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省政府>公示公告 > 政府公示

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職責情況自查自評報告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20-08-21 23:17

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2020年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方案〉的通知》(國教督辦〔2020〕3號),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結合省級有關部門自查情況,起草了《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職責情況自查自評報告》,現予公示。

廣大干部群眾對公示內容如有異議,可通過來信、來電等方式,向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公示時間:2020年8月22日-2020年8月26日

受理單位: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通信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563號 郵編:710061

受理電話:(029)88668863

郵  箱:sxdds@126.com


                                           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8月21日


                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職責情況自查自評報告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按照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要求,我省對照指標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函報如下。

一、針對2018年、2019年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發現問題持續整改的推進情況

我省認真對標問題,全面自查整改。一是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鼓勵引導高層次人才投身陜西。二是提升鄉村教師待遇,探索城鎮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的新形式,統籌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空缺崗位向體音美學科傾斜。三是加大食品安全與傳染病防控督查力度,開展中小學校衛生綜合監督評價。

二、2019年履行教育職責自查及2020年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一)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情況

1.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召開全省教育大會,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3次全體會議,梳理總結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教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貫徹落實情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高校調研、作形勢政策報告、講思政課9人次。

2.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召開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組織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中小學黨組織書記網絡培訓示范班。推行公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試點。構建覆蓋高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師生黨支部的制度體系;組織高校黨委書記開展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對39所省屬高校進行考核研判;持續深化高校黨建“雙創”。

3.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召開全省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部署會,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半年報制度。建成大中小學“三進”省級示范課320門。修訂《陜西省規范中小學素質教育讀本管理辦法》。深化學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補充高校思政課教師167人;截至2020年7月6日,高校專職輔導員師生比1:201。

(二)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情況

1.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實施疫情防控日報告制度,開發教育系統“疫情直報系統”和“疫情數據分析系統”。發揮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作用,科學組織在線教學,抓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截至2020年3月底,100%的中小學校開展了線上教學;截至2020年7月16日,高校開出在線課程超100萬門次。

2.統籌部署教育改革發展。召開全省教育督導暨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教育督導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工作。印發實施《陜西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陜西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推動“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

3.提升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水平。調研2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展情況,組織“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期自評。14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通過教育部合格評估;實施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機制,撤銷、新增學位授權點各9個。截至2020年3月,5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4.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召開全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座談會,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將中職招生納入考核體系。強化中職教育基礎,完善中職學校辦學治校軟硬件指標體系;立項建設省級高水平示范性中職學校31所。提升高職教育質量,8所高職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

5.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西遷精神”,命名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等5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組織56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赴延安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選派20名教師赴拉薩支教,選派2名教育干部赴阿里援藏。

6.推進特殊教育發展。督導落實特教學校建設任務,出臺送教上門工作意見,開展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綜合素質展示活動和教師課堂基本功展示活動。截至2019年,全省共有特殊教育學校66所。

7.教育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全省資助各級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幼兒)135.8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含幼兒)48.1萬人。實施扶貧工程項目,全省義務教育改提項目涉及“兩類學?!?70所;241.25萬名農村學生享受營養餐;為52個革命老區縣招聘特崗教師4679名;交流輪崗教師1.77萬人次,其中從城鎮學校到農村學校交流教師1.02萬人次。

8.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成立穩就業工作專班,發揮就業政策、資金和服務的穩就業促就業作用,開展“十大行動”,兜牢就業底線,2019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89.08%。加大招聘力度,配合實施“振興計劃”等項目。舉辦“精準扶貧”和“少數民族”等專場招聘會。

(三)加強教育保障情況

1.實現教育經費投入“兩個只增不減”。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較上年增長10.4%,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學前教育、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職學校、高等教育分別較上年增長13.16%、6.13%、9.62%、12.26%、13.28%、1.9%。加強教育經費統籌,分教育階段補助公用經費。

2.落實教師待遇保障。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專題會議,夯實主體責任。強化協同,加強督導檢查,完善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建立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長效增長聯動機制,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隨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同步增長。

3.逐步化解大班額。科學規劃部署,通過學校建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新建學校化解一批、改建學校消化一批、高校附中附小面向社會提供服務解決一批的辦法,逐步化解大班額問題。截至2019年底,全省義務教育大班額占比5.38%,較上年下降7.22%;2019年陜西教育事業統計顯示,全省普通高中大班額占比12.25%。

4.加大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力度。召開全省治理工作小組專題會議,統籌聯動加強治理,截至2020年8月10日,已完成治理任務549所,完成率52.89%。全省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覆蓋率達到省定標準。截至2020年6月底,公辦園占比分別從上年的47.14%提升至47.53%,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從40.4%提升至41.01%。

