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履行教育職責情況自查自評報告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 2019-08-13 09:43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按照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要求,我省對照指標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函報如下:
一、2018年度履行教育職責自查情況
(一)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情況
1. 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和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省委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教育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深入高校作形勢政策報告和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主題報告。對39所省屬高校進行考核研判,對63所高校黨委書記開展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對高校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進行檢查和通報排名。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學校黨組織建設成效明顯。
2. 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機制。組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講師團”赴全省高校開展巡回授課。組織開展陜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我省經驗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宣傳推廣。延安大學“小紅專”網絡思政微課堂,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8名教師入選全國思政課影響力人物。組織“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新聞發布會,推薦選樹各類先進典型。全年舉辦大中小各類賽事60多項,創建86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舉辦各類文藝比賽、展演以及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戲劇進校園等活動。建立“學校+農戶試驗田”,進行勞動體驗活動。
(二)落實國家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情況
1. 教育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出臺情況。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省、市、縣(區)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工作。將《陜西省幼兒園中小學校規劃建設辦法》《陜西省教育督導規定》列為2019年省政府規章審議項目,對教育類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及證明事項進行清理,合法性審查教育類規范性文件21件,非規范性文件70余件。
2. 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編制《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全省99%的中小學校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比例達到90%,交互式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比例達到78%。研究探索智慧校園建設標準與應用規范,組織高校信息化建設優秀案例評選。“陜西教育大數據建設模式”的經驗做法受邀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進行推廣交流。
3. 聚力教育脫貧攻堅。2018年度,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相關會議研究和安排教育脫貧工作,并在全國教育扶貧論壇上介紹做法及成效。建立領導包聯督查機制,開辟“縣委書記、縣長談教育扶貧”信息專刊,安康市漢濱區“345”教育精準扶貧模式和漢中市略陽縣抓學校黨建促教育扶貧等做法,被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推廣。全省學生資助工作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予以重點宣傳。完成了國家通報的84943名疑似失學兒童核查任務。截止2019年上半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在校生308394人。其中,11個重點監測縣建檔立卡在校生83111人,留守兒童520741人,實施送教上門5160人,未發現輟學現象。嚴格落實控輟保學,對義務教育階段16名非貧困戶子女的輟學生,經勸返已經復學。
(三)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1.推動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2018年,全省共有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509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占比79.57%,基本達到省定目標。全省1311個鄉鎮(含街辦)有公辦幼兒園1692所。
2. 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對尚未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的7個縣(區)組織省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督導。積極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漢中市、商洛市已出臺實施意見并展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
3. 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規范普通高中招生入學行為,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232057人,實現教育規劃綱要目標任務。中職學校招生137969人(含技工學校),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招生計劃,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普職比例為63:37。
4. 提升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水平。新增本科專業268個,撤銷本科專業100個。優化調整學科布局結構,撤銷學位點44個,新增博碩士學位授權點120個。遴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311個,建設省級創新創業校外實踐基地103個。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全國總決賽上獲獎總數居全國第3,金獎數居全國第5。精心培育優秀教學成果,在第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獎率全國第2,獲獎總數全國第3。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我省進入全國前10%(A-以上)的學科27個、前30%(B以上)的學科131個,省屬高校A類學科由1個增加到4個。截至2018年9月,有4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6個學科進入1‰。
5. 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對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對36所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12所獨立學院和18所民辦高校實地開展年檢工作,面向社會公布省管民辦學校2017年度檢查結果,及時妥善處置了2所民辦學校的違規辦學行為。
6. 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印發《陜西省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對推普脫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和工作巡檢。組織100余名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參加語言能力提升培訓,完成87個縣(區)縣域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工作,開展青壯年農民專項培訓1011班次,培訓人員58340名。對西安市、寶雞市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
7. 優化特殊教育資源。對3所省級示范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了復驗,對2所申請創建特教示范校進行了評估。指導督促有關縣(區)縣加快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全省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實施中,累計分別投入951.5萬元、1935.9萬元建設資源中心和資源教室,目前已完成46所資源中心、163個資源教室。
(四)統籌推進教育工作情況
