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3年上半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來源: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3-07-31 11:30
發布內容: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歡迎各位參加這次新聞發布會。在此,我首先代表省財政廳,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陜西財政事業的關注、支持和宣傳,表示誠摯的謝意!下面,我就今年上半年陜西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一、財政收入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62%
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煤炭等能源價格持續走低,重點行業稅收短收,組織收入難度加大。面對困難和壓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各級財稅部門堅定信心,全力以赴抓收入,在抓重點地區、抓重點行業、抓零散稅收上下功夫,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強化非稅收入征管。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1-6月份,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1520.64億元,增長7.2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73.15億元,占年度預算的51.18%,增長12.62%,實現了時間、任務過半的目標。
二、支出進度超過50%,教育、社會保障支出量最大
財政支出進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進展情況,體現著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財政把加快支出進度作為穩增長、保民生的重要工作來抓,按月落實支出任務,按季通報支出進度,督促市縣和部門加快工作節奏,加快預算下達,確保資金及時撥付,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經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上半年全省財政支出實現了時間過半、支出進度過半。1-6月份,全省財政支出1726.83億元,增長12.98%,占調整預算的50.08%,支出進度為近年來最快。在財政支出中, 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等支出增長較快,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其中,教育支出303.59億元,占到17.6%,比重最大,增長12.91%;社會保障支出286.52億元,占到16.6%,增長14.03%。
三、打好“組合拳”,全力支持穩增長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中省財政投入67.1億元,認真落實省政府保工業增長10條意見、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等穩增長政策措施,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和傳統產業升級;撥付中省資金231.18億元,支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35.2億元,扶持區域發展,認真落實大西安建設、延安城鄉統籌發展等“一市一策”扶持政策,支持35個重點鎮和31個旅游名鎮建設,新增延川縣、安塞縣為財政省直管縣,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二是減輕企業稅負。全面落實中省出臺的各項結構性減稅政策,減免稅款102.5億元。三是取消一批收費項目。今年以來,為了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我們一方面認真落實國家部署,自2013年1月1日起,公布取消和免征了18項國家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取消年收入小于100萬元以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財政部繼續深入清理取消收費的要求,對省級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計劃取消一批缺乏法律法規依據、妨礙市場經濟及不利于政府職能轉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經過逐一甄別,初步確定了擬取消涉及9個部門的9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擬上報省政府審定后公布執行。加上年初國家公布取消的收費項目,預計每年可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1.73億元。
四、新增財力的80%投向民生,民生支出占到財政支出的80.04%
今年全省新增財力的80%投向民生領域。上半年,民生支出合計完成1382.23億元,占到財政支出80.04%,比上年同期增長13.26%,主要是加大了就業、教育、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移民搬遷等支持力度。就業方面,省財政提前預撥各設區市就業專項資金14億元,支持各市區就業工作的正常開展。社保方面,支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九連漲,從今年元月1日起,為2012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86元。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將201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由250元提高到300元。教育方面,將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縣從43個擴大到83個,落實中省財政資金9.58億元,分別按照每生每天4元、3元的標準,對困難學生予以補助,連同實施“蛋奶工程”的24個縣,共計為250萬名學生提供了營養膳食補助,并統籌中省資金9.57億元,大力支持實施中小學食堂建設;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配送中心從無到有,省財政落實資金7500萬元,支持15個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配送中心建設。下達資金25.9億元,按照生均小學800元、初中1000元、特殊教育學校1100元的標準,為10686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補助公用經費;投入41.6億元,按照生均高職院校9000元、本科高校12000元標準,為省屬高校補助公用經費。文化方面,支持實施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下達專項資金2200多萬元,首批購買600余場次優秀劇目陸續到基層開展演出活動。移民搬遷方面,撥付中省財政資金35.62億元,支持陜南陜北移民搬遷。保障性住房方面,撥付中省財政資金37.97億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治霾方面,省財政整合資金2.84億元,用于淘汰黃標車補貼、燃煤鍋爐拆除改造等,減少霧霾天氣影響。
五、支持抗旱和防汛,保障春耕和夏糧生產
一是加快資金下達。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采取提前下達或者預撥資金的辦法,省財政撥付資金48.78億元,主要用于人工影響天氣補助、現代種業發展、旱作農業技術推廣等,促進了糧食生產。二是支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撥付資金9.84億元,支持渭河綜合整治(2.45億元)、漢江綜合治理(4億元)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三是兌現落實好惠民補貼。兌現糧食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等各項惠農補貼資金 55.47億元,促進農民增收,并將農機購置補貼納入“一卡通”,促進農民增收,保障了資金安全。
六、加強財政管理和改革,省級“三公”經費預算較上年壓縮12%
一是全面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近年來,隨著我省經濟快速發展,全省財政實力顯著增強,財政用于支持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規模逐年擴大,通過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資金等項目,支出進度慢,撥款基數固化,使用分散,效益有待提高等問題,影響了省委、省政府決策的有效落實。因此,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們把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和改革作為當前財政工作的一項重大任務,改革以實行“項目庫”管理、早編細編專項資金預算為突破口,以績效考評作為安排項目的依據,創新管理方式,整合財政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努力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財政專項資金運行機制。目前,全面推進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的相關配套辦法已經印發,今后,全省各級財政所有專項資金都要按照項目庫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早編細編預算,實行“項目庫”滾動管理,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二是預算公開范圍擴大,“三公”經費進一步壓縮。在及時公開2013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的基礎上,省級103個部門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公開范圍較上年增加了60個單位?!叭苯涃M公開,三年邁出三大步,走在了全國前列。7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了2012年財政決算,經審核匯總,2012年度省本級“三公”經費支出共計5.76億元,比2011年減少1.41億元,下降19.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53億元、公務接待費2.0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3.18億元,比上年減少1.5億元,下降32.08%。今年我省各級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實施意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省級“三公”經費預算較上年壓縮了12%,受到社會各界好評。上半年全省和省級“三公”經費支出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20.42%和25.18%。
下半年,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堅定信心,克服困難,依法加大收入組織力度,大力支持穩增長、調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強化財政管理,積極推進各項改革,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為建設“富裕陜西、和諧陜西、美麗陜西”做出新的貢獻!
最后,再次向參加今天發布會的各位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非常高興和愿意回答各位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責任編輯:田子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