(四)義務教育有保障和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情況

1.落實義務教育有保障。召開全省控輟保學工作視頻會議和全省解決“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視頻推進會,加強聯保聯控,開展分類幫扶,進行常態督導,加大勸返力度。建立“雙線七長”責任制、“輟學報告制”、“臺賬銷號制”,動態監測學生流動和輟學情況。截至2020年7月15日,我省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失學輟學。

2.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籌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指導“兩類學?!边_標建設。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配建,依托“陜西省教育扶志平臺”、“優質學校+”工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整省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認定基礎上,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完善教育治理體系情況

1.規范民辦義務教育招生管理。堅持審批地統一管理,實行公民辦同步招生,對超計劃報名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召開全省民辦教育管理工作會議,對4000余所民辦學校開展規范辦學防范化解風險專項行動,調研摸底15個市(區)“公參民”義務教育情況。

2.協同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建立校外培訓機構多部門協同治理工作機制,對120所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專項治理工作情況督查。將非法校外培訓機構納入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排查非法校外培訓機構630個。

3.修訂對設區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研討形成《對設區市、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督促未制定對縣(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實施辦法的市出臺相關文件。

4.完善教育督導法規。《陜西省教育督導規定》經省政府第2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2020年,我省開展對《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學習、培訓,加大宣傳力度,圍繞督導機構隊伍建設和“長牙齒”開展專題調研。研討擬訂《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中涉及督導機構、編制、經費等事項,仍需與相關部門協調。

二是公辦幼兒園資源供給不足。城市地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重點集中在主城區、開發區公辦資源不足。農村地區集中在留守兒童聚集區、移民搬遷區公辦資源不足。

三是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進展較慢。全省仍需治理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體量較大,治理情況復雜;地方財政有限,缺少經費保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建設周期被拉長,治理進度較慢。

四是大班額問題治理仍需加強。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主城區和早期開發區的教育資源總量有限,專任教師短缺,學位供給不足。受經濟、地域等方面差異的影響,優質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充分,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加劇了農村學生向城鎮、城市流動,出現擇校熱。

五是校園安全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學校校園安全管理松懈,基礎設施陳舊,校園監控配備不足,應急預案不齊備,加之傳染病防控意識淡薄,責任落實不力,對散發、點發狀況的出現重視不夠,預防傳染病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校園安全保障、傳染病聚集性疫情防范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

六是個別30萬人口以上縣獨立公辦特教學校建設進度滯后。因特殊地理環境造成建設空間狹小,縣城及周邊地區無可用建設用地。公辦特教學校無專項資金支持,建設資金不足。

七是省屬高校按編落實專職輔導員配備不到位。按照《關于核定省屬高校一線專職輔導員編制的通知》和《關于增加省屬有關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編制的通知》精神,我省一次性補齊了省屬高校專職輔導員編制缺額,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高校仍存在挪用、擠占和未使用專職輔導員編制的現象。

四、下一步打算

我省將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一是發揮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協調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出臺《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

二是加大對公辦園建設的指導力度,統籌規劃新增學前教育公辦資源重點向公辦比例偏低的區域傾斜,城市以主城區、開發區、新建區為主,農村以移民搬遷點、留守兒童集中區的空白區域為主。加快推進全省公辦園規劃建設進度;加大對現有公辦園與民辦園比例結構的優化調整力度,著力解決主城區公辦園規劃不到位、普惠性資源不足等問題。

三是夯實市縣主體責任,加大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省級統籌、市縣為主、部門聯動的治理機制,依法依規抓好治理工作。加大督導力度,開展重點項目與重點問題排查,厘清問題責任,采取逐一對賬銷號的方式推進整改落實。

四是多措并舉消除大班額,啟動“十四五”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組織實施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加大督導力度,將消除大班額工作作為“雙高雙普”督導評估驗收、對市縣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主體責任督導考核的重要內容,并納入教育綜合督導。

五是夯實安全穩定工作責任,完善學校維穩安全考核制度,健全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加強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領導;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控,指導高校加強重點人教育轉化和日常管理,加強敏感節點防控;常態化開展校園安全檢查和傳染病防控督查,強化預警預防體系建設;抓好學生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傳染病防控意識;抓好學?!叭馈苯ㄔO和校園保衛力量,堅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

六是在約談30萬人口以上未建成獨立公辦特教學校的縣政府領導的基礎上,進一步跟蹤督辦,督促未建成縣如期完成交賬任務。

七是開展高校輔導員編制落實專項檢查,建立編制落實臺賬和通報制度,將高校落實輔導員編制情況逐步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與政治巡視范疇,推動高校輔導員配備落實。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8月21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