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 > 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陜西省公安廳改進作風便民利民8類5條措施》總體情況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3-12-16 11:27

發布人:陜西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 雷鳴放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新聞發布會,主要向社會公布陜西省公安廳出臺的改進作風便民利民措施。中央、省委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省公安廳黨委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聚焦“四風”問題,切實把“轉作風、惠民生”作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先后采取立體式的“大調研”活動、設置征求意見箱、網絡征求意見、發放征求意見函、實地暗訪等7種方式,廣泛征求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意見建議。廳黨委成員面對面聽取“兩代表一委員”、警風警紀特約監督員、基層公安民警代表、老干部代表、機關民警代表、公安英模代表和黨員代表監督小組座談會等多個層面的意見建議;開展了“廳黨委成員下基層任科所隊長”和“廳機關百名處級領導干部進百區縣當民警”活動,通過與基層民警同吃同住同工作,察民情、聽民意,深入征求轄區群眾和基層民警的意見建議,廣泛了解廳機關“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治安和民生問題。先后召開不同層面座談會190場2117人次,發放征求意見函或調查問卷3020份,共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754條,并對意見建議進行認真梳理。針對意見建議,公安廳黨委把解決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作為突破口,堅持以民意為導向,按照立行立改的原則,從簡化辦事程序、擴大服務網點、增強設備投入、延長服務時間、節假日正常辦理證照、取消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等方面入手,經過反復研究,推出了《陜西省公安廳改進作風便民利民8類50項措施》,積極整改護照辦理、身份證辦理、消防建設項目審查周期長、交通違法罰款異地不能繳納等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變管理型執法為規范、文明、服務性執法,以更好地服務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

8類50條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公安機關窗口單位實行節假日預約制度

1、全省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所、出入境管理部門、戶籍部門的窗口單位在節假日期間,對于群眾需要緊急辦理的事項,按規定預約辦理。

二、為居民辦理戶籍證件提供便捷服務

2、在公安機關門戶網站和戶籍部門窗口單位公開居民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證相關政策、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時限及收費項目、標準,接受群眾網上咨詢。

3、對居民申請辦理戶口符合相關規定、但手續材料不齊全的,提供書面清單,一次性告知。

4、居民申請戶口登記項目變更、更正,材料齊全的,現場辦結;需調查核實、審批的,向申請人說明情況,定時辦結。

5、居民身份證申辦時限由60天縮短至30天,居民需要時可辦理郵政速遞。

6、對申領臨時居民身份證的,1天內辦結。

7、在公安機關門戶網站設置丟失居民身份證招領專欄。

8、節假日期間,城市公安派出所照常受理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證申領事項,鄉鎮農村公安派出所實行預約受理。

9、對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公安派出所提供上門辦理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證等服務。

三、簡化出入境證件辦理手續

10、普通護照辦理時限由15天縮短為10天。

11、往來港澳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

12、同時申請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簽注、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等出國(境)證件,可在同一窗口受理申請。

13、對出國(境)奔喪、探望危重病人等緊急事項,居民可在居住地就近申請,并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

14、為西咸新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航空航天城等區域出境從事緊急商務活動的經濟、科技、文化、管理人員,提供“綠色通道”服務,2個工作日內辦結。

15、對省內高校、科研單位、重點企業等聘請的外籍學者、專家、急需人才,以及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企業邀請的外籍人士,提供“綠色通道”服務,2個工作日內辦結。

16、對集中來陜就學、就業、進行經濟技術合作的外籍人員,需辦理簽證或居留許可的,提供預約服務。

四、推行邊檢便捷服務

17、通過“西安邊檢”政務微博、QQ群、熱線電話(84328118)等方式,為出入境旅客、旅行社、航空公司等提供邊防檢查咨詢服務。

18、通過陜西公安邊防出入境人員預申報平臺,為旅行社提供網上預約報檢服務,實現旅游團隊現場通關免排隊。

19、為出入境旅客開放出入境記錄查詢服務并提供證明,方便查詢人員辦理簽證、就業等事宜。

20、為臨時出入境的急救包機提供快捷通關服務。

五、優化交通管理服務

21、2014年4月前,建立全省交通違法信息自助查詢和處理平臺,提供交通違法信息查詢、網上裁決和繳款服務。

22、2014年4月前,建立省級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向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免費發送交通安全提示、交通違法記錄、交通違法累積計分等信息。

23、及時受理機動車套牌違法案件,嚴厲打擊機動車套牌違法行為,并對相關交通違法記錄在2個工作日內予以核實撤銷。

24、在交通流量大、通行條件復雜道路沿線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上下學時段設置執勤“護學崗”,維護校園周邊道路通行秩序,保護學生兒童上下學交通安全。

25、推行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機制。對僅造成財產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解決,并及時撤離現場。需要出具快速處理手續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受理后1個工作日內辦結。

26、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的車輛可以移動、僅造成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拍照固定證據,自行撤離現場,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受理后1個工作日內辦結。

27、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受理工作首問負責制,增設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受理崗位,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辦理手續。

28、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一考試逐步下放到縣級車管所,方便群眾就近參加考試。市、縣車管所按月公布轄區駕駛人考試能力和考試計劃,供考試人參考。

29、延伸“118/114”車管服務熱線功能,增加駕駛人審驗與換證、車輛檢驗與報廢等告知服務功能。

30、在重大節日或惡劣天氣時段,通過公安微博、手機短信及新聞媒體,發布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和道路通行信息,為群眾安全出行提供服務。

六、優化消防安全服務

31、在陜西消防網公布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及其他社會單位和個人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監督、督促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整改。

32、在陜西消防網公布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情況,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申請消防安全檢查審批結果,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備案抽查、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抽查結果等信息,方便公眾查詢。

33、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16個工作日,并出具書面審核、驗收意見。

34、對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由13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并出具檢查意見。

35、開通“96119”火災隱患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受理群眾投訴,接到舉報后3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處理。

36、推進消防行業特有工種及滅火救援員職業技能鑒定一站多點建設,方便群眾就近培訓。

37、針對季節特點和火災規律,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興媒介向群眾宣傳消防安全知識,便于公眾學習。

38、開放各地消防站和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區群眾、學校師生等參觀學習。

39、向群眾提供山地遇險、水域遇險、異物被卡、電梯被困救援和摘馬蜂窩、旱災送水、排澇等社會救助服務。

40、完善與環保、安監等部門應急聯動機制,提高協同處置危險化學品等災害事故的能力,減少次生災害和環境污染對民眾的危害。

七、提升行業管理和服務效能

41、在公安機關門戶網站公開公安行政審批事項政策、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時限,提供網上咨詢服務。

42、2014年4月前,建立“三秦回家網”,向群眾提供查找被拐賣人員、尋找失蹤人員服務。

43、全省公安監管場所公布預約電話,實行電話預約,方便群眾與符合規定的被監管人員會見。

44、在A級以上旅游景區設立警務室,為游客提供安全服務。

45、在全省二級以上醫院設立警務室,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46、適時發布涉及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污染違法犯罪信息,提高群眾防范意識。

47、通過舉報電話、電子郵箱和公安政務微博,接受群眾舉報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污染違法犯罪線索,并及時查處。

48、對群眾舉報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污染案件線索,一經查實,按照舉報獎勵辦法兌現獎勵。

八、進一步提升執法公信力

49、在信訪場所公示辦理信訪事項流程及相關工作規定,為群眾提供信訪事項辦理進度及法律法規咨詢服務。

50、向社會公布省市兩級公安督察部門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

責任編輯:殷譽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