.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85%;其他加工產品出口1800噸,貨值409.7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28.36%和35.77%。
據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1—9月全省報檢水果45.4萬噸、貨值3.7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5%和9%。
(四)抓住重點,果業產業化建設穩步推進。
1、加強市場體系建設。今年,我局以兩個國家級批發市場為抓手,積極推進我省果業產業化經營。先后邀請洛川、眉縣主要領導和果業部門負責人召開國家級果品批發市場建設協調會,共同研究市場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和支持環節,安排項目資金,重點對國家級洛川蘋果批發市場、眉縣獼猴桃批發市場的質量檢測中心和信息中心建設進行扶持。在國家級市場建設的帶動下,各地積極引導企業建設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為果品銷售創造了條件。今后我省計劃在3—5年時間,分別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基地縣級三個層次的產地批發市場,形成比較完善的市場體系。
2、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加工工業園區建設是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隨著我省果業的快速發展,陜西已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汁生產基地。另外,我省還擁有蘋果多酚、果膠、脆片、果丁等果品深加工企業。為了進一步整合資源,提升我省果品競爭力,今年我局加強指導果區各地建設果品加工園區,促進生產要素聚集,擴大示范帶動作用。目前正在研究,準備近期出臺《全省果品加工工業園區建設意見》,擬依托果汁加工企業在人才、技術方面的優勢,由果汁加工龍頭企業牽頭,在全省蘋果、獼猴桃、酥梨、柑橘等果品的適生區建設果品加工工業園區,促進全省果業快速轉型發展。同時,引導企業聯合會和合作社聯合會建立產業聯盟,促進產銷銜接。幫助、指導果汁企業做好原料果收購工作,平衡果農增收與企業盈利的關系。
二、創新管理技術和銷售模式成效初現
(一)創新果業生產技術
1、推廣蘋果矮化栽培技術。近年來,我省在蘋果生產上學習借鑒歐美技術,在渭北低海拔、水肥條件較好的區域,示范推廣矮化集約高效栽培技術。目前,該技術在鳳翔、千陽、隴縣、扶風、乾縣等地已推廣100萬畝左右,尤其是海升公司建設的矮化高標準示范園,果樹長勢良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寶雞已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矮化蘋果示范基地。今后,我們還將在適宜區大力發展這一技術。
2、實施大苗寬行栽培技術。主要是在新建園實施大苗栽培,對老果園實行間伐,新園老園變成寬窄行栽培,便于機械化作業、便于抗災減災。
3、積極推廣旱作果業技術。重點推廣生草栽培,生物覆蓋、地膜覆蓋,無水源區域和山地果園推廣安塞經驗,建設集雨系統,解決果樹關鍵環節用水需要,有灌溉條件的果園示范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實施肥水一體化管理。
4、推廣果園“沃土”技術。通過推廣果園生草覆蓋、果樹枝條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建設“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態果園,從根本上解決果園有機肥不足的問題。目前,這些技術已在果區得到示范推廣,成效顯著。
5、果園機械化步伐加快。我局與省農機局合作,在洛川、旬邑、眉縣、周至建設果園全程機械化示范區,進展良好。彌霧機、無人機等新噴藥設備試點取得較大進展;“燈、板、帶”無害化病蟲防控設備較大面積使用。目前全省應用殺蟲燈3.1萬盞,使用誘蟲帶2557萬個,粘蟲板1230萬張,釋放撲食螨207萬袋,懸掛誘芯72萬個。
(二)創新鮮果營銷模式
今年我省鮮果電子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上交易額大幅提升。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利用現有的如淘寶、京東、阿里巴巴等BtoC網站銷售鮮果;二是鮮果營銷企業自建BtoC網站銷售鮮果。據統計,今年以來熊貓伯伯商城通過銷售陜西蘋果和石榴實現銷售額2427萬元;三是通過網上第三方電子交易市場BtoB銷售鮮果。其中洛川國家級蘋果批發市場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網上拍賣、掛牌銷售業務。西安大宗農產品交易網為大宗水果交易商提供電子交易平臺,截止目前蘋果電子合約成交額達94億元人民幣。
三、大調研形成果業發展新思路
從3月份開始,全省果業系統圍繞陜西現代果業建設課題開展產業大調研。我局主要領導帶隊赴11個市60多個重點縣開展調研,與省級20多個廳局的負責同志,院士和專家教授,基地縣主管領導和果業局長,企業和合作社負責人,媒體記者等分別召開10多次座談會,與20多個省級部門和單位進行對接,深入研討、論證,完成了《打造產業升級版,實現陜西“果業夢”》和《關于陜西果業發展的思考》兩篇調研報告。在調研的基礎上,省市縣各級積極完善和編制果業發展規劃。我局與農業部規劃設計院、浙江大學、西北農大、聯博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編制《陜西現代果業發展規劃》、《陜西果業品牌建設規劃》、《陜西果業信息化建設規劃》、《陜西省葡萄和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
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座談,我們深刻認識到目前,陜西果業發展呈現由蘋果大省向蘋果強省轉變、由果業大省向果業強省轉變的趨勢。今后一個時期,陜西果業發展的新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四化同步”戰略,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統領,突出“現代工業、現代流通、現代金融、現代生態”四大理念,明確陜西以蘋果為主的果業發展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握緊蘋果、獼猴桃兩個拳頭,帶動柑橘、鮮食棗、葡萄、梨、桃、櫻桃、石榴等各類水果多樣化發展,布局蘋果、獼猴桃、葡萄、鮮食棗、柑橘、傳統水果及時令水果七大板塊,構建標準化生產、科技研發、經營組織創新、市場品牌和社會化服務等五大體系,實施標準化果園建設、現代園區打造、科技研發創新、良種苗木繁育、經營主體培育、市場規劃開發、現代金融引領、信息服務聯通、質檢平臺構建、果業品牌創建等十大工程,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三大目標,促進果業由大轉強的跨越。
四、將陜西果業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張,這是西部大開發之后中國進一步向西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這一構想不僅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陜西帶來重要發展機遇,也指出了一條陜西果業向西挺進的道路。今后一段時期,我局將通過先期對接、組團考察、專題宣傳、貿易合作等方式,與甘肅、新疆以及鄰近的山西省建設“絲綢之路”蘋果產業聯盟,使這片區域成為影響世界蘋果產業格局的重要經濟帶;與中亞國家在新品種研發、矮化新栽培模式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自然災害御防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實行優勢互補,共同提升蘋果生產管理水平;重新認識陜西蘋果向西出口的市場空間,打通成本較低的鐵路運輸通道,以此為“中轉”,開辟通往中亞國家、進而進軍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出口之路,培植沿線地區農民群眾致富產業。
責任編輯:殷譽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