1. 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決策能力。召開全省教育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提出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新時代追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開創教育強省建設新局面。制訂《陜西教育現代化2035》《陜西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關于加快推進“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學院、一流專業”建設的意見》。省委書記胡和平、省長劉國中帶頭研究教育問題、出席涉教重要會議、開展涉教調研。加強省督學和督導評估專家隊伍建設,加強督導和結果運用。
2. 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印發《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全省66人以上超大班額由2017年的3.52%降至0.95%。印發《陜西省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落實下達補助資金31.72億元,重點支持規劃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在財政部績效考評中獲“優秀”等次。
3. 完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建設。完善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機構,開展第五屆省督學和督導評估專家的換屆工作?!蛾兾魇W前教育條例》列為地方性立法調研項目。全省完成5個縣“雙高雙普”督導評估認定,組織對12名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主體責任進行督導考核。對全省幼兒園規范辦園行為進行督導評估,開展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區)評估認定,命名7個省級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區),有8個縣(區)接受國家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實地核查,得分均達到90分以上。
(五)加強教育保障情況
1. 保障教育財政投入。全省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居全國第13位。連片地區鄉村教師月均補助412元,居全國第5位。印發《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實施意見》,全省按照每生每年大班1300元、中小班400元的標準落實學前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政策,按照每生每年小學800元、初中1000元、高中分類定標的標準落實中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政策。落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按照本科15000元、高職12000元的標準落實高校生均經費。
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印發《中共陜西省委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不斷優化編制結構,優先保障教育發展需要。印發《關于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逐縣(區)督導落實特崗教師工資待遇。2018年全省共交流輪崗教師1.83萬人次,其中從城鎮學校到農村學校交流教師1.1萬人,骨干教師交流5746人,教師合理流動和對口支援工作成效顯著。遴選30個“國培計劃”項目縣開展周期為2年的混合式培訓,組織全省“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送教團赴鄉鎮學校指導、幫助、引領鄉村教師專業成長。推薦并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名;評選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81個,師德標兵20名,師德先進個人100余名,陜西省最美鄉村教師20人。
(六)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常態化監管長效機制
組織召開全省普通高校2018年穩定安全工作會,與各普通高校簽訂穩定安全責任書。制定《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實施意見》,修訂《陜西省教育系統安全穩定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壓實公安、法院等相關部門工作職責,開展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強化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開展“陜西省中小學校幼兒園校車安全集中整治行動”。
二、2019年相關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
為深入貫徹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有關精神和工作要求,我省將高職院校擴招作為2019年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全省高職招生工作在2018年招生12.68萬人基礎上,2019年安排省內高職院校再增加3.72萬擴招計劃。上半年,經綜合評價等方式招生5.47萬人,普通高職院校隨高考報名錄取本省考生4.79萬人,6月份高職擴招網上已報名3596人,8月20日前全省正在第二次高職擴招報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高等職業院校錄取人數達10.26萬人,已完成招錄計劃的62.6%。針對各市(區)落實高職擴招計劃的專項督導工作同步展開。
1. 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省委、省政府領導專題召開會議對高職擴招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制訂《陜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省教育廳與各市(區)政府簽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備忘錄》,與所有具有全日制高職招生資格高校簽署擴招工作責任書,明確目標,夯實任務。
2. 研究制定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部門積極聯動配合。省級7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全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先后3次召開部署會、推進會。省級相關部門召開落實擴招工作協商座談會、擴招工作部署視頻會和新聞通氣會,對接調研四類人群生源基礎、組織報名、資助獎補等工作,推進工作落實。
3. 擴規模與保質量并重。鼓勵學校通過聯合辦學、建立職教聯盟、設立教學站點等形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擴大高職院校經費統籌使用權,支持薄弱高職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及時增設新專業,允許學校靈活設置專業方向,進一步增強四類人群就業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通過資源整合、專項培訓、校企合作、“銀齡講學”、社會力量兼職等方式補足教師隊伍。開發針對不同生源類型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等教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
三、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一是有的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還有缺位。比如,有的對中心城區教育需求快速增長缺少提前應對,城區新建或改造居民區配套建設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政策未得到依法實施,造成學位緊張甚至出現“大班額”現象。二是基礎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與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熱切期盼還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受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外部大環境影響,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隊伍穩定面臨較大挑戰,制約了高校“雙一流”建設。四是農村優秀師資不足且流失嚴重,體、音、美等學科專業教師缺乏,學前教育師資編制缺口很大。
下一步,我省繼續堅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加大支持和推進教育工作的力度,更好發揮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定位作用。一是以省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為契機,全力做好問題整改。組織開展對市級人民政府和省級相關職能部門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的落實,保障各類教育事業持續協調發展。二是以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大力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三是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全面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的自主權,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更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8月12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白燕 029-88668964)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